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篇“ 沙漠干热环境“的相关文章
- 氨基酸维生素对沙漠干热环境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观察大鼠在干热环境力竭运动及给予氨基酸维生素后,大鼠骨骼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和骨骼肌损伤相关等指标,探讨氨基酸维生素对干热环境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SPF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干热运动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运动结束后取大鼠比目鱼肌组织观察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指标MCP-1;氧化应激指标CAT、GSH-Px;qRT-PCR检测大鼠比目鱼肌Nrf2/HO-1/NQO1 mRNA相对表达量;WB检测大鼠比目鱼肌Nrf2、HO-1、NQ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核心体温:力竭运动后较运动前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组核心体温较干热运动组下降(P<0.05);(2)大鼠力竭时间:干热运动组力竭时间较常温运动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力竭时间较干热运动组升高(P<0.05);(3)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干热运动组血清MCP-1较常温运动组升高(P<0.05),MCP-1中、高剂量组较干热运动组降低(P<0.05);干热运动组血清CAT和GSHPx水平较常温运动组降低(P<0.05);CAT高剂量组较干热运动组升高(P<0.05),GSH-Px低、中、高剂量组较干热运动组升高(P<0.05);(4)qRT-PCR检测:干热运动组Nrf2、NQO1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较常温运动组降低(P<0.05),Nrf2、NQO1相对表达水平低、中、高剂量组较干热运动组升高(P<0.05),HO-1相对表达水平中、高剂量组较干热运动组升高(P<0.05);(5)WB检测:干热运动组Nrf2、HO-1蛋白表达量较常温运动组降低(P<0.05),Nrf2表达量低、中、高剂量组较干热运动组升高(P<0.05),HO-1表达量中、高剂量组较干热运动组升高(P<0.05),NQO1高剂量组较干热运动组升高(P<0.05)。结论:干热环境可能会加重运动骨骼肌损伤,氨基酸维生素可能对干热环境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发挥保护作用。
- 武堂晓尹紫依吴荧秋吴吉利惠华强
- 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评价指标的筛选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使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建立沙漠干热环境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模型,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的组织形态学和骨骼肌损伤相关等指标,筛选干热环境运动骨骼肌损伤评价指标。方法1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6):空白对照组(常温环境中自由运动)、常温运动组(常温环境中力竭运动)、干热运动组(干热环境中力竭运动)。3组大鼠先进行3 d的运动跑台适应性训练(速度为16 m/min,坡度为-16°,时间为5~10 min);常温运动组和干热运动组大鼠以19.3 m/min速度、-16°坡度运动至力竭结束,1次/d;干热运动组采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模拟沙漠干热环境[温度(40±1)℃,湿度(10±2)%]建立模型。实验连续6 d,取大鼠比目鱼肌组织观察病理学变化,通过血清学检测大鼠骨骼肌损伤标志物、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激素等相关指标。结果干热运动组骨骼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oncentrations of 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肌型肌酸激酶(muscle-specific creatine kinase,CK-MM)的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的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氧化应激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浓度低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睾酮(testosterone,T)的浓度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的浓度高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睾酮/皮质酮(testosterone/corticosterone,T/Cort)的浓度低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骨骼肌损伤标志物CK、CK-MB和CK-MM与促炎症�
- 武堂晓杨曦尹紫依吴荧秋吴吉利惠华强
- 关键词:沙漠干热环境骨骼肌损伤肌酸激酶炎症因子氧化应激
- VEGF和CD47双修饰外泌体靶向递送治疗沙漠干热环境热射病急性肾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外泌体高效递送的方式,将VEGF和CD47双修饰的外泌体递送到热射病引起的肾损伤,减轻并修复肾损伤。方法构建靶向肾损伤的融合表达VEGF和CD47的质粒,转染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后分离提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纳米颗粒跟踪分析、蛋白质印迹法等方法对外泌体进行鉴定。经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200μg DiD标记的未修饰外泌体、VEGF修饰的外泌体和VEGF-CD47双修饰的外泌体,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并分析外泌体对肾脏的靶向作用。60只SD大鼠随机分6组每组10只,sham组为空白对照组(A组,n=10),其余各组均复制热射病肾损伤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12、24、36 h,B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C组给予质粒空载体(Empty plasmids,Ep)组、D组给予Exos组、E组给予Exos^(VEGF)组、F组给予Exos^(VEGF-CD47)组。