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2篇“ 概念厘定“的相关文章
户外运动教育的概念厘定、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2025年
户外运动教育既关乎国家体育与教育的伟大事业,也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然而,我国户外运动教育仍处在发展初期,存在概念不清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该研究从厘清户外运动教育的概念入手,提炼发达国家户外运动教育经验,并基于我国实际,从优化顶层设计、拓展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协同多元教育主体和完善评价标准五个方面提出发展我国户外运动教育的路径。
周丽君赵晨蕾谢安妮
关键词:户外教育
安宁疗护、善终与社会保障制度——概念厘定与理论分析
2025年
临终痛苦、因病返贫以及医疗资源配置优化等老龄化社会的几个重要社会问题,皆可以通过安宁疗护制度进行一定缓解。安宁疗护是一种尊重临终患者自主权、致力于减轻患者临终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社会支持的整体医护方案。适当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可以促进安宁疗护发展,降低因病返贫的可能并实现医疗资源优化。本研究围绕理论模型中个体效用的假设,对安宁疗护在医学实践中的相关概念进行厘定和衔接,分析不同医护模式对患者效用产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简化的个体临终医疗决策模型,探讨患者临终医疗决策选择和相应的社会成本收益,揭示了为患者提供安宁疗护选择存在促进个人和社会福利改进的空间,提出通过政策性保险作为筹资机制,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帕累托改进,并进一步厘清社会保障体系中安宁疗护的边界,为患者、家属的合意选择与安宁疗护相关制度的规范实施提供分析框架。
张跃华阎文溯卢倞杜晓雪
关键词: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社会保障
公证调解概念厘定和延伸思考
2024年
公证作为一项重要的预防性司法制度,与调解的目的和路径高度契合。公证的存真功能、证据功能和执行功能赋予公证调解丰富的开展方式。本文试从公证调解的概念出发,在调解整体体系中厘定相关概念,明确公证调解的内涵与外延,以此为底层逻辑对相关实务场景略作探讨。
彭贺超
关键词:司法制度概念厘定
流动人口管理行政法治概念厘定与理论证成
2024年
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行政法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有助于推动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机制改革,有利于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廓清“人口流动”“流动人口”与“行政法治”等概念利于梳理流动人口管理行政法治的理论基础。首先,学者们对流动人口相关概念的界定标准并不统一,以致出现了对流动人口规模理解和认识的偏差。其次,学者们一般将行政法治看作是行政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揭示了行政法的根本价值属性和基本价值目标。行政法治的内涵,可以从理念、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三个层面理解。最后,研究流动人口管理的行政法治,需要探求其理论依据,即“服务行政”理念、比例原则和正当法律程序。这些是服务与管理流动人口的正当性基础和重要理论基础。
戚莹
关键词:流动人口行政法治概念厘定
司法责任制下“排除合理怀疑”的概念厘定被引量:1
2024年
作为法官审判活动的重要依据,“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界定尤为必要。特别是在司法责任制改革逐步推进的当下,此类标准愈发成为管控审判权能、健全审判流程,以及保护正当审判工作的重要工具。基于此,通过对“排除合理怀疑”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司法责任制改革中界定必要性的探讨,结合司法责任制改革与这一标准适用的具体要求,以主体、内容和合理性三个方向的讨论为切入,或可为“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在刑事诉讼中的明晰提供较可取的路径参考。
吕子逸
关键词:证明标准排除合理怀疑
Physical Literacy的本土化:概念厘定、实践反思及应对被引量:1
2024年
Physical Literacy(简称PL)是身体活动与健康促进领域的重要理念,也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开拓点之一。长期以来,学界对PL的认知存在争议或模糊不清,导致其在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的迟滞和偏差,故对相关认知加以厘定与反思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1)从形式逻辑来看,我国学者构建的PL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争议或误用。内涵方面,“素养”作为属概念规定了PL的内在特性;“体育素养”的转译窄化了PL的内涵,而译为“身体素养”更能体现PL的身体本源性;作为面向全民的基础生活素养,PL并非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的具体化,不宜将其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相等同。外延方面,部分PL的外延体系存在偷换“Physical”概念、子素养客体化、子素养相容等问题。(2)在本土实践中,对PL的评价被横向割裂,且纵向衔接不畅;PL的发展情境囿于学校,家庭、社区等校外情境应用不足。针对以上问题,该研究建议未来既要构建横纵贯通的评价体系,也要注意营造多样化的发展情境。
刘艳妮王辉王辉熊文
关键词:体育素养本土化
水资源资产化:基于概念厘定的制度逻辑及优化对策
2024年
水资源资产化是实现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相统一的水资源市场化手段之一,亦是践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水资源资产化制度作为水生态保护及水资源利用的必行举措,须以环境法理为研究视角,厘清其与水资源产权化、资本化等边缘相似概念间的关系,进而于概念相对明晰的基础上,将水资源资产化置于法律语境中释明其制度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及形式构成的应然逻辑关系。结合水资源资产化制度内容之分析,对其制度所存症结予以实然检视,而后针对性提出理顺制度内部逻辑、完善规范体系、健全监管机制等优化对策,以期推进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型利用。
邓玮彭中礼
关键词:水权自然资源资产法律制度
中外比较视野下的治理单元:概念厘定、学理分析与治理贡献
2024年
治理单元是世界范围使用的概念,各国在发展和治理中都设立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和不同层级的治理单元。治理单元包括实体性治理单元和虚体性治理单元两类,它们在功能、机构、权力、财政、边界和生命周期等方面均有不同。中国在发展和治理中综合使用两类治理单元,形成了“行政区+经济区、功能区”的治理结构,对治理单元的恰当运用,是中国能够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长期稳定的一个秘诀。通过与国外治理单元的比较,分析中国在发展和治理中对治理单元的运用经验,可以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中进一步使用治理单元提供借鉴。
杨龙吴涵博
新课标导向下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概念厘定、本质特征及实践进路被引量:1
2024年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理解有重视“主题为本”和强调“学科立场”之分,还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为促进其实践中的有效落实,需要基于义务教育现存问题及新课标的要求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概念进行学理分析,确立其学科本源基础上的跨学科特性、联结学科及生活的主题本意和实践导向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遵循“目标—主题—活动—评价”的设计逻辑构建系统化的跨学科主题教学体系。
吴晓楠王飞
关键词:实践育人
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角色伦理:演进逻辑、概念厘定和功能定位
2024年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扮演重要角色、担当重要责任,其角色责任的演进经历了初步成型、恢复发展和明确规定三个阶段,遵循着从关注数量规模逐渐转向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责任目标定位、从单一学术指导转向全面培养发展的导师责任内涵深化、从国家外部管理转向高校内部管理的导师管理规制完善、从导师“终身制”转向全过程动态监测的导师评价标准规范的演进逻辑。以角色伦理为理论依据,提出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角色伦理的概念,是指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角色扮演中,遵循着由责权定位、伦理期待和道德规范构成的伦理行为模式。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导师角色具有多重性、社会性、规范性和秩序性的特征,进而其角色伦理发挥着价值引导、责任培育、行为规导和和谐互动的功能。
张艳宁薛晨肖敏
关键词:第一责任人角色伦理研究生培养

相关作者

王忠诚
作品数:24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胜任力模型 高校 影响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
霍政欣
作品数:57被引量:46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制裁 涉外 追索 域外适用 法治
张震
作品数:9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公民新闻 网络传播 自媒体 传统媒体记者 辨析
赵越
作品数:49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棱镜 内窥镜 相机 计算机辅助诊断 摄像头
陈红娟
作品数:34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