搜索到582篇“ 淀粉积累“的相关文章
- 一种DcaWRKY2基因及其在调控淀粉积累和改变叶色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DcaWRKY2基因及其在调控淀粉积累和改变叶色中的应用。本发明从铁皮石斛中分离得到了DcaWRKY2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
- 王雁侯天泽张闻博江泽慧
- 一种在微重力和重力条件下调控铁皮石斛花青苷合成和淀粉积累的DcaWRKY2基因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微重力和重力条件下调控铁皮石斛花青苷合成和淀粉积累的DcaWRKY2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DcaWRKY2基因是一个在微重力和重力条件下抑制铁皮石斛中花青苷合成和...
- 张闻博侯天泽王雁江泽慧
- 木薯品种不同收获期块根淀粉积累规律分析
- 2025年
- 为解析木薯(Manihot esculenta)品种不同收获期块根中淀粉积累规律,以4个木薯栽培品种‘SC205’、‘SC8’、‘SC9’和‘SC6068’为材料,测定其种植6个月至10个月的块根鲜质量及生物量、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率,并分析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木薯不同收获期的鲜薯质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直链淀粉比率在同一个品种不同收获期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木薯生育后期的直链淀粉的比例增加。高产品种‘SC205’和‘SC8’的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的含量在植后7~10个月普遍低于产量较低的‘SC6068’和‘SC9’。在植后的7~10个月,‘SC8’的PSⅡ放氧复合体的含量逐渐增加,‘SC205’的PSⅡ的放氧复合体的含量相对比较稳定,‘SC9’和‘SC6068’的PSⅡ的放氧复合体含量在植后的9~10个月逐渐降低。在木薯产量最高的10月份,‘SC205’、‘SC9’和‘SC6068’的PSⅡ的放氧复合体的含量达到最高值。‘SC205’、‘SC8’、‘SC9’和‘SC6068’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含量在10月份后呈增长的趋势,9—10月份β-淀粉酶的活性提高,11—12月份变低。‘SC6068’在9—12月份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蛋白含量相对稳定。‘SC205’、‘SC8’和‘SC9’在9—12月份APX含量处于增长的趋势。可见,不同品种间产量与淀粉组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机制与品种间叶片光合作用、抗氧化活性和根茎淀粉合成酶活性密切相关。
- 郑永清李开绵李伯松马旭东陈松笔
- 关键词:木薯淀粉光合作用
- o2突变引起糯玉米籽粒淀粉积累差异研究
- 2024年
- 糯玉米是主要鲜食玉米类型,opaque2(o2)基因导入可增加籽粒赖氨酸含量,但同时引起籽粒皱缩、淀粉含量下降等,限制了其育种应用。为发掘优良糯玉米受体,以籽粒饱满圆型o2近等基因系(o2-NIL)糯2/wx1wx1o2o2和皱缩型黄糯2/wx1wx1o2o2为研究材料,通过对鲜食期、成熟期的百粒重和籽粒成分测定,发现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不同可能是导致2份糯玉米o2-NILs表型差异的主要原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发现授粉后10~24 d两糯玉米o2-NILs中6个淀粉合成基因动态表达模式不同,其中Sh1、Sh2、SSIIIa和SBEIIb差异较大。分析胚乳转录组数据,发现两糯玉米o2-NILs中24个海藻糖和糖基水解酶编码基因和48个o2胚乳修饰基因变化不同,以上结果表明淀粉合成关键基因前期表达量高,后期与对照无差异,且糖代谢基因表达变化有利于淀粉合成可能是糯2/wx1wx1o2o2淀粉含量和百粒重不受o2突变影响,籽粒性状明显优于黄糯2/wx1wx1o2o2的重要原因,同时多个胚乳修饰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该结果直接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o2突变体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 韩洁楠张泽刘晓丽李冉上官小川周婷芳潘越郝转芳翁建峰雍洪军周志强徐晶宇李新海李明顺
- 关键词:糯玉米淀粉糖代谢差异基因
- 一种通过抑制MUL8基因表达促进淀粉积累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抑制MUL8基因表达促进淀粉积累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通过抑制MUL8基因表达促进淀粉积累的方法,利用RNAi技术抑制MUL8基因的表达,能够促进未成熟番茄果实中淀粉的积累。本...
- 王家发李国斌陈雅妮袁黎侯晟灿张显张俊红魏春华李军华马建祥田树娟朱涛
- GhTPPA2基因在促进植物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GhTPPA2基因在促进植物叶片中可溶性糖积累方面的用途,以及在淀粉积累方面的用途。通过转基因方法将超表达GhTPPA2基因的遗传载体导入到烟...
- 张锐宋雨函魏云晓孟志刚李传宗刘思妤吴雅瑜梁成真王远
