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7篇“ 气候要素“的相关文章
- 气候要素影响睡眠质量的作用机制
- 2025年
- 睡眠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需求,睡眠质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睡眠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一个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气候要素通过影响人体生理以及睡眠环境的舒适性,进而影响个体的睡眠质量。文章综述国内外关于温度、湿度、气压、氧含量及光照等气候要素影响睡眠质量的研究,分析气候变化中不同影响因素对睡眠质量的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上治疗睡眠障碍提供参考。
- 王嘉馨张芯胡霖霖
- 关键词:气候要素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影响因素
- 不同波段树轮图像对气候要素的响应
- 2025年
- 为深入挖掘树轮蕴含的气候信号,本文以神农架地区金猴岭(海拔2564 m)和太子垭(海拔2494 m)的巴山冷杉为研究对象,使用CooRecorder软件提取树轮红光强度、绿光强度和蓝光强度,采用Age-dependent spline进行巴山冷杉树轮红光强度、绿光强度和蓝光强度的生长趋势拟合并建立年表,分析树轮年表与1953-2020年气候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金猴岭巴山冷杉树轮早材红、绿、蓝3个波段与6月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太子垭巴山冷杉树轮早材3个波段与6月平均最高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3月降水呈显著负相关。金猴岭巴山冷杉树轮晚材红、绿、蓝3个波段与6、7、8月平均最高气温,7、8月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7月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太子垭巴山冷杉树轮晚材红、绿、蓝3个波段与8月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8月降水呈显著负相关。树轮红、绿、蓝3个波段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多具有随波长变化而呈现规律性变化的趋势,但这种变化趋势并不一致。
- 苏绮华郑永宏胡正生廖慧慧陆呈瑜
- 关键词:巴山冷杉树轮波段气候响应
- 基于建筑气候要素的被动式建筑区域适宜技术分析
- 2025年
-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被动式建筑以其高效能源利用和环境友好特性而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文章旨在探讨不同气候要素对被动式建筑设计的影响,并提出各区域适宜的建筑技术策略。通过分析温度、湿度、太阳光照、自然通风等建筑气候因素与被动式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如何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实现建筑能效最大化。
- 金乃馨刘悦昊夏文宸鑫龚慧惠王肖梁
- 典型气候要素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生长季植被覆盖度的协同影响
- 2025年
- 气候与植被生长密切相关,研究气候敏感区或生态脆弱区的气候与植被的关系可为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分析和全球变化的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选择雅鲁藏布江流域为研究区,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气温和降水分别作为植被和气候变化的代表性指标,利用趋势分析、F检验、t检验、偏相关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在分析2001-2020年各指标时空变化特征基础上,探究了气温、降水对NDVI的协同影响.结果表明:NDVI与气温、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均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流域内NDVI与气温主要为增加趋势,降水为减少趋势,显著变化区域集中在拉萨市和山南市;拉萨市、山南市的NDVI受到气温、降水的协同影响,日喀则市受到降水较大影响,其余地区气温、降水对植被影响作用不明显.整体上,气候要素对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空间异质性强,影响区域分布集中,且部分区域主要受到气温/降水单一要素影响.
- 颜梦肖燕夏兴生朱秀芳潘耀忠
- 关键词:NDVI气温雅鲁藏布江流域
- 一种顾及气候要素的多层次城市内涝耦合模拟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顾及气候要素的多层次城市内涝耦合模拟方法,目的在于耦合气候模块、地表产汇流模块和管网汇流模块以从多层次完整精确模拟预报城市内涝过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区域气候数据;利用雨量站的点状数据推算空间降雨量...
- 金恒旭陈意文杨祺琪赵宇鹿鹏程杨乐天郑上华严武杰张书亮
- 黔西市50年主要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 2024年
- 文章以黔西市国家基本气象站1971-2020年主要气象要素观测值为研究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线性回归、5年滑动平均、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50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蒸发量、平均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年际变化特征、距平值、气候倾向率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黔西市1971-2020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蒸发量、平均风速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4.82℃、32.79℃、-4.15℃、956.25 mm、81.08%、1 129.54 h、1 063.08 mm、1.31 m/s;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26℃/a、0.033℃/a、0.40℃/a、-0.786 mm/a、-0.25%/a、-4.038 h/a、-11.243 mm/a、0.003 m/s/a;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在进入21世纪前期有明显的突变升高,降水量在2007年、平均相对湿度在1977年、日照时数在1991年、蒸发量在1992年有浅显的突变减少趋势,多年平均风速随着年份的变化没有明显的突变特征。
- 罗宇王胜江胡妍妍吴姗聂祥
- 关键词:气候要素气候倾向率
- 1961-2021年青海省风光水气候要素和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 2024年
