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6篇“ 法定机构“的相关文章
- 论我国法定机构设立的法治困境、逻辑起点与建构路径
- 2025年
- 法定机构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被引入我国并在各地开发区等特殊功能区试点。通过对实践检视发现,我国法定机构的设立并不规范,其性质定位不明导致设立的逻辑混乱。应将法定机构定性为特殊的授权组织,以承担政府部门或现有其他机构无法有效履行的政、事、企一体化职能为其基本定位。设立法定机构首先应明确我国法定机构的功能定位、适法的设立依据以及设立所遵循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立法、组建、授权等具体环节建构完善我国法定机构的设立制度,从而规范其设立。
- 熊勇先邱书沁
- 关键词:法定机构授权组织分权
- 成都市推进法定机构改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法定机构是指在专门立法或通过政府规章的基础上设立的,能够履行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职能职责的公共机构,法定机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在治理模式上创新融合了政府职能和企业效益,为公共服务供给形式和市场化经济运行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探...
- 傅天兵
- 关键词:法定机构
- 我国法定机构改革的实践困境与制度选择
- 2024年
- “构建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是疏解社会矛盾、创新治理模式与方式、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应有之义”,[1]政府力量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是一个值得不断思索的问题。过去,我国的国家治理活动往往有着行政机关的直接参与度较高,体制机制不够灵活,专业能力尚待加强,智力支持水平较低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愈加显露出来。放眼域外,法定机构改革成为诸多举措中卓有成效的一项。法定机构是指在特定领域内,以专业高效地执行政府决策为目的,由立法机关出台专门法规设立规定其主要职能权责和管理运行机制、与政府机构相对隔离的公共性非营利机构。我国内地的法定机构改革最初主要是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举措,并被政府和社会寄予较高的期待。拉开这一改革序幕的标志是深圳市于2007年出台的《关于在我市推行法定机构试点的意见》。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法定机构改革已经不仅仅服务于事业单位改革,其主要应用场景已经发生了转变。“功能区特别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2],因而为数不少的功能区逐渐将法定机构作为功能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法定机构代行管理功能”[3]。
- 于浩
-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法定机构非营利机构体制机制改革管理运行机制
- 法定机构的独立性及其保障
- 2024年
-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法定机构在提高行政效能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行政职能的转变,法定机构作为一类新型的组织模式随之诞生,它承接了行政机关的公共管理功能,采用了市场化运作,并进行企业化管理,这是法定机构和行政机关作为组织体各自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结果。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中,法定机构在组织与权能上的独立性也逐渐强化。但由于法定机构的职权源于行政权能的流转,立法无法穷尽彼此间的权责界限,使得法定机构的职权与行政权之间切割不清,这直接影响了法定机构的独立性,而独立性是法定机构的本质属性。因此,要使法定机构真正实现法人治理模式,应保障其独立,从而使其健康发展以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治理需求。
- 陈志英胡谨珺
- 关键词:法定机构独立性行政效能
- 开发区法定机构治理模式现实考察及对策研究
- 2024年
- 法定机构的制度优势与成功经验不仅体现在依法设立、职权法定、企业化与市场化的运行模式、享有高度自主权等,更体现在法定机构权力相互制衡的组织架构设计上。我国开发区法定机构改革如火如荼,这一治理模式在实践中也存在着承接政府权力下放的能力有限、评价监督困难等问题,制定政府与法定机构双向互动的权力交接模式,构建多元化、内外联动、全过程的监督评价体系能够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献策助力。
- 朱盛楠
- 关键词:组织架构权力交接
- 行政法视域下我国开发区法定机构主体地位研究
- 2024年
- 我国法定机构改革实践探索多集中于各类型的开发区,其在实践中面临诉讼赔偿的责任诉求与治理能力提升的迫切要求,需要对开发区法定机构的主体定位予以辨析明确。在救济法视角下,可基于“授权—委托”行政说与“诉讼—责任”话语体系获得行政职权或代为行使行政职权进而拥有诉讼与赔偿资格。在治理法视角下,基于“公共行政”说可以成为社会行政主体,基于开发区法定机构的职权职责可以成为行政法人。综合行政法法理与我国开发区法定机构改革的实际,法定机构在立法机制方面建议采用统一立法与分别立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通过更高的立法位阶进行立法。
- 朱盛楠付士成
- 关键词:公共行政
- 大数据下的法定机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
- 2024年
-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作为信息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在此背景下法定机构也可以引入该项技术,促进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此提出了在大数据时代,法定机构应如何进行绩效管理创新。首先,应通过建立人才盘点标准框架,综合考虑硬性标准和软性要求,对人才进行全面盘点。其次,应建立健全考核工作机制,实现分层分类绩效考核。同时,针对不同岗位和员工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此外,还应建立薪酬管理机制,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最后,应开发大数据平台,搭建绩效管理系统,为绩效管理提供有力支持。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推动法定机构的绩效管理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 陈晓琦
- 关键词:大数据绩效管理
- 健全法定机构培训体系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 2024年
- 现代社会人才始终是发展的原始动力,也是法定机构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法定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优化人才培训体系和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推动人才队伍的全面发展。这些措施包括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引入在线培训平台、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推动跨部门培训、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在线反馈系统、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结合培训效果评估进行激励和奖惩,以及改善人才评价方式和制定科学薪酬制度。同时,法定机构应加强对人才培训的规章制度建设,规范培训流程,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成果转化。
- 陈晓琦
- 法定机构改革务实高效
- 2023年
- 实施开发区法定机构改革,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快推进新区全面开发开放的重要决策。从机构设置、绩效薪酬、全员竞聘三方面出发,革故鼎新、大胆探索,充分激发了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天津生态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 李娴
- 关键词:绩效薪酬法定机构革故鼎新务实高效干事创业
- 法定机构人事管理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2023年
-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合作区、贸易区、保税区等功能园区(城市新区)积极探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其中多沿用机关或事业单位管理模式,部分探索实行了法定机构改革模式,主要包括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管理局、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等。实行法定机构改革的功能园区,在借鉴新加坡等市场经济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实行“一事一议”,在地方立法支持下探索园区人事管理改革,还面临着一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
- 郝玉明
-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法定机构人事管理改革保税区城市新区一事一议
相关作者
- 赵立波

- 作品数:118被引量:648H指数:14
- 供职机构:青岛行政学院
- 研究主题:公共服务 非营利组织 公共事业 民办非企业单位 公益服务
- 傅小随

- 作品数:67被引量:20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 研究主题:行政管理 公共服务 行政执行 政府 政府改革
- 林梦笑

- 作品数:29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图书馆 学术思想 法定机构 图书馆管理 数字图书馆
- 叶祥松

- 作品数:173被引量:1,13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
- 研究主题:国有企业 公司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 独立董事制度 监事会
- 张西勇

- 作品数:26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公民参与 非政府组织 农村 法定机构 鲁西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