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6 篇“ 活化T淋巴细胞 “的相关文章
CD3^(+)HLA-DR^(+)活化 T 淋巴细胞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药物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3^(+)HLA-DR^(+)活化 T 淋巴细胞 (简称活化 T 细胞 )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药物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3年8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96例UC患者,根据纳入患者活化 T 细胞 水平分为活化 T 细胞 升高组和活化 T 细胞 正常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活化 T 细胞 水平与UC疾病严重程度及药物疗效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结果 活化 T 细胞 升高组与活化 T 细胞 正常组比较,重度UC患者更多(P<0.001),CRP和ESR水平更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活化 T 细胞 水平与UC疾病严重程度和CRP水平均呈高度相关(P<0.001)。两组患者药物疗效分析,活化 T 细胞 升高组的维得利珠单抗(Vedolizumab, VDZ)临床缓解率和糖皮质激素有效率更低(P<0.05),两组间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 IFX)临床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9)。ROC曲线分析,活化 T 细胞 水平预测UC患者疾病严重程度(AUC=0.854,P<0.001)、VDZ(AUC=0.859,P=0.002)和糖皮质激素(AUC=0.699,P=0.027)疗效的cut-off值分别为5.35%、3.35%、4.55%。结论 外周血CD3^(+)HLA-DR^(+)活化 T 淋巴细胞 水平升高能够初步预测UC疾病重度活动并提示VDZ可能疗效不佳。 耿白璐 郭静 胡晓飞 刘爱玲 武军 田字彬 丁雪丽关键词:淋巴细胞活化 HLA-DR抗原 扩增活化 的淋巴细胞 在重度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扩增活化 的淋巴细胞 在重度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使用96只NPG小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和给药组,溶媒对照组动物尾静脉注射给予溶媒1次;给药组动物尾静脉注射给予DiR标记的活化 扩增的淋巴细胞 (expanded activated lymphocytes,EAL)细胞 1次,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并使用活体成像的方法检测EAL细胞 。在给药后1 h,3 h,2 d,7 d,14 d,28 d,42 d,56 d共8个时间点小鼠实施麻醉后,解剖取血液、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睾丸、附睾、子宫、卵巢、胃、十二指肠、结肠、骨髓、脂肪、骨骼肌,冻存。采用流式细胞 术、活体成像方法和qPCR方法,研究EAL细胞 在外周血以及上述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结果:给药后2 d外周血中CD_(3)^(+)T 细胞 、CD_(3)^(+)CD_(4)^(+)T 细胞 和CD_(3)^(+)CD_(8)^(+)T 细胞 数量较高,随后呈下降趋势,14 d时最低,其后一直维持较低水平。由动物活体成像结果可知,细胞 在小鼠体内主要分布在肺脏、肝脏脾脏部位和双侧腿骨,给药后1 d内主要分布在肺脏和肝脏。由qPCR检测结果可知,细胞 主要在肺脏和血液分布最多,其次为脾脏、肝脏和骨髓,其他组织仅有较少分布。给药后1 h,肺脏中细胞 基因拷贝数较高,给药后2 d,血液和脾脏中细胞 基因拷贝数较高,后都逐渐下降,14 d最低,至56 d时仅有1只动物的个别脏器检测到细胞 。结论:EAL细胞 尾静脉注射给予NPG小鼠后,主要分布在肺脏、血液和脾脏。给药后56 d时,细胞 在动物体内基本消除。 侯田田 李雪娇 姜华 秦超 姚志伟 霍艳 耿兴超 黄瑛关键词:生物分布 白藜芦醇通过促进活化 T 淋巴细胞 凋亡改善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促进活化 T 淋巴细胞 凋亡发生的作用特点及机理,在此基础上观察Res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治疗效果。方法Annexin V/PI双染法考察Res对小鼠原代naive T 淋巴细胞 和anti-CD3/anti-CD28活化 的T 淋巴细胞 凋亡的影响。体外在CD4^(+)T 淋巴细胞 和Jurkat细胞 上建立活化 诱导的细胞 死亡模型,PI单染法或Annexin V/PI双染法考察Res促进T 淋巴细胞 活化 诱导的细胞 死亡发生的时间效应,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 内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情况。利用MOG35-55诱导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观察Res治疗效果,并检测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CD4^(+)T 淋巴细胞 凋亡情况。