于3次给药治疗后第72小时取肾脏组织和血:从组织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损伤评分;检测血清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评价治疗效果;WB和qRT-PCR分析炎症介质TNF-α、NF-κB的表达水平;检测增殖调控信号分子Ki67、FGF2、pAMPK、pERK和纤维化调控分子FGF23,综合分析对增殖和抑制纤维化的作用。结果成功获取了BMMSCs和Exos^(VEGF-CD47)并进行鉴定,急性肾损伤模型动物均复制成功。Exos^(VEGF-CD47)在活体肾组织中比ExosCtrl组和Exos^(VEGF)组的荧光强度高(P<0.05)。治疗后72小时Exos^(VEGF-CD47)组,肌酐、尿素氮下降(P<0.0001);Exos^(VEGF-CD47)组Tubular casts score评分显著低于AKI+Exos组、AKI+Exos^(VEGF)组(P<0.0001);促炎因子TNF-α、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001);而Ki67、FGF2显著上调(P<0.05),FGF23显著下调(P<0.0001)。结论VEGF和CD47可以高效靶向热射病急性肾损伤,有效减轻损伤并促进修复,其机制可能与外泌体传递抑制肾组织炎症反应、促进增殖和抑制纤维�
- 韩小博邓鑫凯李红刘超高家威李啸柴雅豪韩小丽韩红伟赵胤杰杨曦张雷
- 关键词:热射病外泌体VEGFCD47急性肾损伤
- 一种模拟沙漠干热环境损伤大鼠的实验舱
- 本发明公开了实验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模拟沙漠干热环境损伤大鼠的实验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前侧两端均铰接有舱门,且其中一组所述舱门上设置有控制器;当舱体内湿度不够时,开启水泵,水泵将水箱内的水通过软管送到喷雾盘处,同时通...
- 刘江伟郭飞李佳佳杨欣悦沈才福屈金权是文辉董翔宋来阳
- 沙漠干热环境下战创伤感染的认识及防治思考
- 2023年
- 沙漠干热环境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极端恶劣特殊地域,在该环境下机体更易出现耐受能力及代偿能力急剧下降。在沙漠干热环境下的战创伤患者更容易遭受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从而危及生命。然而,在沙漠干热环境下的战创伤感染研究目前较缺乏,加强沙漠干热环境下的战创伤后感染研究,对减少战斗减员、增加作战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重点叙述在沙漠干热环境条件下对战创伤感染的认识、防治策略以及展望。
- 史清海马鑫鑫陆红祥
- 关键词:战伤创伤
- 目标导向的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沙漠干热环境下失血性休克兔模型器官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兔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家兔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三组,每组各15只。将模型组的家兔置于人工实验舱内3 h模拟沙漠干热环境,然后将其麻醉并行脾脏及部分肝脏的切除术,再于左侧股动脉处放血;治疗组则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假手术组则仅行腹中线剖腹术作为假手术对照。观察各家兔肝肾功能和肺组织中的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以及血气分析指数情况。结果假手术组的肾脏功能指标的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肾脏功能指标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肺组织的炎症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治疗组的炎症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的肝脏功能指标的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治疗组的肝脏功能指标的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血气分析的指数水平高于模型组,治疗组的血气分析的指数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明显地改善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导致的肺、肾和肝脏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帅郑杰杨博吴冬惠顾伏平
- 关键词:氧合指数
- 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肺损伤及相关炎症因子变化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THS)猪不同时间点继发性肺损伤特点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健康长白仔猪6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干热创伤失血性休克组(DHS组),干热创伤失血性休克假手术组(DHC组),常温创伤失血休克组(NTS组),每组20只。实验前将DHS组和DHC组在干热环境(温度40.5±0.5℃,湿度10%±2%),NTS组在常温环境(温度25.0±0.5℃,湿度35%±5%)分别在相应的环境下暴露3 h后建立模型,再将DHS组、DHC组和NTS组分别随机分成4个亚组(n=5):分别于模型建立成功后0 min,50 min,100 min,150 min安乐处死并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学变化,检测肺组织匀浆液内TNF-α、IL-1β含量变化及肺组织内i NOS、COX-2 m 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高倍镜下病理切片可见DHS组各时间点肺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随时间延长呈逐渐加重趋势,病理学评分也不断升高;DHC组与NHC组在各时间点肺组织均未出现明显的病理学变化。DHS组肺组织匀浆液中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分别在时间点T0、T1开始升高,峰值分别出现在T2、T3时间点;DHS组肺组织内i NOS、COX-2 m RNA在T0时间点即明显表达,在相同时间点分别和NTS组、DHC组比较,i NOS、COX-2 m 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猪继发性肺损伤出现时间早、损伤重且肺组织匀浆内炎性因子TNF-α、IL-1β发生级联效应,肺组织内i NOS、COX-2在肺损伤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 吴彬沈才福丁玉庆曹东冯开相刘江伟康燕
