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1篇“ 母亲孕期“的相关文章
- 母亲孕期吸烟及子代遗传风险与全肿瘤死亡风险的队列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母亲孕期吸烟和子代遗传易感性对全肿瘤死亡风险的独立和综合影响。方法基于英国生物银行(n=419228)数据,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母亲孕期吸烟对子代全肿瘤(包括男性16种和女性18种恶性肿瘤)死亡风险的影响,并分析母亲孕期吸烟与子代遗传因素的联合效应和交互作用。结果母亲孕期吸烟与子代全肿瘤死亡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其中男性增加13%[风险比(HR)=1.13,95%CI:1.06~1.20],女性增加19%(HR=1.19,95%CI:1.11~1.27)。与低遗传风险者相比,高遗传风险者的全肿瘤死亡风险最高(男性:HR=1.42,95%CI:1.30~1.55;女性:HR=1.38,95%CI:1.25~1.52)。与母亲孕期未吸烟、低遗传风险的参与者相比,母亲孕期吸烟且高遗传风险的男性全肿瘤死亡风险增加56%(HR=1.56,95%CI:1.37~1.77),女性增加59%(HR=1.59,95%CI:1.39~1.83)。结论母亲孕期吸烟可能会增加子代的全肿瘤死亡风险,且在高遗传风险的个体中母亲孕期吸烟的危害更严重。
- 庞官连马志敏诸铭轩葛文静牟园淋王国庆朱兆鹏李樵朱猛
- 关键词:前瞻性队列研究
- 母亲孕期高脂饮食促进子代主动脉血管内皮间充质转变
- 2024年
- [目的]研究小鼠在孕期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对其成年子代主动脉血管内皮间充质转化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待母鼠分娩后,子代小鼠正常饮食16周。采用Western blot、RT-qPCR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小鼠血管行病理分析。[结果]与母亲孕期正常饮食的子代小鼠相比,孕期高脂饮食的子代小鼠血管内炎症分子表达、血管巨噬细胞浸润、单核细胞-内皮层黏附明显增加(P<0.05)。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对主动脉弓内弯处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孕期高脂饮食子代小鼠内膜上的CD31水平降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则上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母亲孕期高脂饮食子代小鼠血管内膜CD3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表达降低(P<0.05),α-SMA、波形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同时,母亲孕期高脂饮食子代小鼠主动脉弓内弯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活性增强、血管胞外基质的沉积增多。另外,孕期高脂饮食后,其子代血管的Krüppel样因子2(KLF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分别降低了76%和59%。[结论]孕期高脂饮食可以导致其子代主动脉血管内皮间充质发生转变。该结果对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性疾病的早期预防具有一定的意义。
- 何慧朱沅董豆豆丁萌姜天宇莫晓川王筑婷欧海龙
- 关键词:高脂饮食母亲孕期子代
- 母亲孕期风险暴露对儿童焦虑症及其亚型脑结构和功能影响的关联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母亲孕期风险暴露对儿童焦虑症及其亚型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基于ABCD(Adolescent Brain Cognitive Development)数据库5686名儿童(平均年龄9.95岁,其中焦虑症儿童2743名)数据,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比较焦虑组和焦虑症亚型组与健康组儿童孕期风险暴露、大脑结构以及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差异,并且探究母亲孕期风险因素与儿童脑结构以及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关联。结果:(1)与健康组对比,焦虑组儿童表现出母亲孕期风险暴露(如接受医疗护理次数)增加和颞上回等皮层厚度增加、脑岛等表面积降低以及扣带顶叶网络-尾状核等的功能连接增强。(2)母亲孕期医疗护理与焦虑组儿童左侧颞上回厚度增加有关。(3)母亲孕期风险暴露(如严重贫血、孕期医疗护理次数)是儿童焦虑症及其亚型的共同风险,同时焦虑症亚型儿童大脑结构和功能连接也表现出异常。结论:母亲孕期风险暴露是儿童焦虑症的重要风险因素,其长期影响可能与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有关。
- 赵飘飘顾薪睿刘宇刘宇范华鑫廉正旭胡叶辰杨森友吴欣然张捷
- 关键词:脑结构
- 母亲孕期压力对子代基因表观修饰影响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母亲孕期压力对子代具有深远影响,母亲孕期的心理压力不仅会对子代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对子代行为产生影响。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因素在母亲孕期压力调控成年子代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功能。表观遗传是研究没有DNA序列变化,但是可遗传和可逆转的基因组功能的调控。母亲孕期压力诱导产生的过度焦虑、抑郁或其他应激障碍,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RNA调控机制对子代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第三代的身心健康。本文试图从母亲孕期压力对子代基因表观修饰的影响进行综述。
- 李慧董英辉戴芳芳耿亚松王树松郑波
-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
- 母亲孕期增重及孕前体质量指数对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分析孕产妇孕期增重合并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子代学龄儿童体重状况的影响。方法2020年11—12月,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13所小学一年级学生,与出生监测数据库比对,选取保存有完整出生信息的755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母亲孕前及孕期相关信息,分析孕期增重联合孕前BMI对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1)一年级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89%和18.41%;(2)母亲孕期增重过度(OR=1.678)、孕前超重肥胖(OR=2.315、2.41(2)是子代学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3)孕前消瘦的母亲,若在孕期增重过度会增加子代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的风险(OR=7.436,95%CI:1.489~37.143,P<0.05);(4)母亲孕期增重过度合并孕前肥胖时,其子代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显著增加(OR=3.606,95%CI:2.030~6.405,P<0.05),而孕期增重适宜且孕前消瘦的母亲其子代学龄儿童出现超重肥胖的风险显著降低(OR=0.217,95%CI:0.049~0.967,P<0.05)。结论孕期增重过度会增加子代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和围生期保健工作,帮助孕妇在孕期维持适当的体重增加是预防儿童肥胖的重要策略。
- 胡彩霞邬天凤陈华王森陈亦晨盛嘉懿孙良红曲晓滨周弋柏品清
- 关键词:孕期增重体质量指数学龄儿童超重肥胖
- 母亲孕期低水平重金属暴露与儿童BMIz短期和长期发育轨迹关联的出生队列研究
- 目的了解马鞍山孕期镉、汞、铅和砷的暴露水平和分布特征,评估不同年龄段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并构建儿童体质量指数z分数(BMIz)发育轨迹,探讨母亲孕期低水平重金属暴露与儿童短期和长期BMIz的关联及可能的关键窗口期。方法本研究...
