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31篇“ 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相关文章
-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椎间盘高度指数与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
- 2025年
-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椎间盘高度指数(DHI)与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的关系,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94例因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症致腰痛的住院患者,均行腰椎CT、MRI检查,行Pfirrmann分级,测量L_(1-2)、L_(2-3)、L_(3-4)、L_(4-5)、L_(5)S_(1)椎间盘高度及其上下位椎体高度并计算各节段DHI,比较同节段不同Pfirrmann分级、同Pfirrmann分级不同节段的DHI。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各节段DHI与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年龄与DHI的相关性;分析各节段椎间盘重度退行性变的情况。结果 (1)94例患者470个腰椎节段中,Pfirrmann分级Ⅰ级27个、Ⅱ级118个、Ⅲ级164个、Ⅳ级115个、Ⅴ级46个。L_(1-2)节段Pfirrmann分级Ⅰ~Ⅴ级分别为5、41、25、20、3个,L_(2-3)节段分别为6、35、30、19、4个,L_(3-4)节段分别为5、20、43、22、4个,L_(4-5)节段分别为2、8、40、29、15个,L_(5)S_(1)节段分别为9、14、26、25、20个。(2)Pfirrmann分级相同的所有节段的DH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760~152.840,P均<0.001)。L_(2-3)、L_(3-4)、L_(4-5)、L_(5)S_(1)节段不同Pfirrmann分级间DH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10~36.460,P均<0.001),L_(1-2)节段不同Pfirrmann分级间D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40,P=0.200)。(3)L_(1-2)、L_(2-3)、L_(3-4)、L_(4-5)、L_(5)S_(1)节段的DHI分别为0.12±0.03、0.14±0.03、0.15±0.03、0.15±0.05、0.28±0.10,与Pfirrmann分级均呈负相关(r=-0.22,P=0.03;r=-0.22,P=0.04;r=-0.43,P<0.001;r=-0.77,P<0.001;r=-0.73,P<0.001)。年龄与DHI无相关性(r=-0.027,P=0.500)。(4)L_(1-2)、L_(2-3)、L_(3-4)、L_(4-5)、L_(5)S_(1)椎间盘重度退行性变数量逐渐增多。结论 DHI可反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程度,DHI越小椎间盘退变程度越严重,且DHI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 樊鑫宇罗智略廖晓龙柯广水胡浪邹峰加英豪胡嘉倡徐俊昌
-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 载脂蛋白D在制备用于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载脂蛋白D在制备用于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APOD发生S‑棕榈酰化,会竞争性抑制其由GNB2介导的泛素化及降解过程。S‑棕榈酰化的APOD通过抑制GATA4‑P65信号通路改变细...
- 王可帆沈舒滢马茜来
- 载脂蛋白D在制备用于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载脂蛋白D在制备用于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APOD发生S‑棕榈酰化,会竞争性抑制其由GNB2介导的泛素化及降解过程。S‑棕榈酰化的APOD通过抑制GATA4‑P65信号通路改变细...
- 王可帆沈舒滢马茜来
- 散瘀止痛方含药血清对椎间盘退行性变大鼠髓核细胞焦亡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研究散瘀止痛方含药血清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髓核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12周龄SD大鼠以散瘀止痛方灌胃,提取含药血清。另从SD大鼠分离提取髓核细胞,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Ⅱ)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定。将髓核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空白组使用正常完全培养基;模型组使用200μmol/L过氧化氢培养24 h;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5%、10%、20%散瘀止痛方含药血清预孵育24 h,随后200μmol/L过氧化氢处理。采用CCK-8测定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Gasdermin D蛋白N末端裂解物(GSDMD-NT)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焦亡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相应试剂盒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髓核细胞活性显著降低[(53.79±3.20)%比(100.89±2.06)%,P<0.01],焦亡水平显著上升,IL-1β[(353.20±23.83)pg/mL比(56.70±4.83)pg/mL,P<0.01]和LDH[(3.62±0.31)比(1.02±0.14),P<0.01]表达显著上升;炎性小体活化相关蛋白表达显著上升;ROS[(58.25±5.34)RFU/5×10^(5)cells比(18.48±1.59)RFU/5×10^(5)cells,P<0.01]和MDA[(52.94±4.55)nmol/g比(20.72±2.60)nmol/g,P<0.01]水平显著上升,GSH-Px[(6.52±0.56)μmol/g比(14.89±1.32)μmol/g,P<0.01]和SOD[(14.52±2.28)U/mg比(38.48±2.74)U/mg,P<0.01]水平显著下降;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蛋白表达显著上升,CollagenⅡ和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蛋白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髓核细胞活性显著上升[(72.41±3.48)%、(85.70±4.80)%比(53.79±3.20)%,P<0.01],焦亡水平显著下降,IL-1β[(247.52±20.01)pg/mL、(150.33±10.80)pg/mL比(353.20±23.83)pg/mL,P<0.05或P<0.01]和LDH[(2.33±0.34)、(1.55±0.27)比(3.62±0.31),P<0.01]表达显著下降;炎性小体活化相
