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4篇“ 枯落物持水“的相关文章
- 地被物调控对川西亚高山次生林枯落物持水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弄清地被物调控对次生林地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对阿坝州米亚罗林区3个退化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的岷江冷杉次生林分别进行了7个地被物调控处理,其中移出3个梯度(10%-C1、30%-C2、50%-C3)、输入3个梯度(10%-R1、30%-R2、50%-R3)、对照-CK,监测其枯落物持水性能的变化,结果显示:次生林的枯落物蓄积量受林分密度和林分结构以及分解速率影响,表现为中度退化>重度退化>轻度退化,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与蓄积量呈正相关,也表现为中度退化>重度退化>轻度退化,且中度退化次生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比重度退化次生林高出50.45%,比轻度退化次生林高出57.42%。地被物调控后不同次生林蓄积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均是R2处理(移入30%)最高,其中轻度退化次生林R2的最大持水量比CK(对照)高出35.48%;中度退化次生林R2的最大持水量比CK高出312.24%;重度退化次生林R2的最大持水量比CK高出47.93%。不同次生林最大持水率与最大持水量、蓄积量没有相关性,其中中度退化次生林R3的最大持水率(移入30%)最高,比CK高71.66%。从监测数据来看,R2处理能较快地对提升枯落物持水性能作出响应,且在中度退化次生林的效果最好。
- 蔡蕾刘前程冯秋红冯秋红徐峥静茹
- 关键词:次生林最大持水量
- 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持水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明确亚热带典型人工林植被群落的水源涵养功能,选取福建省漳平市典型地段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为研究对象,采取室内浸泡法测定林下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的枯落物持水性能。结果表明:3种森林类型枯落物厚度在2.07~3.23 cm,具有显著差异(P<0.05)。3种森林类型枯落物总蓄积量在5.40~8.31 t/hm^(2),表现为杉木林>毛竹林>油茶林。3种森林类型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总和在2.79~4.66 t/hm^(2),表现为杉木林>毛竹林>油茶林,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在115.98%~153.68%,杉木林最大,油茶林最小。3种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
- 陈汉忠
- 关键词:枯落物持水特性
- 插岗梁自然保护区亚高山3种不同乔木林分土壤与枯落物持水特性
- 2024年
- 为探究甘肃白龙江插岗梁自然保护区亚高山主要乔木种群土壤与枯落物水文特性,给甘肃南部水源涵养价值评估提供理论数据,选取该地区立地条件相近且具有代表性的冷杉-杜鹃、冷杉-红桦和冷杉-柏木等3种林分类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林下枯落物和土壤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1)3种林地土壤容重0.50~0.79 g·cm^(-3),冷杉+高山柏种群土壤容重最小,土壤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最大;3种林地土壤容重与土壤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和最大持水量呈负相关,整体冷杉+高山柏林持水能力最强。(2)冷杉+高山柏林枯落物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有效拦蓄量、最大拦蓄量都最大,枯落物持水性能最好,枯落物厚度、鲜储量、蓄积量与总干重呈正相关。(3)不同林地枯落物吸水速率变化趋势和土壤吸水速率基本一致,都是在0.5 h时最大,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在24 h时达到饱和,吸水速率趋向0。
- 王飞白青蒙王若鉴杨永红李玉王永元要静
- 关键词:亚高山枯落物持水性能
-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果树经济林枯落物持水特性分析与探讨——以葫芦河流域果树经济林地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为分析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葫芦河流域果树经济林(苹果)地、山杏水保林地和自然裸地的枯落物持水过程及其特性,通过室内浸水试验,分别对不同地类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持水率、吸水速率和拦蓄量等水文特性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地类枯落物蓄积量在2.80~4.23 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在6.27~14.46 t/hm^(2)之间,有效拦蓄量在5.05~11.55 t/hm^(2)之间,均表现为果树经济林(苹果)地>山杏水保林地>自然裸地;枯落物的吸水速率与时间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幂函数关系,吸水速率在0~2 h内急剧下降,4 h后趋于平缓,24 h后趋近于0。因此,栽植果树经济林不仅具有产业经济价值,而且其枯落物具有与水保林相同或更高的蓄水保土特性,对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墒情具有重要作用。
