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3篇“ 泌尿系造影“的相关文章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结合对比剂分段注射技术在CT泌尿系造影中的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VMI)在CT泌尿系造影(CTU)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CTU检查的血尿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先注射对比剂25 mL,15 min后再注射对比剂20 mL和生理盐水30 mL,行皮质-排泄期单期扫描。对照组先行平扫,再注射对比剂100 mL和生理盐水30 mL,后行皮质期、髓质期、排泄期扫描。实验组重建40、50、60、70 keVVMI图像和混合能量图像,对照组排泄期数据重建混合能量图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图像的CT值、噪声(SD)、SNR和CNR。由2位医师采用5分法进行主观评分,采用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比较各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实验组VMI图像CT值、SD、SNR、CNR均随能级的升高而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混合能量图像与实验组VMI50 keV图像的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位医师对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较好。实验组VMI50 keV图像显示效果评分最高,VMI40 keV图像对比剂充盈程度评分最高。实验组的有效辐射剂量约为对照组的21.54%。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VMI技术应用于CTU检查可在降低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的同时提高图像质量,VMI40~50 keV为图像显示的最佳能级。
赵凡惠李凯尚海涛尚海涛高燕军
关键词:能谱成像尿路造影术造影剂
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检查在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检查(Multi-slice spiral CT urography,MSCTU)在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6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m,IVP)及MSCTU检查。记录并对比两种检查结石数量、大小、肾积水诊断准确率、结石位置诊断准确率和两种检查诊断价值。结果:MSCTU在结石数量、大小及肾积水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IVP(P<0.05)。MSCTU位置诊断总准确率明显高于IVP诊断总准确率(P<0.05)。MSCTU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IVP检查(P<0.05)。结论:MSCTU在对结石数量、大小、位置以及肾积水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IVP,可为临床提高更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杨志炯
关键词:静脉尿路造影输尿管结石
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对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30例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和静脉尿路造影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病因检出情况,并分析二者的诊断效能,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结果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病因检出率高于静脉尿路造影[71.54%(93/130)vs.56.15%(73/130),P<0.05]。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效能高于静脉尿路造影(P<0.05)。结论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的诊断准确率较静脉尿路造影高,值得临床推广。
曾茗白峥嵘
关键词:尿路造影术上尿路梗阻性疾病
泌尿系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评估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泌尿系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完善静脉肾盂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肾积水轻度、中度、重度患儿分别为10例、39例、39例,不同病情程度患儿比较,重度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期最小流速(EDV)均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重度组血流阻力指数(RI)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但轻度组与中度组PSV、ED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学诊断检查结果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度、重度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准确度分别为90.91%、93.18%,与病理诊断kappa值分别为0.795、0.862,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对轻度肾积水诊断效能较低,kappa值为0.629,一致性一般。静脉肾盂造影对轻度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准确度为96.59%,与病理诊断kappa值为0.824,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对中度、重度肾积水诊断效能较低,kappa值分别为0.583、0.565,一致性一般。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静脉肾盂造影诊断准确率高达94.32%,明显高于两检查方法单独应用(P<0.05)。结论:不同病情程度的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不同超声征象,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重度肾积水患儿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静脉肾盂造影诊断轻度肾积水患儿的效能较好,将二者联合可提高对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准确率。
胡玲玲杨芳谢桢周夙志房莹莹
关键词:泌尿系造影先天性肾积水
传统静脉尿路造影与多排螺旋CT泌尿系造影的临床应用比较
2022年
目的:探讨传统静脉尿路造影与多排螺旋CT泌尿系造影的临床应用比较。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本院接收治疗的存在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传统静脉尿路造影和多排螺旋CT泌尿系造影,比较泌尿系疾病类型、不同的造影检查诊断的准确率和两种尿路显影方法结果。结果:由临床综合诊断的96例,其中泌尿系结石患者检出45例,占比为46.88%;肾结石患者检出26例,占比为27.08%;输尿管结石患者检出15例,占比为15.63%;膀胱结石患者检出1例,占比为1.04%;肿瘤患者检出4例,占比为4.17%;感染性病变患者检出3例,占比为3.13%;泌尿系畸形患者检出2例,占比为2.08%,多排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的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方法(P<0.05),多排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方法的双侧肾盏、肾盂、输尿管上段发育显影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的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方法(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对鉴别泌尿系疾病的类型和泌尿系相关疾病的诊断更具有准确性。
郑翠燕
关键词:多排螺旋CT泌尿系造影