- 熊小春周成洪刘玖行虞杰刘邦能龙亨国
-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含药血清髓核细胞
- 基于定量MRI评估慢性下腰痛患者椎间盘退行性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的相关性
- 2025年
- 目的通过定量MRI探讨慢性下腰痛(CLBP)患者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9月—2024年3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63例CLBP患者和42名志愿者,应用多回波水-脂分离技术和T2 mapping技术扫描。采用Pfirrmann分级评估椎间盘退变,Goutallier分级评估椎旁肌脂肪浸润,测量椎旁肌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及髓核T2值,比较上述参数间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CLBP患者髓核T2值较志愿者显著降低、椎旁肌PDFF显著增加(Z=-5.54~4.65,P均<0.001)。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和椎旁肌Goutallier分级均与髓核T2值和椎旁肌PDFF显著相关(|r|>0.4,P<0.05)。年龄和Pfirrmann分级是椎旁肌脂肪浸润的独立预测因子(β=0.228~5.682,P均<0.001),在L4/5椎间盘层面,性别也是独立预测因子(β=-2.834、-3.352,P均<0.05)。结论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在CLBP患者中密切相关,同时年龄和性别也存在影响。
- 蒋睿罗敏冯福婷刘璐思陈梅泞张琴
- 关键词:腰痛椎间盘退化椎旁肌
- 甲基莲心碱通过KEAP1/NRF2/GPX4和NF-κB信号通路减轻椎间盘退行性变
- 2025年
- 目的·研究甲基莲心碱(neferine,Nef)在椎间盘退行性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中的治疗作用以及潜在的调控通路。方法·通过CCK-8(cell counting kit-8)实验检测Nef对髓核细胞活力及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分子对接软件分析Nef与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Kelch结构域的潜在结合位点。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髓核细胞铁死亡和炎症反应。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在TNF-α刺激下,加入或不加Nef时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glutathione peroxidase 4,NRF2/GPX4)信号通路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髓核细胞高密度培养检测Nef对髓核细胞的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构建大鼠尾椎针刺退变模型,尾椎Co3/4椎间盘(IDD+Nef组)内注射2次1.5μmol/L Nef 5μL,Co2/3椎间盘(IDD组)注射等体积PBS;4周后通过X线检测椎间隙高度,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测椎间盘退变情况,通过组织学染色方法检测椎间盘结构。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Nef在1.5μmol/L浓度及以下不会抑制髓核细胞活力和增殖。分子对接结果表明,Nef可能通过直接结合KEAP1蛋白Kelch结构域,降低KEAP1与NRF2之间相互作用从而激活NRF2。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Nef提高了铁死亡关键抑制蛋白NRF2和GPX4的表达量,同时抑制了NF-κB通路磷酸化P65蛋白的表达量(均P<0.05)。髓核细胞高密度培养结果显示,Nef减轻了TNF-α诱导的髓核细胞细胞外基质降解(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IDD组相比,IDD+Nef组椎间隙高度较高,Pfirrmann分级较低(均P<0.05),组织学退变程度较低。结论·Nef可能通过激活KEAP1/NRF2/GPX4通路抑制TNF-α诱导的髓核细胞铁死亡,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TNF-α诱导的髓核细胞炎症和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减轻大鼠IDD。
- 万宏劲胡逸斌王昕张凯秦安马培翔马辉赵杰
- 关键词:甲基莲心碱椎间盘退行性变NF-ΚB信号通路炎症
- 椎间盘退行性变与473种肠道菌群的关系:芬兰数据库大数据信息可借鉴的意义
- 2025年
