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0篇“ 水化动力学“的相关文章
- 赤泥基胶凝材料的水化动力学过程及其水化机制研究
- 2025年
-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传统混凝土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研究者探索新的替代材料。赤泥等工业副产品被认为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方面具有一定潜力。然而这些固废材料在胶凝材料中的水化机制仍不明确。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和等温量热法对含赤泥、钢渣、粉煤灰和磷石膏的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赤泥基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可分为结晶成核、相边界反应和扩散3个阶段,其中结晶成核阶段的反应速率最高。钢渣和磷石膏能加速水化反应,改善材料的孔隙结构,而粉煤灰虽反应较慢,但同样有助于最终促进孔隙结构的改善。统计结果显示,早期水化放热量与7 d抗压强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有效预测材料初期强度。
- 崔雯雯董晓强刘晓勇赵睿阳贺高乐张蒙周磊武学文
- 关键词:无侧限抗压强度水化动力学低场核磁共振
- 一种温度效应下胶结充填体水化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效应下胶结充填体水化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进行胶结充填体室内水化热实验,选取胶凝材料、尾砂、水作为胶结充填体的制备材料,测定胶结充填体水化放热量及放热速率;步骤2:采用边界成核‑生...
- 张超郭进平陈阳王小林李泽琛邱征
- 不同酿酒高粱品种性质与水化动力学的相关性
- 2025年
- 为探究酿酒高粱内在性质对水化过程的影响,以实现对不同品种高粱泡粮过程水分的预测,本实验对23个不同品种酿酒高粱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在40℃恒温浸泡下的水化动力学过程。对高粱的水化动力学特性(初始吸水速率和平衡水分含量)与高粱的理化性质(种皮厚度、硬度、比表面积、蛋白质、脂肪、单宁、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高粱的水化动力学性质与比表面积、硬度、脂肪、单宁、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相关。建立输入层为籽粒硬度、比表面积、脂肪、单宁、直链淀粉、初始水分含量、浸泡时间,隐含节点数为10,输出层为高粱浸泡过程水分含量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为训练函数,选择tansig-purelin为网络传递函数,经过有限次训练得到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其水分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均方误差为0.02。本研究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预测不同品种酿酒高粱在泡粮过程中的水分含量,可为泡粮工艺的进一步开发和精细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王红梅李哲李令李姝贾俊杰汪茜胡永芯王松涛沈才洪钟小忠
- 关键词:酿酒高粱理化性质水化动力学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 纳米SiO_(2)-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水化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采用纳米SiO_(2)(NS)部分取代水泥的方式,对比研究NS对于NS-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初终凝时间、水泥胶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水化热等的影响。使用水化热分析NS-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特性,并基于Krstulović-Dabić水化动力学模型,分析NS-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NS取代水泥掺入后,使水泥的初终凝时间提前,提高了水泥胶砂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但会降低水泥胶砂的流动度;NS促进NS-水泥复合胶凝体系水化反应的诱导前期、诱导期、加速期和减速期的反应速率,并在减速期出现第三个放热峰,使得加速期和减速期提前结束;NS显著提高结晶成核和晶体生长(NG)、相边界反应(I)和扩散阶段(D)的反应程度,降低I阶段在整个水化进程的占比,加快I阶段向D阶段转变,使得浆体内部孔隙率和渗透率降低,水化反应阻力增加,稳定期提前。
- 程子扬陈国夫
- 关键词:水泥胶砂水泥水化水化动力学
- 凝灰岩粉-中热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特性研究
- 2024年
- 天然火山灰质凝灰岩有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应用于西部地区水电工程建设的前景。采用等温微量热技术和Krstulovic-Dabic模型,研究了凝灰岩粉-中热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放热特性和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凝灰岩粉能够减少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热,降低水化放热峰的峰值速率,并延缓水化放热峰的出现时间;Krstulovic-Dabic模型可较好的表征凝灰岩粉掺量不超过30%、比表面积不超过800 m^(2)/kg的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包含3个阶段(结晶成核(NG)、相边界反应(I)和扩散(D))。但各阶段的水化速率随凝灰岩粉掺量的增加而降低;随凝灰岩粉比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大。同时,提高凝灰岩粉掺量、增大凝灰岩粉比表面积可使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有从NG→I→D向NG→D转变的趋势。
- 何定全李杨王世奎李家正
- 关键词:凝灰岩中热水泥水化动力学天然火山灰
- 石灰石-煅烧黏土-水泥(LC^(3))体系的水化动力学模型被引量:2
- 2024年
- 石灰石-煅烧黏土-水泥(LC^(3))是一种新型复合建筑材料,在满足水泥可持续生产和节能减排方面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本工作通过考虑煅烧黏土和石灰石矿物掺合料的稀释效应、成核作用和火山灰反应等影响作用,提出了一种评估LC^(3)混凝土化学和力学性能的水化动力学模型。根据动力学模型,分析计算了不同掺量情况下LC^(3)胶凝体系的累计水化热、氢氧化钙含量和结合水总量。通过将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较,证明了所建立的模型可较好地模拟LC^(3)水泥胶凝体系的水化进程。结果表明,在一定掺量范围内,LC^(3)水泥胶凝体系的水化程度与掺量成正比,而氢氧化钙含量、结合水总量和累计水化热与之成反比,LC^(3)材料用于水泥辅助胶凝材料时的推荐掺量为25%~35%。
- 吴浪鲍蓉戴健雷斌
- 关键词:水化动力学
- 碱-矿渣-偏高岭土基地聚物的水化动力学及力学性能形成机制
- 作为一种可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地质聚合物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前景。然而,由于复合体系地聚物反应的复杂性和其水化行为的不确定性,致使地聚物的力学性能发展不充分、不...
- 党颖泽
- 关键词:地聚物矿渣偏高岭土力学性能水化动力学
- 水泥基材料水化动力学模型及其微细观力学性能预测
- 水泥基材料早龄期的宏观物理力学性能取决于其微细观结构的成分及结构特征,从微细观角度探讨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水泥基材料性能优化设计的基础。本项目首先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理论和前期提出的中心粒子...
- 吴浪
- 基于方程结构信息的水泥水化动力学方程建模研究
- 水泥作为最普及的建筑材料之一,其水化过程显著影响了水泥特性如抗压强度,孔隙率等,因而理解水泥水化机理对剖析水泥颗粒的演化,进而开发新型水泥材料至关重要。鉴于方程建模的可解释性,研究人员经常利用水化动力学模型来研究水化过程...
- 刘宸
- 关键词:遗传编程水泥水化结构信息
- 高温效应下胶结充填体损伤特性表征及水化动力学研究
- 在深部金属矿充填法开采过程中,原岩温度已成为影响胶结充填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温度的改变对胶结充填体的水化反应速率、水化产物及内部孔隙结构等特性造成明显的影响,从而改变胶结充填体的赋存结构及物理力学特性,对矿山采场的稳定性...
- 张超
- 关键词:温度效应胶结充填体水化机理
相关作者
- 张守治

- 作品数:132被引量:31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氧化钙 膨胀剂 熟料 自收缩 膨胀量
- 田倩

- 作品数:359被引量:74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混凝土 水泥基材料 自收缩 水泥水化 膨胀剂
- 刘加平

- 作品数:1,058被引量:2,741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 研究主题:混凝土 水泥基材料 超塑化剂 水泥水化 耐久性
- 王育江

- 作品数:193被引量:396H指数:13
- 供职机构: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混凝土 水泥基材料 耐久性 自收缩 氧化钙
- 吴浪

- 作品数:78被引量:181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水泥浆体 混凝土 水泥水化 水化动力学 弹性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