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8篇“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的相关文章
- 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放射性核素示踪剂(^(99m)Tc-MD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成像骨显像联合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诊断的效能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CT)联合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诊断的效能。方法:对2022年4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168例疑似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均进行了^(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以及PET/CT显像,且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分析^(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PET/CT显像以及两种显像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PET/CT显像以及两种显像联合的敏感度分别为90.08%(109/121)、79.34%(96/121)、99.17%(120/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度分别为91.07%(153/168)、80.95%(136/168)、95.24%(160/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预测率分别为78.57%(44/56)、61.54%(40/65)、97.56%(4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特异度和阳性预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联合PET/CT显像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和阴性预测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许艺津
- 关键词:肺癌
- ^(18)F-NaF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在动脉斑块显像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 2024年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钙化的进展也是心血管病风险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但斑块破裂的发生难以预测,钙化的进展也难以评估。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分子成像技术使得对高风险斑块的无创识别成为可能。^(18)F标记氟化钠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是可用于无创性检测动脉高风险斑块的成像方法,不仅可识别钙化活跃的斑块,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还可监测血管钙化的疾病进展、指导治疗干预,以及评估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疗效,促进治疗方法的改进。现对^(18)F标记氟化钠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的机制、识别易损斑块的能力、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能力等方面进行综述。
- 琚敏汪蕾方纬
-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在痴呆患者病因评价中的作用
- 2022年
- 痴呆是一种以获得性认知损害为主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理解力、定向力、视空间能力等认知功能下降。由于不同类型痴呆的干预方法不同, 故鉴别诊断极为重要。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可通过不同示踪剂多角度反映脑功能变化, 为痴呆的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文章对不同类型痴呆患者的PET特点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不同类型痴呆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思路。
- 常树艺张惠葛亚楠董艳红
- 关键词:痴呆额颞痴呆LEWY体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磁共振双探针显像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
- 2022年
- 目的探讨^(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68)Ga-DOTA-TATE)联合^(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磁共振(PET/MR)双探针多参数显像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诊断和分级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20年4月9日至2022年2月24日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9例胰腺占位患者[男27例、女32例,年龄22~75岁(51.8±13.3)岁]的临床资料,以及^(68)Ga-DOTA-TATE PET/MR和^(18)F-FDG PET/MR显像资料和参数。将所有病例分为PNEN组(42例)和非PNEN组(17例);其中39例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患者进一步分为1级组(27例)、2级组(12例)。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逻辑回归方法选择非零参数,将选定的特征与相应的非零系数结合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评估诊断效能。结果与非PNEN组相比,PNEN组患者病灶^(68)Ga-DOTA-TATE最大标准摄取值[46.70(22.37,76.35)比7.12(4.75,8.64)]、平均标准摄取值[25.50(13.^(18),43.90)比3.65(2.89,4.69)]、标准摄取值峰值[27.17(12.39,46.97)比5.46(4.12,6.56)],病灶总生长抑素受体表达[^(68).21(32.52,440.96)比26.02(14.87,69.57)],^(68)Ga-DOTA-TATE/^(18)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12.71(3.80,21.70)比1.10(0.52,2.35)],^(68)Ga-DOTA-TATE肿瘤背景比[13.31(5.54,22.38)比1.57(1.31,2.66)]、肿瘤肝脏比[6.54(2.90,9.63)比0.74(0.65,0.94)]、肿瘤脾脏比[2.36(0.97,3.70)比0.25(0.23,0.38)]、肿瘤纵隔比[104.41(34.03,206.52)比16.00(12.87,21.46)],^(68)Ga-DOTA-TATE最大标准摄取值/最小表观弥散系数(ADCmin)[55.14(22.50,96.37)比6.76(4.39,12.76)],^(68)Ga-DOTA-TATE平均标准摄取值/ADCmin[34.57(13.47,55.13)比3.57(2.46,6.81)]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8.00、25.00、32.00、198.00、54.00、31.00、28.00、19.00、10.00、56.00、44.00,均P<0.01)。PET/
- 白亚亚黄新韵孟宏平王思文张敏金佳斌李彪林晓珠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肿瘤分级
