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68篇“ 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相关文章
- 楚雄州2004—202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掌握楚雄州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定和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楚雄州2004—2023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相关资料,对其分布状况、主要病种和不同传播途径报告发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楚雄州2004—2023年共报告31种194 828例(不含新冠)法定传染病,年均报告发病率367.72/10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20 459.67,P<0.01),分别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89 572例(169.06/10万)和105 256例(198.66/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361.00,P<0.01),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45 807.22,P<0.01)。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位居前3位的县市为永仁县(484.41/10万)、元谋县(440.26/10万)和禄丰市(374.52/10万)。0~4岁组的报告发病数占总数的34.3%。肠道、呼吸道、血液及性传播、自然疫源性及虫媒、其他传染病报告数占比分别为45.9%(89 455例)、29.6%(57 681例)、22.5%(43 766例)、1.1%(2 188例)、0.9%(1 738例)。报告发病率位居前3位的病种:乙类传染病为肺结核(56.15/10万)、病毒性肝炎(46.71/10万)和梅毒(23.48/10万);丙类传染病为手足口病(91.73/10万)、其它感染性腹泻病(51.97/10万)和流行性腮腺炎(22.97/10万)。结论 楚雄州2004—202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乙类传染病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呈上升趋势。应适时调整防控策略,对重点县市、人群和传染病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以降低发病率。
- 江素宏胡海梅钱发宝袁嘉忆高丽芬邹雅琴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 2005-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05—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趋势变化,为精准制定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2年荆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病例信息及人口数据,分甲乙类、丙类,分传播途径分别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长期趋势变化,以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及其95%置信区间(CI)作为测量指标。采用季节分解分析法定报告传染病季节性,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果2005—2022年荆州市累计报告甲乙丙3类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其中呼吸道传染病13种,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10种,血液及性传播的传染病6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8种。累计报告59594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576.74/10万;死亡735例,报告死亡率0.71/10万,报告病死率0.12%。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2.80%,95%CI:0.33%~5.34%)。甲乙类传染病共报告351218例,死亡72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39.90/10万,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APC=−1.87%,95%CI:−2.98%~−0.74%)。丙类传染病共报告244731例,死亡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36.84/10万,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APC=9.88%,95%CI:4.44%~15.61%)。分传播途径来看,甲乙类传染病中呼吸道、消化道和自然疫源性传播传染病呈下降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无明显趋势变化。丙类传染病中呼吸道、消化道传播传染病均呈上升趋势。呼吸道传染病春季高发,消化道传染病夏季及冬季高发,自然疫源性传染病3—8月高发。男性(354467例,675.17/10万)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241482例,475.08/10万,发病率比(IRR)=1.42,95%CI:1.41~1.43]。45岁以上人群高发年龄随时间呈现向高年龄组转移的特点。死亡病例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报告最多(431例,艾滋病占52.79%),其次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165例,狂犬病占17.96%),呼吸道传染病报告126例(肺结核分别占9.39%、7.21%)。结论2005—2022年荆州市甲乙�
- 刘天赵婧赵婧阮德欣秦周向泉姚梦雷姚梦雷宋开发黄继贵
- 关键词:法定报告传染病
- 2010―2019年甘肃省学生人群发热伴出疹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0―2019年甘肃省6~22岁学生人群发热伴出疹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长期趋势,为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10―2019年甘肃省6~22岁学生人群发热伴出疹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长期趋势,并利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与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估计总体及不同疾病、传播途径与病原体的趋势。结果2010―2019年甘肃省6~22岁学生人群猩红热、布鲁氏菌病(布病)与HIV/AIDS报告发病率在研究期间APC(95%CI)分别以[14.76%(3.66%~27.05%),P=0.008]、[24.88%(7.86%~44.60%),P=0.003]与[12.08%(1.73%~30.11%),P=0.030]上升;人畜共患病和细菌性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AAPC分别以33.80%和15.09%攀升(均P<0.001)。结论甘肃省学生人群猩红热、布病及HIV/AIDS报告发病率在2010―2019年呈上升趋势,未来应加强对人畜共患病及细菌性传染病相关的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监测。
- 苟发香杨筱婷张晓曙徐蝶郑芸鹤成瑶王龙刘新凤
- 关键词:公共卫生监测
-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广西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广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变化特点。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9—2021年广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概况及时间分布,用卡方检验分别比较发病数及死亡数的组间构成比差异,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法比较发病数的组间差异。结果 2020年广西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比2019及2021年明显下降,降幅分别为40.39%及38.09%;202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比2019年下降3.71%;各年发病高峰期为4-7月及12月。2019—2021年广西法定报告传染病中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艾滋病和淋病,丙类传染病发病数前4位的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及流行性腮腺炎。结论 2020年广西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显著下降。建议加强环境治理、推广疫苗接种、健康宣传教育,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及危害水平。
- 陶春爱唐小兰马小红
- 关键词: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死亡数
- 2017—2021年某综合医院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统计分析及院感防控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2017—202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掌握其流行特征及规律,为传染病管理和院感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统计2017—2021年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1年该医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1 606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1 081例,丙类传染病64例,其他传染病461例;其中男性1 040例(64.76%),女性566例(35.24%);14~45岁组报告病例比例(41.53%)居首位;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水痘、肺结核、乙型肝炎、梅毒、丙型肝炎。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血液及性传播为主,分别占56.79%、37.30%。结论:水痘、肺结核、乙型肝炎为主要传染病,是目前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医院应加强对传染病工作和临床科室的监管,指导临床规范做好传染病的上报及传染病患者管理,预防职业暴露和医院感染事件。
