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25篇“ 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文章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逻辑建构
2025年
自《民事诉讼法》将检察机关明确规定为民事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后,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数量和范围迅速扩大。反思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需要回答的理论问题主要包括:是否获得诉之利益理论的充分支撑,是否体现了检察权的谦抑性原则,是否有效关照到司法权的被动中立品格,是否有利于形成民事诉讼平等对抗架构等;需要回答的制度问题主要包括:未明确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的提起顺序,第一顺位起诉主体存在隐形问题,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诉前程序有待完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缺乏可行性等。进一步优化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需要完善和充实民事公益诉讼基本理论,明确行政执法、检察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在维护公共利益中的角色,明确行政机关、社会组织、检察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起诉顺位,赋予公民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多角度落实检察机关发动民事公益诉讼的补充角色。
相庆梅
关键词:民事公益诉讼诉之利益谦抑性权力界限
反垄断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探究
2025年
我国2022年修订的《反垄断法》引入反垄断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既有利于满足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迫切需求,又有利于弥补数字经济条件下反垄断执法存在的缺陷,同时有利于检察机关履行反垄断检察监督职能。反垄断检察民事公益诉讼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保护公平竞争为原则,其起诉条件为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和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对该制度规定笼统,理论支撑不足,实践经验较少,应进一步厘清其与反垄断执法、私益诉讼和反垄断诉讼检察监督等相关制度的关系,不断加以完善。
令狐语然
关键词:数字经济公益诉讼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关联性规则”之探析
2025年
原告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应当提出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关联性证据已成为共识,但对“关联性规则”实然现状考察发现,其在适用过程中面临适用阶段不统一、证明对象混乱、标准认定模糊等难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关联性规则”定性不明、证明标准难以清晰界定。结合“关联性规则”与“疏明标准”适用条件契合性的论证,“关联性规则”适用的应然方向为:一是将“关联性规则”界定为一种举证责任再分配的技术手段,以优越盖然性作为“关联性规则”的证明标准;二是推进证明标准的梯度化,结合现有的关联性案件分类标准,构建因案施用的适用体系;三是确认环境被侵权人的咨询请求权,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和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关联性规则”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规范适用。
张嘉怡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证明标准
预付式消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之证成
2025年
预付式消费模式本身具有潜在公益性风险,将预付式消费纳入检察民事公益诉讼范畴之内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预付式消费诉讼的个案示范模式权威性缺乏,代表人诉讼模式实践空置,公益诉讼模式相较二者更为高效,因而具有最优性。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应当采用支持起诉的参与模式,通过预防性公益诉讼对存在重大经营风险的预付式消费发起履行担保之诉,通过损害性公益诉讼对存在欺诈行为的预付式消费发起惩罚性赔偿之诉。
张孟春王泽斌
关键词:预付式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惩罚性赔偿
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对电子商务平台的适用
2025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将其商品、服务等通过互联网这个载体进行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应运而生。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壮大,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也愈发增长。随着不断更迭的消费市场以及日渐复杂多样的消费交易模式,消费者在面对增加的商品和服务类型时有了更多的选择,然而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更多的交易纠纷和潜在的侵权风险。对于传统的线下交易,消费者在其权益被侵害时,个人将其诉诸法院的代价在其承受范围之内。针对作为一个载体的电商平台,消费者很难将其受损归结到这个中介载体并主张自己的权利,而电商平台侵害的利益往往又是涉及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在电子商务平台适用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十分必要。为了更好地规制电商平台,可以进一步完善民事公益诉讼相关法律法规,在公益诉讼中引入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以此营造一个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的互联网环境。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more and more operators are trading their goods and services through the Internet, and e-commerce platforms have emerged as the times require. As e-commerce platforms grow, incidents that infringe on consumer rights are also increasing. With the ever-changing consumer market and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diverse consumer transaction models, consumers have more choices when faced with increasing types of goods and services.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more transaction disputes and potential conflicts have arisen. For traditional offline transactions, when consumers’ rights are infringed, the cost of individuals taking them to court is within their tolerance. As for the e-commerce platform as a carrier, it is difficult for consumers to attribute their damage to this intermediary carrier and claim their own rights, and the interests infringed by e-commerce platforms often involve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any consume
彭芳芳
关键词:公益诉讼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法律保护
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裁判执行程序的转化
2025年
优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及其裁判执行制度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协调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程序滞后性与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紧迫性的重要手段,人民法院可以在受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前依申请采取诉前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受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时,诉前保全措施自动转化为诉讼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针对已经被采取保全措施的财产进一步采取先予执行措施的,诉讼保全措施自动转化为先予执行裁定执行中的控制性执行措施。执行部门依法受理审判部门移送的生效实体裁判的,保全或先予执行裁定的执行程序自动转化为本案判决执行程序。伴随民事公益诉讼裁判执行程序性质的转化,执行措施及其相应的执行救济程序均自动发生转化。
黄忠顺
关键词:诉讼保全先予执行公益诉讼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衔接理论与优化路径
2025年
本文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衔接理论为切入点,探讨其与其他环境诉讼的衔接问题。本文从理论共性出发,分析了环境诉讼在保护客体、设立目的和权利来源上的一致性,同时指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在性质、责任方式和诉前程序上的特殊性。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立法规范不健全、举证责任不明确、程序规则不协调等问题,本文提出健全立法规范、明确举证责任、优化程序规则等路径,旨在促进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有效衔接,提升环境司法效能,推动环境治理与修复。
陈玉佩
关键词:环境法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检察民事公益诉讼难点与优化
2025年
《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检察机关提起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是数字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国家保护主义的有效司法路径,可以起到预防和推动源头治理的作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案件范围界定不科学、调查取证和举证质证难度高等难点问题。对此,应把风险预防列为该项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从科学界定案件范围、完善调查取证和举证质证程序等方面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全面推动数字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治理迈向新的维度。
白玉雷晓媛王天栋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惩罚性赔偿
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检视与制度优化
2025年
从损害救济转向风险预防是环境社会共治的必然趋势。在此语境下,我国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也逐渐从以事后损害赔偿为中心的补偿型公益诉讼,向以事前风险防范为目标的预防型公益诉讼延展。聚焦司法审判实践、考察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运行现状及实践困境、探索契合该类诉讼特点的制度优化路径,有助于增强公益诉讼的预防功能。具体包括:拓展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救济范围,将纯粹生态环境风险以外的环境健康风险也纳入法律规制范畴;优化“重大风险”的司法认定规则,完善环境质量标准与风险评估机制,特别关注人体健康的保护需求;合理分配双方当事人的证明责任,厘清“关联性”与“因果关系”之证明差异,适用“优势证据”证明标准减轻原告的举证负担。
李雯静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侵权
全过程视角下社会组织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研究
2025年
目前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所占比例依旧不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立法制度中对此的规定有许多含糊不清的地方,有待进一步解释和完善。因此需要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依据为基础,从全过程视角研究社会组织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运用法律解释等方法,从立法目的等角度,并借鉴域外经验提出解决方案。为我国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研究提出一种新视角,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黄嘉伟
关键词:社会组织环境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法律解释

相关作者

杨雅妮
作品数:66被引量:241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民事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 当事人适格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藏族
张旭东
作品数:59被引量:376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 惩罚性赔偿 环境公益 法律制度研究
张嘉军
作品数:82被引量:354H指数:10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民事诉讼 民事公益诉讼 检察 诉讼契约 公益诉讼
傅贤国
作品数:44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民事公益诉讼 司法实践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司法解释 证明责任分配
刘显鹏
作品数:65被引量:21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民事诉讼 电子证据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证明责任分配 检察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