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6篇“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的相关文章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显像诊断鼻咽癌放疗后残留病灶的价值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在鼻咽癌放疗后残留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在本院治疗的36例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放疗后行PET或MRI/CT检查,依据病理或随访结果对残留病灶进行定性评价。结果:36例患者中,PET显示异常浓聚、诊断为病灶残留的有23例,而MRI/CT为18例,PET诊断病灶残留的灵敏度和假阳性率分别为91.5%和8.7%,而MRI/CT分别为77.3%和22.2%。结论:18F-FDG-PET对鼻咽癌放疗后残留病灶的判断较MRI/CT准确。
张洋张宁冯彦林张国义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残留病灶
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在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探讨氟脱氧葡萄糖 (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PE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定位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1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FDGPET和CT检查 ,利用CT和FDGPET CT图像融合软件分别勾画大体肿瘤体积 (GTVCT和GTVPET CT) ,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  13例患者除 2例外 ,其他患者的GTVCT和GTVPET CT均不同 ,其中 5例GTVPET CT大于GTVCT,平均增加 2 9.2cm3 ;6例GTVPET CT小于GTVCT,平均减少 4 1.6cm3 。结论 与单纯CT图像相比 ,FDGPET CT融合图像不仅能更好地分清肿瘤与正常组织 ,而且对纵隔淋巴结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于会明于金明刘运芳赵献光马丽
关键词: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适形放疗NSCLC
结直肠癌双时相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前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期对结直肠癌患者制定治疗决策以及评估预后复发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结直肠癌双时相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
杨佳宁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体层摄影术
双时相^(18)F-FDGPET/CT代谢参数对结直肠癌分期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双时相^(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代谢参数对T4分期、N分期、M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了46例治疗前行PET/CT检查同时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测量代谢参数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肿瘤代谢体积(MTV)、MTV2.5(SUVmax=2.5为阈值勾画的ROI统计分析)、糖酵解总量(TLG)、TLG2.5对淋巴结转移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选取最优代谢参数,将代谢参数与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用ROC曲线预测代谢参数对T4分期、淋巴结转移、M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MTV、TLG对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大于MTV2.5、TLG2.5(0.752vs.0.737,0.802vs.0.787)。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峰值标准摄取值(SUVpeak)、最大去脂肪标准摄取值(SUL)与T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长径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5、0.409、0.297,0.319、0.376、0.297,0.299、0.401、0.332,P均<0.05),SUL与肿瘤长径的相关系数高于SUVmax。MTV、TLG与T4分期、淋巴结转移、M分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4、0.436、0.349,0.598、0.521、0.366,P均<0.05),且TLG的相关系数最高。SUVmax、SUVpeak、肿瘤与肝脏标准摄取值比值(TLR)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值为-0.395、-0.298、-0.328,P均<0.05)。TLG对于T4分期、淋巴结转移、M分期的预测价值较高,AUC值分别为0.688、0.802、0.716。结论MTV、TLG比MTV2.5、TLG2.5对淋巴结转移更有意义。双时相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TLG对于前结直肠癌分期有更重要的预测作用。
杨佳宁宋丽萍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体层摄影术
^(18)F-FDG PET/CT联合血清CA19-9、CEA、NSE鉴别胰腺导管腺癌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联合血清CA19-9、CEA、NSE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pDAC和p NETs患者临床资料、^(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NSE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灶大小、位置、胰管受累情况及^(18)F-FDG PET/CT显像中代谢形态、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周围淋巴结及肝转移情况、血清CA19-9、CEA、NSE结果,分析两者的有效鉴别诊断指标,对比^(18)F-FDG PET/CT显像中SUVmax联合血清CA19-9、CEA、NSE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入组74例患者,男42例、女32例,pDAC46例,年龄46~82岁,平均(66.48±8.84)岁,pNETs 28例,年龄47~73岁,平均(58.64±6.50)岁,pDAC组SUVmax均值(5.55±2.01),pNETs组SUVmax均值(4.62±2.10)。两组在性别、^(18)F-FDG PET/CT影像中代谢形态、SUVmax、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年龄、病灶大小、位置、胰管受累情况及肝转移情况、血清CA19-9、CEA、NSE结果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UVmax联合血清CA19-9、CEA、NSE较单独依据SUVmax的诊断效能均有所提高,其中以SUVmax联合CA19-9诊断效能最高,ROC曲线下AUC为0.891(95%CI:0.816~0.967,P <0.001)。结论 ^(18)F-FDG PET/CT联合CA19-9、CEA、NSE对胰腺导管腺癌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鉴别有较高临床价值,弥补了两者在^(18)F-FDG PET/CT显像中鉴别困难的不足,以SUVmax联合CA19-9诊断效能最高。
