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0篇“ 测震台网“的相关文章
江西测震台网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能力评估
2025年
对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江西子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介绍,根据项目建设完成后全省监测站点布局和数量情况,重新计算了江西省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并对地震预警能力和烈度速报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项目建成后使得江西省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得到了提升,并具备一定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能力。
李清武肖健项月文董俊许杰
关键词:地震监测地震预警
流动测震台网在银川M4.8地震中的应用
2025年
2025年1月2日宁夏银川M4.8地震发生后,银川地震监测中心站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开展流动测震台选址架设工作。通过对比分析余震序列数据发现,流动测震台站的加密布设有效提升了余震的监测能力,尤其对于M<1.5微小地震的波形记录,质量明显提升。此外,流动测震台网还有效降低了地震定位的水平误差、垂直误差,提高了定位精度。本研究通过银川M4.8地震震例验证了在中强震发生后,于震中区域架设流动地震台网加密观测的科学价值,为完善区域地震监测网络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张慧张文鑫
关键词:地震应急噪声分析地震序列
测震台网监控平台的设计及应用
2024年
本文旨在探讨测震台网监控平台的设计思路、关键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测震台网作为地震监测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均匀布设的地震仪实时测量地震波的传播和强度,为地震应急决策、科学研究和预测预报提供基础资料。本文首先介绍了测震台网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其次详细阐述了监控平台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关键技术、硬件设备和软件实现等,最后通过实际应用案例验证了平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郭晔包文超高云峰金志辉
关键词:测震台网
暴雨红色预警下北京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变化
2024年
通过对北京测震台网功率谱密度的计算,并结合台站分布及通断情况,分析强降雨对北京测震台网各监测台站分区域造成的干扰。其影响程度依据各区降雨强弱程度来区分:西南地区降雨量最大,且部分台站出现了数据断记,因此该区域台站噪声变化最大,监测能力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中西北部地区降雨量也较大,但无断记情况出现,此区域台站噪声水平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相对较轻;东部、北部地区降雨量较小,因此,这些区域的台站受到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王凌何玢高翔于辰飞张伟
山西台网地震预警系统和测震台网数据对比分析
2024年
收集整理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山西及邻省所有触发的地震预警事件,针对山西预警JEEW和EEW两套系统产出预警参数和测震数据统一编目数据,从发震时刻、震级、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体来说,山西地震预警区内地震预警参数基本稳定,可满足山西地震预警条件。
吕睿刘雪娇冯凯宇王卓君梁向军梁向军窦立婷
关键词:地震预警
基于H/V谱比法的重庆测震台网场地响应研究
2024年
利用重庆测震台网36个子台地脉动噪声数据,采用H/V谱比法计算分析场地响应。根据各台站0.5~20 Hz场地响应曲线形态特征,将这些子台分为平坦类、低频放大类、中频放大类、中频衰减类和高频放大类。结合7个钻孔应变同址观测台站地质剖面图,分析了浅层地质构造对台站场地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台基岩性差异和分层结构对场地放大效应有直接影响,台站局部低密度介质会造成低频段(0.5~1 Hz)的场地放大效应,而岩性单一的地下结构场地放大效应不明显。对比3个台基改造台站在改造前后的场地响应曲线,发现台基观测形式的改变对台站场地响应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地震计墩加高后的独立柱体结构,明显增大了中高频段场地放大效应。重庆地区场地响应等值线分布与区域地形地貌之间无必然联系,但台基局部地势和所处山体的位置会影响观测频带范围内场地响应曲线表现形态。综合来看,台基岩性差异和工艺水平、浅层地质构造和介质密度、局部地形特征和山体部位等均会影响台站场地响应的表现形式。
杨亚运汪建李翠平马伟
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强震动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4年
为满足国家测震台网海量强震动观测数据的处理时效性、格式标准化、产品丰富度等需求,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开发了兼容多类强震动观测站点的具备数据快速汇集、处理及归档等功能的强震动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提供地震波形人机交互数据预处理界面,对加速度记录进行预处理,进一步分析预处理后的加速度事件波形数据,计算得到地震动各项参数。
李旭茂刘艳琼邹立晔梁姗姗
关键词:测震台网强震动观测加速度记录
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强震动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24年
为满足国家测震台网海量强震动观测数据的处理时效性、格式标准化、产品丰富度等需求,开发了兼容多类强震动观测站点且具备数据快速汇集、处理及归档等功能的强震动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提供地震波形人机交互数据预处理界面,对加速度记录进行预处理,进一步分析预处理后的加速度事件波形数据,计算得到地震动各项参数,包括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峰值位移(PGD)、仪器烈度、持时、傅氏谱、反应谱和三联谱等,可以导出地震元数据、地震记录波形,对各类数据进行归档存储。该系统具有平台统一性、功能集成性、数据完备性等特点,有效提升了日常数据处理和管理能力,能在地震应急、震害评估和科学研究中发挥实效。
刘艳琼邹立晔房立华梁姗姗任枭张琪李旭茂沈玉松苏柱金
关键词:地震动参数数据归档
SeisComP在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地震编目业务中的应用研究--以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为例
2024年
为提升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地震编目的自动化水平和地震参数的测定精度,对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地震编目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优化,研制了国家测震台站震相数据导入软件,实现了SeisComP平台系统与现有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地震编目业务相融合。本文介绍了国家测震台站震相数据导入软件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功能,以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的分析处理为例,充分利用SeisComP系统的地震事件检测、自动地震参数测定、可视化人机交互、数据质量监测等功能,将国家测震台站震相资料与离线事件波形结合利用,提升了国家台网地震编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陈经纶邹小波任克新任枭徐泰然
关键词:地震编目
内蒙古测震台网实时智能地震处理系统运行实践——以2020年和林格尔地区地震事件为例
2024年
为评估实时智能地震处理系统(RISP)在内蒙古测震台网运行的可靠性,以2020年3月30日和林格尔ML 4.5地震前后30天内该区发生的31条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将人工编目与实时智能地震处理系统产出结果(自动目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RISP系统识别事件数量约为人工识别数量的2.5倍,其中自动目录有30条与人工目录(31条)相匹配,事件召回率高达96.8%;自动目录在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P波和S波震相到时方面,与人工目录偏差较小。由自动目录与人工目录结果对比可知,2种目录相同事件的编目结果基本保持一致,震中偏差一般在±10 km范围内,发震时刻一般在±2 s范围内,自动目录基本符合人工编目误差范围要求。综合来看,实时智能地震处理系统(RISP)产出结果符合预期目标,可为震后快速产出余震序列、震群趋势判断等相关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翟浩王勇王禄军
关键词:震相识别地震检测自动编目

相关作者

孙路强
作品数:48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地震局
研究主题:测震台网 地震 PHP 地震预警 PHP语言
邹立晔
作品数:131被引量:57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研究主题:震源机制 地震 M 地震震源机制解 震源参数
柳艳丽
作品数:32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地震局
研究主题:测震台网 PHP语言 地震台站 数据共享 PHP
夏仕安
作品数:60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测震台网 地震速报 数据库 地震台网
栗连弟
作品数:43被引量:139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地震局
研究主题:测震台网 PHP语言 数据共享 地震 强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