结果Res不影响naive T 细胞 的存活,而促进活化 T 淋巴细胞 的凋亡。随着Res浓度的增加,T 淋巴细胞 活化 诱导的细胞 死亡发生明显增加,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pase-3的剪切增多。此外,Res可以延迟小鼠EAE发病时间,降低临床评分,减少脊髓中炎性细胞 的浸润,并且给药组小鼠CD4^(+)T 淋巴细胞 对活化 诱导的细胞 死亡更加敏感。结论Res促进T 淋巴细胞 活化 诱导的细胞 死亡并能改善小鼠EAE。 陈蔼如 沈燕 罗琼 徐强关键词:白藜芦醇 T淋巴细胞 凋亡 CASPASE-3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 细胞 亚群及活化 T 淋巴细胞 检测中流式细胞 术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 术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 细胞 亚群及活化 T 淋巴细胞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的52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均采用流式细胞 仪检测并对比外周血T 细胞 亚群及活化 T 淋巴细胞 水平。结果:试验组CD3^(+)、CD4^(+)水平低于对照组,CD8^(+)、CD(16^(+)^(+)5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D3^(+)/HLA-DR、CD8^(+)/HLA-D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于正常群体,而应用流式细胞 仪检测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细胞 亚群及活化 T 淋巴细胞 可有效反映患者肿瘤的免疫活化 状态及病情变化。 冯睿婷 赵继智关键词:鼻咽癌 流式细胞术 外周血T细胞亚群 活化T淋巴细胞 结核患者外周血中活化 的淋巴细胞 变化及意义 2021年 目的研究结核患者外周血中活化 的淋巴细胞 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3例活动性肺结核APT B患者、25例潜伏性结核LT B患者及31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 术检测其活化 的淋巴细胞 百分比并统计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相较于LT B,APT B T reg细胞 比例显著升高(P<0.01);相较于对照组,APT B和LT B CD3^(+)HLA-DR^(+)T 、CD4^(+)HLA-DR^(+)T 、CD8^(+)HLA-DR^(+)T 细胞 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而CD8^(+)CD28^(+)T 、NK细胞 比例则显著降低(P<0.05);此外,APT B的CD4^(+)T 与CD8^(+)T 之比及T reg、CD16^(+)CD56^(+)CD69^(+)细胞 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ROC曲线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鉴别APT B和对照组时,联合CD3^(+)HLA-DR^(+)T 、CD4^(+)HLA-DR^(+)T 与CD16^(+)CD56^(+)CD69^(+)细胞 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结论外周血中活化 的淋巴细胞 水平检测可为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活动性和潜伏性结核病提供实验室依据。 周长军 张腊红 洪理泉 刘玉华 朱泽华 陈兆军关键词:活动性肺结核 潜伏性结核 活化 自体淋巴细胞 过继性免疫治疗在原发性肝细胞 癌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评价活化 自体淋巴细胞 过继性免疫治疗(adoptive immunotherapy,AIT )是否有助于改善原发性肝细胞 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确诊的64例原发性肝细胞 癌患者,通过分层随机法分为免疫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35)。免疫治疗组患者取60 ml外周血分离制备单个核细胞 并在含OKT -3和IL-2的培养基中活化 培养,回输前进行质控检测。免疫治疗组中的Ⅰ-Ⅲ期患者(n=14)于一线治疗后接受自体淋巴细胞 输注(3个月内输注6次),Ⅳ期患者(n=15)仅接受自体淋巴细胞 输注;对照组患者接受肝细胞 癌相关的其他治疗。疗效评估的主要终点是2年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 survival,RFS)率,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入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8年(0.2-4.2年)。免疫治疗组29名患者共接受了167次(计划174次,完成率96%)预定淋巴细胞 输注(平均每人次回输9.30×10^(9)个细胞 ,其中CD3^(+)HLA-DR细胞 约占63%),治疗期间未观察到3级或4级不良反应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免疫治疗组患者2年RFS率显著升高(62.1%vs 22.9%,OR=0.181,95%CI:0.06-0.54,P=0.002),中位PFS(28 vs 8个月,P=0.004)和中位OS(38 vs 34个月,P=0.915)均显著延长。