- 施氮量对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及相关超微结构的调节效应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明确施氮量对不同淀粉型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及相关超微结构的调节效应,选用高淀粉品种‘克新22号’和低淀粉品种‘克新19号’,设置0(CK)、75、150、225和300 kg/hm^(2)共5个施氮量处理,测定不同施氮量处理的块茎淀粉含量、淀粉产量以及块茎淀粉粒、淀粉体的个数和粒径,并分析了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与淀粉粒、淀粉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00 kg/hm^(2)时,‘克新22号’和‘克新19号’品种块茎的淀粉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不断降低的趋势。其中施氮量为0(CK)kg/hm^(2)时,2个品种的块茎淀粉含量均达最高。2个品种块茎的淀粉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施氮量为150 kg/hm^(2)时,高淀粉品种‘克新22号’块茎的淀粉产量达到最高,为11.27 t/hm^(2);而低淀粉品种‘克新19号’施氮量为225 kg/hm^(2)时,块茎淀粉产量达到最高,为8.99 t/hm^(2)。2个品种块茎淀粉粒和淀粉体的数量均随施氮量增加呈不断减少的趋势,淀粉粒和淀粉体的平均粒径随施氮量增加均呈不断变小的趋势,2个品种块茎微观淀粉粒的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不断降低的趋势,与块茎的淀粉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不断降低的趋势一致。2个品种块茎中粒径(d)<30μm的淀粉粒和淀粉体所占比例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不断增加的趋势,d≥30~50和≥50μm的淀粉粒和淀粉体所占比例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不断降低的趋势。其中施氮量为0(CK)kg/hm^(2)时,2个品种块茎中淀粉粒和淀粉体的数量最多、粒径最大,d<30μm的淀粉粒和淀粉体所占比例最低,d≥30~50和≥50μm的淀粉粒和淀粉体所占比例最高。综上所述,不同淀粉型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及相关超微结构受施氮量的影响较大;应根据不同淀粉型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及淀粉粒和淀粉体等超微结构的变化确定品种适宜的施氮量。
- 李勇杨焕春常向彩杨轶李静雯柏光兰庞丽
- 关键词:马铃薯施氮量块茎淀粉产量淀粉粒淀粉体
- 不同施氮量下黑土地春玉米籽粒淀粉积累动态及产量形成差异
- 2024年
- 【目的】明确适宜施氮量条件下黑土地春玉米籽粒淀粉积累动态和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以期为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22和2023年2个春玉米生长季,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开展,设置5个施氮量处理:全生育期不施氮(N0)、90 kg·hm^(-2)(N90)、135 kg·hm^(-2)(N135)、180 kg·hm^(-2)(N180)和225 kg·hm^(-2)(N225),通过测定春玉米穗位叶蔗糖含量和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探究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穗位叶蔗糖合成能力和籽粒淀粉合成能力;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春玉米籽粒总淀粉及其组分积累特性,明确施氮量对春玉米籽粒淀粉积累动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1)春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N0、N90、N135、N180、N225处理两年平均产量分别为8 992.90、11 199.47、12 126.78、14 049.42、13 213.21 kg·hm^(-2),以施氮量为180 kg·hm^(-2)的N180处理最高。(2)N180处理开花后0、12、24、36、48 d穗位叶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均显著高于N0、N90、N135处理,与N225处理无显著差异。开花后24、36、48 d,N180处理籽粒可溶性淀粉酶(SSS)活性最高,较N0、N90、N135、N225处理两年平均分别提高62.43%、31.33%、14.85%、7.80%。(3)Logistic方程解析表明,各处理籽粒总淀粉、支链、直链淀粉积累速率和活跃积累期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均以N180处理最优。与N0、N90、N135、N225处理相比,N180处理两年平均总淀粉积累速率和积累活跃期分别高43.35%、23.16%、13.22%、5.92%和7.30%、3.84%、4.11%、3.83%,两年平均籽粒淀粉积累速率达到最大时籽粒淀粉积累量为12.90 g,各处理成熟期总淀粉积累量分别为6 725.60、8 510.17、9 150.62、10 387.35、9 604.04 kg·hm^(-2)。(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春玉米产量与灌浆期穗位叶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活性、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籽�
- 曹文茁于振文张永丽张振石玉王永军
- 关键词:春玉米施氮量籽粒淀粉积累蔗糖合成酶
- 氮磷钾施用量对小麦旗叶^(13)C同化物分配、籽粒淀粉积累和肥料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
- 2024年
- 探明节水补灌下华北平原小麦生产中氮磷钾肥的适宜施用量及其生理机制,可为小麦高产高效生产中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设置4个氮(N)磷(P_(2)O_(5))钾(K_(2)O)施用量,分别为:0、0、0 kg・hm^(-2)(F_(0)),180、75、60kg·hm^(-2)(F_(1)),225、120、105 kg·hm^(-2)(F_(2)),270、165、150kg·hm^(-2)(F_(3)),各处理均于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将0~4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补灌至70%,研究小麦旗叶光合能力、^(13)C同化物分配、籽粒淀粉积累和肥料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F_(1)处理的小麦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13)C同化物在各器官的分配量以及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淀粉积累量均显著高于F_(0),是其籽粒产量比F_(0)提高20.9%的重要生理基础。F_(2)和F_(3)处理上述指标及产量与F_(1)处理相比无显著增加,但肥料(氮/磷/钾)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分别降低了17.5%~58.4%和12.7%~50.7%。综上,本试验在节水补灌条件下,F能够促进小麦旗叶光合同化物生产和籽粒淀粉积累,获得了较高的籽粒产量和肥料利用率。
- 单晓宇魏庆薪于振文张永丽石玉
- 关键词:小麦氮磷钾施用量淀粉积累肥料利用
-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淀粉积累动态及其面包、面条加工品质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面食在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包和面条主要由小麦粉制成,因其感官吸引力、适口性、低成本和储存稳定性而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淀粉在决定小麦的理化性质和蒸煮品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含量及积累动态对小麦的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以6类12个不同面包和面条品质的小麦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时期各品种籽粒中的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的变化,对11个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进行表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开花24d后优质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明显低于劣质品种;面条优质小麦花后24d支链淀粉含量迅速增加,开花后36d优质品种的支链淀粉较高;开花24d后面包劣质小麦总淀粉含量最高,面包优质品种最低,其他类型品种的平均总淀粉含量差异不大;面包优质和面包面条兼优小麦的SBEI在灌浆后期表达量较高,面包优质小麦SBEIIb在灌浆中期的表达量较高,与优质小麦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相吻合;直链淀粉含量及直支比低的小麦品种面粉的面包、面条品质较好。在面包、面条加工过程中,通过降低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能有效提高加工品质,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比值可以作为评价面包、面条品质的指标,为今后的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 郭宪峰邓红成马栋申浩巨伟王灿国訾妍
- 关键词:小麦面包面条淀粉含量
相关作者
- 罗兴录

- 作品数:152被引量:1,008H指数:20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木薯 木薯品种 淀粉积累 土壤理化性状 生理特性
- 朱新开

- 作品数:267被引量:3,420H指数:31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籽粒 弱筋小麦 籽粒 专用小麦
- 封超年

- 作品数:187被引量:2,690H指数:30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籽粒 弱筋小麦 专用小麦 籽粒
- 郭文善

- 作品数:268被引量:3,698H指数:32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弱筋小麦 小麦籽粒 籽粒 冬小麦
- 彭永欣

- 作品数:156被引量:2,294H指数:28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籽粒 弱筋小麦 专用小麦 籽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