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458 篇“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的相关文章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头晕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对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头晕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江苏省昆山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48例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头晕患者,分组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即新式组(24例)和传统组(24例)。传统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新式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相比于传统组,新式组SAS及SDS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新式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23/24),高于传统组的62.50%(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6,P<0.05)。干预后,新式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头晕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 谢亚娟 袁莉 冯伟关键词:综合护理 脑动脉供血不足 头晕 心理健康 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性眩晕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对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性眩晕(VBIV)患者血 流动力学、血 液流变学、脑血 流灌注指标、相关血 清因子指标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119例VBIV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予阿加曲班注射液静脉滴注)59例和观察组(予阿加曲班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葛酮通络胶囊口服)6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 基底 动脉 血 流速度、血 液流变学指标[全血 低切黏度(LSV)、红细胞压积(HCT)、血 浆黏度、全血 高切黏度(HSV)、红细胞沉降率(ESR)]、脑血 流灌注指标[脑血 容量(CBV)、脑血 流量(CBF)、血 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血 清细胞因子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介素增强结合因子(ILF-1)、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88.1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椎 基底 动脉 血 流速度更快(P<0.05),血 流MTT更短(P<0.05),CBV、CBF水平更高(P<0.05),LSV、HCT、HSV、血 浆黏度更低,ESR更慢(P<0.05),ET-1、ILF-1、MDA水平更低,CGRP、GSH-Px水平更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改善VBIV患者临床症状,加速血 液循环,抑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促进病情恢复。 周伟锋 柴红杰 周永生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长春西汀联合阿加曲班对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性眩晕患者血 管内皮损伤及眩晕程度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在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性眩晕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长春西汀与阿加曲班对患者眩晕程度、血 管内皮损伤的影响。方法78例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使用长春西汀与阿加曲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右椎 动脉 与基底 动脉 血 流速度,治疗效果,炎性因子与血 管内皮功能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眩晕程度[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左椎 动脉 血 流速度(39.15±5.26)cm/s、右椎 动脉 血 流速度(39.13±4.89)cm/s、基底 动脉 血 流速度(38.91±4.07)cm/s均高于对照组的(32.02±5.36)、(31.88±4.04)、(31.39±5.11)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L-6(9.44±4.37)ng/L、CRP(4.18±1.29)mg/L、ET-1(70.12±9.3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2.67±5.43)ng/L、(6.47±1.58)mg/L、(75.27±11.75)ng/L,而CGRP(57.49±6.05)ng/L高于对照组的(45.48±5.2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DHI评分(28.12±3.06)分低于对照组的(34.72±3.66)分,ESCV评分(28.17±3.56)分高于对照组的(20.31±2.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与阿加曲班联合治疗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性眩晕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 管内皮损伤、减轻眩晕症状,有利于降低炎性反应、提升治疗效果与椎 动脉 血 流速度,促进患者康复。 刘世英关键词:阿加曲班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内皮损伤 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眩晕临床效果分析 2025年 旨在评估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所致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天等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6例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盐酸倍他司汀。两组均治疗4周,通过眩晕症状评分量表(VSS)、血 流动力学指标及神经功能评分评估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眩晕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4.4%(P<0.05)。血 流动力学指标显示,观察组脑血 流量增加、血 管阻力指数降低,均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评分亦显示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4.7%,低于对照组的16.3%(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眩晕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为临床提供 了有效的治疗选择。 李金燕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 盐酸倍他司汀 脑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全面护理干预对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型头晕患者的依从性与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5年 分析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型头晕患者行全面护理干预对其依从性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于2021年10月-2024年10月入院治疗的80例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型头晕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全面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每月的头晕频率较低,每次头晕症状出现并持续的时间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评分较高,P<0.05。