- 王子函
- 关键词:孕期儿童体质量指数
- 新生儿出生体格与父母体质指数及母亲孕期营养的关系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体格与父母体质指数及母亲孕期增重、贫血的关系,为提高妇幼保健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20年1—12月在兰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的100名孕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调查。采用自行的设计问卷对孕产妇进行调查,通过面对面访谈、就诊时检测的方式收集父母亲一般情况、围孕产期生活习惯、父母亲身高、体重、新生儿分娩情况、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检测值、出生体格等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父亲BMI类型与新生儿出生体格相关,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肥胖组父亲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01±0.28)kg、(3.25±0.44)kg、(3.40±0.34)kg,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93,P<0.05)。母亲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相关,增重不足、增重正常、增重超重组母亲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22±0.42)kg、(3.19±0.34)kg、(3.40±0.45)kg,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78,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亲BMI,母亲孕期增重、孕前BMI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父亲饮酒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父亲BMI、母亲身高与新生儿出生身长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出生体格与父母体质指数及母亲孕期增重有关,应多关注父亲因素对儿童早期发育的影响。
- 张永花成丽霞鲁春兰禹蕾裴树伟
- 关键词:新生儿孕期营养
- 母亲孕期PM2.5金属成分混合暴露对婴幼儿哮喘和喘息的影响
- 张晋
- 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1~3岁幼儿屈光异常与母亲孕期疾病的关联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江苏省苏州市1~3岁幼儿屈光异常与母亲孕期疾病的关联。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2021年1—12月苏州市高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1~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围产期相关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和裂隙灯检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屈光筛查及眼球运动检查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幼儿屈光发育与母亲孕期疾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8364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24.65±3.38)月龄,屈光异常率为47.80%,其中散光率、疑似屈光参差率、疑似近视率和异常远视率分别为44.50%、1.70%、1.00%和0.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母亲孕期患有高血压、甲状腺和感染性疾病等的幼儿屈光异常发生风险较高[比值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2.05(1.49~2.82)、1.50(1.27~1.77)和2.09(1.66~2.63)]。结论母亲孕期所患疾病与幼儿屈光异常有关联。
- 聂桥冯柯红王诚钱登娟
- 关键词:幼儿屈光异常
- 母亲孕期焦虑状态对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母亲孕期焦虑状态对1~3岁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影响,为生命早期科学育儿及情绪社会化发育异常儿童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2年9月—2023年3月收集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的815名1~3岁幼儿及幼儿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幼儿社会情绪评价量表(CITSEA)评估幼儿情绪社会化能力,同时调取幼儿母亲孕期体检焦虑状态评估报告,母亲孕期体检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状态。结果全体幼儿CITSEA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失调域和能力域得分分别为(49.40±9.48,47.42±9.60,48.67±10.15,50.07±10.20)分,其中男童外显行为域得分(50.89±9.45)高于女童(48.76±9.50)、能力域得分(49.22±10.30)低于女童(51.17±9.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0,-3.03,P值均<0.05);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失调域和能力域异常检出率分别为7.36%,7.12%,7.61%,7.24%,其中男童分别为8.43%,6.32%,7.96%,7.49%,女童分别为6.19%,7.99%,7.22%,6.96%,不同性别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0,0.85,0.16,0.09,P值均>0.05)。母亲孕期不同焦虑状态(正常、轻度、中重度)幼儿外显行为域得分(47.77±9.52,49.56±8.95,52.51±9.77)、能力域得分(51.70±10.38,49.65±10.05,46.68±1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05,7.10,P值均<0.01);母亲孕期不同期焦虑状态幼儿外显行为域、能力域异常检出率(4.81%,7.54%,11.17%;4.81%,6.96%,1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60,7.98,P值均<0.05)。结论母亲孕期焦虑状态对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应提供多维度社会支持,关注孕期家庭环境和教育,改善儿童情绪社会化水平。
- 许占斌倪钰飞徐小晶顾秋燕江琤琤王飞英何莉
- 关键词:受孕期焦虑情绪精神卫生
相关作者
- 陶芳标

- 作品数:1,034被引量:7,722H指数:36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 研究主题:儿童 青少年 精神卫生 队列研究 抑郁
- 肖亦爽

- 作品数:37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儿童 发病率 患儿 母亲孕期
- 刘俐

- 作品数:7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研究主题:儿童 母亲孕期 精神卫生 学龄前儿童 家庭
- 赵克娜

- 作品数:19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青少年 母亲孕期 子代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李生慧

- 作品数:77被引量:55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 研究主题:睡眠 儿童 睡眠时间 肥胖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