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5篇“ 柴胡桂枝汤“的相关文章
- 宫晓燕运用柴胡桂枝汤经验
- 2025年
- 柴胡桂枝汤系仲景所创经方之一。宫晓燕教授临床运用柴胡桂枝汤时,注重审证求因,从太阳少阳两感角度入手,针对不同兼证加减化裁论治。治疗以和法为主,兼顾温法、清法、补法,用药遵循仲景“寒温并用”思想,常用柴胡、黄芩调枢机,桂枝、芍药和营卫、理气血,强调情志因素在致病过程的关键作用,以调畅气机为根本原则,最终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在咳嗽、胃痞等疾病的治疗中,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 刘红杰宫晓燕王爽朱同刚
-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用药经验
- 经方柴胡桂枝汤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柴胡桂枝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颁布的中国古代经典名方之一,也是临床常用的经方,首载于东汉医家张仲景《伤寒论》,其组方精妙,融合了桂枝汤与小柴胡汤的精髓。由桂枝、黄芩、人参、甘草、半夏、芍药、大枣、生姜、柴胡等九味中药组成,既和解少阳,又调和营卫,体现了中医“和”的治疗思想。其组成简单,疗效显著,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对于一些现代医学难以治愈或者治疗产生副作用较大的疾病,可起到显著的疗效,并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文章综述了柴胡桂枝汤治疗精神心理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及神经运动系统疾病等,对柴胡桂枝汤治疗各类疾病的原理进行浅述,为经方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刘畅李翠云刘丽清
-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营卫
- 基于古代文献分析的经典名方柴胡桂枝汤关键信息考证被引量:1
- 2025年
- 柴胡桂枝汤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收录的经典名方,通过广泛搜集、系统梳理记载柴胡桂枝汤古籍文献,对该方的方剂源流、药物组成、药物基原与炮制、用药剂量、制法及用法、方义与主治病证等关键信息进行考证研究。共获得相关有效古代文献数据173条,涉及各类中医古籍共计97部。柴胡桂枝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黄芩、桂枝、芍药、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9味药组成。历代医籍中载有“柴胡加桂汤”“柴胡加桂枝汤”“桂枝柴胡各半汤”等异名。历代医籍中所载药物组成与原方基本一致,建议遵照原方药物组成;其药物基原遵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炮制方法上,半夏用“姜半夏”,甘草用“炒甘草”,其余药味皆用生品。《伤寒论》原方主治太阳少阳并病,历代医籍载治疗心腹卒中痛、寒疝腹中痛、谵语、疟疾、肾气冷热不调、动气等。结合现代用药实际,建议用药剂量为柴胡14.92 g,黄芩、桂枝、白芍、人参、生姜各5.60 g,半夏4.66 g,甘草3.73 g,大枣4.30 g。具体煎服法建议以水1400 mL,煎取600 mL,饭后温服,每服200 mL,每日3次。
- 吴纪东陈仁寿
- 关键词:经典名方柴胡桂枝汤伤寒论
- 王笑民妙用柴胡桂枝汤治疗肿瘤的思路及经验
- 2025年
- 王笑民教授认为,癌毒是肿瘤的特异性病因,气火失调、正虚邪盛是癌毒产生的核心病机。太阳经为阳气最足、外邪首犯之处,少阳经为气机及相火之枢、表里相通之处,柴胡桂枝汤是治疗太少同病的经典方剂,因此王笑民教授在临床治疗中巧妙运用柴胡桂枝汤疏太阳经气、和少阳之火,同调气火,起到扶正气、助攻邪的作用,配合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攻邪之法,临床疗效甚佳。
- 李欣薛娜丁彤晶杨征征王笑民
- 关键词:肿瘤柴胡桂枝汤名医经验
- 柴胡桂枝汤联合火龙罐对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通过观察柴胡桂枝汤联合火龙罐治疗(风寒袭络证)面瘫患者的面部表情,分析面部表情肌弹性,并探究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12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火龙罐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胡桂枝汤治疗,连续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弹性模量值、面神经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065,P=0.024);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各表情肌弹性模量值、面神经功能以及面部残疾指数表(FD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联合火龙罐治疗面瘫患者疗效较好,可疏通经络,调整气血,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安全性较好。
- 杨静琦许保海张静姜洋侍方
-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面瘫
- 柴胡桂枝汤联合脐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联合脐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门诊诊治的80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采取柴胡桂枝汤+脐灸+常规西药治疗)与对照组(接受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各40例。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IBS-D症状严重程度量表评分(IBS-SSS)、胃肠激素[生长抑素(SS)、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和肠道菌群(肠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研究组IBS-SSS量表5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SS、VIP水平比对照组低,MOT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肠杆菌数比对照组少,双歧杆菌、乳杆菌数比对照组多(P<0.05)。随访3个月,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联合脐灸治疗IBS-D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及肠道菌群,降低复发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谢彬李永帅