- 赵强王辅张鹤沙小燕何倩韩芬
- 关键词:枯落物持水特性
- 川西亚高山森林苔藓与枯落物持水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森林苔藓和枯落物在水土保持、水分涵养方面具备重要作用,但现有研究多单一关注苔藓或枯落物,对苔藓-枯落物层的整体效应的认识较少,尤其针对高海拔西南森林林下的苔藓-枯落物层,更为鲜见。本文以川西贡嘎山针叶林和阔叶林地被层(苔藓、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瓶取样浸水试验,分析了单一苔藓、单一枯落物及苔藓-枯落物整体的持水特征。结果表明:(1)贡嘎山苔藓和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327.9%~432.6%,最大持水量为16.6~79.4 t/hm^(2),有效拦蓄量为7.1~34.2 t/hm^(2)。针叶林比阔叶林具有更大的持水能力和水分拦蓄能力。(2)不同地被组分中,苔藓-枯落物层持水率、有效拦蓄率、持水量和拦蓄量最大,苔藓显著提高了针叶林地被层的水源涵养能力;(3)地被层持水量与时间呈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不同组分持水量和持水率均在0~2 h内迅速增长,2~12 h内缓慢增长,12 h时几乎达到饱和状态。(4)与单一苔藓或枯落物层相比,苔藓-枯落物整体的吸水速率更快,具有更高效的短期降水拦蓄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亚高山森林水源涵养和生态水文研究与保护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
- 范金花谢汶天曹球铫王根绪孙守琴
- 关键词:亚高山森林枯落物苔藓
- 秦岭两种典型人工林不同密度时的枯落物持水功能差异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究秦岭林区典型森林不同密度时的枯落物持水功能差异,为该区植被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在秦岭火地塘林区,选取油松林和锐齿栎林3个密度(低、中、高)的样地,利用室内浸水法、熵权法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枯落物层持水功能。[结果]①油松林、锐齿栎林枯落物层厚度分别变化在3.48~5.14 cm、6.54~9.48 cm,枯落物蓄积量均为中密度时最大,分别为9.09、5.61 t·hm^(-2),其中油松林枯落物蓄积量以半分解层为主(56.5%~60.55%),锐齿栎林以未分解层为主(63.58%~74.53%);②油松林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在中密度最高(24.55 t·hm^(-2)),而锐齿栎林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则在高密度时最大,达到17.8 t·hm^(-2);油松林和锐齿栎林枯落物吸持水分的主要贡献者分别为半分解层和未分解层;③枯落物的累积持水率在浸水后10 min内迅速增大,且锐齿栎林的增速大于油松林;枯落物吸水速率随浸水时间增加先快速降低后逐渐降低并趋于0;枯落物的持水率(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分别呈较好的对数和幂函数关系。[结论]油松林半分解层和锐齿栎林未分解层枯落物的持水作用可以互补,其中锐齿栎林密度在725株·hm^(-2)时为最佳。建议营造松栎混交林,并且合理控制密度,以充分发挥其枯落物的水文功能。
- 王亚萍张淑兰韩勇董新宇赵雨薇万格
- 关键词:油松林锐齿栎林枯落物层水文功能
- 晋西黄土区典型林分枯落物持水特性被引量:8
- 2023年
- 探究典型林分枯落物的蓄积量及持水特性,对准确评价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晋西黄土区选择油松、刺槐、山杨、辽东栎、侧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与室内浸水试验相结合,对不同林分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厚度、枯落物蓄积量、枯落物持水特性与浸水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典型林分枯落物总厚度为4.06~5.12 cm,其中,刺槐林最大,油松林最小;蓄积量以辽东栎最大(24.39 t·hm^(-2)),山杨林(23.64 t·hm^(-2))、侧柏林(22.51 t·hm^(-2))和刺槐林(22.48 t·hm^(-2))次之,油松林最小(20.42 t·hm^(-2)),未分解层蓄积量小于半分解层。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40.41~79.56 t·hm^(-2),其中,辽东栎最大,油松林最小。各林分枯落物有效拦蓄率在108%~188%。在浸水2 h内,枯落物持水量和吸水速率变化以辽东栎、山杨、刺槐林最迅速,半分解层较未分解层变化迅速;在5种林地中,枯落物持水能力依次为辽东栎>山杨>刺槐>侧柏>油松。
- 张月马岚马岚党彩宇邹春蕾崔永生
- 关键词:枯落物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晋西黄土区
- 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持水特征分析
- 2023年