宝石能谱CT虚拟平扫技术在CT泌尿系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CT虚拟平扫技术(Virtual Non-Contrast scan,VNC)在CT泌尿系造影(CT urography,CTU)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泌尿外科门诊疑泌尿系梗阻病变到我科行CTU的病人80例,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行常规CTU扫描:真实平扫(True Non Contrast scan,TNC)、动脉期、实质期、延时期。B组动脉期使用GSI扫描模式,其他时相扫描均与A组相同。比较A、B两组的总有效辐射剂量、A组与B组增强三期有效辐射剂量、B组内TNC图像和VNC图像的图像质量。以同一部位的图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作为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标准,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由3名放射科医师对总体图像质量、锐利度、噪声、病灶显示情况4个方面进行双盲评估。利用SPSS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总有效辐射剂量(31.39±1.74)mSv高于A组总有效辐射剂量(24.66±0.97)mSv,但B组应用VNC的增强三期总有效辐射剂量(20.18±1.56)mSv显著低于A组总有效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中,TNC和VNC的SNR无统计学差异(4.82±0.55和4.69±0.44),CNR亦无统计学差异(2.62±0.46和2.50±0.37)。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中,VNC的整体图像质量、噪声水平、病灶显示情况与TNC图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VNC图像的锐利度不如TNC图像的锐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泌尿系梗阻性病变的CTU检查中,能谱CT VNC能替代TNC,其不仅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还能大大减少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缩短检查时间,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灿李劲松胡鹏志郭睿梁友发彭松
关键词:宝石能谱CT虚拟平扫
风险管理对静脉泌尿系造影不良反应及检查成功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静脉泌尿系造影不良反应及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5月在我院行静脉泌尿系造影患者200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风险管理,对比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检查成功率。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高于干预组的4%(P<0.05);对照组检查成功率88%,低于干预组99%(P<0.05)。结论风险管理运用于静脉泌尿系造影患者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检查成功率。
叶德兰郑先芳张晓梅
关键词:静脉泌尿系造影风险管理
多排螺旋CT泌尿系造影与传统静脉尿路造影的应用价值比较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泌尿系造影(CTU)与传统静脉尿路造影(IVU)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7例泌尿系病变患者,全部患者均行IVU、CTU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参考依据,分析上述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泌尿系病变的结果。结果 127例泌尿系病变患者中膀胱结石占比0.78%,输尿管结石占比28.35%,肾结石占比37.01%,泌尿系结石占比66.14%,泌尿系畸形占比6.30%,感染性病变占比12.60%,肿瘤占比14.96%;CTU诊断泌尿系病变的准确率为86.61%,高于IVU的69.29%(P<0.05);其中CTU诊断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畸形的准确率为89.29%、87.50%,与IVU的83.33%、7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U诊断肿瘤、感染性病变的准确率为73.68%、87.50%,高于IVU的36.84%、31.25%(P<0.05)。结论 CTU和IVU在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畸形患者的诊断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IVU比较,CTU诊断肿瘤、感染性病变的准确率更高,在泌尿系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白佃龙台沐宝张显
关键词:静脉尿路造影泌尿系病变
强化性心理干预在螺旋CT泌尿系造影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强化性心理干预在螺旋CT泌尿系造影(CT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8例行CTU检查的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13例和干预组115例,常规组按常规腹部增强扫描处理,观察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强化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废片情况。结果:常规组废片数达23例,干预组仅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强化性心理护理干预关到CTU检查是否成功,为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信息起到关键作用。
张振红
关键词:泌尿系造影心理干预计算机体层摄影
输尿管息肉双源CT泌尿系造影表现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息肉双源CT泌尿系造影(DSCTU)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7例经病理证实为输尿管息肉患者,行DSCTU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并行各期后处理重组,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 7例输尿管息肉均为单发,发生于左侧输尿管上段5例,左侧输尿管下段1例,右侧输尿管上段1例。除1例无明显积水外,6例伴有不同程度肾盂及输尿管上段扩张积水。CT平扫表现为输尿管管腔内条状或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平扫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增强后4例病变轻度强化,3例渐进性强化,延迟明显强化,7例均表现延迟期在高密度的对比剂输尿管管腔内的充盈缺损影。术后病理诊断4例为原发性输尿管息肉,3例继发性炎性息肉。结论 DSCTU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肾功能情况,对输尿管息肉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曹阿丹郭海燕翟曼丽罗斐斐史琼琼郑丽远胡舸帆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输尿管息肉后处理技术

相关作者

张雪哲
作品数:268被引量:3,133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CT导引 活组织检查 介入放射学
卢延
作品数:95被引量:1,288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CT 磁共振成像 CT导引 MRI 影像诊断
王武
作品数:239被引量:2,331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X线计算机 256层螺旋CT MRI
洪闻
作品数:72被引量:98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研究 MRI 股骨头 磁共振
陆立
作品数:33被引量:711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酒仙桥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成像 CT导引 活组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