-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性肺损伤炎症因子
- 姜黄素对模拟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大鼠外周血CD11b和CD1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姜黄素对模拟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大鼠外周血免疫因子CD11b和CD1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1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给予NS)、溶剂对照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以及姜黄素低、中、高剂量预处理组(给予0.05、0.10、0.20 mg/g姜黄素+ 0.5% CMCNa溶液),每组32只,均按10 mL·kg-1·d-1灌胃,连续给药7 d。第8天将大鼠置于环境温度(41.0±0.5)℃、相对湿度(10±1)%的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中,于放置0(常温放置)、50、100和150 min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CD19和CD11b水平。结果随着在模拟干热环境中放置时间的延长,各组大鼠外周血CD11b水平逐渐升高,于150 min时达峰值,NS对照组、溶剂对照组以及姜黄素低、中、高剂量预处理组分别为0.346±0.013、0.342±0.013、0.342±0.012、0.325±0.012、0.281±0.012;而各组CD19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于100 min时达峰值,NS对照组、溶剂对照组以及姜黄素低、中、高剂量预处理组分别为0.586±0.010、0.601±0.014、0.684±0.009、0.613±0.012、0.604±0.006。姜黄素中、高剂量预处理组于干热环境下50 min和100 min时CD11b水平明显低于NS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50 min:0.237±0.011、0.188±0.006比0.283±0.009、0.289±0.012,100 min:0.260±0.010、0.248±0.008比0.293±0.008、0.290±0.007,均P<0.05),150 min时姜黄素高剂量预处理组CD11b水平均明显低于NS对照组、溶剂对照组以及姜黄素低剂量组(0.281±0.012比0.346±0.013、0.342±0.013、0.342±0.012,均P<0.05)。干热环境下50 min时,姜黄素低、中、高剂量预处理组CD19水平均明显高于NS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0.394±0.001、0.436±0.009、0.553±0.011比0.205±0.005、0.197±0.003,均P<0.05),100 min时仅姜黄素低剂量预处理组CD19水平明显高于NS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0.684±0.009比0.586±0.010、0.601±0.014,均P<0.05),其余各剂量预处理组CD19水平与NS�
- 姜婧刘江伟李佳佳陶林王铮杨柳是文辉马娜
- 关键词:中暑姜黄素流式细胞术CD11BCD19
- 姜黄素对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大鼠血液和组织中性粒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大鼠血液和组织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160只,依据姜黄素灌胃剂量随机分为4组,各组连续等体积灌胃1周后,将大鼠置于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设定沙漠干热环境气候模式,分别在0 min、50 min、100 min、150 min时间点,各组随机取10只出舱麻醉,测定血液中性粒细胞数;于150 min时间点取各组大鼠回肠、肝、肾、肺组织,HE染色、镜下观察,记录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数及组织病变。结果 各组的血液中性粒细胞在0 min至50 min时呈上升趋势;各组从50 min至150 min血液中性粒细胞呈下降趋势。第150 min回肠、肝、肾、肺的中性粒浸润数随着姜黄素预处理浓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中、高浓度组中性粒细胞数明显低于低浓度组和盐水组(P<0.01)。150 min时达到热射病状态时,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液中性粒细胞数与组织中性粒浸润数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在干热环境持续暴露下,大鼠血液中性粒细胞数呈现先升高后逐渐降低趋势;伴随着组织损伤的加重,组织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数呈上升趋势,血液中性粒细胞的下降与组织中性粒浸润细胞的增加呈密切相关。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中暑大鼠血液中性粒细胞的下降,减少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来减轻组织损伤。
- 张东辉刘江伟康燕许琴李建瑛李佳佳是文辉董翔马娜宋来阳
- 关键词:姜黄素中暑中性粒细胞
- 骆驼刺提取物对沙漠干热环境热射病大鼠肝损伤的预防和保护作用研究
- 目的:探究骆驼刺提取物对干热环境热射病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实验一:将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干热对照组,骆驼刺提取物低剂量组(100mg/kg);骆驼刺提取物中剂量组(400mg/kg);骆驼刺提取...
- 王红伟
- 关键词:热射病肝脏损伤炎症反应热休克蛋白-70
相关作者
- 刘江伟

- 作品数:277被引量:88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沙漠干热环境 姜黄素 腹部火器伤 火器伤 肠管
- 李佳佳

- 作品数:60被引量:133H指数:8
- 供职机构:新疆军区
- 研究主题:姜黄素 沙漠干热环境 中暑 氧化应激 热射病
- 是文辉

- 作品数:115被引量:253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疆军区
- 研究主题:小鼠 低压低氧 姜黄素 氧化应激 沙漠干热环境
- 马娜

- 作品数:36被引量:95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疆军区
- 研究主题:姜黄素 沙漠干热环境 中暑 热射病 氧化应激
- 董翔

- 作品数:52被引量:162H指数:8
- 供职机构:新疆军区
- 研究主题:姜黄素 沙漠干热环境 中暑 热射病 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