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55篇“ 椎管内“的相关文章
椎管不典型畸胎瘤一例
2025年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过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3A-169。患者女,21岁,因“间断性背部疼痛半年”就诊于我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疼痛症状,呈间断性发作,偶有双下肢一过性发软。
司翼华袁隆马龙张晨阳康佳许天生周俊林
关键词:椎管内畸胎瘤磁共振成像
儿童血友病性椎管血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儿童血友病性椎管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其CT和MRI影像学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7年1月—2023年11月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7例血友病性椎管血肿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例患儿均为男性, 年龄9个月~7岁, 中位年龄为13个月, 其中血友病A型6例、B型1例。总结该病的临床及CT和MRI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组7例患儿中, 6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身体感觉及运动障碍(颈部疼痛、颈部歪斜、四肢乏力, 以及无法行走、坐立、双手抓握), 1例表现为倦怠、纳差;其中5例伴有发热。患儿CT和MRI检查均检出椎管背侧硬膜外血肿, 累及9~20个椎体节段, 以颈、胸段较著, 其中1例同时合并脊柱颈段硬膜下血肿、颈髓血肿及胸腰骶部皮下血肿。CT影像上血肿呈稍高及高密度影;MRI上血肿信号多变, 且均见"蜂房状"分隔, MR增强扫描显示4例出现边缘及分隔强化、2例未见明显强化。结论儿童血友病性椎管血肿好发于颈、胸段椎管硬膜外腔, 其临床表现不典型, 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当患儿出现不明原因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时, 应尽快完善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检查, 以排除该病。
罗晓梅刘淑仪尹训涛徐文婵张明杰
关键词:血友病椎管内血肿螺旋计算机儿童
椎管肿瘤在3D显微镜下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5年
目的研究用于辅助椎管肿瘤切除手术的3D显微镜技术对椎管肿瘤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7月治疗的椎管肿瘤患者37例,采用3D显微镜下肿瘤切除(3D组)治疗的患者15例,采用普通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普通组)治疗的患者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结果普通组手术时间(223.78±46.46)min,3D组手术时间(182.93±39.28)min,与普通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偏低(P<0.05),其他围手术期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术后疼痛症状均得到明显减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较好神经功能。对比术前,两组患者术后24 h以及术后1年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Cormick脊髓功能评级在术后1年均为Ⅰ级。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3D显微镜技术与普通显微镜技术进行椎管肿瘤手术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于3D显微镜下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以此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具有更优的临床安全性。
陈家豪黄勇丰瑞兵段小锋吴刚黄一拯张海涛李超丁印帅胡昊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椎管内肿瘤切除术疗效安全性
不同椎管分娩镇痛方式对产妇心理状态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不同椎管分娩镇痛方式对产妇心理状态及母婴结局的影响,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及分娩镇痛方式分为两组,每组9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方式,研究组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方式,其余治疗方式均相同。观察两组产妇心理指标及母婴结局,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心理指标,镇痛效果采用改良版Bromage评分法评价椎管麻醉镇痛阻滞级别,产妇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观察产妇基本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1、5、10 min 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入院时,两组HAMA量表评分>14分共111例,EPDS量表评分>12分共116例。入院时,对照组和研究组HAMA量表评分分别为(25.31±7.28)分、(24.92±6.85)分,EPDS量表评分分别为(15.35±6.39)分、(15.28±5.94)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1周,研究组HAMA量表评分为(7.52±3.87)分,低于对照组[(14.64±6.51)分],EPDS量表评分为(7.13±4.84)分,低于对照组[(13.21±5.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麻醉镇痛阻滞级别为(1.80±0.60)级,明显低于研究组的(2.60±0.3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1,P<0.05)。麻醉后,研究组VAS评分为(3.15±1.42)分,低于对照组的(6.38±2.74)分(P<0.05)。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显著高于研究组的2.22%(P<0.05)。两组新生儿1、5、10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碱剩余(BE)、乳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不同椎管分娩镇痛方式对产妇心理状态及母婴结局均有一定影响,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方式不仅可显著改善产妇心理状�
杨燕肖昀王光杰黄立德阮勇
关键词:产妇分娩镇痛椎管内镇痛心理状态
一例椎管占位伴不完全瘫痪合并慢阻肺患者的护理
2025年
本文总结了1例椎管占位合并不完全瘫痪同时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全面护理过程及成效。该患者先后施行了椎管病损切除术以及胸椎固定术。在整个治疗与护理期间,通过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了全程的有效改善,从术前的呼吸不畅逐渐转变为呼吸平稳顺畅。术后,患者双下肢的感觉逐渐恢复敏锐,肌力也逐步增强,从最初的无力状态到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活动。此外,护理团队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成功避免了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极大地降低了患者面临的潜在风险。经过精心护理,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身体机能得以逐步恢复,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最终,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好转出院,为类似病例的护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mprehensive care proc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a patient with neuraxial mass combined with incomplete paralysis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he patient underwent neuraxial resection and thoracic fixation. During the whole treatment and nursing period, through a series of targeted nursing measures, the patient’s respiratory function was effectively improved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and the breathing gradually changed from poor breathing before surgery to stable and smooth breathing.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patient’s sensations in both lower limbs gradually regained sharpness, and the muscle strength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the initial state of weakness to the ability to perform a certain degree of autonomous movement. In addition, the nursing team successfully avoided the forma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through proactive and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greatly reducing the potential risks faced by patients. After careful care, the patient’s neuromuscular function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hysical functions have been gradually restored, and the
