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3篇“ 沿程变化“的相关文章
漂浮植被作用下河道水流流速沿变化研究
2025年
漂浮植被常见于明渠河道水面。漂浮植被可改变河道水流流速,影响植被吸收营养物效率。本文将漂浮植被作用下的明渠河道沿垂向划分为漂浮植被区和无植被区。在植被阻力作用下,水流进入漂浮植被区后不断调整,流速不断降低,直至水流充分发展后,水流流速稳定不变。将漂浮植被区的水流调整长度定义为漂浮植被前端至水流充分发展处的长度。基于指数衰减函数,建立了漂浮植被区水流流速沿分布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联立水流连续方,提出了漂浮植被下方无植被区的水流流速沿分布预测方法。所提计算模型结构简单、易于应用,所有输入参数可由水流和植被条件确定。采用已有的试验资料检验计算模型,发现本文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漂浮植被区和无植被区的流速沿分布。研究可为河道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单钰淇桂子钦曹辉任玉峰刘超
关键词:流速分布营养物去除
柴达木盆地格尔木扇河网密度沿变化规律
2025年
【目的】通过研究现代分支河流体系河网平面展布规律,预测地下河流相砂体储层分布,为储层建模提供知识库,指导油气勘探开发。【方法】利用Google Earth、Global Mapper和91卫图助手等地理信息软件,按照等间隔测线对格尔木河流扇河道条数与宽度信息进行采集,并进行河网密度的计算,总结格尔木河流扇河网密度沿变化规律,分析河网密度主控因素。【结果】(1)河网密度分布特征与河型转换过一致,可分为近端、中部和远端三个阶段,近端河网密度范围为0.089~0.198,平均河网密度为0.143;中部河网密度范围为0.136~0.190,平均河网密度为0.164;远端河网密度范围为0.164~0.372,平均河网密度为0.254。(2)河网密度受坡度和地貌因素控制,从近端到远端随着坡度降低,平均河网密度逐渐增大;泉线促进河网密度增长,戈壁、沙漠和湖泊使河网密度下降。(3)通过对格尔木河流扇河网密度研究,测量结果可对地下砂体三维地质建模提供数据支持。【结论】河网密度反应了河道宽度在河流扇内沿变化规律,通过对现代沉积体系范围内河网密度的刻画,可为地下沉积横剖面砂岩密度和砂体面积比提供参考依据。
王令辉张昌民张祥辉孙家惠王浩楠陆嘉琛吕笑妍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基于数值模拟的溢洪道水流沿变化与护坡高度合理性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为研究溢洪道水力特性,验证工设计方案合理性。基于SolidWorks软件建立溢洪道三维数值模型,使用Fluent软件,运用VOF方法和RNG k-ε湍流模型闭合N-S方,对沟水坡水库溢洪道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溢洪道水力特性数据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并进一步分析溢洪道水流沿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数值模型的可信度较高,可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溢洪道结构进行优化。同时发现在30 a一遇洪水工况下溢洪道混凝土护坡高度不能满足正常泄洪的问题,提出在斜坡段设置两级水垫塘、加高消力池段护坡高度和缩短尾水渠长度的优化方案;利用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为工设计优化提供依据。研究成果为同类溢洪道工采用数值仿真模拟提供了技术支撑。
李勇李松平杨炬敏袁吉娜刘洁
关键词:数值模拟溢洪道水面线
分支河流体系河道弯度沿变化规律——以格尔木河流扇为例
2024年
【目的】研究分支河流体系河型演变规律,建立相应参数的数据库,可为盆地范围内的沉积体系分布预测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利用Google Earth、Global Mapper地理信息软件,按照等比例网格进行河道弯度指数的采集,分析弯度指数沿变化规律,建立格尔木河流扇河型演变的沉积模式。【结果】共测量河道弯度指数2 989个,根据格尔木河流扇河道弯度指数特征,可将格尔木河流扇划分为辫状河段、辫曲共生段、大型高弯曲流河段、小型低弯曲流河段4个部分:(1)辫状河段坡度0.70%,发育低弯度顺直河和辫状河,辫流带宽度大,河道弯度指数1.01~1.43,平均弯度指数1.08,主要发育辫状河道、废弃河道、泛滥平原等微相;(2)辫曲共生段坡度0.63%,既发育辫状河也发育曲流河,不同位置辫状河和曲流河发育度和河道弯度指数大小不同,河道弯度指数1.08~5.00,平均弯度指数1.52,主要发育辫状河道、曲流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扇、沙丘、泛滥平原等微相;(3)大型高弯曲流河段坡度0.29%,以大型曲流河为主,河道宽,河湾摆幅大,河道弯度指数1.12~5.00,平均弯度指数1.83,主要发育曲流河道、废弃河道、沙丘、泛滥平原等微相;(4)小型低弯曲流河段坡度0.08%,主要发育小型分叉状的曲流河,河道窄,河湾摆幅小,河道弯度指数1.07~3.13,平均弯度指数1.51,主要发育曲流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扇、沙丘、泛滥平原等微相。【结论】建立了格尔木河流扇河型演变的沉积模式,为开展地下沉积体系分布预测提供新的基础数据。
孙家惠张昌民王浩楠张祥辉冯文杰
关键词:河型
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滤池的污染物沿变化规律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本研究通过构建二级垂直潜流生态滤池,探究了不同植物对于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差异,由此筛选出高效净水植物;考察各污染物在系统内部的形态分布及沿变化规律,探讨生态滤池工艺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机制;分析生态滤池中的微生...