- 为系统评估青海省风光水气候要素在清洁能源开发和保障方面的潜力,本研究基于1961-2021年青海省境内51个气象站点的逐日10 m高度风速、日照时数及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青海全年及四季风、光、水气候要素和相关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青海省年平均风速、太阳辐射和降水量分别为2.67 m·s^(-1)、6084.2 MJ·m^(-2)和299.7 mm。风速总体呈现西部大、东部小的特点,青海西部及青海湖环湖等地区风速超过3 m·s^(-1),达到风能资源开发标准。全境年太阳辐射均超过5040 MJ·m^(-2),达国标“很丰富”等级,柴达木盆地达“最丰富”等级,适宜太阳能资源开发。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青海省的风、光、水资源存在季节互补性,呈现出“春季风大、光好、水少,夏季风小、光好、水丰”的规律。(2)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青海省年平均风速和年总太阳辐射以0.16 m·s^(-1)·(10a)^(-1)和29.04 MJ·m^(-2)·(10a)^(-1)的速率显著降低,海西西部和中部地区变化幅度最大,但仍维持在风能和光伏资源开发标准范围内。降水量以8.85 mm·(10a)^(-1)的速率显著增多,玉树西部、海西东部等地区增幅最大。春季风速降低最显著,夏季太阳辐射减小速率最快但降水大幅增加。总云量增多是太阳辐射和降水变化的可能原因。(3)青海风速和太阳辐射达到适宜开发标准的地区受影响较小且极端性减弱,可保障清洁能源稳定开发。青海西部(如唐古拉山)的风能资源、柴达木盆地的太阳能资源、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流域的水能资源仍具有较大开发潜力。本研究结果可为发展风光水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和青海省高质量发展。
- 段美霞高妙妮姜涵徐润宏苏布达姜彤
- 关键词:降水太阳辐射气候资源
- 南平烤烟大田生长期气候要素时空变化特征
- 2024年
- 气候对于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有重要影响,为明确南平烟区烤烟大田期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利用南平气象局提供的1971—2019年烟草大田生长期(1月中旬—7月中旬)旬气候资料,采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突变检测,分析了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等典型气候要素的时间及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烤烟大田生长期逐年日照时数趋于减少,气温和降水量趋于增加,时间拐点在1995年。气候突变主要发生在春烟的气温和日照时数要素上,分别发生在1970s中期和2000s前期,降水量要素未发生突变。早春烟和春烟大田生长期气温在北部较低,南部及中部气温较高;降水量北部较高,南部及中部较低;日照时数整体表现为自西向东或东南逐渐增加。随着烤烟生育期进行,大田生长期气温逐渐升高,日照时数自6月下旬快速增加,强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早春烟和春烟各生育期日照时数差异主要在伸根期和成熟期。研究结果对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提高烟叶产质量有重要的宏观指导意义。
- 吴平陈志厚林勇陈爱国郑加玉郑国建
- 关键词:烤烟气候要素时空变化特征
- 龙岩市气候要素变化对晚稻产量影响分析
- 2024年
- 本研究通过分析龙岩市2013—2022年的气象数据,涵盖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等关键指标,利用SPSS22.0软件执行相关性和回归统计分析,深入探讨了这些气象因素与晚稻产量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揭示,在过去十年间,龙岩市晚稻产量呈现出波动性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拔节孕穗期和灌浆结实期,气温和日照时数与晚稻的气候产量显示出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地,在抽穗开花期,日照时数和降水量与晚稻的空秕率也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并且这些相关性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 张惠莲彭继达华桃春曾裕龙陈群声
- 关键词:气候要素晚稻产量
- 气候要素对天台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影响
- 2024年
-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松树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目前松材线虫病在我国有着较为显著的地理分布差异,其分布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也就是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上的区域。核心区域在广东、江苏、安徽大部和浙江西北部等地,而在东北或西北分布较少。从松材线虫的分布可以看出,不同的气候条件可能对松材线虫疫情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实验对松材线虫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及生长繁殖状况进行观察,结论是松材线虫在-20℃的环境下可存活约8 d,在40℃可存活约7 d,在50℃以上或-70℃以下的环境下不能存活。该研究表明松材线虫对高温和低温有较强的耐受度,并且一旦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树体的保护会很大程度减少外界环境对松材线虫的干扰,使得松材线虫在环境温度较低或较高时仍能维持一定种群数量,经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天台地区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松墨天牛,因此,研究气候要素对天台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影响,关键在于找到气候要素对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即松墨天牛)活跃度的影响。而外界环境温湿度的变化以及雨水或干旱天气的变化,都会对松墨天牛的生长发育及活跃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不同的气候条件就成为影响松材线虫传播范围的重要因素。
- 于天鸣
-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气候要素松墨天牛
相关作者
- 邵雪梅

- 作品数:124被引量:3,063H指数:3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树轮 树轮宽度 祁连圆柏 柴达木盆地
- 房佳蓓

- 作品数:51被引量:248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气候预测 人工智能 气候 动力模式 模态
- 杨修群

- 作品数:240被引量:2,706H指数:2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ENSO 大气环流 年代际变化 北太平洋 模态
- 张志琦

- 作品数:24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气候预测 人工智能 气候 模态 动力模式
- 吴建国

- 作品数:77被引量:1,429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高寒草甸 生物多样性 植物分布 濒危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