马剑楠娄新常玉萍刘春花
关键词:椎管内占位慢阻肺
椎管阻滞麻醉对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 探讨椎管阻滞麻醉对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4名待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2名。对照组采用导乐分娩镇痛仪,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椎管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产程时间、疼痛程度、炎症因子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两组的顺产、器械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中转剖宫产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15.28%(P<0.05)。试验组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第二、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二、三产程,试验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一、二、三产程,试验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产后2、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管阻滞麻醉能有效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缓解疼痛,促进产程顺利进行,减轻炎症损伤,减少产后出血量。
范冉
关键词:椎管内阻滞麻醉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
基于高场强MRI的椎管占位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深度探究
2025年
探讨高场强MRI对椎管占位病变的诊断与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经手术病理现以证实为患有椎管占位病变的临床资料信息。以手术病理作金标准,其中包括:脊膜瘤、血管周细胞瘤、神经鞘、淋巴瘤、室管膜瘤、血管源性肿瘤、椎间盘髓核等疾病的例数分别为6例、1例、16例、1例、2例、1例、8例。之后对这些患者采取高场强MRI进行诊断后,比较其与手术病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高场强MRI对椎管占位病变中的各类疾病诊断符合率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高场强MRI技术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对于椎管占位病变患者而言,对其实施高场强MRI进行鉴别诊断,这种方式对疾病的诊断效果十分准确,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陈怡梦
关键词:椎管内占位病变
符文彬从“固本温督”整合针灸论治原发性椎管占位性病变
2025年
本文深入总结了符文彬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在从“固本温督”的独特视角出发,对原发性椎管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治疗策略。符文彬教授运用“整合针灸”治疗模式,巧妙融合针刺、精灸、刺络及埋针等多种疗法,精选督脉、任脉、心经、肾经、脾经、胃经等经脉的腧穴作为主要治疗点,旨在调理脾肾,固护先后天之本,同时温督阳,除阴秽,从而实现扶正祛邪的治疗目的。“固本温督”整合针灸疗法不仅可有效遏制疾病的进展,缓解患者症状,更为原发性椎管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本澍叶宵欣吴炳鑫黄熙畅叶子愚王舢泽宁百乐符文彬
关键词:名医经验
棘突椎板韧带复合体重建在胸腰椎椎管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韧带复合体重建在胸腰椎椎管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椎管肿瘤切除术治疗40例胸腰椎椎管肿瘤患者,并根据术中处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行棘突椎板韧带复合体重建治疗,20例)与对照组(行全椎板切除术治疗,2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记录观察组患者复合体回植重建后骨愈合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术后1年JOA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JOA评分、ODI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19例患者复合体回植重建后完全愈合。结论椎管肿瘤切除术中采用棘突椎板韧带复合体重建,有利于胸腰椎椎管肿瘤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且创伤更小。
何震宇张功恒张亮甘心荣汪逃芳唐本雨
关键词:胸腰椎椎管内肿瘤
椎间孔镜联合经皮固定治疗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合并椎管脓肿的短期疗效
2025年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联合经皮固定治疗单节段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合并椎管脓肿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采用椎间孔镜减压联合经皮固定治疗的14例腰椎单节段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合并椎管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腰背部及腿部疼痛程度评估,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进行腰椎功能评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功能障碍评估,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优良率。结果 14例患者手术时间182~217 min,平均(197.3±18.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7.8±15.5)mL;平均引流量(23.5±5.8)mL;术后卧床时间(3.5±1.4)d。与术前比较,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ESR和CRP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背部和腿部VAS评分、JOA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疗效优良率为85.7%。结论 利用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合并椎管脓肿可进行椎管神经根减压、脓肿清除、局部术区冲洗,明显缓解下肢疼痛,联合经皮固定可显著减轻患者腰背痛症状,改善功能,两种术式结合治疗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
孙绍铜刘军刘莛予任伟剑
关键词: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经皮内固定椎管内脓肿

相关作者

王振宇
作品数:393被引量:1,138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CHIARI 椎管内肿瘤 显微手术 脊髓
程敬亮
作品数:1,436被引量:5,064H指数:2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MRI表现 磁共振 MRI诊断
马长城
作品数:195被引量:474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椎管内肿瘤 多节段 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手术治疗
林国中
作品数:115被引量:231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椎管内肿瘤 微通道 手术治疗 髓内 椎板成形术
王贵怀
作品数:164被引量:526H指数:1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手术 脊髓肿瘤 脊髓 显微外科治疗 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