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2篇“ 果实形态“的相关文章
- 菱角种质资源的果实形态分析及食用性状评价
- 2025年
- 菱角果实形态是人工选育的重要特征,通过探究不同品种间的果实形态和食用性状差异,可为后续菱角培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该研究以409份欧菱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形态测量法和基于标记点的几何形态学方法量化了菱角的尺寸和轮廓外形,分析了果实形态特征与食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比较了不同品种菱角(栽培和野生)果实形态特征和食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栽培菱角的果长、果高和果壳厚度均极显著大于野生菱角(P≤0.000 1),但两者果宽和肩角长度没有显著差异(P> 0.05);两类菱角的果实轮廓外形差异主要体现在肩角的弯曲程度和尖锐程度,栽培菱角的肩角更弯曲,而野生菱角的肩角更尖锐;栽培菱角的单果质量约为野生菱角的5倍,栽培菱角的出仁率(65.07%)也极显著高于野生菱角(P≤0.000 1)。不同品种的果实形态和食用性状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栽培品种“红绣鞋”的果实肩角弯曲程度最低且具有最大的单果质量(10.95 g),品种“馄饨菱”具有最高的出仁率(0.72),而品种“南湖菱”具有最圆钝的肩角。菱角出仁率与果壳厚度、肩角长度、肩角弯曲程度和尖锐程度均显著负相关(P≤0.05);单果质量、种仁质量和果壳质量则与果实尺寸、果壳厚度、肩角长度及肩角弯曲程度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肩角角度、果角数目和肩角尖锐程度极显著负相关(P≤0.000 1)。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选育过程改变了菱角的果实形态和食用性状,综合果实形态和食用性状分析的结果可得出“红绣鞋”“馄饨菱”和“南湖菱”这3个品种相对其他品种更适合进一步培育。
- 罗玉梅涂晓东康婷婷张宗耀黄岚杰戴璨
- 关键词:菱角果实形态人工选育种质资源
- 温室果实形态感知装置、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温室果实形态感知装置、系统及方法,其包括设置在温室大棚顶部的骨架组件上的行走轨道槽;在行走轨道槽上设置有检测机械手;行走轨道槽连通有轨道槽端口;在检测机械手一侧配置有与轨道槽端口对应的横向传输组件。本发明设计合...
- 马德新张群房慧旺郝凤琦员玉良盛文溢李莉马铁民杨建齐周延培徐阳张健杨然兵毕彩虹刘廷航徐勤青
- 柑橘果实形态与果皮裂隙发生规律
- 2024年
- 【目的】研究不同果形柑橘果实的裂隙发生规律,开启认识柑橘采前因田间水分失调导致膨胀裂果的新视角。【方法】根据柑橘果壳结构分层特征,将果壳视为密闭压力容器,依据压力容器壁应力分析方法,阐释各类果形果壳膨胀应力分布与果皮裂隙发生规律。【结果】果壳形态直接影响膨胀应力分布与裂隙规律。(1)椭圆形果实:果形指数FSI<1时,果壳的果顶应力σTop>赤道经向应力σΦ-Mid>赤道环向应力σθ-Mid,因而扁椭圆形果实裂隙多位于果顶,如早熟温州蜜柑C.reticulata Satsuma品系;果形指数FSI>1时,果顶应力σTop<赤道经向应力σΦ-Mid<赤道环向应力σθ-Mid,即长椭圆形果实裂隙多呈纵裂,如‘奈维林娜’脐橙(C.sinensis Navelina Navel);果形指数FSI=1,近圆球形果壳裂隙多位于果壳最薄处dmin,果顶应力与赤道应力比值与其对应部位果壳厚成反比σTop/σMid=dMid/dTop,如‘甜春桔柚’(Spring-sweet Tangelo)裂隙多位于果腰赤道部的果皮最薄处呈环状横裂,而‘纽荷尔’脐橙(C.sinensis Newhall Navel)的裂隙多始于脐顶最薄处。(2)果形近心形文旦柚类果实的果顶凹处易构造膨胀“应力集中”条件,且与砂囊椭球顶部膨胀应力极大点重合,以致果实顶部呈规律性的裂隙,如‘度尾文旦’柚(Citrus grandis Duweiwendan)。(3)在田间水势陡增时,高糖果实的体积膨胀比与裂果率均大于低糖果实。【结论】柑橘果壳裂隙始于果壳膨胀应力最大处,裂隙延伸方向与最大应力方向垂直。果形越偏离球形、果壳厚差异越显著,膨胀应力分布越不均匀,裂果率越高。遇田间水势陡增时,高含糖量果实裂果率大于低含糖量果实裂果率。
- 王贤达张立杰吴兴明程德明李健
- 关键词:柑橘果实形态裂果
- 不同居群云南金钱槭的果实形态特征与种子传播比较研究
- 果实是很多被子植物种子传播的载体,珍稀濒危植物云南金钱槭的种子传播也不例外。种子传播不仅能决定物种的居群空间分布还影响着物种的遗传结构,而以果实为载体的种子传播过程与果实的形态密切关联,不同居群间果实形态的差异可能会造成...
- 王志娟
- 关键词:云南金钱槭居群种内变异种子传播果实形态
- 流苏树果实形态发育及营养成分形成规律
- 2024年
- 【目的】观测流苏树果实和种子发育过程,为流苏树种质资源收集利用、科学栽培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4—9月,以泰山3棵80 a以上的流苏树为试材,对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质量特征和营养成分进行观测,并利用SPSS 25.0软件对其发育规律进行拟合。【结果】流苏树果实发育分为6个阶段,分别为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皮形成期、种仁形成期,果实变色期和果实成熟期;果皮形成期(花后50~67 d)其内果皮木质化,种仁形成期(花后67~91 d)其形成胚乳、胚(胚根、子叶),果实变色期(花后91~112 d)其中果皮变成蓝紫色;流苏树果实和种子纵横比都呈现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停止增长3个阶段的“S”形态增长模式。其种仁干物质的增长与种仁鲜质量的增长表现为错峰增长,干物质的快速增长晚于种仁鲜质量;果皮变色期,颜色由绿色转变为蓝紫色的同时,中果皮质量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和淀粉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到花后91 d趋于平稳。可溶性蛋白和油脂含量都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直至花后91 d趋于平稳。可溶性糖和淀粉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到花后91 d趋于平稳。【结论】在花后35~50 d应施水溶速效肥为主的肥料,以提升产量;花后67~91 d是种仁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在这一时期补充钾肥。8月下旬到9月上旬是收获流苏树果实的最佳时间。
