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6 篇“ 氧动力学 “的相关文章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氧 动力学 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氧 动力学 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饶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20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对照组行经鼻高流量吸氧 治疗,研究组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氧 动力学 指标及pH值、一般指标、并发症。结果:研究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 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 化碳分压(PaCO_(2))、PaO_(2)/吸入气氧 浓度(Fi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6、24 h后,两组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24 h后,研究组PaO_(2)、PaO_(2)/FiO_(2)均高于对照组,PaCO_(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儿氧 动力学 指标,加速患儿恢复,且有较高的安全性。 李俊 陈琦 陈婷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动力学 摄氧 动力学 的生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目的:众所周知,运动过程中所需的能量都是依靠磷酸原系统、酵解能系统和有氧 氧 化系统混合供应,以维持人体在特定强度下的运动,单一的供能形式是不存在的。运动开始阶段,当机体从安静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时,体内的O2消耗随运动时... 李根 黄家富 王松涛关键词:能量代谢 有氧能力 四逆加黄连方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急诊心力衰竭血清NT-proBNP、Galectin-3、CK-MB及氧 动力学 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观察四逆加黄连方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其对患者Galectin-3、NT-proBNP、CK-MB及氧 动力学 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5月于邯郸明仁医院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四逆加黄连方即四逆汤+黄连方。8周为1个疗程,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氧 动力学 指标[氧 分压(PO2)、二氧 化碳分压(PCO2)、氧 耗量(VO2)、氧 输送(DO2)]、短期预后、Galectin-3、NT-proBNP、CK-MB及肌钙蛋白水平。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7%(χ^(2)=8.560,P=0.003)。治疗前,两组患者氧 动力学 指标PaCO2、VO2、PaO2、DO2、Galectin-3、NT-proBNP、肌钙蛋白及CK-MB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氧 动力学 指标PaCO2、VO2、PaO2、DO2高于对照组(t=5.310,P=0.000;t=6.410,P=0.000;t=10.151,P=0.000;t=4.977,P=0.000)。观察组的Galectin-3、NT-proBNP、肌钙蛋白及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t=17.563,P=0.000;t=10.972,P=0.000;t=5.922,P=0.000;t=24.695,P=0.000)。观察组的插管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100,P=0.043;χ^(2)=5.760,P=0.016)。结论四逆加黄方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心肌损伤,提高患者氧 动力学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短期预后好,病死率低。 吕晓霞 李玉明 宋兰英 孙俊霞 王亚莉 郭瑞娟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 GALECTIN-3 CK-MB 氧动力学 化学链甲烷部分氧 化载氧 体的设计及释氧 动力学 研究 随着石油和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甲烷(天然气和页岩气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能源供应和化工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化学链甲烷部分氧 化工艺以载氧 体为媒介,将传统甲烷部分氧 化过程拆分成不同时间或空间进行的几个子反应。该工艺使用... 张先华关键词:合成气 甲烷 部分氧化 载氧体 不同液体复苏对创伤伴失血性休克兔氧 动力学 的影响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醋酸林格液和成分输血对创伤伴失血性休克兔氧 动力学 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成年新西兰大白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醋酸林格组(AR组)、成分输血组(CR组)。将各组实验动物麻醉后制作双侧股骨干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模型,C组不复苏,AR组和CR组造模成功后1 h,分别输注醋酸林格液和成分血血浆与浓缩红细胞(PRBC)1∶1进行复苏,复苏维持收缩压在90 mmHg(平均动脉压50 mmHg)左右,脉压≥30 mmHg,尿量≥0.5 ml/(kg·h)。分析比较3组动物在放血前、放血后及复苏0、2、4、6 h(T0~T5)不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 和氧 动力学 指标。结果AR、CR组于T3时点的CI较C组显著升高(P<0.05),而两组于T3时点的HR、SVRI较C组显著降低(P<0.05);CR组于T3~T5时点的CI较AR组显著升高(P<0.05),CR组T4、T5时点SVRI及T5时点的HR较AR组显著降低(P<0.05)。AR、CR组于T3时点SmvO 2、DO 2、VO 2较C组显著升高,Lac及O 2ER较C组显著降低(P<0.05);CR组于T3~T5时点的SmvO 2、DO 2及VO 2较AR组显著升高,Lac及O 2ER较AR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对创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醋酸林格液和成分输血复苏均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 及氧 动力学 ,尤以成分输血复苏更趋于稳定。 张霞 曹惠鹃 周锦 范红娜关键词:股骨干骨折 失血性休克 氧动力学 严重烧伤患者术中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对术后肺功能和氧 动力学 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初步探讨切痂植皮术中进行目标导向液体管理(GDFM)对严重烧伤患者术后肺功能和氧 动力学 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2018年5月,笔者单位烧伤科收治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烧伤且需进行切痂植皮手术的患者,纳入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GDFM组15例(男14例、女1例)和常规液体管理组15例(男12例、女3例),其年龄分别为(45±14)、(42±10)岁。