在Ⅰ-Ⅲ期患者中,免疫治疗组(n=14)2年RFS率较对照组(n=18)显著升高(92.9%vs 33.3%,OR=0.38,95%CI:0.004-0.368,P=0.005),中位PFS明显延长(38 vs 14.5个月,P=0.005),而两组OS间无显著差异;Ⅳ期患者两组间PFS(P=0.077)及OS(P=0.994)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活化 自体淋巴细胞 AIT 为安全可行的肝细胞 癌辅助性治疗方法,可提高Ⅰ-Ⅲ期肝细胞 癌一线治疗后RFS率、延长患者RFS时间,而对进展期肝细胞 癌患者的PFS和OS无明显影响。 杨岩丽 廖丽 张婧 孙鹏 高岛健一 张凤春 杨玉惠 张斌 胡亮钉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 过继性免疫治疗 活化 的淋巴细胞 和细胞 因子检测对于鉴别活动性、潜伏性结核感染和健康人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评价淋巴细胞 亚群、活化 的淋巴细胞 以及胞外细胞 因子检测对于鉴别活动性、潜伏性结核患者(活动组、潜伏组)及健康人群(健康组)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41例初诊肺结核患者活动组、24例潜伏组及30例健康组外周静脉抗凝全... 周长军关键词:活动性肺结核 淋巴细胞亚群 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钩吻素子对T 细胞 依赖及非依赖性活化 B淋巴细胞 的免疫调节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组织发生炎症性变化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早期人们对RA致病机制的认识主要集中于以CD4+T 细胞 即T 辅助细胞 (T h)为主的免疫优势格局上,但随着B淋巴细胞 ... 刘倩关键词:钩吻素子 B淋巴细胞 T细胞依赖性 体液免疫 免疫调节 人重组蛋白PDCD5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来源的淋巴细胞 增殖和炎性细胞 因子分泌并促进活化 的淋巴细胞 凋亡(英文)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人重组蛋白PDCD5(rhPDCD5)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脾脏来源的活化 淋巴细胞 的作用,探讨rhPDCD5对活化 的脾细胞 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动物模型+卵白蛋白(OVA)治疗组,CIA动物模型+rhT NFR:Fc治疗组,CIA动物模型+rhPDCD5治疗组。第0天建立胶原诱导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第2天到26天腹腔注射给药。第28天取脾脏制成单细胞 悬液,体外用CⅡ(20μg/mL)和anti-CD3(1μg/mL)+anti-CD28(2μg/mL)分别刺激活化 48h和72h。ELISA检测细胞 上清中细胞 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17A(IL-17A)的水平;[3H]掺入法检测活化 脾细胞 的增殖;流式细胞 技术检测活化 的CD4^+T 淋巴细胞 的凋亡。结果rhPDCD5处理的CIA大鼠来源的脾细胞 经CⅡ和anti-CD3+anti-CD28分别刺激活化 之后,分泌的细胞 因子IFN-γ和IL-17A水平下降,增殖能力下降,CD4^+T 淋巴细胞 凋亡百分比上调。结论rhPDCD5通过抑制活化 的脾细胞 分泌炎性细胞 因子,抑制活化 的脾细胞 增殖,促进活化 的CD4^+T 淋巴细胞 凋亡多条途径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王万林 毛春 毛春关键词:淋巴细胞 扩增活化 的淋巴细胞 EAL在C57BL/6小鼠中的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2019年 目的对小鼠重复给予扩增活化 的淋巴细胞 EAL,考察其毒性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采用C57BL/6小鼠,设A、B两大项目组,每个大项目组均设置阴性对照组、溶媒对照组、低剂量(1.5×10~6/只)及高剂量(1×10~7/只)组。A项每组36只,进行常规毒性检测、血清生化测定、血液学测定、外周血T 淋巴细胞 亚群分布测定、大体病理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B项每组24只,进行免疫学测定,包括γ-干扰素(IFN-γ)水平和外周血T 淋巴细胞 亚群分布测定。所有组别均雌雄各半,静脉注射给药,每周1次,共17次,恢复期为28 d。结果重复给予EAL可能会使C57BL/6小鼠体质量和摄食量增加(P<0.05)。IFN-γ检测结果显示给药组动物个别时间点IFN-γ水平升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给予供试品会加重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动物脾脏生发中心明显及易染体巨噬细胞 增多的病变程度和/或病变频度。供试品未对其他评价指标产生明显影响。结论 C57BL/6小鼠重复给予EAL,可能会引起动物体质量、摄食量的增加以及脾脏生发中心明显和易染体巨噬细胞 增多,未见其他相关的毒理学反应。该结果为EAL进入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 黄瑛 高阳 霍艳 张澄 姜华 王超 张永华 王歈 王军志关键词:细胞治疗 EAL C57BL/6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