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76篇“ 正骨手法“的相关文章
运动捕捉技术在传统正骨手法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传统正骨手法是临床常用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式,然而其操作虽已规范,却缺乏客观技术指标用于参考评估。随着运动捕捉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该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手法研究。运动捕捉技术主要有机电式、电磁式、光学式三类,其中三维动态捕捉是光学式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梳理运动捕捉技术在颈椎旋扳手法、颈椎旋提手法、颈椎端提手法、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及其他相关手法中的应用,发现多为运动捕捉技术获取和分析传统正骨手法具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量化研究,通过直观化手法操作特征,优化传统正骨手法,但研究存在样本量少、缺乏对比组等局限,未来应重点关注手法安全性,扩大样本规模、增加对比组、开展更多临床试验以完善研究,以期推动传统正骨手法在临床中的传承与发展。
陈安翔刘宇
关键词:正骨手法运动学
滇南正骨名医苏采臣正骨学术思想及其特色正骨手法
2025年
滇南苏氏正骨流派为中医骨伤科流派之一,滇南正骨名医苏采臣为滇南苏氏正骨流派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该文系统总结了苏采臣的“顺”“合”“归”的正骨学术思想及其“原始创腔”“治血先治脉,复脉先复骨;整骨兼顺筋,瘀去骨自生”的正骨核心理念,并详述了5种治疗常见上肢骨折的正骨手法,即摇推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漂浮法治疗尺桡骨双骨折、五步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分时段法治疗肱骨干骨折、脱套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苏采臣的正骨学术思想、正骨核心理念及其特色中医正骨手法,构建了滇南苏氏正骨学术思想及理论体系,可为中医治疗骨伤疾病提供治疗思路,将对中医骨伤的特色流派传承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田苗祝有阳夏煜博周晓寒罗文郭英王涛
关键词:学术流派中医正骨手法
中医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脊柱骨伤的临床效果评估
2025年
分析中医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对脊柱骨伤患者临床疗效及触觉评分、运动评分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择86例脊柱骨伤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n=43),中医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对照组(n=43),传统开放手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VAS、Barthel、Fugl-Myer评分、触觉评分、手术、住院、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没有差别(P>0.05),VAS评分降低(P<0.05),触觉评分升高(P<0.05),Barthel、Fugl-Myer评分没有差异(P>0.05),手术、住院时间缩短(P<0.05),出血量减少(P<0.05),骨折愈合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医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脊柱骨伤在缓解疼痛、改善触觉功能和减少术后出血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尽管与传统开放手术在骨折愈合时间和功能评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其能够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且具备较好的临床可操作性,值得在脊柱骨伤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高佳丽
关键词:中医正骨手法小针刀传统开放手术
老年腰突治疗中正骨手法联合温针灸的疗效探析
2025年
探析老年腰突治疗应用正骨手术+温针灸疗法的作用效果。方法 对2023年3月至2024年3年收治老年腰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参与者共100例,对照组病患为西医联合针刺疗法,参与者共50例,另外50例接受正骨手法+温针灸疗法的老年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腰椎功能情况、疼痛情况、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结果 从医护人员评估结果上看,观察组有效率结果是94.0%比对照组有效率78.0%明显更高(P<0.05)。利用JOA评分评定腰椎功能,观察组功能提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炎性因子水平表明,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对生活质量中不同维度展开观测,观察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均呈更高显示,(P<0.05)。结论 正骨手法与温针灸联合用于老年腰突治疗的疗效十分显著,可有效促进老年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感的同时,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下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升高,病情康复进程加快,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吕小梅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正骨手法温针灸
郭氏正骨手法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有效性
2025年
目的分析先天性肌性斜颈运用郭氏正骨手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莆田市第一医院中医科接诊的6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运用郭氏正骨手法治疗,分析两组头颈部活动度(头部偏斜角度、颈部侧屈活动度和颈部旋转活动度)和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头部偏斜角度、颈部侧屈活动度和颈部旋转活动度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2个月、4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组头部偏斜角度小于对照组,颈部侧屈活动度和颈部旋转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头面倾斜、眼嘴低下、颈椎侧凸畸形、侧屈受限、旋转受限和面部不对称症候积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面倾斜、眼嘴低下、颈椎侧凸畸形、侧屈受限、旋转受限和面部不对称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郭氏正骨手法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对于患儿头颈部活动度恢复具有促进意义,且患儿疾病症状将得到有效改善。
郑晓丽黄霞
关键词:先天性斜颈肌性斜颈
林氏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杠杆力学原理分析
2025年
林氏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常用的有垫枕背伸按压法、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坐位定点旋转扳法、立体定位斜扳法、提拉旋转斜扳法等。本文根据动力臂的长短,将以上手法分为短力臂手法和长力臂手法2类,对林氏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杠杆力学原理进行了分析,为此类手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戴恒亮郭汝松韩志刚范志勇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
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4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80)与B组(n=80)。B组行常规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固定治疗,A组行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和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B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12周疼痛、运动功能、稳定性、日常活动评分均较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A组屈曲、伸展、旋前、旋后活动度均较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较B组的13.7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快患儿康复,增加肘关节活动度,改善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行性高。
卢凤珊李伟强柯荣华马洪郭跃明
关键词:小夹板外固定肱骨髁上骨折
基于中医理论的颈腰椎病正骨手法与针灸理疗综合疗法应用研究
2025年
分析基于中医理论的颈腰椎病正骨手法与针灸理疗综合疗法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唐烽珅中医诊所2023年6月~2024年5月收治的100例颈腰椎病病患,随机纳入正骨手法组与综合疗法组各50例。正骨手法组予以正骨手法治疗,综合疗法组予以正骨手法与针灸理疗综合疗法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相较于正骨手法组,综合疗法组的疼痛指标以及治疗后的CASCS、JOA、PSQI、SF-36得分值皆更好,P<0.05;综合疗法组总有效率高于正骨手法组,P<0.05。结论 基于中医理论的颈腰椎病正骨手法与针灸理疗综合疗法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病患疼痛,提高颈腰功能,改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值得推行。
唐烽珅吴雪娟黄昌鸿
关键词:中医理论颈腰椎病正骨手法针灸理疗综合疗法
观察脊柱微调正骨手法和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疗效
2025年
研究脊柱微调正骨手法和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01月-2024年01月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收治的寰枢椎半脱位患者共计50例,随机数字分组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单组25例,分析治疗价值。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ADI、VBLADS、枢椎棘突偏移度低,颈椎曲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感评分低,P<0.05;研究组疗效高,P<0.05。结论 脊柱微调正骨手法和传统推拿手法联合运用在寰枢椎半脱位患者治疗中,可优化患者的影像学相关指标,降低患者疼痛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建议运用。
兰玲琦
关键词:寰枢椎半脱位疗效
B超引导结合正骨手法在胫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术中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B超引导结合正骨手法复位在胫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垫江医院骨四科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胫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试验组采用B超引导结合正骨手法进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功能康复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3.33%vs 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结合正骨手法在胫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术中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中透视次数少、术后功能康复快等优势。
向小龙尹玮
关键词:B超正骨手法胫骨骨折闭合复位

相关作者

吕立江
作品数:198被引量:663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正骨手法 生物力学
范志勇
作品数:109被引量:627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林氏 正骨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岭南 推拿
段俊峰
作品数:196被引量:710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颈椎病 治脊疗法 疗效观察 脊椎相关疾病 相关疾病
陈朝晖
作品数:69被引量:285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理筋 正骨手法 膝骨关节炎 运动疗法 康复
吴山
作品数:112被引量:700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林氏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法治疗 手法 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