- 为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持水特征,以关帝山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6块不同林分密度人工林样地的枯落物持水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越大,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越大,未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越小;未分解层枯落物拦蓄量越小,半分解层枯落物拦蓄量越大;林分密度显著影响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后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 赵伟文
-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枯落物
-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属-冷杉属林火烧迹地枯落物持水特征被引量:6
- 2023年
- 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属-冷杉属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典型抽样法于2020年8月和2021年7—8月在火烧迹地和未过火天然林采集枯落物样品,采用室内浸泡法测定分析枯落的蓄积量、持水量、有效拦蓄量等指标,探究林火干扰下不同坡位枯落物的水文效应,为更好地促进森林水源涵养以及水土保持功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枯落物的厚度和蓄积量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且厚度为3.75~8.31 cm,蓄积量为6.16~8.13 t/hm^(2)。恢复5,15年火烧迹地上、中、下坡枯落物厚度和蓄积量与天然林差异显著。(2)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为20.94~26.22 t/hm^(2),恢复5,15年火烧迹地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与天然林差异达显著水平。在枯落物持水达到饱和前,不同恢复年限下各坡位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3)枯落物的有效拦蓄量为14.58~16.95 t/hm^(2),有效拦蓄深为1.44~1.78 mm。恢复5年火烧迹地枯落物有效拦蓄量表现为中坡>上坡>下坡,恢复15年火烧迹地和天然林有效拦蓄量均为下坡>中坡>上坡。综上所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枯落物的厚度、蓄积量、持水性能都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而提高,呈现天然林>恢复15年>恢复5年;火烧迹地枯落物的持水性能及持水过程呈现中、下坡大于上坡,即枯落物的水文效应受坡位和火烧干扰的影响。
- 贺万鹏周晓雷解婷婷赵安曹雪萍杨富强陆刚
- 关键词:枯落物持水特性火烧迹地
- 京西水源保护林枯落物持水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森林枯落物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拦蓄径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枯落物的持水特性对评价不同林分的水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样地调查法和室内浸泡法,对涿鹿林场4种不同类型林分枯落物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蓄积量排序为油松林>华北落叶松林>山杨林>白桦林,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2)枯落物持水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但速率趋于渐缓;枯落物吸水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呈指数关系;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排序为华北落叶松>油松>山杨>白桦,有效拦蓄量排序为华北落叶松>油松>山杨>白桦,有效拦蓄率排序为华北落叶松>白桦>油松>山杨。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水文效应最好,其次是油松林。
- 郭建军王娅茹孟祥嵩吴丹梁世兴张晓琴杨新兵
- 关键词:枯落物
相关作者
- 杨新兵

- 作品数:163被引量:1,048H指数:20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冀北山地 枯落物 水文效应 土壤水文效应 油松
- 陈丽华

- 作品数:249被引量:2,869H指数:26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根系 油松 抗拉强度 刺槐 林木根系
- 成晨

- 作品数:66被引量:30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水土保持措施 径流 水土保持 植被类型 泥沙来源
- 王玉杰

- 作品数:240被引量:2,655H指数:23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 研究主题:典型林分 三峡库区 根系 土壤 林地土壤
- 肖洋

- 作品数:88被引量:1,205H指数:17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坡耕地 生态系统 林冠截留 油松人工林 土壤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