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4806篇“ 民族地区经济“的相关文章
新能源电池产业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2025年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受限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这些地区经济发展逐步进入了新的阶段。新能源电池产业作为具有高技术含量和强大市场潜力的产业,成为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新能源电池产业在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不仅能带动当地就业和产业链延伸,还能推动区域内绿色产业的崛起,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改善民族地区社会秩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王晗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资源高效利用产业链延伸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路径初探——以锦屏县文斗苗寨为例
2025年
民族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尤为重要的一步,贵州省作为我国一个多民族聚居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但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在取得一定发展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无法避免的挑战,这说明与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的措施还需改进。本文以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且被贵州省重点建设的民族村寨——锦屏县文斗苗寨为例,文斗苗寨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当地传统文化内涵、优化发展环境,吸引人才回流,来确保社会效益的优先性;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及依托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打造特色小寨,来保证其经济效益。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i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tep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Guizhou Province, as a multi-ethnic province in China, has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profound ethnic cultural heritage. However, while achieving certain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the econom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Guizhou has also encountered some unavoidable challenges, indicating that measures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Guizhou need to be improved. This article takes the Wendou Miao Village in Jinping County, which is listed in the first bat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illages and is a key ethnic village in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endou Miao Village should strength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of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ttract talent backflow, and ensure the priority of social benefits;by fostering new business entities, promoting integrat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leveraging traditional ethnic villages to create distinctive small villages, we can ensure their economic benefits.
刘文康刘媛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的经验和呼唤,是现实的客观反映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要铸牢这个意识,首先要学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从理论上打好基础,才能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个人,才会有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迸发出中华儿女无限的新质生产力。毫无疑问,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才会得以高质量发展;只有各民族地区都高质量发展了,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范允龙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研究范式的演变与思考被引量:1
2024年
经济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内容和有力支撑,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的历程,既有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共性,也有民族地区的区域性特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历程从根本上说就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遵循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体现出民族地区特色和能动的实践诉求。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鉴库恩“范式”概念的基础上,考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关文献使用的研究范式,审视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研究范式的演变历程,总结研究范式变化的规律并探索背后的原因,为未来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的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研究范式的选择镶嵌在我国经济演变过程中,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以及研究群体的学术范式变化而发生变化。未来的研究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发挥民族学范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在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研究中的独特优势,借鉴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有益成分,为加快构建中国经济现代化研究的话语体系,努力提升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国际话语权贡献力量。
张春敏王娴娴吴欢
关键词:经济现代化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民族学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 助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
2021年12月,兴文县被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近两年来,兴文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持续巩固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全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社事和产业发展等得到长足进步。2023年6月,成功承办2023年省委省政府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2023年12月,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族宗教委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授牌活动”,兴文县作为6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之一到四川电视台演播大厅接受现场授牌。
江北春
关键词:统一战线优势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地区经济民族宗教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域下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刍议被引量:4
2024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均需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意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既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观战略要求,也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族工作部署。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上,不仅要重视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也要关注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显现的个别性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应着重关注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加强内外部条件支持、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以制度完善和创新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上述五个方面关涉着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现实难点、内外环境、发展动力和基本保障等具体维度。
郝亚明秦玉莹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赋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机理与实证检验研究
2024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数字经济正在改变传统的经济模式,并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在民族地区,由于基础设施不足、人才短缺和传统文化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面临挑战。因此,如何利用数字经济赋能机制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2014-2022年我国民族地区面板数据,在揭示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水平每提升1%,会使经济发展水平提升0.007%。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数字经济赋能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化解民族地区数字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其经济高质量发展。
和美何泽秀吴萨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证检验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互嵌式发展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推动经济互嵌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进各民族民族地区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从经济上看,互嵌式发展是不同民族之间通过市场和非市场的经济交易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且经济互嵌发展对于各类资本积累、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民族八省区在经济发展、贫困减缓、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就业结构、空间分布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经济互嵌程度,而且各地区经济互嵌程度已有了显著提升,但互嵌程度和水平也受到一些因素的约束。因此,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互嵌式发展,还要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经济互嵌水平,持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各种成本,持续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深度对接和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协调发展中推进经济互嵌式发展,利用动态比较优势的变化,提升产业的嵌入性和融合发展水平,互嵌导向型的对口支援与合作政策,着力提高民族地区互嵌式发展的内生潜力。
郑长德
关键词:民族地区
基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被引量:4
2024年
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其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因而现代化的内涵就从工业经济时代的工业化转化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化,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要求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这就决定了民族地区必须与其他地区共同走向现代化。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数字经济具有的高创新性、广覆盖性、渗透性强等特性,为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数字经济发展与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匹配性,为民族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数字经济创造了条件。因此,民族地区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找准发力点、积极融入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国内国际大市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和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等举措,就可以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构筑新动能新优势,助推现代化如期实现。
黄泰岩李文杰
关键词:数字经济比较优势
扩大对外开放对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边疆民族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如何定位扩大对外开放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绿色转型中的战略地位并发挥其作用是重要的研究议题。文章采用SBM-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选择全面FGLS回归实证分析2000-2022年边疆民族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并进行地区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仍是依赖传统资本要素和能源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扩大边疆民族地区的贸易开放对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绿色技术进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扩大外资开放对边疆民族地区绿色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抑制作用,验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扩大对外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广西、云南、新疆、内蒙古的经济绿色转型,而扩大对外投资有利于推动西藏的经济绿色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应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引导外资流向绿色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绿色转型。
孟祥宁
关键词:扩大对外开放边疆民族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相关作者

钟海燕
作品数:44被引量:218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经济 藏区 空间结构 包容性
郑长德
作品数:291被引量:2,086H指数:25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地区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西部民族地区 实证分析
李俊杰
作品数:130被引量:60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地区 中小企业 西部大开发 税收优惠政策 少数民族
田钒平
作品数:75被引量:372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民族自治地方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
刘庸
作品数:33被引量:164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西北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 城市化 民族关系 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