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285篇“ 水环境变化“的相关文章
- 基于水动力模型的河湖水环境变化及治理策略研究
- 2024年
- 河湖水环境变化具有动态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治理好河湖水环境,采用水动力模型,模拟了水体中溶解氧、氨氮和总磷的时空分布,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并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通过不同治理方案的模拟,量化了治理效果,并与传统的生态修复、微生物处理、植物修复以及化学处理等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总磷浓度从治理前的0.10mg/L降至治理后的0.08mg/L。这说明基于水动力模型的预测和评估方法有助于降低治理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治理的效率和成本效益,为河湖水环境治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水体健康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朱德龙张隽超
- 关键词:水动力模型生态修复微生物处理
- 黄河流域水环境变化分析及其对策
-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黄河流域水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流域内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了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变化趋势,然后说明了黄河流域水污...
- 马良成孔令蓉
- 关键词: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源中水回用
- 基于遥感反演的城市河道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 2024年
- 城市河涌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文章以哨兵2号多光谱遥感影像为载体,以广州市区河道珠江后航道长时间序列的化学需氧量、叶绿素a、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为研究对象,反演分析后航道水环境时相变化和空间分布情况,研究广州中心城区城市河道水环境变化趋势,进而分析后航道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水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为城市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依据,助力广州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 李胜华郭星星刘古月
- 关键词:遥感反演水环境
- 藻类作为生物标志物指示水环境变化的研究
- 2024年
- 以黄石磁湖为研究对象,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分类法的光合色素分析手段以及多种水质综合评价方法,从多粒级角度比较处于不同营养状态的磁湖浮游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其粒级演替规律,揭示浮游植物对环境因素变化的动态响应。结果显示:磁湖总磷的季节变化从小到大依次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磁湖春季优势物种为裸藻,隐藻;夏季优势物种为隐藻;秋季优势物种为裸藻、隐藻、绿藻;冬季优势物种为裸藻、隐藻、蓝藻和硅藻。磁湖富营养化严重时隐藻含量明显较其他藻类多,湖泊内浮游植物种类丰富时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轻。Chl a、TN浓度超标是磁湖四季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CODMn季节性变化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及演替,并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改变有密切联系。本研究为城市湖泊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和修复治理提供了方法依据、数据参考和工作基础。
- 唐佳丽胡一晗刘洋兰聪徐金晶彭钰蓉黄澳谢翔宇侯建军
- 关键词:光合色素
- 定量转换函数在人类世湖泊水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 2024年
- 近现代(1950年)以来,全球湖泊系统普遍面临水生态环境挑战,利用转换函数可定量重建湖泊水环境自然基线和演化历史,评估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并为生态修复提供合理目标。从转换函数构建及应用的基本流程入手,围绕pH值、总磷、溶氧量、透明度、水位、盐度和温度这几种水环境参数,综合梳理了生物—湖泊水环境定量转换函数在人类世湖泊流域中的典型应用案例,从不同角度考察了湖泊自然水生态环境受人类扰动而发生改变的速率、幅度以及演化过程与机制。最后,讨论了定量转换函数方法目前存在的不足,并从新载体开发和多指标体系构建、大样本训练集和机器学习、加强生物指标的现代生态学研究以及转换函数与生态系统模型的结合4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展望,以进一步提升转换函数性能,并扩大其应用范围,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孙信尧()张科林琪沈吉()
- 关键词:湖泊水环境湖泊沉积转换函数环境演化人类世
- 滇池近20年水环境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利用2001—2020年滇池水质监测数据,研究其水环境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滇池水质呈现波动变化趋势,TN波动区间较大,呈现雨季<旱季的变化趋势。TP年内变化3—6月呈现增长趋势,空间上滇池北部TP值整体较高。Chl-a年内变化7—10月出现明显提升。I_(Mn)波动区间较大,空间上滇池南部呈现I_(Mn)值较高且稳定。NH3 N年内2—11月整体呈现连续下降趋势。2001—2020年滇池TLI整体呈现波动降低;空间上呈现由北向南递减,草海区域富营养化较为严重。滇池Chl-a与TN、TP、水温、pH值及降雨量呈现正相关性,与水位和透明度呈现负相关性。
- 冯昶瑞蒋名亮牛海林徐力刚
- 关键词:水质影响因素富营养化滇池
- 2012—2021年广州市八大湖泊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 2024年
- 以广州市主要城市湖泊(白云湖、东山湖、荔湾湖、南湖、晓港湖、麓湖、流花湖、海珠湖)为研究对象,探究了2012—2021年各湖泊环境因子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的变化趋势,并运用自组织映射(SOM)分析方法对八大湖泊进行了聚类。结果表明,2012—2021年,八大湖泊水体在pH、溶解氧、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等方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比较八大湖泊不同季节的综合富营养化指数发现,3个湖泊处于中营养与重度富营养水平之间,其余5个湖泊均处于中营养与富营养水平之间。同时,基于SOM分析方法,八大湖泊可聚类为5个类群,且5个类群的综合富营养化指数呈现显著性差异。此外,将广州市八大人工湖与其他城市湖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东山湖和晓港湖水质较好,处于中营养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广州市湖泊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控提供参考。
- 王丽萍解常鑫李丹丹刘乾甫王超
- 关键词:城市湖泊水质富营养化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水环境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识别受水区水环境变化特征,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调度方案优化和受水区水环境治理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为研究区域,分析工程实施前后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工程运行前后,受水区河湖地表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但Ⅳ类—劣Ⅴ类水质河流仍存在。工程通水后,区域地表水供水量增加、地下水供水量逐步减小,有效压减了地下水开采量;同时工程通水后,受水区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中向好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受水区水环境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 肖洋刘俊陈诺李晨
- 关键词:受水区水环境南水北调中线
- 降雨前后巢湖流域水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原因
- 胡珂歆
- 清代下河滨海县域的水环境变化与圩堤建设
- 2024年
- 清初,官方对黄淮水患的治理思路基本沿袭明代治水理念,侧重于“束”而不在“疏”。康熙年间,“开浚海口”一策经皇权介入才开始实施,实质是通过浚深各导流支脉和增开下河滨海县域归海口门达到“分流入海”的目的。随着黄淮湖运水情变化,浚深河道已难实现腹部低洼区向滨海堆积区的导引,常漫溢成灾。遂于乾隆年间在归海河道两侧抬圩,以便束水归海。田圩亦在此时兴起,并与河圩连筑,构成了下河滨海县域的圩田体系。受西水东注和海洋影响,下河滨海县域内水环境和圩堤建设呈现出复杂变化的特征。
- 徐应桃
- 关键词:清代水环境圩堤
相关作者
- 黄银洲

- 作品数:53被引量:30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毛乌素沙地 沙漠化 沙漠化过程 鄂尔多斯高原 历史时期
- 孙晓明

- 作品数:11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 研究主题:护坡工程 水环境变化 三江平原 原因及分析 保温板
- 曹文炳

- 作品数:25被引量:331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包气带 凝结水 黄河源区 含水量 生态环境
- 杜绍敏

- 作品数:18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 研究主题:三江平原 遥感分析 土地沙漠化 水环境变化 原因及分析
- 王乃昂

- 作品数:321被引量:2,798H指数:31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 气候变化 全新世 沙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