郑立春张欢顾程申新宇张晓明欧阳向柳
关键词:胰腺导管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体层摄影术
阿尔茨海默病及轻度认知障碍PET/MR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轻度认知障碍(MCI)被认为正常衰老和AD之间的过渡阶段。目前AD的治疗主要是延缓病情和预防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与干预尤为重要。新影像设备PET/MR实现了对AD及MCI代谢、结构以及功能的多模态研究融合。本文就目前PET/MR在AD及MCI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周荻席芊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
18F-FDG PET/CT联合HRCT及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被引量:32
2020年
目的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联合高分辨率CT(HRCT)及肿瘤标志物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60例经病理证实SPN患者均接受18F-FDG PET/CT显像和HRCT检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21-1)]检测,所有检查在3天内完成。PET-CT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法判断病灶的良恶性,HRCT根据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判断其良恶性,用化学发光法测量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SCC、CYFR21-1)。利用McNemar检验分别比较PET/CT+HRCT+肿瘤标志物与PET/CT+HRCT、单独PET/CT、单独HRCT对SPN判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60例SPN中45例恶性,15例良性。PET/CT+HRCT+肿瘤标志物三者联合、PET/CT+HRCT二者联合、单独PET/CT、HRCT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2%、83%、73.3%、73%,灵敏度分别为93%、84%、82%、71%,特异度分别为87%、80%、46.6%、80%。PET/CT+HRCT+肿瘤标志物三者联合诊断准确率均高于PET/CT+HRCT二者联合、单独PET/CT、单独HRCT(P均<0.05)。结论18F-FDG PET/CT与HRCT、血清肿瘤标志物三者联合诊断SPN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较单独PET/CT、HRCT诊断或PET/CT与HRCT二者联合诊断高,值得临床推广。
肖景兴王东叶静黄世桑黄红李靖君苏敏郭旭峰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肿瘤标志物
原发性纵隔混合恶性生殖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混合生殖细胞瘤(mixed germ cell tumor,MGCT)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7例纵隔MGCT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7例患者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5例同时行PET/CT检查。结果7例病灶均表现为分叶状或类圆形囊实性肿块,病灶最大径9.0~20.1cm,中位数15.7cm;增强动脉期瘤内均见强化迂曲血管影,静脉期血管影增多,瘤灶实性部分强化较动脉期明显,不均匀渐进性强化。5例PET/CT检查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范围约5.0~8.3,平均6.7±1.5。结论青少年男性、增强动静脉两期血管影逐渐增多、瘤灶实质不均匀渐进性强化、瘤灶血供丰富却不同程度囊变及坏死、18F-FDG高代谢的前纵隔囊实性肿块,有助于提示MGCT的诊断。
梁锐烘刘艳雯曾庆思
关键词:纵隔肿瘤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不明原因腹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不明原因腹水的病因学诊断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快速准确地鉴别腹水的良恶性对于明确病因、确定下一步的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至关重要。不明原因腹水是指腹水患者经过传统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MRI和B超等)腹水病因仍不能明确者。临床诊疗中,恶性腹水通常指恶性肿瘤及其腹腔转移瘤为主要原因所致的腹水,良性腹水指非恶性肿瘤病因如心源性、肝源性、肾源性及营养不良等所致腹水。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方法较多,如腹水常规生化、脱落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腹膜活检及腹腔镜探查等,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一种理想的诊断方法能同时兼具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满足可行性和临床经济学等要求,此外,某些检测手段在临床推广应用中尚具有一定的风险。寻找理想的腹水鉴别诊断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王运李林法(审校)
关键词:腹水标准化摄取值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探讨PET/CT显像在评估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表现
2020年
目的探究PET/CT显像在评估胰腺癌临床应用表现。方法选取疑似胰腺癌患者50例,在医院于2018年7月—2018年11月进行诊断检查,对比两组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PET/CT及CT平扫加增强影像学资料。结果经腹腔镜、手取病理诊断48例,其中慢性胰腺炎14例,胰腺癌34例,因PET/CT发现多处肝或肺转移,2例患者在经1年随访之后确诊为胰腺癌。确诊出的共36例患者,骨转移2例,肺转移2例,腹膜后淋巴结及胰周转移12例,腹膜转移4例,肝转移6例。对胰腺癌诊断中,相较于CT,PET/CT诊断的特异性、准确率、灵敏度均较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胰腺癌患者,采用PET/CT显像诊断检查,对其疾病的诊断和分期意义重大,能够取得显著诊断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张鹏博罗晓燕
关键词:胰腺癌胰腺炎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显像PET/CT

相关作者

辛军
作品数:181被引量:84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PET/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18F-FDG PET
丁重阳
作品数:156被引量:474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PET/CT 18F-FDG 脱氧葡萄糖 发射型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王荣福
作品数:588被引量:1,723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研究主题:PET/CT 放射性核素 肿瘤 核医学 放射性核素显像
李天女
作品数:158被引量:682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PET/CT 18F-FDG 脱氧葡萄糖 发射型计算机 PET/CT显像
郭启勇
作品数:794被引量:4,467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肝纤维化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