- 陈俊林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 2016—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州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了解2016—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简称黔东南州)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卫生健康部门调整传染病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导出2016—2022年黔东南州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2年黔东南州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32种99810例,年均发病率397.68/10万,死亡1103例,年均死亡率4.39/10万,报告死亡数居首位的病种为艾滋病(1027例)。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梅毒、其他感染性腹泻,居前5位的县(市)为凯里市、天柱县、岑巩县、三穗县和黎平县,报告病例性别比为1.57∶1,发病人群以农民、散居儿童、学生为主。结论法定报告传染病仍然危害黔东南州居民健康,应针对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机构和重点时段制定完善防控策略,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当地传染病。
- 龙敏龙水庭侯兴华
- 关键词: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
- 2020年COVID-19疫情期间广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2015-2019年的变化情况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了解2020年中国COVID-19疫情期间广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变化情况。方法 数据来源于全国法定传染病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COVID-19疫情不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阶段广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与2015―2019年同期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统计分析采用R 3.5.0软件。结果 2020年四个不同阶段广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72.38/10万、51.16/10万、130.34/10万和664.25/10万,分别较2015―2019年同期平均水平上升187.76%、下降30.37%、下降57.64%和下降41.85%,尤其以丙类传染病变化最大。不同传播途径甲乙类传染病在一级响应启动后均明显下降,除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外,其余均在降为二级、三级响应后降幅缩小。从不同病种来看,以流行性感冒为代表的急性传染病均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启动后较往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且在降为二级响应后降幅继续增加;AIDS/HIV、梅毒、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等慢性传染病则在一级响应后较往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但在二、三级响应后降幅缩小。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广州市各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下降,尤其是流行性感冒为代表的急性传染病,甚至在疫情后期也是如此。
- 周琴李海麟刘远胡文穗董智强刘伟侯建荣杨智聪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发病率
- 2004—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6~22岁学生人群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2004—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6~22岁学生人群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开展传染病防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2004—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通州区年龄为6~22岁且人群分类为学生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数据,描述发病率、构成比、发病顺位,利用joinpoint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发病率趋势,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04—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共报告6~22岁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18807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953.16/10万。其中甲类传染病无报告;乙类报告发病率为184.99/10万;丙类报告发病率为768.17/10万。乙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7.18,P<0.001),丙类发病率变化趋势平稳(APC=3.82,P=0.20)。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人群均呈下降趋势(P<0.05);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小学生呈上升趋势(APC=6.97,P=0.02),大学生人群呈下降趋势(APC=-10.03,P=0.01),初中生、高中生发病率变化趋势平稳(P>0.05)。小学生乙类传染病以猩红热、痢疾、麻疹为主,丙类传染病以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为主;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乙类传染病以痢疾、肺结核、肝炎为主,丙类传染病以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为主。结论北京市通州区不同年龄学生人群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变化趋势和发病顺位有不同特征,应针对年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防控措施。
- 苏彦萍孙晓伟吴芹李园园陈志华张国峰
- 关键词:法定报告传染病
- 2015年-202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特点,以更好地指导其院内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防控和治疗,并为其他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2020年报告的传染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报告情况、病种分类和传播途径。结果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382例次,合计32种。无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16305例次(76.26%),丙类传染病5077例次(23.74%)。排名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梅毒、艾滋病(含HIV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从传染病报告趋势来看,2015年—202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数量呈上升趋势。结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202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以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为主,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
- 曾庆会黄文治陈琳乔甫
-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
- 基层综合医院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统计分析与防控
- 2021年
- 目的对基层综合医院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进行传染病疫情防控。方法调研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网络直报的法定疫情资料,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病率最高的5种传染疾病分别为乙肝、梅毒、甲肝、结核、菌痢腹泻,其中多数患者属于乙类传染病感染,少数患者属于菌痢腹泻传染病感染,该次研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未出现甲类传染病感染的案例。而从网络直报感染病患者数量的角度来看,3个年度中,感染传染病患者的总数呈现出了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结论该院在2019年度以及2020年度采取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2020年的数据情况来看,传染病防控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
- 岳贵红
- 关键词: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统计分析
相关作者
- 吴秀玲

- 作品数:103被引量:95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分析 传染病 艾滋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雷芝樱

- 作品数:38被引量:33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分析 流行病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 发病率
- 王学燕

- 作品数:78被引量:54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分析 乙肝疫苗 流行病学特征
- 钟柳青

- 作品数:33被引量:174H指数:8
- 供职机构: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分析 腹泻病 艾滋病 法定报告传染病 流行病学
- 邓革红

- 作品数:48被引量:41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分析 法定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