-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柴胡桂枝汤
- 李廷荃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减辨治太少不调型感冒经验总结
- 2025年
- 该文基于感冒发病机制与证候分析,总结李廷荃教授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减辨治太少不调型感冒的临床经验,并附医案1则,以验证该方燮理表里、调畅枢机、兼顾胃气之组方特色,为中医药治疗感冒提供参考。
- 曹子琪李廷荃
- 关键词:感冒柴胡桂枝汤
- 柴胡桂枝汤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胃湿热证)炎症水平病情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胃湿热证)炎症水平、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屏南县总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胃湿热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柴胡桂枝汤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肠系膜淋巴结大小。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2组患儿各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相近(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中医证候各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横径、纵径相近(P>0.05);治疗后,2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横径、纵径均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胃湿热证)过程中加用柴胡桂枝汤,能够起到很好的抗感染效果,有利于缓解患儿病情,缩小肿大的淋巴结。
- 黄青青
-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胃湿热证
- 柴胡桂枝汤辅助推拿手法治疗寒湿痹阻证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辅助推拿手法治疗寒湿痹阻证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菏泽医专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寒湿痹阻证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胡桂枝汤辅助推拿手法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CM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M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辅助推拿手法治疗寒湿痹阻证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李翠云刘畅刘丽清杨新新付甜甜
- 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柴胡桂枝汤六经辨证推拿疗法
- 从象思维理解柴胡桂枝汤妙用
- 2024年
- 柴胡桂枝汤是张仲景的良方,现今对于柴胡桂枝汤的应用多源于条文。象思维是中医思维的源泉,从象思维理解柴胡桂枝汤易感知张仲景真意,把握柴胡桂枝汤所主的病位及患者整体气势,从而更好地活用本方。本文通过5个层次阐述象思维下对于柴胡桂枝汤的理解:首先,对象思维进行概述,点明象思维的来源及重要价值;其次,整体分析象思维视角下柴胡桂枝汤主治的病位与患者气势;再次,从象思维探讨张仲景柴胡桂枝汤原文中包含的病位与患者气势;然后,论述如何利用象思维理解柴胡桂枝汤的组方原理及方药主次;最后,依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运用象思维对柴胡桂枝汤中的主要药物进行分析。希望基于以上5个层次,揭示柴胡桂枝汤背后的中医思维,为柴胡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 孙逸龙徐方飚宋研博胡雨荷孙永康刘文博岳刘平王新志
- 关键词:中医思维柴胡桂枝汤
相关作者
- 邓兰琼

- 作品数:21被引量:149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柴胡桂枝汤 胃溃疡 胃粘膜 消化性溃疡 大鼠胃粘膜
- 李赛美

- 作品数:447被引量:1,562H指数:19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伤寒论》 伤寒论 糖尿病 经方 加味桃核承气汤
- 王庆国

- 作品数:809被引量:5,281H指数:35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伤寒论》 伤寒论 证候 证候要素 半夏泻心汤
- 赵奎君

- 作品数:163被引量:1,409H指数:2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中药 META分析 雷公藤 何首乌 肝毒性
- 伍建光

- 作品数:113被引量:313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国医大师 验案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从肝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