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4641篇“ 流行病学分析“的相关文章
- 一起CV-A5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疫情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2025年
- 目的对2022年5月广州市某幼儿园一起疱疹性咽峡炎(HA)疫情进行病原学鉴定及病原基因特征分析。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某幼儿园于2022年5月23-31日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及同一幼儿园有发热,伴咽痛、口腔疱疹等症状之一患儿进行个案调查。采集本次疫情7名患者大便样本,使用荧光RT-PCR和半巢式PCR法鉴定病原。对病毒VP1区全长进行测序,氨基酸位点变异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7份样本经检测为肠道病毒阳性,均为柯萨奇病毒A5(CV-A5)。共获得4条CV-A5 VP1全长序列,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均为100.0%;与CV-A5原型株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79.3%和94.6%;与C1亚型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89.7%~96.9%和95.6%~99.3%。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此次疫情CV-A5均属于我国广泛流行的C1亚型。与CV-A5原型株相比,在VP1区存在16个氨基酸位点变异;与CV-A5 C1亚型毒株相比,存在2个氨基酸位点变异。结论CV-A5是引起此次HA疫情的病原,属于中国内地主要流行的C1亚型株。与C1亚型流行株相比,本次疫情在VP1区出现新的氨基酸变异,对于是否会引起病毒免疫逃逸及毒力改变还需进一步研究。
- 曾庆张晓杨结仪刘静雯耿进妹李魁彪狄飚谢华萍
-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VP1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血流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探究影响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判断预后和控制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3年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血流感染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数据,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119例患者中,预后良好组98人(82.35%),预后不良组21人(17.65%)。流行病学特征以男性、汉族人口最多,且大多数是已婚患者;临床特征多为发热、咳嗽、皮疹;预后不良组血小板(PLT)、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降钙素原(PCT)、总蛋白(TP)、CD4的计数低于预后良好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OR=1.012),95%CI(1.002,1.022)]和未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OR=7.881),95%CI(2.705,22.956)]是影响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发现,PLT对诊断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血流感染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AUC=0.705),截断值为59.50×10^(9)/L,即当PLT计数低于59.50×10^(9)/L时,发生预后不良的可能性增加,应结合临床进行评估。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血流感染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皮疹等症状,尤其是未进行ART治疗和PLT计数低下时,要注意预后不良的情况发生。
- 冯能能赵传宇马跃王舒张海霞谢荣慧
- 关键词:艾滋病血流感染临床流行病学预后
- 2016—2022年石家庄市淋病流行病学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2016—2022年淋病流行病学特征,评价目前防治工作效果,为完善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石家庄市淋病监测数据,采用SPSS26.0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占比对分类变量进行描述,率的比较和流行趋势分析运用χ^(2)检验。结果2016—2022年石家庄市累计报告淋病病例1047例,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趋势2=98.54,P<0.05)。各县区均有淋病发病报告,发病例数和发病率较高的是晋州市、新华区和长安区。男性淋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χ^(2)=19.75,P<0.05),男女性别比为7.12∶1。淋病的高发年龄主要集中在20~<35岁年龄组(620例,59.22%),0~<15岁年龄组有2例病例。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37.34%),其次为家务及待业(21.59%);学生仅占4.30%,各年份均有病例报告。结论石家庄市2016—2022年淋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应将男性、20~<35岁、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作为重点人群进行防控,更加有针对性的确定重点干预人群,降低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风险。
- 孙月娟邱延超敬壮董晓平谷照静李洁芳
- 关键词:淋病流行病学防控措施发病率
