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43篇“ 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相关文章
- 用于提升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地膜结构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升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地膜结构,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所述地膜结构包括:若干连续设置的地膜;其中,所述地膜包括地下防渗透部分和地上防蒸发部分,所述地下防渗透部分和所述地上防蒸发部分连接且连接处用于...
- 冷清明冷云严开宋俊博李文涛蹇祥斌李东侠李鹏
- 基于灌区管理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 2025年
- 本研究旨在评价湖北地区近十年水资源利用效率,并探讨优化策略。采用案例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选取农业灌溉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利用效率及变化趋势。结果 表明,湖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升,但仍存在提升空间;技术条件、管理水平及政策环境对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提出的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及政策引导策略对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可行性。结论 认为,未来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构建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以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
- 彭兵
-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效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
-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下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策略探讨
- 2025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压力的升级,农田灌溉对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越来越重要。文章集中探讨了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背景下,如何制订科学的农田灌溉管理策略。首先,通过对现有农田灌溉方式的回顾和分析,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然后,运用现代农业水利技术,采用模拟分析等科研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农田环境、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的灌溉策略;最后,通过对比试验的形式,验证了新的灌溉策略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田产值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优越性。该策略为我国农田灌溉管理提供了新的实践案例,对节水农业、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通过调整和优化灌溉方式,以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崔红波
-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效率灌溉策略节水农业
-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下农田灌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 2025年
- 农田灌溉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促进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本研究分析了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农田灌溉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运用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区域层面的农田灌溉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还能显著增强农田土壤的保水性和抗干旱性,优化农田微观气候环境,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此项研究为指导农田灌溉决策、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及相应的水源管理政策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张克增
- 关键词: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影响
- 七大水系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分析
- 2025年
- 基于2012—2019年中国七大水系所流经的26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EBM模型和熵权法分别测算研究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值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值,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分别测算二者的区域差异程度,借助脱钩模型对两个系统的适配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海河水系>淮河水系>长江水系>黄河水系>辽河水系>松花江水系>珠江水系.新型城镇化方面,淮河水系>海河水系>珠江水系>长江水系>黄河水系>辽河水系>松花江水系.(2)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超变密度是造成总体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新型城镇化总体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组间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3)七大水系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新型城镇化适配关系以扩张性负脱钩为主.
- 张立新颜世强邵志国
-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效率新型城镇化
-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韧性的协调度及动力因素研究
- 2025年
- 明晰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韧性的协调关系,是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响应。以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GIS空间分析和空间马尔可夫链等方法,对2008—2020年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韧性协调度的时序演变、空间分布及状态转移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并引入空间滞后Tobit模型探究其动力因素。结果表明:①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韧性协调度整体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区域间的绝对差异有所扩大,空间上呈现“东-中-西”梯度递减格局,高值区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②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韧性协调度的状态转移存在俱乐部收敛特征;中高及高水平地区趋同效应更为明显;当邻地协调度高于本地时,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得以发挥,随着邻地协调度提升,溢出效应更为突出。③内源动力是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韧性协调度提升的主要动力,政府动力和外向动力之间存在开发不充分的问题;各地区动力因素存在异质性,东、西部地区内源动力占据主导,而政府动力与外向动力在中部地区则显著促进了协调度的提升。
- 张明斗任衍婷刘耀彬
-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度动力因素
- 中国南水北调沿线四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差异及成因识别被引量:1
- 2025年
- 加强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全领域、全环节、全过程节水,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非期望产出的全局超效率EBM模型,实证测度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并采用标准差椭圆、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QAP方法剖析了四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发现:1)2003—2014年四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呈稳定波动态势,自2014年南水北调工程全面供水后,四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快速上升,且海河和淮河流域的追赶效应逐渐显现;在空间格局上,四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空间分布格局,长江、黄河及淮河流域空间分布重心随时间推移仍逐渐向东南方向移动,而海河流域空间分布重心在东西方向演变较为平稳,南北方向空间非均衡进一步加剧;2)随着我国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有序展开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四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性有所缓解;流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是四大流域整体空间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且长江流域的内部不均衡现象较为严峻;3)四大流域整体、黄河、淮河和海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表现出“绝对差异扩大,极化现象加剧”的特征,长江流域则表现出“绝对差异缩小,极化现象缓解”的相反特征;4)经济发展和环境规制差异是四大流域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但各流域内部差异成因具有地区异质性。研究结果对于研判把握水资源长远供求趋势、区域分布、结构特征,统筹水资源空间均衡发展,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李旭辉陈梦伟严晗
- 关键词:南水北调水资源利用效率
-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格局下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及驱动因素分析
- 2025年
- 文章旨在探究高质量发展格局下黄河流域9省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采用熵权综合评价法测度其水资源利用效率,修正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其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并根据QAP回归分析其空间关联网络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呈上升态势,整体呈“下游高,上游中等,中游低”格局,区域层面9省存在差异;②河南、陕西、山西在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关联网络居核心,青海等省处边缘,网络呈不稳定“核心-边缘”两极分化;③地理邻接性、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差异是影响该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核心驱动因素。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未来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曹飞王晓玉
- 关键词: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熵权法社会网络分析
- 农田水利工程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与节水技术研究
- 2025年
- 农田水利节水工程的实施,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还能节约水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入探讨农田水利工程中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现状,分析影响利用效率的诸多因素,并详细阐述各类节水技术及其应用效果。以期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郭耀华
-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资源利用农业现代化
- 科技创新与城市群水资源利用效率:机制与影响
- 2025年
- 基于2011-2020年中国19个城市群208个城市的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得出各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状况,实证检验了科技创新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机制、异质性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创新推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区域异质性,且在部分城市群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在科技创新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中起到传导作用,且这种传导机制在东部地区、胡焕庸线以东、宁夏沿黄和山东半岛城市群更为显著。据此,提出提升城市群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 孙伟朱雁陈悠
- 关键词:空间溢出效应
相关作者
- 黄德春

- 作品数:160被引量:1,609H指数:19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指标体系 长江经济带 水资源 高新技术产业
- 刘洪光

- 作品数:166被引量:431H指数:11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
- 研究主题:滴灌 暗管 膜下滴灌 农田 地下滴灌
- 王忠静

- 作品数:262被引量:2,436H指数:2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 研究主题: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 可持续发展 联网 水资源承载能力
- 廖虎昌

- 作品数:8被引量:24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水资源利用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MALMQUIST指数 DEA 资源利用
- 任玉芬

- 作品数:73被引量:1,366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 影响因素 水资源利用效率 树干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