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0篇“ 洞经音乐“的相关文章
丽江洞经音乐(纳西古乐)调查报告
2024年
洞经音乐原本是中原礼仪音乐,然而在中原内地早已失传,只有云贵高原的部分“蛮野”之地尚有留存,成为稀世之乐、绝世之响。丽江洞经音乐又有别于其他洞经音乐,在流变中被赋予了纳西族的秉性和品格,在众多洞经音乐中独树一帜、特点鲜明,成为民族音乐的杰出代表作。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是继承绚丽多彩的传统文化和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发展当代文化旅游业的现实需要。
李佳
关键词:洞经音乐纳西族
蓬溪洞经音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影响
2024年
蓬溪洞经音乐是四川省蓬溪县的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本文探析了蓬溪洞经音乐的起源和发展、特点,在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中的意义和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蓬溪洞经音乐,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的策略路径。
田振晓钟磊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
施甸洞经音乐的“复活”
2023年
明末,洞经传入施甸,洞经音乐流传民间,有弹奏的乐谱(属于工尺谱)。民国时期,姚关、热水塘等地创建洞经坛,主要是寺庙坐会时谈演。有时,有钱人家拜寿、办丧事等也谈演。洞经乐器有木鱼、钹、铙、鼓、锣、罄、笛、二胡、中胡、三弦、琵琶等10余件,乐声高雅肃穆,怡心悦耳。1950年后,弹演洞经活动已逐渐消失。1981年,县文化馆派人到热水塘调查,组织民间艺人座谈,并弹奏曲调,进行记谱整理。
尹自周
关键词:洞经音乐
云南洞经音乐的历史文化价值
2023年
洞经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艺术成就代表之一,原为道教礼仪音乐,演奏歌唱道教经书中的诗赞,主体是道教经典《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简称《大洞仙经》或《洞经》),即国家资料库中四大洞经传本之一,故称洞经音乐,后来走出宫观,融入民间,从宗教音乐转变为诗读乐曲。洞经音乐音乐的活化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全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洞经音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静红
关键词:道教经典洞经音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宗教音乐历史文化价值
丽江洞经音乐的传统传承模式被引量:1
2023年
作为地区民族音乐的重要代表,丽江洞经音乐历史悠久且蕴藏着深厚的文化价值。若想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优势,就需要进一步思考丽江洞经音乐的传统传承路径。目前,社会资本入局、专门机构扶持、主流文化推崇、传播媒介多元等客观条件,已经为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只有充分重视与利用家族传承、社区传承等传统传承模式,才能促进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耦合协调发展。
蔺俊
关键词:传承模式主流文化家族传承民族音乐
云南黑井洞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
2023年
云南黑井历史上因盛产食盐而著名。千百年来,中华传统洞经音乐在黑井人的灵魂和血液里渗透,各种宗教并存,并沿传至今。洞经音乐属宫廷音乐,流入民间后与民族宗教音乐融合传承并升华,在黑井相互吸收、交融,演变发展而成组曲音乐,黑井洞经音乐集唱、颂、奏一体,具有古朴、典雅特点,有较强的地方性、民族性、宗教姓。黑井自元代传入后曾经是洞经音乐的兴盛之地,同时也是云南省内洞经音乐传承规模、影响较大的地区之一。
王秀梅
关键词:洞经音乐道教文昌文化
云南洞经音乐功能谱系的建构及相关问题分析
2023年
目前,在云南各地洞经音乐的非遗申请中,强调差异性成了共识,但这种做法忽视了云南洞经音乐历史与现实中的同一性,不利于对其深入认知和有效保护。文章结合民俗学谱系学说,将洞经音乐按照功能的不同分为实用之乐与娱乐之乐两大类型,构建了云南洞经音乐的功能谱系,重点分析祈福禳灾之乐、民俗之乐、自娱之乐、他娱之乐等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及特点,为全面分析云南洞经音乐的性质提供一种有益的探索,也为解决目前洞经音乐非遗申请中的相关现实问题提供一种新视角。
胡拓
关键词:洞经音乐谱系
滇南洞经音乐传统术语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滇南地区主要包括云南通海、建水、蒙自、石屏等地,是目前云南乃至中国西南洞经音乐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滇南洞经音乐文化存在于一个立体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中,通过田野调查并结合遗存洞经文献的梳理不难发现,滇南传统术语主要包括组织术语、仪式术语、音乐术语等方面,以上术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对于这一珍贵的“地方性知识”的研究,不仅可以辐射到探讨区域性音乐文化的认知概念体系、文化价值观念、审美经验以及该艺术形式的代际传承等各层面问题,也有助于立足整体文化系统去理解洞经音乐这一区域性传统音乐文化事象。
洪江
关键词:音乐术语
丽江周边地区的洞经音乐及其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清代时期的大理地区已成为云南洞经音乐的传播中心,大理洞经音乐不仅对其境内的巍山、鹤庆、剑川等地深受影响,同时,也传播到邻近的丽江纳西族地区。其中,永胜、鹤庆、剑川三地因与丽江在政治、地理、经济、文化上来往密切,对丽江洞经音乐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极大。这种影响从洞经音乐的曲目、音乐风格、经文内容、乐器等方面得以体现。
杨杰宏
关键词:纳西族丽江洞经音乐文化空间
通海“妙善学”女子洞经音乐调查研究
2022年
灵秀钟毓的通海,历经5000年的文化洗礼,怀抱着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故拥着"礼乐名邦"的美誉。通海"妙善学"女子洞经音乐就是礼乐名邦的一张绚烂的名片,20世纪80年代开始设有洞经古乐传习馆传承洞经音乐,并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海洞经音乐概况通海洞经音乐的源起现有两种说法并存:据民国初年王连城的《续修河西县志》中记载。
余沁芮
关键词:洞经音乐优秀传统文化传习馆民国初年

相关作者

甘绍成
作品数:41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道教音乐 洞经音乐 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学
孙聪
作品数:9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大理学院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洞经音乐 古乐 南诏 大理古城 演奏
杨曦帆
作品数:78被引量:299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音乐学 藏彝走廊 音乐学 文化 音乐
张伯瑜
作品数:82被引量:36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央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音乐 民族音乐学 中国传统音乐 丝绸之路 音乐研究
罗彩娟
作品数:74被引量:263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研究主题:壮族 侬智高 交融 民族 族群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