- 外周血口形红细胞增多伴巨大血小板患者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外周血口形红细胞增多伴巨大血小板患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22—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30例口形红细胞增多伴巨大血小板患者外周血样本,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基本病史和测序结果,综合分析每位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并判断表型形成的原因。结果3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伴血小板减少,22例患者伴不同程度贫血。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有8例患者携带植物固醇血症相关基因(ABCG 5、ABCG 8)突变,其中3例ABCG 5纯合突变、1例ABCG 8纯合突变、2例ABCG 8复合杂合突变、2例单纯ABCG 5杂合突变;有5例患者携带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HST)相关基因(PIEZO 1、ABCB 6)杂合突变;有2例患者携带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相关基因(LDLR、LDLRAP 1)突变,其中1例LDLR杂合突变、1例LDLRAP 1纯合突变;有1例患者携带脂质代谢异常相关基因(ABCA 1)杂合突变;有2例患者携带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相关基因(SPTA 1、SPTB)杂合突变,其中1例为SPTA 1和SPTB双重突变;有3例患者携带血小板功能相关基因(RASGRP 2、TUBB 1、MYH 9)复合杂合突变,其中2例RASGRP 2和TUBB 1复合杂合突变;有9例患者基因突变结果与表型不符合。结论遗传性基因突变、继发性因素均可导致口形红细胞增多伴巨大血小板,当患者出现类似细胞形态学改变时,可能指向多种不同疾病方向,应及时进行基因筛查,综合分析可能的病因。
- 周嘉宽郭平蔡祺杨铭康黄之玺薛伊伦华任翔林瀚李佳明王剑飚
- 关键词:巨大血小板遗传性疾病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2017—2023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特点、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为临床防治MRSA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3年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324株MRSA分离株5种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2017—2023年共检出SA 3086株,其中1054株为MRSA(34.15%)。MRSA主要由神经外科(18.22%)、骨科(14.23%)及普通外科(11.57%)送检,检出占比最高的标本类型是分泌物(39.09%)和痰液(20.97%)。MRSA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莫西沙星、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70%),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MRSA菌株。耐药基因mecA、tetM、aac、ermA、ermC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20.37%、99.69%、70.99%、99.38%。结论MRSA检出率较高,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和基因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出现。
- 黄程鑫邓梦秋陈莉程少杰段梦晨张胜行赖晓凤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耐药基因
- 湖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检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2025年
- 目的研究地市级医院住院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分析艰难梭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11月—2023年12月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培养分离艰难梭菌后,采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毒素基因,菌株经全基因测序后(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从500份住院患者腹泻样本中分离得到49株艰难梭菌,其中产毒型艰难梭菌40株,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s,CDI)阳性率为8.00%;PCR检测的毒素基因主要为tcdA(+)/tcdB(+),双毒素基因阴性(A+B+CDT-),占97.50%(39/40),1株携带双毒素基因(A+B+CDT+);CDI阳性率最高的科室是消化内科,其次为ICU;MLST分型中,共有13种ST型别,其中ST2型为优势型别,占30.00%;结合WGS数据分析,未发现艰难梭菌菌株在研究期间发生流行和传播。结论本院CDI在住院腹泻患者中的发生率较低,未发生院内感染传播和暴发流行现象,但不排除存在未知感染源可能性,应重点关注重点科室,如ICU患者发生CDI情况。
- 郑莉莉强鑫华嵇龙飞
- 关键词:住院患者艰难梭菌毒素基因分子分型
- 2013—2023年四川省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 2025年
- 目的调查四川省农药中毒流行特征并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为进一步防止农药中毒提供思路及策略依据。方法以2013—2023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四川省农药中毒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农药中毒病例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中毒种类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和趋势卡方检验对农药中毒相关结果进行分析,α=0.05。结果2013—2023年四川省农药中毒病例为67243例,发病率为0.74/10万,死亡2329例,病死率为3.5%,非生产性中毒64140例(95.4%),生产性中毒3103例(4.6%)。