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61篇“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相关文章
- HPV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致癌的DNA病毒,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病毒,也是目前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尽管在男性中HPV感染现象较为普遍,但由于缺乏标准的HPV检测方式以及检测的复杂性,导致HPV检测在临床运用中仍难以实现。近来的研究中,探索了HPV与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其受地理差异、组织学亚型和检测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阐明HPV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本综述探究了HPV和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之间的复杂关系,归纳了其主要的致癌机制,为进一步了解HPV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影响提供参考。
- 徐石义殷俊张昆(综述)尹皓立(审校)
-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疫苗
- 1990—2019年中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流行情况及趋势。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9数据库,分析中国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年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利用Joinpoint 5.2.0软件对1990—2019年中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进行分析,并比较中国、全球以及不同社会人口指数(SDI)地区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结果2019年,中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发病顺位从高到低依次为前列腺癌(21.17/10万)、膀胱癌(11.41/10万)、肾癌(5.87/10万)和睾丸癌(2.37/10万);死亡顺位与发病顺位一致,依次为前列腺癌(7.50/10万)、膀胱癌(4.35/10万)、肾癌(2.33/10万)和睾丸癌(0.17/10万)。1990年中国男性生殖泌尿系统肿瘤发病顺位和死亡顺位与2019年均相同。2019年,前列腺癌在20岁年龄组开始出现发病和死亡病例,膀胱癌在15岁年龄组开始出现发病和死亡病例,肾癌和睾丸癌在1~4岁年龄组开始出现发病和死亡病例;55岁以前,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各类型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不大;55岁以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肾癌、膀胱癌和睾丸癌;2019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在各年龄组均高于1990年。1990—2019年,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和睾丸癌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率均呈升高趋势,肾癌标化死亡率呈升高趋势,前列腺癌标化死亡率呈降低趋势。与全球平均水平比较,1990年和2019年中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较低。与不同SDI地区比较,中国男性肾癌、睾丸癌、膀胱癌的1990年和2019年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与中、低SDI地区相接近;中国男性前列腺癌的1990年和2019年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低于不同SDI地区。结论1990年和2019年中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发病顺位和死亡顺位均相同,从高到低�
- 赵明君于春虎
-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肾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睾丸肿瘤死亡率
- PET相关影像组学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 2024年
- 影像组学可通过医学影像图像提取高维定量特征来预测疾病演变、进展和治疗反应,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相关影像组学为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其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应用的研究迅速增多。本文对PET相关影像组学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现有挑战及未来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 肖晓燕黄文鹏李莉明高剑波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 长链非编码RNA-LUCAT1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
- 2024年
-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指一种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缺乏蛋白质编码能力的RNA分子。它们通过与蛋白质、RNA和DNA相互作用调节基因表达。肺癌相关转录物1(the lung cancer-related transcript 1,LUCAT1),又名SCAL1(Smoke and Cancer Associated LncRNA1),是首次于吸烟相关性肺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lncRNA,它位于5号染色体q14.3区的反义链上。已有众多研究表明,lncRNA-LUCAT1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肺癌、胶质瘤等肿瘤中均高表达,且与这些肿瘤的增殖、迁移、侵袭有密切的关系。另外已有研究明确表明,lncRNA-LUCAT1在肿瘤中的高表达与其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本文就lncRNA-LUCAT1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情况、致病机理、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预测预后提供新方向和新策略。
- 龚小川赵伟雷坚骆锡科雷旭何浩尹娜王彦
- 关键词:肿瘤泌尿生殖系统长链非编码RNA靶向治疗
- M2型丙酮酸激酶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M2型丙酮酸激酶(PKM2)是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在不同组织器官及有大量核酸合成的细胞中均表达。PKM2高表达可促进肿瘤细胞发生糖酵解,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肾癌、前列腺癌和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PKM2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对PKM2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邱逸凡王雅轩谢文亮臧晋
- 关键词:M2型丙酮酸激酶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
-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治疗中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效果观察
- 2023年
- 目的探究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治疗中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患者,按照收治时间顺序在电脑系统盲抽68例患者,对抽取的患者行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方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在机体免疫状态、毒性反应、肿瘤标志物等指标上的变化情况,分析其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根据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在培养7d后的CIK细胞CD3+与CD56+均呈现强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更高(P<0.05);检查患者血常规、肾功能、γ-GT、ALT等指标,均未见异常情况,而且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在第2疗程后改善显著(P<0.05);患者在完成2个疗程治疗后,缓解率为92.65%,且胸部CT复查未出现异常情况,无毒性反应情况;经观察患者癌胚抗原、癌抗原125、乳酸脱氢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指标,在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均呈下降趋势,且降幅显著(P<0.05);在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患者的Karnofsky评分值显著提高,生存质量改善明显(P<0.05)。结论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可值得大力推广与借鉴。
- 周豪
-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治疗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
- 2020年上海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诊疗回顾与展望
- 2021年
- 2020年上海泌尿外科学界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临床与转化研究方面获得一系列成绩:临床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增加,如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技术、单孔机器人手术、高难度保留肾单位的肾脏肿瘤微创手术、新型保膀胱治疗膀胱肿瘤方法等;在转化研究方面获得了突出的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未来上海泌尿外科学界有望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 陈锐许传亮姜昊文
- 关键词:前列腺癌肾细胞癌尿路上皮癌生殖系统肿瘤
- 微小RNA-186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微小RNA(miR)参与了癌变和人类癌症的发展,关于miR-186在各种癌症包括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均表明miR-186影响着肿瘤中的各种生物过程,可作为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标志物。本文就miR-186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王毓斌李荣山
-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肿瘤生物学
-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标记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泌尿生殖道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包括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等[1]。其中膀胱癌占所有新发癌症的3%,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2%,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2]。肾癌的发病率低于2%,但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1.7倍,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2%[3]。前列腺癌是仅次于肺癌(占总数的14%)的第二大男性恶性肿瘤,是男性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仅次于肺癌、肝癌、胃癌和结直肠癌[4]。
- 逄瑷博李博安(综述)田亚平
-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质谱肾癌
-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随着免疫治疗研究的深入,其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临床上目前已经有多个疫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用于前列腺癌、肾癌和尿路上皮癌等多种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二线治疗。此外,还有许多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旨在探索免疫疗法与其他类型药物的联合应用,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标志物,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一线、辅助治疗中的作用价值,以进一步提高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扩大受益人群。该文从前列腺癌、肾癌和尿路上皮癌3种不同类型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出发,围绕肿瘤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治疗手段,总结免疫疗法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并对其未来的治疗潜力进行讨论。
- 欧武陵蔡茜胡胜董爽
-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免疫治疗疫苗
相关作者
- 蔡志明

- 作品数:955被引量:1,442H指数:16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种猪 胰腺移植 胰腺 精子发生 膀胱癌
- 李汉忠

- 作品数:667被引量:2,771H指数:22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嗜铬细胞瘤 前列腺癌 副神经节瘤 腹腔镜 肾肿瘤
- 王波

- 作品数:32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单核苷酸多态性 微通道 腺苷 低氧 患儿
- 纪志刚

- 作品数:318被引量:1,28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肾肿瘤 前列腺癌
- 吴松

- 作品数:120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
- 研究主题:膀胱癌 干细胞 膀胱癌细胞 诊断性 膀胱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