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61篇“ 民族文化遗产“的相关文章
聊城民族文化遗产传承路径研究
2024年
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构成部分,是不同民族在各自不同的环境下通过长期生活实践而创造出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民族文化融为一体、文明不可断共同信念”的历史见证,是民族共同体记忆的贮存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遗产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对于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王庆友
关键词:民族文化遗产民族共同体历史见证共同信念文化繁荣发展文化认同
立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世界意义
2024年
新疆,这片承载着古代“丝绸之路”辉煌历史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承载了各民族独特的历史记忆,是新疆各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庄汉
关键词: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历史记忆
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 推动民族地区文化繁荣
2024年
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近年来,佳木斯市切实加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通过不断繁荣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助力龙江文化振兴。以文化遗产为载体,铸就民族文化发展根基。
关键词:民族文化遗产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传承龙江文化民族文化发展
民族博物馆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以思南县民族特色村寨传承保护为例
2024年
思南县位于我国黔东南地区,有着多民族聚居的历史传统,现存民族村寨120余个,近年来,思南县大力推进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带动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文章从民族博物馆的角度对思南县特色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从收藏、研究、保护、展示四个方面说明民族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其次对思南县民族特色村寨保护问题和民族博物馆在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中的作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说明;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民族博物馆在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中的效用发挥。
付玉霞
关键词: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遗产
民间说唱: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被引量:1
2024年
一民间说唱又称“民间曲艺”或“曲艺”,泛指以说的形式、唱的形式或是有说有唱的形式来演绎故事、刻画人物、抒情说理、写景状物的传统表演艺术。
苑利
关键词:民间说唱民族文化遗产民间曲艺写景状物刻画人物传统表演艺术
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中民族文化遗产的审美再造
2024年
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中民族文化遗产审美再造的选材仍局限在传统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经典名著等层面,偏向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传统,对物质文化遗产和小传统的重视略显不足;对传统题材的审美再造则从较忠实于原著的“改编”向不那么忠实于原著的“改写”转换,这有利于激活和生成传统经典的当代意义;民族文化遗产的动画审美再造大多停留在符号表层,其在民族文化遗产符号元素的展现与深层次传统文化精神的表达之间仍然存在诸多的断裂之处。
苏东晓
关键词:中国动画文化遗产改写
传承与创新:英国民族文化遗产与艺术教育研究
2024年
英国近年来不断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与艺术教育,一方面期望下一代能够传承创新其引以为豪的历史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愈发重视培育国家认同感。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保持创意经济发展优势也是其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与艺术教育的重要背景。英国通过一系列举措实施高质量的民族文化遗产与艺术教育,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学习体验、开发共享优质的文化数字资源、搭建多元长效的合作伙伴网络、建立具体多维的评估与监测标准,以及开展系统持续的教师培训。借鉴英国经验,我国可向学生提供更多文化体验机会,聚焦学生文化创造力和创新力发展;加强文化数字化建设,充分释放文化资源活力;推动双向合作,激发合作的长远影响力;完善质量评估,健全监测督导机制。
姚林群李琪琨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遗产文化艺术文化教育
变像与真实:民族文化遗产动画传播的媒介意义及限度
2024年
动画的变像特性使其拥有充分的塑形自由与表意空间,更易构建民族文化遗产的景观冲击,制造、增加民族文化遗产影像表意的丰富性与情感的强度。研究发现,动画的仿真性可能让观众产生超真实的幻觉,影响民族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传承,而动画的间离性可削弱文化遗产表象虚假变形对文化记忆传承的破坏力。
苏东晓
关键词:动画文化遗产仿真超真实
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第一章)翻译实践报告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加深,中国的民族文化也因此获得更多国家的关注,其中贵州的民族文化底蕴也不容小觑。贵州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实践,不仅仅是简单...
杨云锦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
数字媒介视角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播策略研究——以《遗址里的中国故事》为例
2024年
在当今时代,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及推进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已成为重要的时代议题。在这一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的普及与传播在传媒领域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以网络直播为代表的数字媒介技术持续蓬勃发展,这一趋势一方面对传统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式带来了挑战与冲击,另一方面也为民族文化遗产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路径与方向。本研究特此选取“遗址里的中国故事——十一省(区、市)广电新媒体联动大直播活动”作为研究样本,旨在揭示该直播节目如何通过多元化的传播主体角色合作、对话式传播内容的创新呈现、沉浸式的传播体验,以及全渠道联动传播等策略,实现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与广泛传播,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刘小熊

相关作者

白京兰
作品数:43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清代 法律 新疆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民国时期
桂榕
作品数:33被引量:197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回族 旅游 民族文化遗产 伊斯兰教 国家认同
黄柏权
作品数:119被引量:402H指数:9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
研究主题:土家族 武陵民族走廊 主持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司
常洁琨
作品数:24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甘肃政法学院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刑事辩护 准入制度 西北少数民族 文化遗产保护
苏东晓
作品数:13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文化遗产 审美 民族 动画 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