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1篇“ 横行骨折“的相关文章
多工况下翼状钛板固定髋臼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2025年
本文旨在以有限元法对比分析在多工况下翼状钛板与传统钛板固定髋臼前柱伴后半横行(ACPHT)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差异。首先,建立髋臼ACPHT骨折的4组内固定模型,并通过分析软件计算得出站立、静坐、前伸和外展工况下的髋关节受力;然后,对螺钉和钛板的应力,以及骨折断端面的应力和位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使用翼状钛板固定髋臼ACPHT骨折时,螺钉应力峰值在各工况下均减小,而翼状钛板的应力峰值在站立、静坐工况下减小,在前伸、外展工况下增大;骨折断端面的相对位移和应力均值在各工况下均减小,但在前伸、外展工况下的数值较大。翼状钛板固定髋臼ACPHT骨折时能降低螺钉疲劳失效的概率,在前伸、外展工况下能承担更大的载荷,提高骨盆的力学稳定性,且骨折断端面应力更有利于刺激断端愈合,促进骨组织生长,但不可过早进行前伸、外展康复锻炼。
张建武乌日开西·艾依提吕刚买买艾力·玉山马志强马超
关键词:髋臼骨折多工况生物力学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探究对髌骨横行骨折患者使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郑州大学医院骨科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收入68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4例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34例患者使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膝关节评分、疼痛评分、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髌骨横行骨折患者使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疼痛情况,缩短住院时间与下床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梁魁毕方刚
关键词:关节镜微创技术
微创手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髌骨横行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不及时进行处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但常会导致许多不良反应。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微创手术(MIS)治疗髌骨横行骨折以其独有的优势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MIS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毕进董文伟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创手术
关节镜下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
2024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濮阳市中医医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92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病例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两组。以接受关节镜联合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的46例为A组,以接受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的46例为B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膝关节活动范围优良率、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切口总长度、手术及住院用时较B组更短,术中失血量较B组更低(P<0.05);A组膝关节活动范围优良率95.65%(44/46),相较B组80.43%(37/46)更高(P<0.05);A组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较B组更高,VAS评分较B组更低(P<0.05);A组术后1 d血清IgA、IgG、IgM水平较B组更高(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2.17%(1/46),相较于B组17.39%(8/46)更低(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相比,经关节镜联合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更有助于优化手术指标、提高膝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降低并发症风险、减轻疼痛程度,且对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产生影响更小。
王磊涛田巧兰
关键词:关节镜并发症体液免疫功能
开口重建板治疗髋臼高位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背景:髋臼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Anterior column and posterior hemi-transverse,ACPHT)的治疗一直是骨科的难题,其涉及髋臼前柱、后柱及四方区。传统髂腹股沟入路只能触及四方区而...
易峰
关键词:生物力学改良STOPPA入路
纵行与斜行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近节指骨横行骨折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纵行与斜行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对近节指骨横行骨折病人指间、掌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21年6月~2022年2月收治的近节指骨横行骨折病人102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纵行组与斜行组,纵行组给予纵行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斜行组给予斜行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将纳入研究对象基线资料根据倾向性匹配评分法(卡钳值为0.02)排除混杂因素影响,两组各获得51例(纵行组51根、斜行组51根)基线资料可比的病人。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8个月后指间与掌关节活动度、手关节功能优良率(TAM)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均获得至少18个月随访数据,两组病人手术时间、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斜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6.57±1.22)周,纵行组为(7.82±1.54)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斜行组指间活动度为(82.62±3.41)°,纵行组为(77.45±7.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掌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斜行组病人手功能优良率(94.12%)显著高于纵行组(80.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节指骨横行骨折病人行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采用纵行与斜行置钉法均有较好效果,但斜行置钉法更利于病人手功能恢复,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适当应用。
袁明阳赵庆国殷钰涵
关键词:关节活动度
一种髌骨横行骨折解剖型锁定钢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髌骨横行骨折解剖型锁定钢板,根据髌骨骨折的解剖形态,设计符合髌骨解剖外形的解剖学锁定钢板,在手术解剖复位后,通过部分切开髌骨上极及髌骨下极部分髌韧带,置入解剖型髌骨横行骨折锁定钢板,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
敖荣广 汪方 王翰 张鹏 高志光
髌骨横行骨折的治疗新方式:不可吸收缝线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可吸收缝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9月-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采用不可吸收缝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6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18~68岁,平均45.1岁;高处坠落伤8例,骑车摔伤2例,意外摔伤6例。根据AO/OTA分型均为34C1型。手术以克氏针垂直骨折面钻取2个骨隧道,在钢丝引导下,将不可吸收缝线穿过骨隧道并于前方包裹骨折块,最后以三星结捆扎复位固定。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测量膝关节最大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按照Bostman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Lysholm评分以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估患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术后1d拍摄X线片显示髌骨骨折块均复位良好。16例患者均获随访(门诊、微信或电话),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7.8个月。随访过程中患者无骨折块移位、术后创口疼痛、感染、膝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在末次随访中,膝关节无功能障碍,最大活动度为110°~145°,平均134.2°。患者术后12个月评分:Bostman功能评分22~30分,平均27.4分,功能评价优良率为100%。VAS 0~3分,平均1.3分;Lysholm评分85~100分,平均95.8分;HSS评分81~100分,平均为95.1分。结论不可吸收缝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具有并发症少以及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吕晓雨王铭赵天宇王令董双斌施荣茂袁礼波李治贵张华杨志金谭洪波
关键词:髌骨骨折横行骨折内固定
髋臼横行骨折的形态学与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髋臼单纯横行骨折骨折线分布研究  目的:通过绘制骨折特征地图和解剖参数的测量,描述分析髋臼单纯横行骨折骨折线形态特征、出现位置以及频率。  方法:回顾性收集49例髋臼单纯横行骨折患者原始CT数据和临床资料。根...
李骏然
关键词:形态学
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前方伴后半横行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前方伴后半横行骨折(ACPHT)的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5月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治疗的21例ACPHT患者的临床资料,女12例,男9例;年龄35~69岁,平均(52.3±3.7)岁。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根据Judet位骨盆X线片,按照Matta标准进行评价,按照改良Merle D'Aubignéand 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评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21例患者获得6~18个月随访,平均(12.1±3.2)个月。根据骨折复位的Matta标准:解剖复位15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2例,优良率90.5%(19/21)。末次随访时,改良MerleD'Aubignéand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为13~18分,平均(16.2±2.1)分,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5%(19/21)。无一例形成腹股沟疝或腹壁疝,3例术后发生闭孔神经麻痹症状,予以神经营养药物等对症治疗,1个月后症状好转。结论:高位髂腹股沟入路可以充分显露和固定四边体骨折,治疗ACPHT的效果良好,亦可用于复杂骨盆髋臼骨折、腰骶神经探查等各类骨盆髋臼前路手术。
尹振春万意州黄桂雄宋庆华郭晓东陈开放魏鹏
关键词:髋臼

相关作者

蔡贤华
作品数:984被引量:2,182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髋臼
王威
作品数:50被引量:246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有限元分析 HANGMAN骨折 横行骨折 枢椎 生物力学
丁焕文
作品数:162被引量:748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计算机辅助设计 个性化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内固定 骨缺损
毛宁方
作品数:68被引量:219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后路 骨水泥 脊柱 腰椎 手术中
王志华
作品数:283被引量:818H指数:13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有限元分析 混凝土 动力响应 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