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41篇“ 根治切除术“的相关文章
- ω-3鱼油脂肪乳用于胃癌根治切除术后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研究ω-3鱼油脂肪乳用于胃癌根治切除术后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病例选择胃癌根治切除术后全胃肠外营养患者,于2023年10月-2024年10月收治,人数为60例,参照组实行全胃肠外营养,观察组以此为基础添加-3鱼油脂肪乳,针对其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和参照组相对比更为显著;在进行手术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而术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并且低于参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中,ω-3鱼油脂肪乳的应用可以使患者机体营养均衡获得维持,能够减轻炎症因子水平,并且治疗后并发症获得了明显控制,存在安全性。
- 徐蕾
- 关键词:Ω-3鱼油脂肪乳全胃肠外营养
- LI-RADS 4/5类和M类增殖型肝细胞癌的影像特征及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018版(LI-RADS v2018)分类为LR-4/5类和LR-M类孤立性增殖型肝细胞癌(HCC)的术前预测因素,并评估结合LI-RADS分类和增殖对HC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肝硬化背景术前行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并经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孤立性HCC患者。比较LR-4/5类和LR-M类增殖型和非增殖型HCC的临床、病理和影像特征。采用最小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不同LI-RADS分类中增殖型HCC的术前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病理分类和LI-RADS分类与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LI-RADS分类和病理分类患者的RFS。结果:共纳入206例孤立性HCC患者,LR-4/5类中非增殖型HCC比例(69.2%)更高,LR-M类中增殖型HCC比例(68.0%)更高。LR-4/5类中肿瘤内动脉(OR=3.777,95%CI:1.733~8.234,P=0.001)和不光滑的肿瘤边缘(OR=3.204,95%CI:1.465~7.007,P=0.004)是增殖型HCC的独立危险因素。LR-M类中大量实质低强化(OR=9.061,95%CI:2.133~38.490,P=0.003)是增殖型HCC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I-RADS分类是HCC术后RFS的独立预测因子(HR=2.116,95%CI:1.369~3.270,P=0.001)。结合LI-RADS和病理分类,非增殖型LR-4/5类RFS最高,其次是增殖型LR-4/5类,非增殖型和增殖型LR-M类RFS较差。结论:LR-4/5类和LR-M类中增殖型HCC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结合LI-RADS分类和增殖有助于对孤立性HC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进行风险分层。
- 陈丹丹徐磊张学琴张涛
- 关键词:肝细胞癌
- 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近期及远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治疗.分析术后随访复发情况、单因素分析患者术后近期及远期复发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患者术后近期及远期复发独立危险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1年、2年、3年无瘤生存患者例数分别为55例、36例、20例,占比分别为68.8%、45.0%、25.0%,至随访结束,发生复发患者65例(占比为81.3%),其中52例为近期复发(占比为80.0%),13例为远期复发(占比为20.0%);输血、因出现症状而发现、TNM分期、存在血管癌栓、存在子瘤结节、肿瘤直径、Child-Pugh分级是导致患者术后近期及远期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输血、Child-Pugh分级是影响远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因出现症状而发现、TNM分期、有血管癌栓、有子瘤结节、肿瘤直径是影响近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近期及远期复发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要及时分析相关因素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 薛有锋周凡蒋仁锋郑文泉汪斌黄婕
- 关键词:远期复发
- 腋前线切口在肥胖患者后腹腔镜肾根治切除术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腋前线切口在肥胖患者后腹腔镜肾根治切除术中的应用技巧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我院行后腹腔镜肾根治切除术的49例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改良组(16例)和传统组(33例)。改良组患者常规放置3枚套管后添加腋前线辅助套管进行手术;传统组患者常规放置3枚套管实施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肾测量最大横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早,术后应用镇痛药物、术后3个月切口感觉异常与切口局部肌肉膨出的患者比例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患者后腹腔镜肾根治切除术于腋前线添加辅助套管,可以锁定切口起止点,便于助手进行辅助操作,可提升手术流畅度,缩短手术时间,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选择腋前线切口取出肾标本具有保护肌肉、神经,减轻术后切口疼痛及并发症,愈合良好的优点。
- 李佳李三祥臧天铭吕东晨方晖东谭朝晖刘俊峰
- 关键词:肥胖患者后腹腔镜肾癌根治切除术切口
- 癌结节对根治切除术后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癌结节对根治切除术后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根治性手术的212例胃癌患者,评估胃癌患者癌结节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胃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212例胃癌患者中12例(5.1%)患者病理检查提示有癌结节。癌结节的发生与术前T分期、N分期、壁外血管侵犯均有关(均P<0.05)。随访期间内31例患者发生复发、转移或死亡,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N分期(P=0.07)、术前血清CEA水平(P<0.001)、壁外血管侵犯(P=0.001)、癌结节(P=0.011)均是影响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术前行新辅助治疗、pT4期、pN+及有壁外血管侵犯的患者中,癌结节的状态与总生存率密切相关,有癌结节的患者预后更差,生存期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结节是影响根治性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 周立权周宇石谢启伟叶颖江梁斌
- 关键词:胃肿瘤预后癌结节
- MetS与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etS)对老年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根治切除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分析MetS发生与其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分析,纳入100例行根治切除术的老年PLC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MetS分为MetS组(35例)和N-PLC组(60例)。比较MetS组和N-PLC组患者根治切除术相关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术后随访1年内肿瘤复发视为随访终点事件,统计MetS组和N-PLC组老年PLC患者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分析合并MetS与老年PLC患者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前ALB、TBIL、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LB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TBIL、ALT、AST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但组间ALB、TBIL、ALT、A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MetS组VEGF高于N-P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FP、CEA、CA199、VEGF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但组间AFP、CEA、CA19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S组有14例(40.00%)随访期间复发,N-PLC组有8例(1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4,P=0.003)。经phi相关系数分析,MetS与老年PLC患者根治切除术后复发存在相关关系(phi=0.305,P=0.003)。结论 合并MetS对根治切除术治疗老年PLC患者的效果影响不大,但其与术后复发有关。
- 陈玉涛张大鹏张鹏姜作龙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术后复发