-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CT对肾细胞癌术前Fuhrman分级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18)F-FDG PET)/CT对肾细胞癌(RCC)术前Fuhrman分级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86例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RCC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RCC患者的病理结果,分析不同Fuhrman分级RCC患者的^(18)F-FDG PET/CT相关参数。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18)F-FDG PET/CT评估Fuhrman分级的准确性。结果RCC患者的病理类型以肾透明细胞癌为主。Fuhrman分级:Ⅰ~Ⅱ级70例,Ⅲ~Ⅳ级16例。Ⅰ~Ⅱ级RCC患者的病灶长径、短径均明显短于Ⅲ~Ⅳ级患者,SUV_(max)、SUR_(liver)及SUR_(aorta)均明显低于Ⅲ~Ⅳ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8)F-FDG PET/CT对Ⅰ级、Ⅱ级、Ⅲ级、Ⅳ级RCC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3.33%、93.10%、85.71%、100%,对全部RCC患者Fuhrman分级的诊断准确度为90.70%,与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907,P﹤0.05)。结论^(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越大、病灶直径越长,RCC患者的Fuhrman分级越高,^(18)F-FDG PET/CT对RCC患者的Fuhrman分级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 秦乡音王瑞芳李东升张会娟
- 关键词:肾细胞癌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 护士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术辐射防护知识及基本知识调查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护士对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术(PET-CT)辐射防护知识及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方法以整群抽样方式抽取医院放射治疗与诊断相关科室(介入科、放疗科、影像科室)和门诊、内科、外科相关科室护士96名为调查对象,统计分析护士的一般资料,并分析护士对PET-CT辐射防护知识及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比较不同特征护士对辐射防护知识及基本知识了解的及格情况。结果护士知晓率较高的调查内容包括对放射性的认识、辐射的危害性、辐射防护的目的、对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态度、电离辐射中对正常组织的防护、肿瘤放射治疗中防护的意义等,但对核医学实践中针对患者的原则、肿瘤放射性治疗事故、辐射事故的上报时限、空气中穿透能力最强的射线等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96名护士对PET-CT辐射防护知识及基本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7.01±9.57)分,总及格率为45.83%(44/96);不同年龄、职务、文化程度、职称、科室的护士辐射防护知识及基本知识的总及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对PET-CT辐射防护知识及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欠佳,应加强护士辐射剂量相关教育,建立、完善辐射防护管理制度,以提高护士的认知程度。
- 万传柳万严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术护士
- 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脑内D2/D3受体分布的18F-Fallypride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研究
-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渐进和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往认为,ALS仅影响运动功能,但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该病存在其他非运动系统损害...
- 傅小玲
-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多巴胺受体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 文献传递
-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就诊的肺癌(或拟诊为肺癌)患者176例,所有患者均行PET(观察组)及胸腹部CT(对照组)检查。结果 PET与CT共发现250个肺内病灶,其中160个为恶性病灶(64.0%),90个为良性病灶(36.0%)。治疗组肺内良恶性病灶的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94.9%、93.8%、94.6%,对照组分别为43.9%、65.9%、57.8%,观察组各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直径大于或等于1.5cm病灶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肺癌肺门淋巴结、远处淋巴结转移中,观察组的特异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敏感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与CT相比在判断肺内病灶良恶性程度上占有一定优势,并能准确地判断肺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 石磊习隽丽曾伟
- 关键词:肺癌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CT
- CT、MRI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CT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4年
- 随着其发生率的增加及临床治疗方式的细化,对宫颈癌术前的明确分期及对肿瘤术后复发及转移的评估尤为重要。同一肿瘤应用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出现不同的结果,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所以影像学检查在肿瘤术前分期及术后复发病例评估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 杨东张洪文刘辉戚洁
- 关键词:宫颈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评价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OVID)和EMBASE(检索时间为2010年12月13日),并采用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期刊的方法收集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性试验。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文献纳入及文献质量评价,应用MetaDisc 1.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以淋巴结分区为单位)的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84、0.93;诊断比值比为47.89;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973 8。结论 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很高,可以作为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选择,但在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其诊断费用和安全性。
- 苏乃川李春洁史宗道杨娴睿
- 关键词:口腔肿瘤肿瘤转移
相关作者
- 许晓平

- 作品数:42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SPECT/CT 前列腺癌 PSMA 小分子抑制剂
- 甄海宁

- 作品数:114被引量:488H指数:10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胶质瘤 人脑胶质瘤 脑肿瘤 SURVIVIN 细胞凋亡
- 大久保修一

- 作品数:8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香川大学
- 研究主题:人脑胶质瘤 胶质瘤 PET成像 蛋氨酸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 王孟昭

- 作品数:227被引量:2,384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 研究主题: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 李龙芸

- 作品数:280被引量:2,362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肺癌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