切痂植皮术中,GDFM组患者按照GDFM方案,基于心排血指数、每搏输出量变异度、每搏输出量指数、血红蛋白、中心静脉血氧 饱和度(ScvO2)等参数进行容量管理;常规液体管理组患者按照临床经验和常规液体管理方案,基于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量、血红蛋白等参数进行容量管理。术后1、6、12、24 h,采集2组患者动静脉血,常规检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氧 合指数、ScvO2、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 化碳分压差(Pcv-aCO2)、乳酸、pH值、碳酸氢根离子、碱剩余水平。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1)GDFM组患者术后1 h的ELWI为(4.3±1.1)mL/kg,明显低于常规液体管理组的(6.5±3.6)mL/kg(t=2.26,P<0.05)。GDFM组患者术后6、12、24 h的ELWI分别为(6.8±2.2 )、(6.6±2.0)、(6.9±1.6)mL/kg,均明显高于组内术后1 h(P<0.01),且与常规液体管理组的(8.5±3.1)、(7.8±2.3)、(8.0±3.5)mL/kg相近(t=1.73、1.53、1.10,P>0.05)。2组患者GEDI相近,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处理因素主效应F=2.35,时间因素主效应F=0.44,两者交互作用F=0.07,P>0.05)。(2)GDFM组患者术后1 h的氧 合指数为(350±78)mL/kg,明显高于常规液体管理组的(259±109)mL/kg(t=2.63,P<0.05)。常规液体管理组患者术后6 h的氧 合指数明显高于组内术后1、12、24 h(P<0.01)。GDFM组患者术后1、6、12 h的ScvO2分别为0.516±0.105、0.679±0.121、0.713±0.104,分别明显高 王自伟 陈妍 成富军 陈星琦 杨勇 鲁开智关键词:烧伤 乳酸 肺功能 氧动力学 以SvO_2为导向的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感染性休克猪血流动力学 和氧 动力学 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评价以混合静脉血氧 饱和度(Sv O_2)为导向的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EGDT)对感染性休克猪血流动力学 和氧 动力学 的影响。方法雄性巴马小型猪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传统方法(C)组和目标导向(G)组。采用静脉输注内毒素方法制造感染性休克模型后,C组休克后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5 mm Hg,中心静脉压(CVP)8~12 mm Hg,尿量≥0.5 m L/(kg·h),G组除以上指标外,维持Sv O_2≥0.65。治疗持续6 h。分别在内毒素开始输注0、60、120、180、240、300、360、420及480 min(T0~T8)记录中心体温、血流和氧 动力学 指标及使用的液体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在血流动力学 方面2组各时点MAP、心率(HR)、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在T4~T8时点心输出量指数(CI)和CVP升高(P<0.05),在T8时点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降低(P<0.05);在氧 动力学 方面,G组在T3~T8时点Sv O_2升高,氧 摄取率(O_2ER)降低(P<0.05),在T4~T8时点氧 供(DO_2)升高(P<0.05),T5~T8时点血乳酸(Lac)降低,在T8时点动静脉CO_2分压差[Δp(CO_2)]降低(P<0.05),2组动物各时点氧 耗(V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补液量和尿量多,去甲肾上腺素量较少(P<0.05),G组多巴酚丁胺用量较多,而C组均未用。结论以Sv O_2为导向的EGDT在感染性休克救治中可更加有效地稳定血流动力学 和氧 动力学 ,表现为心输出量增加、氧 供增加、氧 摄取率正常、组织灌注较好。 李佳男 杜薇 曹惠鹃 刁玉刚 张铁铮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氧动力学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低温环境下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猪血流动力学 和氧 动力学 的影响 本文主要讲述了以下几个部分: 论文一 低温环境下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晶体液和全血对失血性休克猪血流动力学 和氧 动力学 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低温环境下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晶体液和全血对失血性休克猪血流动力学 和氧 动力学 的... 杜薇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氧动力学 低温环境 以SvO2为导向的EGDT对低温环境下感染性休克猪血流动力学 和氧 动力学 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以SvO2为导向的EGDT对低温环境下感染性休克猪血流动力学 和氧 动力学 的影响。 方法: 雄性巴马小香猪36头,体重18~22 kg,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N组)、常温常规治疗组(NC组)、常温EGDT组(... 叶敏关键词:麻醉诱导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氧动力学 低温环境下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晶体液和全血对失血性休克猪血流动力学 和氧 动力学 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低温环境下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晶体液和全血对失血性休克猪血流动力学 和氧 动力学 的影响。方法:巴马小型猪36头,按照环境温度和复苏液的不同分为6组(n=6):常温休克组(NC)、常温醋酸林格组(NS-L)、常温全血组... 杜薇 张铁铮关键词:氧动力学 晶体液 失血性休克 低温环境
相关作者
马四清 作品数:124 被引量:252 H指数:7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动力学 高原肺水肿 血流动力学 微循环 刘锦铭 作品数:537 被引量:1,063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 研究主题:肺动脉高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心肺运动试验 肺栓塞 邹霞英 作品数:135 被引量:612 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肺心病 肺动脉高压 缺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流动力学 刘盼盼 作品数:18 被引量:20 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研究主题: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脉冲振荡肺功能 氧动力学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杨文兰 作品数:196 被引量:315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心肺运动试验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