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7篇“ 氨分子“的相关文章
- 传感器敏感模块、钌岛增强氨气传感器和氨气中氨分子检测方法
- 传感器敏感模块、钌岛增强氨气传感器和氨气中氨分子检测方法,涉及气体传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今氨气传感器的研究中,对于提高灵敏度遇到了新的瓶颈,因为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活性位点有限,不能充分催化氨气分子的分...
- 张甲贺欣欣郭平安煦阳梁帅
- 传感器敏感模块、钌岛增强氨气传感器和氨气中氨分子检测方法
- 传感器敏感模块、钌岛增强氨气传感器和氨气中氨分子检测方法,涉及气体传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今氨气传感器的研究中,对于提高灵敏度遇到了新的瓶颈,因为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活性位点有限,不能充分催化氨气分子的分...
- 张甲 贺欣欣郭平 安煦阳梁帅
- 一种氨分子反转能级测量的教学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氨分子反转能级测量的教学平台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微波模块、气体模块、测量模块以及加压模块;微波模块包括,可调频微波源,可调频微波源用于提供频率在11.0‑13.0GHz的实验所需微波信号;一对对称设置EH阻抗调配器,...
- 孔丽晶周尧何姗珊肖雨欣刘继鸿王辅明倪祖荣
- 氨分子运动实验微量化设计
- 2024年
- 利用浓氨水、水晶珠(吸收酚酞溶液的海绵宝宝)和浓盐酸组合,对“分子运动”实验进行分层探究,解决实验教学中的质疑点。巧妙利用“魔力花园”和“双龙戏珠”动态实验现象生动直观地展现了分子运动的轨迹,给学生从视觉上带来“移步换景”的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彰显化学实验的育人价值,显著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 刘信友
- 关键词:分子运动自制教具
- 传感器敏感模块、氨气传感器和氨气中氨分子浓度检测方法
- 传感器敏感模块、氨气传感器和氨气中氨分子浓度检测方法,涉及气体传感器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氨气传感器的性能提升研究遇到瓶颈,现有方案中,敏感材料的制备过程复杂,需要特殊的实验条件和设备,以及单...
- 张甲贺欣欣郭平安煦阳梁帅
- 无机氨分子在纳米孔中的逸出行为研究
- 2024年
- 利用长链烷基溴化季铵盐CnTAB(n=12,16)模板剂,水热法制备了高纯度纳米孔二氧化硅。采用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及气体吸附仪对纳米孔二氧化硅的孔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热红联用同步热分析技术(TG(STA)-FTIR)探讨了在2种不同孔尺寸(3.2和4.1 nm)、组成单一且孔径均一的纳米孔中无机氨分子的受热逸出行为。数据结果表明,纳米孔内氨气的最终逸出温度随着孔尺寸的降低而增大,逸出温度可高达250℃。研究空间限制效应对纳米孔内氨水逸出行为的影响,不仅为无机小分子在纳米孔中的热稳定性及热运动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为纳米孔材料氢能载体存储机制提供了参考价值。
- 牛延慧于文彬杨曙光万泉
- 关键词:氨气纳米孔
- 融合结构、贯穿原理、引导建构的元素化合物复习教学--以“氨分子的结构与性质”为例
- 2024年
- 高三复习时融合结构与原理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氨分子的结构与性质”为例,在“素养为本”的教学背景下,开展融合结构、贯穿原理、引导建构的复习教学,旨在引领学生运用“宏微结合”视角探析物质的微观本质,在追寻证据和建构模型中揭示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规律,建构分析化学反应的思维模型和元素化合物“价-类-构-性”融合原理的认知模型,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形成,增进化学学科理解,解决真实的化学问题。
- 厉业余钱华
- 一种脱硝烟气中氨分子净化回收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硝烟气中氨分子净化回收装置,属于尾气净化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另一侧安装尾气净化装置,所述的引风机吸风口通过弯管Ⅰ与炉体连通,所述的引风机出风口通过弯管Ⅱ与尾气净化装置连通,所述尾气净化装置...
- 徐宾胜张远领马永军马国军张磊姜辉蔡利新
- TG-FTIR-MS联用分析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水和氨分子热失重脱除历程被引量:2
- 2023年
- 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Cu(NH_(3))_(4)SO_(4)·H_(2)O)的制备及组成测定是一个重要的综合化学实验,但是对其水和氨分子热失重脱除历程的研究鲜见文献报道。由于NH3和H2O的摩尔质量接近,很难只凭借热重和差热曲线判断每个失重平台对应的反应,因此将热重-差热(TG-DTA)和热重-傅立叶红外光谱-质谱(TG-FTIR-MS)联用技术用于Cu(NH_(3))_(4)SO_(4)·H_(2)O的热分析研究。明确了Cu(NH_(3))_(4)SO_(4)·H_(2)O在升温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热分析曲线的分析能力,丰富了该实验项目的内容。同时通过对热分析曲线的解读,提出了一种可能存在但未见报道的新物质,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 齐继杨又缘何张春婷
- 关键词:热分析
- 氨分子对加热引起的石墨层间分离的影响
- 2023年
- 将含氨分子的氨水(NH_(3)·H_(2)O)、碳酸铵((NH_(4))_(2)CO_(3))和碳酸氢铵(NH_(4)HCO_(3))作为插层工质,通过搅拌和超声分别使其插入石墨层间,施加外界热激励使插层工质发生分解,分解产生的气体压力克服石墨层间范德华力。此方法利用氨分子的“楔形结构”,实现了插层工质的物理插层,研究了3种插层工质对加热引起的石墨层间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NH_(3)·H_(2)O作为插层工质时,分离效果最好。此外,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没有形成C≡N或C N键,这表示含氨分子的插层工质不与石墨进行化学反应,以物理方式插入石墨层间,形成边缘插层,并且高温加热处理后,插层工质受热分解可去除干净。
- 成晓余真珠何燕
- 关键词:石墨氨分子
相关作者
- 秦家银

- 作品数:92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光泵 亚毫米波 NH 分子 远红外激光
- 赵飞

-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NH 氨分子 稳定构型 氢键团簇 团簇
- 冉勇

- 作品数:24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荆州师范学院物理系
- 研究主题:光泵 亚毫米波 远红外激光 光泵腔式 亚毫米波激光
- 郭平

- 作品数:1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传感器 氨分子 二氧化氮 钌 凹腔结构
- 梁帅

- 作品数:18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异质结 石墨烯 传感器 氨分子 气压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