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4篇“ 歌舞表演“的相关文章
- 流行歌舞表演中“歌”与“舞”相结合的应用途径
- 2024年
- 现代流行歌舞表演是一种歌唱与跳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其中的“歌”是指在表演过程中歌唱的状态,并非单指歌曲。而“舞”则是指在保持歌唱的状态下配合歌曲来跳舞,也非单纯意义的舞蹈。歌舞表演中,“歌”与“舞”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歌与舞相互融合,会极大地增强演出的视听效果,是深得现代观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与普通的流行音乐演唱不同,流行歌舞表演对于表演者的要求更高。作为流行歌舞表演者,既要能歌善舞,还要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通过流行歌舞表演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本文首先对流行歌舞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别探讨“歌”与“舞”在流行歌舞表演当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流行歌舞表演的实践需求,探索在流行歌舞表演当中,“歌”与“舞”相互结合的有效应用,希望为促进流行歌舞发展提供参考。
- 徐子雯
- 关键词:表演实践
- 电影《马戏之王》中的歌舞表演与镜头语言
- 2024年
- 张塔拉
- 让我们与“猫”相遇——探索儿童戏剧中的歌舞表演
- 2023年
- “猫”是独特的,“猫”是“鲜活”的,幼儿在真实与想象的戏剧世界里与“猫”相遇,将幼儿的生活经验作为前提,从最初的模仿到感受欣赏;再到幼儿自由表达肢体语言……师幼积极互动,共同为角色注入生机,共同体会戏剧的魅力。剧本根据百老汇经典歌舞剧《猫》进行改编,使故事更加便于幼儿理解和体验。猫王国里的猫咪不想一直生活在伸手不见五指的下水道里,它们想找回原来美好的猫王国,可是怎么办呢?戏剧冲突从这里产生,教师与幼儿共同创编,不断倾听幼儿的声音,不断在过程中体验感悟。
- 陶媛
- 关键词:体验感悟儿童戏剧歌舞表演戏剧冲突积极互动创编
- 村超非遗歌舞表演的现状与发展机遇研究
- 2023年
- 本文深入探讨了村超给非遗歌舞表演带来的发展机遇。研究发现,村超平台通过家喻户晓的赛事和展演活动,促进了非遗歌舞表演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加深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村超汇集了各省各民族民间球队,为非遗歌舞表演搭建了同台交流的平台,推动了文化融合和创新。此外,村超客观上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民族大团结的精神。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认识,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提供参考。
- 王丽
- 关键词:文化融合民族大团结文化发展
- “新歌舞”的新境界 论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中的歌舞表演
- 2023年
- 王国维对戏曲有一个简单概括的总结——“以歌舞演故事”,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革,这个说法未必严谨。经过进一步研究,人们认为成熟戏曲剧种的歌舞已经程式化了。比如,执一个马鞭便代表你已经骑在了马上,可以做各种骑马的动作。程式化的特点是虚拟性和固定化,即不需要实物的表演,表现某一类事物或人物及情感的方式是固定的。但传统戏曲很多是表现过去生活的,程式就有了局限,很多现代的生活就无法表现或表现得不好。于是,戏曲人就想了很多办法来较好地表现现代生活,导演张曼君就提出了戏曲的“新歌舞叙事”。
- 杨晓乐
-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传统戏曲戏曲剧种歌舞表演程式化
- 20世纪20—30年代黎锦晖儿童音乐创作研究——以儿童歌舞表演曲和歌舞剧为例
- 2023年
- 本文主要对黎锦晖20世纪20—30年代的儿童音乐创作进行研究,具体围绕其创作的儿童歌舞表演曲和儿童歌舞剧开展案例研究,探寻黎锦晖儿童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特点,以及对我国儿童音乐发展产生的特殊价值。同时,还以《努力》《可怜的秋香》《小小画家》三部黎锦晖的代表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黎锦晖儿童音乐作品的特点与价值进行阐述,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和音乐作品的分析与解读,揭示黎锦晖儿童音乐的积极作用。
- 苏红月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儿童歌舞剧
- 从歌舞送灵到歌舞表演:湖北长阳县资丘镇土家族“撒叶儿嗬”变迁研究
- 张晶萌
- 再造形象:老达保拉祜族歌舞表演者的角色研究
- 老达保拉祜族歌舞表演群体,包含了整个村寨一半的人口。他们是在老达保长大,受到本民族和本地音乐文化影响,成长为拉祜族歌舞表演者。2004年被中央电视台导演发掘,从此开启了他们走出澜沧、走出云南、走出中国的星光大道。随着老达...
- 林豆
- 关键词:歌舞表演角色塑造拉祜族
- 高职歌舞表演《专业技能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被引量:1
- 2021年
- 目前全省艺术类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时间较短,许多专业的定位以及培养目标还不十分准确,譬如音乐表演、歌舞表演专业中的声乐课程,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在继续参照或者沿用本科音乐院校的教学大纲,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职业教育重点突出"应用型,技能型"特点的现象,声乐教学依然采用"单一"形式,从专业办学来看,不利于节省教学成本。
- 周淳
-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专业技能课教学成本专业办学歌舞表演音乐院校
- “歌”“舞”深度融合下的复合型歌舞表演人才培养探究
- 2021年
- 艺术领域教育一直在突破和创新,复合型歌舞表演人才培养作为其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目标,在一些地方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效果也非常显著。但是,很多地方在培养复合型歌舞表演人才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制约了艺术领域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复合型歌舞表演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夏志恒
相关作者
- 尚媛

- 作品数:15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
- 研究主题:儿童歌舞剧 儿童 歌舞表演 教学 演奏风格
- 阳宁东

- 作品数:22被引量:142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 旅行社 民族文化 博弈论 民族旅游开发
- 高玉娟

- 作品数:9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舞蹈 舞种 表演 教学促进 民族舞
- 张姝

- 作品数:3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 研究主题:舞蹈 高校 教学模式探讨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
- 张金尧

- 作品数:67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
- 研究主题:电视连续剧 电视剧 艺术学理论 电影 文艺批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