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5篇“ 标志重捕法“的相关文章
基于红外相机标志重捕法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研究
2025年
2022年11月—2023年5月,采用红外相机标志重捕法对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种群数量进行调查,64台红外相机中有50台拍摄到亚洲象,累计有效相机工作日7635 d。对获取到的亚洲象独立有效影像逐一鉴别,利用非空间标志重捕法估算公式预估亚洲象种群数量。结果表明总估算次数为255次,当估算次数达到126次时,种群数量最终稳定在17头。个体识别显示该种群包括11头成年象、3头亚成年象和3头幼象。研究结果丰富了保护区内亚洲象种群数据库,同时为基层保护及管理工作探索了一种简单且实用的大中型兽类种群数量估算方
汪靖山贠行田源李旭王卫斌王斌熊朝勇
关键词:亚洲象红外相机标志重捕法种群数量
基于标志重捕法的高原鼢鼠种群动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被引量:1
2024年
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优势地下啮齿动物,研究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对于保护高寒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科学防控草原鼠害具有要意义。于2014—2019年在天祝县抓喜秀龙乡高原鼢鼠分布区,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每年5月和10月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存活率、补充量及体,利用样方调查各植物功能群地上、地下生物量,并从中国气象数据中心获取同期气象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探究高原鼢鼠种群特征变化与环境因子关联程度。结果表明: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存在年际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年际间高原鼢鼠种群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秋季高原鼢鼠种群数量高于春季种群数量;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春季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变化与降雨量、极端温度和杂类草生物量关联程度较高,而秋季高原鼢鼠种群数量与环境因子关联程度较低。研究结果不仅为今后构建高原鼢鼠种群数量预测预报模型提供基础依据,也为适时防控高原鼢鼠危害提供有益参考。
蔡新成花立民叶国辉楚彬
关键词:高原鼢鼠标志重捕种群特征
标志重捕法模拟实验学具设计
2023年
标志重捕法模拟实验中,采用程序操作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多次复实验并获取大量的实验数据,提高课堂效率。结合基于STM32单片机和ESP8266模块开发的实验学具,将实物模拟与软件操作结合起来,以双色LED灯板模拟实验过程,通过交互式网页实现数据的实时收集、统计,让学生可以更多地关注实验数据的对比与分析,也方便其自主拓展研究实验中标记总数、实验复次数等对估算结果的影响,培养其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
叶培毅
关键词:生物实验标志重捕法学具
一种标志重捕法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志重捕法模拟装置。该标志重捕法模拟装置包括震荡组件、检测组件、驱动组件、显示组件和若干个滚动组件;每个滚动组件包括灯体、控制件和滚动壳体,灯体设于滚动壳体内,控制件用于控制灯体的显示;震荡组件包括震荡...
叶培毅曾琳静黄勇
用纸雀方箱模型模拟“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2022年
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之一,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较难在常规教学中直接展示,学生也很少有动手实践的机会。笔者指导生物创客小组设计制作纸雀方箱模型,模拟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实验过程,并尝试在课堂上用该模型突破教学的难点。
张孝夷
关键词:标志重捕法高中生物学
标志重捕法模拟实验”的设计与实践被引量:2
2022年
标志重捕法探究种群数量为实验教学背景,用玻璃缸模拟动物生活区域,围棋中黑白子模拟该区域动物,手抓棋子模拟捉,蓝色记号笔标记模拟标志物,建立模拟实验模型和种群密度估算方。利用该模型实施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构建生物学科学探究的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的总结归纳能力。
梁名明
关键词:种群密度标志重捕高中生物学
动物标志重捕法模拟实验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以高中生物学"种群和群落"中介绍的动物标志重捕法探究种群密度为知识背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为目标,以模拟实验要求为设计思路,用塑料瓶模拟动物生活区域,塑料球模拟该区域动物,带孔塑料瓶盖模拟获动物的器具,保鲜袋模拟获动物暂时的活动区。通过对该模型方案的模拟应用,效果显著。该模型有制作简单、材料易得、操作安全、结果可靠等优点。该模型无需教师协助,学生可以在家中或学校独立完成实验,该模型是一个实用性极强的方案。
陈帮强梁碧波左清秋
关键词:标志重捕法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实验教学设计——标志重捕法的模拟与逆向改进
2019年
标志重捕法实验中,利用绿豆、赤小豆、红芸豆存在的大小、密度的差异,分别以赤小豆、红芸豆作为标记,估算绿豆的数量,可对该实验进行模拟与逆向改进。该逆向改进视课堂的动态生成,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自行提炼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
佘瑞雪张锋
关键词:标志重捕法实验教学
样线标志重捕法在鳄蜥种群数量调查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5
2017年
2015年7~8月,分别采用样线标志重捕法对广西大桂山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点的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利用样线共发现鳄蜥58只,种群密度5.0只/km;标志重捕法共发现鳄蜥129只(其中有26只复),估算的种群数量为(162±59)只,种群密度(13.9±5.08)只/km,表明标志重捕法的调查结果优于样线。由于鳄蜥的尾纹可以作为无损伤的个体标记,适合于开展标志重捕法调查,在鳄蜥的种群资源调查中,为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应使用标记进行调查。
阳春生罗树毅李钰慧何家松武正军
关键词:鳄蜥样线法标志重捕法种群数量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活动设计
2016年
本文针对高中生物学实验特点,设计如何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活动。
赵紫平
关键词:标志重捕法

相关作者

鲍毅新
作品数:171被引量:1,427H指数:24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社鼠 黑麂 大型底栖动物 千岛湖岛屿 小型兽类
王艳妮
作品数:23被引量:157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社鼠 黑麂 种群 舟山群岛 种群遗传
卢志宏
作品数:16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啮齿动物 BP神经网络 风光 光板 隔离器
方平福
作品数:12被引量:152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大型底栖动物 人工湿地 围垦 社鼠 标志重捕法
章书声
作品数:21被引量:176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穿山甲 兽类资源 社鼠 黑麂 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