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87篇“ 活态传承“的相关文章
- “活化利用”与“活态传承”——试论我国传统村落的活态保护
- 2025年
-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已全面转入质化提升阶段,需要进一步审慎思考传统村落的遗产定位与价值本源,以应对当前保护实践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回归保护缘起初衷,通过文献比较探讨传统村落遗产价值序列与遗产本质,对现象性保护问题进行理论性原因探索。分析指出,传统村落所表达的活态文化进程才是该遗产类型的遗产本质。村落的物质、非物质等遗产要素是该历时性遗产本质的瞬时性表现,其保护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传统村落的保护重点应为维护文化进程的整体活态,而传统村落活态保护的终极追求应为继承而来的文化表达的弘扬与延续,而不是某些遗产要素的活化利用。
- 石晓凤李雪晴路超
- 关键词:传统村落遗产价值活态传承
- 壤巴拉藏陶的活态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 2025年
- 中华民族非遗是宝贵的民俗精神财富,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活态的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特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 雷江雪
-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传承活态传承历史文脉
- 非遗保护视角下纸艺文化活态传承路径的创新
- 2025年
- 纸艺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挖掘我国传统纸艺文化内涵,更好地实现传统纸艺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以非遗保护为出发点对我国现存纸艺文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非遗视角下纸艺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比如市场认可程度仍较为有限、技艺传承传播体系仍存在问题等,以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创新为研究目标,对当前我国几种主要纸艺文化包括剪纸、纸扎、纸雕等的创新性传承路径与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
- 杨帆李卓
- 关键词:技艺传承活态传承
- 元宇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赋能乡村振兴研究——以龙舞(骆山大龙)为例
- 2025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然而,在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许多非遗文化都面临着难以与现代生活融合、文化传承人员紧缺等导致难以开展活动等问题,亟需新的传承方式和传播手段。元宇宙科学技术的出现,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活态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契机。
- 陈安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活态传承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山东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影响因素与模式
- 2025年
- 使用德尔菲法得到非遗发展的五种模式,分别为资金主导、政策主导、传承人主导、公众主导和综合驱动,并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传承人数量、体育非遗项目数量、公众参与度、经济投入的相关系数,以及四种状态变量之间的交互系数,通过调整系数,进行五种模式的研究对比。结果表明:综合驱动模式在传承效果上最为显著,其次是资金主导模式,政策主导、公众主导和传承人主导模式则表现出初期发展较为缓慢,但在后期趋于稳定的特点;单一策略虽然能够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综合运用多种策略,特别是均衡发展模式,能够最大化地提升文化遗产传承的效果;虽然资金主导模式在短期内效果最为显著,但其长期的稳定性对于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应制定并执行综合驱动的体育非遗发展政策。
- 吕方玲周君华杨翥宇
-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传承人活态传承
- 新媒体语境阆中春节文化活态传承
- 2025年
- 阆中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积淀的深厚文化资源亟待挖掘与传承。因此,结合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春节文化的活态传承,是保护春节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举措。
- 镡祎梦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节文化新媒体语境活态传承文化遗产文化内涵
- 非遗文化 活态传承
- 2025年
- 当前,朝鲜族文化生态发生巨大转变,朝鲜族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深入把握“活态传承”中“活”的要义,紧扣“存活”之需,立足“生活”之基,走向“灵活”发展之道。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乡土性、内部同质性和文化二重性。当前,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在时代、主体与受众三个层面面临困境。对此,应从唤醒主体参与意识、厚植乡土文化土壤、落实生产性保护及发挥跨界民族优势等方面施策,以活态传承助推朝鲜族非遗在现代社会繁荣发展。
- 张中禹
- 关键词:朝鲜族文化跨界民族主体参与意识活态传承乡土文化
- 手造产业创新对地方文脉的活态传承研究
- 2025年
- 2022年3月,山东省启动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生活文化、信息技术语境中,发挥手造特色文化产业的引擎与赋能作用。短短几年间,在政府倡导、学界关注、行业推动下,手造正在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力领域、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创新载体。
- 封万超
-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地方文脉活态传承
- 数字化驱动下辽宁非遗的活态传承研究
- 2025年
- 旨在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辽宁非遗传承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通过分析数字化手段如何助力非遗的记录、传播与创新,揭示了其在活态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技术不仅拓宽了非遗的传播渠道,还增强了公众的文化认同感,为辽宁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 王泓臻江韶华
- 关键词:活态传承
- 传承、变通与表达:川北大木偶戏活态传承三向度
- 2025年
- 川北大木偶戏,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基本的特性,活态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手段。从活态性特征出发,川北大木偶戏传承的核心在于以传承确保非遗连续性、以变通展现非遗适应性、以表达强化非遗互动性,以期构筑起川北大木偶戏的生存、进化与繁荣之路。
- 王飞肖家斌
- 关键词:活态传承文化生命力
相关作者
- 高小康

- 作品数:119被引量:780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形 美学 文化生态 都市
- 孙发成

- 作品数:48被引量:242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民俗艺术 艺术 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工艺人
- 申波

- 作品数:69被引量:207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乐舞 文化同构 手风琴 活态传承 音乐
- 马知遥

- 作品数:168被引量:85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认同
- 邱春林

- 作品数:48被引量:13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 研究主题: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艺美术 活态传承 传统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