- 背景:有研究表明,调节肠道菌群可能会影响椎间盘退变的进程。然而,肠道菌群与椎间盘退变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评估肠道菌群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应用公开发表最新的473种肠道菌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汇总统计数据和芬兰数据库R11中的椎间盘退变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汇总数据(椎间盘退变病例46 205例和对照组322 314例)。采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型法和简单模型法来研究肠道菌群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用于检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是否可靠。反向孟德尔随机化以全部肠道菌群作为结局进行效应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结论:(1)正向孟德尔随机化的逆方差加权法结果显示,毛螺菌目,UBA-6960科、嗜热厌氧杆菌科、盐单胞菌科、丛毛单菌属、戈登氏菌属和欧陆森氏菌属与椎间盘退变呈现正相关。短螺旋体目、假单胞菌目、短螺旋菌科、CAG-776属、螺杆菌属、CAG-448种sp003150135、CAG-776种sp000438195、布劳特氏菌种-A sp000285855和汉逊布劳氏菌种与椎间盘退变呈现负相关。(2)反向孟德尔随机化结果显示,椎间盘退变与玫瑰巴氏菌属、地电细菌属C、弗氏埃希菌种、弗氏丙酸杆菌种、UBA-1777种sp900319835、铜绿假单胞菌种和韦氏芽孢杆菌种呈正相关,与明串珠菌属、普雷沃氏菌种sp000434975、布劳特氏菌种-A sp000285855、CAG-194种sp002441865和CAG-590种sp000431135呈负相关。(3)双向敏感性分析均未发现存在异质性或水平多效性。(4)上述结果说明,基于芬兰数据库探究肠道菌群与椎间盘退变的因果关系,为临床上椎间盘退变的早期预测及治疗探索了新的生物标志物。另外,对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可以借鉴建立大型数据库,整合多中心的医疗数据,为肠道菌群与椎间盘退变关系
- 王梓焜李树栋高泷范书豪李城孟纯阳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肠道菌群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
- 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机制及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 2024年
- 椎间盘退行性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多种慢性脊椎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下腰痛和急性下肢神经根性疼痛。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加速及生活方式改变,IDD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负担。如何有效防治IDD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现有研究表明,椎间盘细胞衰老在IDD的发生与进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靶向衰老椎间盘细胞的治疗策略,如抗细胞衰老药物、基因编辑及干细胞疗法等,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椎间盘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阐述了针对衰老细胞的多种治疗策略及最新进展,旨在为IDD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治疗靶点,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靳级孙红庄勇宁旭刘淼
-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
- 中药通过干预miRNA表达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
- 2024年
- 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包括炎症、基因、遗传、免疫及生物力学因素等多个方面。炎症反应在疾病发生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可加速疾病的发展进程。非编码微小RNA(microRNA,miRNA)作为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分子,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调节miRNA的表达,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进而修复椎间盘组织。中药通过干预miRNA表达调节椎间盘炎症反应成为新的热点。中药复方如芍药甘草汤、独活寄生汤等,以及中药单体如淫羊藿苷、川续断总皂苷等,可以通过调节miRNA的表达干预炎症反应,有望减缓疾病发展,成为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潜在药物。因此,中药通过干预miRNA表达抑制椎间盘炎症反应从而延缓疾病发展是一种潜在的治疗途径。
- 马俊飞赵继荣史凡凡蒋鹏薛旭杨正汉陈倩文
-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MIRNA炎症反应中药复方中药单体
- 一种SIRT1基因在减缓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SIRT1基因在减缓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的应用,包括:采用载SIRT1基因靶向超声微泡技术在体内、外研究中证实其对髓核细胞具有靶向趋化性,能够提高基因转染效率,起到延缓椎间盘退变和促进再...
- 胡侦明 郝杰 王大武 江维 沈皆亮 周年
相关作者
- 邵增务

- 作品数:759被引量:2,346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骨肉瘤 椎间盘 关节镜 椎间盘退变 儿童
- 邱勇

- 作品数:1,460被引量:4,199H指数:29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矢状面
- 朱泽章

- 作品数:953被引量:2,652H指数:2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矢状面
- 冯刚

- 作品数:63被引量:183H指数:9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 研究主题:椎间盘退行性变 基因治疗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椎间盘退变 纤维环
- 袁文

- 作品数:1,050被引量:5,501H指数:3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颈椎 颈椎病 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