农药中毒高发年份为2018年,集中发生在5、6、7、8月,不同月份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中毒构成比和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818和χ^(2)=756.818、P均<0.001);男性病例主要以生产性中毒为主,女性病例主要以非生产性中毒为主,不同性别农药中毒构成比和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10和χ^(2)=37.175,P均<0.001);不同年龄段病死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571.984,P均<0.001);不同品种非生产性合计中毒构成比和合计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241和χ^(2)=269.654,P均<0.001);不同地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中毒构成比和合计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8.829和χ^(2)=393.527,P均<0.001)。结论农药中毒主要发生在每年春夏季人口聚集地区,杀虫剂、除草剂是重点关注农药类型,生产性农药中毒青壮年男性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老年男性是重点关注人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农药中毒的发生。
- 何文茂邱婉月杜利利
- 关键词:农药中毒流行病学研究病死率
- 2013—2022年云南省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 2025年
-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收集2013—2022年云南省农药中毒数据,进行汇总筛选、统计分析。2013—2022年云南省共报告农药中毒11 336例,死亡439例,病死率3.87%。生活性农药中毒10 007例,为生产性中毒(1 329例)的7.53倍,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03,P<0.05)。生产性农药中毒以45~<55岁占比最多,生活性中毒以25~<35岁最多,不同性别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4,P<0.05)。第二、三季度为生产性农药中毒高峰期,玉溪市农药中毒人数最多,杀虫剂中毒占病例总数的51.24%。云南省农药中毒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青壮年人群,加强农药管理,减少中毒风险。
- 王萌婕邢漪王晋民漆骏
- 关键词:农药中毒流行病学特征
- 2014—2023年武汉市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 2025年
-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导出2014—2023年武汉市农药中毒病例信息,对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地区、农药种类以及时间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2014—2023年武汉市共报告农药中毒2 821例,死亡153例,病死率5.42%;男1 301例、女1 520例,不同性别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毒人群以50~<80岁为主,各年龄组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06,P<0.001);生活性中毒自服病死率(6.73%)高于误服(1.71%)(χ^(2)=17.649,P<0.01)。中毒主要发生在远城区(87.73%),中心城区病死率(9.25%)与远城区(4.8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48,P<0.01)。中毒农药主要为杀虫剂(60.86%),以杀虫双(15.79%)病死率最高;中毒以5—8月高发(46.79%)。近年来武汉市农药中毒病例数及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建议加强对农药销售及使用环节的监管;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 于晶于晶姚永祥姚永祥叶萌李雪卫婷婷
- 关键词:农药中毒流行病学
- 荆州地区诺如病毒流行病学分析及基因分型研究
- 2025年
- 目的了解荆州地区诺如病毒(norovirus,NoV)的流行病学及基因型特征,设计覆盖NoV基因库中变异基因组的引物和探针。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来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疑似感染NoV患者粪便样本556份,使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粪便标本NoV核酸阳性率,并统计分析不同季节和5个年龄组阳性率差异;同时设计覆盖NoV变异基因组的引物对部分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被检测样品NoV核酸检出率为30.04%(167/556),其中春冬季检出率较夏秋高(χ^(2)=20.411,P<0.01),<1岁、1~5岁、6~10岁、11~19岁、>19岁5个年龄组的阳性率有差异(χ^(2)=17.192,P<0.01),幼童(1~5岁)来源样本NoV核酸检出率最高(39.29%,88/224);此外,抽检阳性样本均检测为NoV GII型。结论荆州地区冬季和春季NoV流行情况严重,低龄儿童(1~5岁)感染率高,且NoV GII为主要流行基因型;且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可用于NoV GI和GII的基因分型。
- 汤志明谭磊易华伟
- 关键词:诺如病毒流行病学基因型
相关作者
- 申振元

- 作品数:115被引量:39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分析 流行病学 疫情特点 法定传染病 传染病
- 张英泽

- 作品数:1,270被引量:9,050H指数:37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骨折 流行病学 生物力学 骨折固定术 性别分布
- 陈益洲

- 作品数:71被引量:27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分析 疫情特点 肺结核 疫情特征 法定传染病
- 陈伟

- 作品数:1,192被引量:6,175H指数:30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骨折 成人 性别分布 流行病学研究
- 吴秀玲

- 作品数:103被引量:95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分析 传染病 艾滋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