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69篇“ 泌乳始动时间“的相关文章
王不留行籽耳针贴压对产妇泌乳时间、乳汁分泌情况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析王不留行籽耳针贴压对产妇泌乳时间、乳汁分泌情况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9月—2024年2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实施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增加王不留行籽耳针贴压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泌乳时间及产后第1天、2天、3天新生儿大小便次数、体重,统计两组产妇1个月后的泌乳量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泌乳时间<24 h的产妇占比较对照组高,且泌乳时间>48 h的产妇占比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泌乳量分级中Ⅰ级占比较对照组高,且Ⅲ级占比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第3天的新生儿大小便次数比对照组多,且产后第2天、3天的新生儿体重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应用王不留行籽耳针贴压干预,能够缩短泌乳时间,改善泌乳量,促进新生儿发育,改善新生儿大小便次数和体重。
程淑玲
关键词:顺产泌乳量王不留行籽
论人性化关爱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泌乳时间泌乳量的影响
2022年
观察分析人性化关爱护理对于初产妇产后泌乳时间以及泌乳量的影响。方法:选2021年10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初产妇40例,随机把其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人性化关爱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产后的泌乳时间以及泌乳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泌乳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产后24h的泌乳量无明显差距,P>0.05,但观察组患者产后48h的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患者,在围产期对其实行人性化关爱护理,能够减少产后泌乳时间,明显增加产后的乳汁量。
王欢
关键词:初产妇泌乳
穴位按摩对足月妊娠孕妇Ⅰ期泌乳时间的影响
2022年
目的 研究足月妊娠行穴位按摩对Ⅰ期泌乳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妊娠满37周且未开泌乳(用食指与拇指按压乳晕未见乳汁分泌)的孕妇,有母乳喂养意愿并决定选择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的孕妇2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05例,统计分析2组产妇的未分娩即有泌乳情况、泌乳时间、临床疗效、乳房胀痛程度、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试验组产妇的未分娩即有泌乳比例14.29%(15/105)高于对照组6.67%(7/105)(P <0.05),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开泌乳时间<1 d、1~2 d比例51.43%(54/105)、40.95%(43/105)均高于对照组22.86%(24/105)、38.10%(40/105)(P <0.05),> 2 d比例7.62%(8/105)低于对照组39.05%(41/105)(P <0.05)。试验组产妇的总有效率93.33%(98/105)高于对照组82.86%(87/105)(P <0.05)。试验组产妇的乳房胀痛程度0级比例87.62%(92/105)高于对照组49.52%(52/105)(P <0.05),Ⅰ级、Ⅱ级、Ⅲ级比例5.71%(6/105)、14.29%(15/105)、1.90%(2/105)均低于对照组10.48%(11/105)、18.10%(19/105)、21.90%(23/105)(P <0.05)。试验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92.38%(97/105)高于对照组75.24%(79/105)(P <0.05)。结论 足月妊娠行穴位按摩较常规护理更能有效缩短产妇Ⅰ期泌乳时间
吴波邓悦左娜郭爱英
关键词:足月妊娠穴位按摩泌乳时间母乳喂养
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时间的影响分析
2022年
分析针对行剖宫产的产妇,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泌乳时间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1.05-2022.05于本院行剖宫产的产妇共计60例,计算机1:1随机数列均分组别,参比组(常规护理,n30),分析组(综合护理,n30)。比较泌乳情况。结果 分析组泌乳时间更短,乳量更充足、满意水平更佳(P<0.05)。结论 针对行剖宫产的产妇,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缩短泌乳时间有显著增益效果。
姜亚娟
关键词:综合护理剖宫产泌乳启动时间乳量
产后康复干预对初产妇泌乳时间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初产妇选用产后康复干预对泌乳时间的影响。方法 82例初产妇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产后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恢复效果、康复情况、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97.56%、盆底肌恢复率92.68%高于对照组的80.49%、75.61%,乳房胀痛率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宫缩痛时间泌乳时间、子宫入骨盆时间、恶露时间短于对照组,性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4.02±1.42)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3.11±1.08)分低于对照组的(42.02±2.51)、(43.02±2.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康复干预在初产妇产后康复期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其心理状态,缩短泌乳时间及恶露时间,值得借鉴。
牛书凤
关键词:产后康复初产妇泌乳始动时间
产前乳房穴位按摩对产程和产妇泌乳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产前乳房穴位按摩对产程和产妇泌乳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2020年6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产前乳房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产妇规律宫缩情况、分娩情况、产程时间、产后泌乳情况及新生儿吸吮次数。结果:研究组第1天、第2天时规律宫缩及分娩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0、10.800,P<0.05;χ^(2)=8.334、8.864,P<0.05)。研究组第二、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72、16.020,P<0.05)。研究组产后0~24h内泌乳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5,P<0.05)。两组新生儿吸吮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乳房穴位按摩有助于产妇规律宫缩,缩短产程时间,加快分娩进程,且促进产后泌乳
戚平玉严燕萍郑群安吴焕转
关键词:乳房穴位按摩泌乳产程产妇
产后康复护理在初产妇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缩短泌乳时间和恶露时间分析
2020年
分析并讨论产后康复护理在初产妇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有效缩短泌乳期和恶露时间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时基,在本院所有产后初产康复患者中,随机收集50例作为研究对象和受试者,并根据“态随机方法”进行分类。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者采用产后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泌乳时间,收缩持续时间和恶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产后康复护理在初产妇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蒋怡雯
康复综合治疗仪对产妇泌乳时间、产后48 h内乳汁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康复综合治疗仪对产妇泌乳时间、产后48 h内乳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分娩的366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3名。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康复综合治疗仪。对比两组泌乳时间、产后48 h内的乳汁量。结果观察组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产后12、24、48 h泌乳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产妇使用康复综合治疗仪,不仅可使其泌乳时间提前,还可增加乳汁量。
程双霖
关键词: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乳汁量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及产后泌乳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及产后泌乳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待产初产妇94例,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自然分娩率、产后泌乳时间及产后24、48 h泌乳量。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5.11%(40/47),高于对照组的61.70%(2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泌乳时间为(19.28±3.64)h,短于对照组的(44.36±5.0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48 h泌乳量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初产妇围产期,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后泌乳时间,增加产后泌乳量。
孙利娟
关键词:初产妇个性化护理干预自然分娩率泌乳始动时间
分阶段联合吸奶法运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中对泌乳时间泌乳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分阶段联合吸奶法运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中对泌乳时间泌乳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母婴分离产妇10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分阶段联合吸奶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泌乳时间泌乳量及产后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每日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轻度抑郁、重度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联合吸奶法运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中可缩短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缓解产后抑郁。
丁宏梅刘茜茜魏琴
关键词:产妇泌乳

相关作者

廖冰
作品数:8被引量:63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
研究主题:泌乳始动时间 泌乳量 乳房按摩 疼痛 产妇
李文红
作品数:3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
研究主题:泌乳始动时间 泌乳量 乳房按摩 产妇 母乳喂养
王立新
作品数:33被引量:554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研究主题:孕产妇 新生儿 围产期 产妇 分娩过程
李智
作品数:5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巨细胞病毒感染 先天性 婴儿 高锰酸钾
何桂华
作品数:35被引量:23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引产 中期妊娠 子宫收缩 分娩镇痛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