结论 脑供 血 不足 型头晕患者护理环节,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赵玲丹关键词:依从性 心理状态 国产氯吡格雷结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所致眩晕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5年 研究国产氯吡格雷结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所致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患者进行研究,时间(2023.1~2023.12),研究对象人数:30例,平均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n=15)接受国产氯吡格雷结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对照组(n=15)接受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起效情况、椎 -基底 动脉 血 流速度改变情况、血 液流变学指标、30天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 或者脑梗死患者数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概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0~2h、2~6h的起效概率分别为46.66%、40%,高于对照组13.33%、6.66%,6~12h、大于12h的起效概率为6.66%、6.66%,低于对照组40%、40%,左侧椎 动脉 、右侧椎 动脉 、基底 动脉 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血 浆比黏度、还原高切、还原低切指数均低于对照组,30天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 或者脑梗死患者概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26.66%(P<0.05)。结论 在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所致眩晕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国产氯吡格雷结合倍他司汀、金纳多注射液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了起效时间,改善了椎 -基底 动脉 血 流速度和血 液流变学指标,缓解了患者的眩晕情况,有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黄蕾关键词:国产氯吡格雷 倍他司汀 金纳多注射液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排刺治疗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5年 探讨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实施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排刺治疗的优势。方法 选取在本院治疗的91例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患者随机完成分组:观察组(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排刺治疗,45例)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46例)。比较两组脑动脉 供 血 情况、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血 流速度更佳(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排刺治疗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具有显著疗效,能改善患者脑动脉 供 血 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丽萍关键词:醒脑开窍针刺法 脑动脉供血不足 血流速度 柔性管理模式下的细节化护理干预对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性眩晕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柔性管理模式下的细节化护理干预对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性眩晕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26例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性眩晕患者,依据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干预)和观察组64例(采用柔性管理模式下的细节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眩晕障碍量表(DHI)、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3 d、8 d、13 d DH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目眩、视物模糊及耳鸣改善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QOLI-74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动脉 供 血 不足 性眩晕患者采取柔性管理模式下的细节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及负面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葛玲 陆云关键词:脑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生活质量 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性眩晕症患者的效果 2025年 评价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用于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眩晕症患者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4年1月~2025年1月收治的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性眩晕症患者实施研究,将80例符合要求的入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接受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40例实施倍司他汀、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治疗,对治疗有效率、血 流动力学、症状评分、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92.50%vs75.00%);治疗后观察组血 流速度更快;眩晕症状评分对比提示观察组更低,两组以上统计数据比较后可见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对比显示,两组数据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性眩晕症患者采取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性与血 流速度,减轻眩晕症状的不良影响,推荐临床应用。 佟瑞亮关键词:倍他司汀 盐酸氟桂利嗪 临床疗效 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2024年 评估探察分析在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患者护理中采用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取入院开展病情询问与相关检查、针对治疗的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对象92位进行探究与分析观察,选取日期中以22年的2月11日为首日,以2024年的2月12日为终止日。对上述人员依据治疗施用时间进行号码(01-92)分配,参照单数双数原则予以组别划分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区别护理。号码如01、03等单数者的小组为对照(n值为46),于其护理中采用基础干预,其余人员小组为观察,于护理中施行心理干预。分析对比诸上人员护理效果,评估两组对象干预前以及干预后的负性情绪、生存质量以及睡眠质量并开展比较。结果 在不同类别服务指导安排下,对照组护理效果要差于观察组,效果显著率与效果存在率之和80.43%明显相对95.65%较低,差异显著(P<0.05)。在干预前对全部病人情绪、生存及睡眠情况开展比较无意义存在(P>0.05),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估总分(89.97±3.72)分、生存质量评估总分(88.94±4.02)分与睡眠质量评估(8.02±1.05)分均优于对照组相应分值(101.43±8.13)、(82.88±5.82)、(11.38±3.03)情况,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椎 基底 动脉 供 血 不足 患者临床中具有确切效果,对其心理、生存状态与睡眠情况改善存在积极影响,意义显著。 吴丹丹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心理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