- 牛牧歌蔡其臣李际红李莹王锦楠刘翠双孙茂桐刘来硕
- 关键词:流苏树果实种子形态发育
- 紫薇果实形态特征与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 2024年
- 本研究以花瓣深粉红色的紫薇品种彩霞满天的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的出种率,蒴果长度、宽度,种子长度、宽度以及千粒重;并设置不同浸种时间、培养温度和GA3浓度等处理,探究其对紫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薇果实纵径为(13.99±0.98)mm、横径为(11.07±0.68)mm,变异系数在4.97%~7.52%之间,果实大小较为均匀;出种率为(11.95±2.89)%,种子长度为(2.10±0.22)mm,种翅长度为(5.43±0.28)mm,种子大小差别较大;千粒重为(3.58±0.46)g。在55℃温水浸种条件下,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浸种30 min效果最佳;GA3浓度和培养温度均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具有一定影响,以50 mg/L GA3浸种24 h、培养温度25℃条件下萌发效果最好。
- 马登英闫娜徐静唐雯倩李雨楠
- 关键词:紫薇果实种子浸种时间培养温度萌发特性
- 不同居群巨柏果实形态与苗期生长变异研究
- 贺春燕
- 杜仲翅果果实形态和含胶量与产地环境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该研究选择我国7个杜仲产地的杜仲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果实形态和含胶量存在显著差异,贵州剑河最高为13.16%,河北保定最低为9.34%,含胶量与所在环境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纬度越高,年日照时数越长,翅果含胶量越低;无霜期越长,翅果含胶率越高。
- 曲鹏坤陈锡赵德刚
- 关键词:杜仲胶
- 巨玫瑰葡萄不同日灼敏感物候期及日灼进程果实形态学与相关组分差异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索巨玫瑰葡萄不同物候期日灼敏感差异的生理机制及不同日灼进程的果实形态学与相关组分变化。【方法】以一年两收栽培巨玫瑰葡萄夏果和冬果两个生长季各物候期的果实为试材,采用强光高温加热灯对果实进行人工诱导日灼处理,测定其发生日灼时的表面阈值温度和诱导一定时间后的日灼发生率,确定巨玫瑰葡萄不同物候期的日灼敏感性。观察和测定不同日灼敏感物候期的葡萄果实正常果以及不同日灼进程果实的解剖结构、总酚含量及矿质元素含量。【结果】一年两收栽培下巨玫瑰葡萄的夏果与冬果日灼较敏感的物候期均为E-L 31-32时期,相同人工诱导时间处理后冬果的日灼发生率显著低于夏果。日灼不敏感期(E-L 36)较日灼敏感期(E-L 31-32)的果实表皮细胞更大、角质层更平滑、排列更紧密整齐、淀粉粒更少。同时,日灼不敏感物候期中K、Ca、Mg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日灼敏感物候期,而总酚含量显著低于日灼敏感物候期,冬果中K、Ca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夏果,而N、P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夏果。在人工诱导果实日灼进程中,重度日灼果中N、P、K、Ca和Mg元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果。【结论】巨玫瑰葡萄在两收栽培模式下,夏果和冬果对日灼较敏感时期均为E-L 31-32时期,且冬果在一定程度上日灼敏感性低于夏果。巨玫瑰葡萄在不同物候期对日灼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这与果实解剖结构的蜡质层和表皮细胞壁特性、果实中的总酚含量有关,同时,日灼敏感性也与果实中K、Ca元素含量呈负相关,与N、P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在生产上预防巨玫瑰葡萄日灼可考虑在其日灼敏感物候期(E-L 31-32)前增施K、Ca肥。
- 秦镜植李群贤何思婷梁雲珍范旭园黄泳碧钟挺威何建军白扬朱秀梅韩佳宇白先进王博
- 关键词:巨玫瑰葡萄
- 沙冬青果实形态与水动力传播特征的研究
- 沙冬青果实的分布格局受地理分布特点及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以沙冬青果实(种子)为研究对象,测量沙冬青果实的形态特征(果荚长度、果荚宽度、果实重量、种子重量)、模拟水力条件下的水平传播距离;分析比较沙冬青果实的形态特征、果实...
- 乌达巴拉其其格
- 关键词:沙冬青果实形态生理变化
相关作者
- 潘伯荣

- 作品数:187被引量:1,977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沙拐枣属 植物 苔藓植物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越冬
- 曲畅游

- 作品数:10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
- 研究主题:果实形态 蓼属 蓼科 植物 果皮微形态
- 王旭军

- 作品数:136被引量:774H指数:17
- 供职机构: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不同种源 种源 无性系 台湾桤木 湿地松
- 段士民

- 作品数:47被引量:23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沙拐枣属 植物群落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沙荒地 植物
- 沙毓沧

- 作品数:259被引量:88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干热河谷 金沙江干热河谷 元谋干热河谷 麻疯树 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