- 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下根治切除术后谵妄发生的列线图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下根治切除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个体化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该列线图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01日至2021年01月01日我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切除术的老年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挑选符合入组的患者,以是否发生术后谵妄为结局变量,探讨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以及实验相关指标对术后是否发生谵妄的影响,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s分析影响老年肺癌胸腔镜下切除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利用R语言包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利用Bootstrap方法以及临床决策曲线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和临床决策的获益性。结果:最终纳入284例患者,28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谵妄的患者为32例,发生比例为11.27%,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导致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COPD病史,PO 2,BMI,ASA分级,术中单肺通气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以及术后地佐辛用量;ROC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显示:构建的列线图个体化预测老年肺癌胸腔镜下切除术后发生谵妄能力较强,其中AUC=0.858,95%CI 0.71~0.92,随后采用Bootstrap方法重复抽样1000次验证列线图,发现校准曲线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6,说明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良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肺癌胸腔镜下根治切除术后发生谵妄的发生阈值为0.06~0.87之间时该模型图的适用性最佳。结论:影响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下根治切除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为:COPD病史,PO 2,BMI,ASA分级,术中单肺通气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以及术后地佐辛用量,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于老年肺癌胸腔镜下根治切除术后发生谵妄预测准确,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刘微关丹丹张洪岩
-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谵妄
-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列线图术前预测双表型肝细胞癌及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列线图术前对双表型肝细胞癌(DPHCC)的预测及评估术后无复发生存率(RF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行肝切除术的160例HCC患者,分为DPHCC组(80例)和非DPHCC组(80例)。收集两组患者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随访。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DPHCC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当Youden指数最大时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亚组,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比较患者的RFS。结果:肿瘤边缘不规则(OR=2.745,95%CI:1.259~5.985,P=0.017)、动脉期环形强化(OR=3.665,95%CI:1.429~9.396,P=0.038)及肝胆期病灶与肝脏相对信号强度比值(RIR)较低(OR=0.037,95%CI:0.002~0.653,P=0.012)是DPHCC的独立预测因素。列线图曲线下面积(AUC)为0.723(95%CI:0.646~0.790)。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及Youden指数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评分>5.9)和低风险组(评分≤5.9)。高风险组患者中位RFS显著低于低风险组(P=0.001),与组织学DPHCC和非DPHCC患者(P=0.005)相似。结论: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构建的列线图有助于术前预测DPHCC及评估其预后。
- 金震滨徐磊张学琴张涛
- 关键词:列线图无复发生存率
- 口腔癌患者行根治切除术后营养不良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案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口腔癌患者行根治切除术后营养不良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 并据此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在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接收的口腔癌行根治切除术治疗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营养状态情况分为营养不良组(55例)和正常组(55例), 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病灶直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肿瘤类型、平均动脉压、心率、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白细胞(WBC)计数、血清白蛋白(ALB)、吞咽障碍、营养支持方法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ALB>55 g/L、吞咽障碍≥3分、单纯肠外营养支持等为口腔癌根治切除术后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口腔癌采取根治切除手术治疗后的患者不良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 责任护士给予患者口腔清洁护理, 指导鼓励患者进行规范口腔、舌咽等功能康复训练的同时, 早期给予其营养支持, 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改善其吞咽功能水平, 维持机体营养吸收代谢均衡, 预防术后营养不良的发生。
- 芦丹丹李丹丹何清丽李婷婷焦佳佳王晓慧
- 关键词:口腔癌根治切除术营养不良
-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与肾根治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 2023年
- 目的对比研究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与肾根治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样本选取时间自2018年1月起始,至2021年12月结束,回顾分析此期间于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30例肾癌患者资料,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一组为对照组(n=15),采用后腹腔镜下肾根治切除手术治疗,另一组为研究组(n=15),采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总时间更长(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出更低水平(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的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组间疾病复发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保留肾单位手术用于早期肾癌治疗虽然手术时间有所增加,但可以减轻患者的手术损伤,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提升其生活质量,且复发率未增加,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更高。
- 刘涛张凤华汪永清
- 关键词:保留肾单位手术早期肾癌
相关作者
- 徐丹枫

- 作品数:343被引量:1,249H指数:1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后腹腔镜 腹腔镜检查 肾移植 肾肿瘤
- 郑军华

- 作品数:405被引量:1,465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肿瘤 腹腔镜 肾细胞癌 肾癌
- 彭波

- 作品数:193被引量:670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肾肿瘤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肿瘤 肾结石
- 黄时杰

- 作品数:37被引量:154H指数: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结直肠癌 外科手术 阑尾切除术 急腹症
- 陈峻青

- 作品数:256被引量:2,231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外科手术 外科治疗 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