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98篇“ 气管切开术后“的相关文章
- 一种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盘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盘,包括盘体、固定组件和收纳组件;盘体的一侧上部开设有两个容纳槽,固定组件设置在容纳槽内,盘体的另一侧侧壁开设有收纳槽,收纳组件设置在收纳槽内;固定组件包括夹持片和弹簧,多个夹持片绕容...
- 黄舒杨玉琼江灿廖文霞杨潇
- 一种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套管固定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套管固定带,包括套管体,所述套管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上设置有可按压固定的按扣,所述第一接头上连接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尾端上开设有若干个调节槽,所述第一固定...
- 江海霞陈冬梅李秋艳廖钰珊黄添彩
- 一种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插管保护罩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插管保护罩,涉及术后保护技术领域,包括弧形外壳,所述弧形外壳的两侧向下弯曲,弧形外壳的两侧底部配合支杆固定连接有两组侧定位座,两组侧定位座的相邻面固定设置有防磨损棉条;左侧侧定位座的外部...
- 梁嘉栋张诠宋立兵
- 神经外科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中循证护理效果分析
- 2025年
- 循证护理应用在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管理中,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患者气管切开30例,时间2022年1月到2024年1月,分成循证加控制组与非控制组,循证加控制组使用循证护理,非控制组开展常规护理。结果(1)循证加控制组和非控制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循证加控制组满意大于非控制组满意,(x2=14.267,p=0.009)。(2)循证加控制组和非控制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循证加控制组发生率小于非控制组发生率,(x2=9.265,p=0.022)。(3)循证加控制组和非控制组术后恢复情况:循证加控制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小于非控制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循证加控制组置管时间小于非控制组置管时间,循证加控制组住院时间小于非控制组住院时间,(t=4.190,p=0.029)。结论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管理中使用循证护理效果优良,可推广。
- 钟小媚
- 关键词:循证护理气管切开呼吸道管理神经外科
- 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2025年
- 目的:构建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检验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获取、整理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经专家函询筛选、完善指标,并构建相应指标体系。自2022年1月起应用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21年1月—12月、2022年1月—12月2个阶段医院收治的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指标体系应用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比较两组病人气道管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56,0.88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27(χ^(2)=35.297,P<0.001),0.491(χ^(2)=50.28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二级、三级指标数分别为3、12、43个,变异系数为0.084~0.157。应用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所涉指标覆盖了术后气道护理管理的多方面内容,较全面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基于该指标体系实施护理管理,有助于规范临床护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进而提升气道管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 王欢官小莉叶欢欢周敏
- 关键词:喉癌气管切开气道护理评价指标德尔菲法
-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 2025年
- 研讨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开展呼吸道护理的成效,通过对比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此研究立足神经外科领域,致力于探索优化患者预后的护理路径。方法 选取 2023 年 8 月至 2024 年 8 月于我院就诊的 30 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 1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涵盖病情监测等基础内容;实验组在此上加强呼吸道护理干预,涉及气道湿化、排痰管理等专业手段。结果 在气道清理效果、肺部感染预防、康复耗时及生活质量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道清理效果以痰液排出指标衡量,肺部感染以发生率评估,康复耗时统计至达到康复标准,生活质量用专业量表评定。结论 针对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能有效提升康复速度与生活质量,减少肺部感染发生,具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 李忠霞
- 关键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呼吸道护理
- 责任制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探讨气管切开术重症肌无力患者采取责任制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3.1-2024.5;研究对象:重症肌无力患者;研究例数:68例(符合纳排标准);分组方式:随机盲法,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责任制护理)各自纳入34例,分析效果。结果 研究组负性情绪、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效果显著,促使其病情好转。
- 王西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气管切开术责任制护理生活质量
- 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3年4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道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优良率、生活质量、并发症(气道堵塞、皮下气肿、出血、肺部感染)、心理状态。结果 与对照组护理优良率的76.67%比较,研究组护理优良率更高,为93.33%(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社会能力、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20.00%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仅为3.33%(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更低(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循证护理可提高呼吸道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有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郭剑周丽华
- 关键词:循证护理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术呼吸道护理
-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效果研究
- 2025年
- 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气管切开术(TT)后,并发肺部感染(PI),综合护理干预(CNI),对其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ICU行TT后PI,共计70例样本,且全部样本均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研究所选日期:设置起、止日期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划分组别时,双色球法,黑色球,A组,白色球,B组,占比行统计:35:35。将常规护理干预予以A组;予以B组实施CNI。对其护理效果行探究。结果 体温、白细胞计数、呼吸频率:B组均小;症状消失、ICU转出、住院总时间:B组更短;CPIS评分:B组相对较低;并发症:B组略少;满意度:B组>A组,均(P<0.05)。结论 对ICU行TT后PI患者,行CNI,并发症发生较少,病情好转,患者满意度较高,可推广。
- 张艳华
-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
- 综合气道护理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分析
- 2025年
- 探讨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实施综合气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23年6月-2024年6月,共60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为调查对象。随机化分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气道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恢复时间更快,症状有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有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比较P<0.05。结论 针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实施综合气道护理通过多方面的细致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监测和控制患者的出血情况,还能通过预防感染,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 陈金华周俊周斌彬常旭
- 关键词:脑出血气管切开并发症
相关作者
- 钱宇

- 作品数:41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 研究主题:医用 血管 钻头 手术 钢砂
- 范仉金

- 作品数:37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气管切开术后 护理 神经外科 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 陈继川

- 作品数:148被引量:259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 研究主题:老年性聋 内淋巴囊 颞骨 医用 血管
- 张林会

- 作品数:26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气管切开 护理 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术后 昏迷患者
- 马海萍

- 作品数:77被引量:43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患者照顾者 围术期护理 脊髓损伤 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