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6篇“ 核反应总截面“的相关文章
- 用于剂量计算的核反应总截面经验公式
- 2005年
- 在核物理及核物理应用研究中,利用核反应总截面经验公式进行理论计算具有现实意义。这方面的计算公式很多,本文以中能区应用的Kox经验公式为基础,结合重离子治疗肿瘤计算剂量深度模型的需要,对Kox经验公式的参数进行了修正,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同时对修正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行了探讨。
- 党秉荣李文建
- 关键词:核反应总截面
- 改进的Glauber模型对奇异核反应总截面数据的拟合
- 2004年
- 利用Glauber模型对奇异核的反应总截面进行计算时 ,对模型进行了有限程修正和库仑修正 ,并对奇异核输入的密度采用了核芯加价核子的形式 ,使得理论与实验在中高能下都得到了很好的符合 .
- 李加兴王建松郭忠言肖国青詹文龙孙志宇王猛胡正国陈立新李琛毛瑞士
- 关键词:GLAUBER模型核反应总截面价核子库仑
- 利用改进的Glauber模型对非奇异核核反应总截面数据的拟合被引量:5
- 2003年
- 在对反应总截面的理论计算中 ,现有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在高能区可以很好的符合 ,但在中能区理论值低于实验值约 10 %— 2 0 % .通过对计算核反应总截面的Glauber模型加入有限程修正 ,并对输入的核物质密度分布采用双参数的费米密度分布形式 .计算结果表明 ,理论计算值对于没有奇异结构的核在低中能区和高能区 ,都与实验数据很好符合 .
- 李加兴郭忠言肖国青詹文龙王建松孙志宇王猛田文栋王武生毛瑞士王全进宁振江王建峰
- 关键词:GLAUBER模型核反应总截面数据拟合
- 利用BUU模型研究^(11)Li的核反应总截面和双中子剥去截面(英文)
- 2003年
- 发展了BUU模型,能够同时研究双中子晕结构核^(11)Li引起反应的核反应总截面和双中子剥去截面,计算中使用软的核物质状态方程和0.8倍的核子-核子碰撞截面,同时还用相对论平均场模型计算的中子和质子密度代替通常使用的方密度分布,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拟合不同反应系统的实验数据,假定对于晕核及其核芯核,彼此的核反应总截面与相互作用截面之间的差别相同,那么^(11)Li的双中子剥去截面可以表示成”Li及其核芯核^(9)Li引起反应的核反应总截面之差,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假定可以适用于高能,对于中能核反应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来检验。
- 蔡翔舟沈文庆钟晨马余刚张虎勇魏义彬陈金根周星飞郭威王鲲马国亮
- 关键词:中子晕核反应总截面核子-核子碰撞截面高能物理学
- 核反应总截面和奇异结构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本文总结了晕和皮等奇异核子结构研究的现状 ,介绍了发现晕和皮现象的实验证据。然后集中介绍了利用奇异核反应总截面的实验测量和理论模型 ,从中提取奇异核物质半径、核内核子分布以及介质中的核子 核子碰撞截面等重要信息 ,我们将特别强调通过实验测量和理论模型之间的联系来研究奇异结构性质。
- 蔡翔舟沈文庆
- 关键词:放射性核束核反应总截面核物质状态方程晕结构
- 20Ne轰击Be靶碎裂产物核反应总截面的测量
- 核反应总截面是对核反应基本特征研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试验中测得的核反应总截面σR与入射粒子的能量E、核子的质量数、核中的质子数、以及弹核的同位旋TZ等地变化曲线可以提取许多反映原子核整体特性,如核的物质密度分布、形变,核...
- 李加兴
- 关键词:核反应总截面探测器
- <'20>Ne轰击Be靶碎裂产物核反应总截面的测量
- 核反应总截面是表征原子核反应基本特征的一个基本量,从实验测得的核反应总截面中可以得到有关核反应、核结构和核内核子分布的信息.在由放射性束流所产生奇异核的结构与各种反应机制研究中,反应总截面的测量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具有奇...
- 李加兴
- 关键词:核反应核反应总截面相对论平均场理论
- 中能重离子核反应产生奇异核的同位旋效应与奇异核反应总截面研究
- 该论文中以中能区放射性束流的产生和利用产生的次级束进行核反应总截面的实验测量来研究奇异核子分布结构为线索,系统地阐述了当前放射性束物理,特别是用次级束来探索核的奇异结构的研究中实验和理论的最新进展,并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 方德清
- 关键词:同位素分布同位旋效应核反应总截面
- 20Ne轰击Be靶碎裂产物核反应总截面的测量
- 核反应总截面是对核反应基本特征研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试验中测得的核反应总截面σ与入射粒子的能量E、核子的质量数、核中的质子数、以及弹核的同位旋T等地变化曲线可以提取许多反映原子核整体特性,如核的物质密度分布、形变,核内质...
- 李加兴
- 关键词:反应总截面奇异核密度分布实验值
- 质子滴线核^(12)N在^(28)Si靶上的核反应总截面测量
- 2001年
- 描述了 5 0 .4MeV/u的12 N和 42 .3MeV/u的13 N次级放射性束在2 8Si靶上引起的核反应总截面σr 实验研究 ,结果发现12 N的反应总截面σr 比其相邻同位素核13 N有着异常的增大 .这可能是核形变及核子对效应造成的 ,试验中的测量误差也不可忽视 .利用微观Glauber模型计算了12 N在2 8Si靶上的核反应总截面 ,并与实验结果做了比较 。
- 宁振江李加兴郭忠言詹文龙王建松肖国青王全进王金川王猛王建峰陈志强
- 关键词:质子晕反应截面质子滴线核硅靶
相关作者
- 蔡翔舟

- 作品数:177被引量:23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熔盐堆 熔盐 堆芯 钍 铀燃料
- 沈文庆

- 作品数:119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核反应 重离子碰撞 反应总截面 同位旋效应 原子核
- 肖国青

- 作品数:399被引量:58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高电荷态离子 RIBLL 重离子 X射线 探测器
- 郭忠言

- 作品数:227被引量:21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RIBLL 探测器 重离子 核反应 电离室
- 王建松

- 作品数:105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反应总截面 RIBLL 电离室 GLAUBER模型 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