蒙俊龙
关键词:生态滤池
三峡工运用后长江中游河床调整沿变化特点被引量:3
2023年
三峡工运行后,坝下游河道发生持续冲刷。本文研究了长江中游(955 km)不同河段沿演变差异及其原因。总体而言,河床形态调整幅度自上而下减弱,这是因为在河床持续冲刷过中,水流含沙量沿恢复,故越往下游冲刷相对缓慢。平面形态方面,长江中游岸线崩退及洲滩变形的强度均呈沿减弱趋势,且在荆江河段最为显著。断面形态方面,河床冲深幅度在宜枝下段>荆江河段>宜枝上段>城汉河段>汉湖河段。理论上距离三峡工最近的河段冲刷应最为剧烈,但由于宜枝上段床沙粗化显著,限制了冲刷的进一步发展。过流能力方面,宜枝河段由于距洞庭湖较远,并未受到入汇顶托作用,故其平滩流量的调整基本由进口水沙条件控制,并随着河床冲深下切而增大;对于荆江、城汉和汉湖河段,河床冲刷虽显著,但支流或湖泊的入汇顶托对平滩流量产生的影响大于前者,故平滩流量总体随上下游水位差同步波动。
周美蓉夏军强邓珊珊毛禹
关键词:河床形态过流能力沿程变化长江中游三峡工程
道路线形透视特征沿变化的安全风险预测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道路线形透视特征沿变化的安全风险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公路的几何设计参数和事故数据;确定公路桩号,并将公路按几何设计参数分类;标记公路每个路段中符合Con的桩号,提取车辆行驶经过符合Con的桩号时的公路透视图...
何石坚杨佳成姚岩青付红梅王杰谷健邢璐唐峰龙科军
微生物注浆固化粉土矿化反应的沿变化特性被引量:1
2023年
加固土体不均匀是制约微生物注浆固土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为揭示微生物注浆固化粉土时矿化反应过沿渗流路径的变化规律,采用微生物一维注浆固化粉土试验,分析在不同渗径长度条件下,细菌生物量、pH值、离子浓度和碳酸钙生成量等矿化反应参数沿渗流方向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土体中的游离细菌生物量随着相对渗径长度增大呈指数衰减。孔隙液的pH值、游离钙离子和铵根离子浓度随相对渗径长度增大呈抛物线变化。固化土中胶结碳酸钙生成量随相对渗径长度增大而逐渐衰减,与游离细菌生物量线性正相关,并随胶结液浓度增大而增大。细菌生物量的沿变化是影响微生物固土胶结物分布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以归一化相对渗径长度为基本参量的碳酸钙生成量沿分布的预测公式,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适用于不同渗径长度的微生物注浆固化粉土效果的预测。该研究能够为微生物注浆加固粉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邵光辉陈海涛侯敏黄容聘刘鹏
关键词:粉土
白洋淀入淀河流溶解有机物沿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7
2023年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白洋淀3条入淀河流(府河、孝义河、白沟引河)中发色团溶解有机物(CDOM)的光谱特征,阐释了CDOM组成、来源及对水质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河流CDOM平均浓度顺序为府河>孝义河>白沟引河,其中,府河CDOM的芳香性与分子量高于其他河流,白沟引河腐殖化度高于其他河流,孝义河CDOM中内源性物质占比高于其他河流;3条河流均检出类腐殖质组分C1、C2、C3和类蛋白质组分C4,其中C1、C2、C3来源相近,且与C4异源;3条河流各组分最大荧光强度和总荧光强度的沿变化表明,府河CDOM为点源、面源混合来源,孝义河CDOM以点源输入为主,白沟引河CDOM来自水源本身。
岳龙飞李洪波梁淑轩梁淑轩姜甜甜刘晶赵建国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沿变化规律被引量:1
2023年
为研究不同滤层下处理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的效果,采用锰砂-陶粒-锰砂为滤料的三级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研究了全跌水曝气方式和全机械曝气方式的滤速分别为2、3、4、5、6 m/h时,滤层沿出水水质情况。结果为全机械曝气滤柱在各滤速下,出水铁(Fe)、锰(Mn)、氨氮和高锰酸盐4项指数均能达标。全跌水曝气滤速为2 m/h时,出水4项指标均能达标;滤速为3、4 m/h时,仅出水Fe达标,Mn和氨氮不能达标。表明水中Fe在经过1500 mm滤层以后均能达标,增加曝气装置,不仅能够提升水中Mn、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空间,还能提高水中Mn、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率。
李奇聪耿晓玲
关键词:接触氧化法陶粒锰砂曝气

相关作者

刘韩生
作品数:103被引量:397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台阶式溢洪道 数值模拟 水击 TVD格式 冲击波
潘华利
作品数:56被引量:24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研究主题:泥石流 动力过程 流域 预警 容重
辜晋德
作品数:29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通航水流条件 消力池 水跃 水垫塘 口门区
赵联芳
作品数:82被引量:740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人工湿地 反硝化 人工湿地处理 氮氧化物 降解
廖资生
作品数:66被引量:591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地下水 基岩裂隙水 含水层 地下水资源 黄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