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7篇“ 果实后熟“的相关文章
- 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己糖激酶基因的表达分析被引量:4
- 2024年
- 为解决猕猴桃果实采后快速软化问题,本研究以‘红阳’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探究10 mmol/L N-乙酰-D-葡萄糖胺(N-acetyl-D-glucosamine,NAG)对猕猴桃后熟软化过程中基本生理变化、己糖激酶(hexokinase,HXK)活性和AcHXK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组)相比,外源NAG处理可有效降低猕猴桃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延缓其硬度和总酸含量的下降以及果胶和淀粉的水解,维持较低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CK组相比,NAG能够同时抑制HXK活性和AcHXK3表达水平,进而影响糖代谢和呼吸代谢过程。此外,AcHXK7~AcHXK9基因被NAG诱导上调表达,且表达量与硬度显著正相关,其可能作为糖信号分子介导猕猴桃后熟软化进程。综上,AcHXK3、AcHXK7~AcHXK9受NAG诱导差异表达,进而发挥催化和调节功能,延缓猕猴桃后熟软化。本实验结果可为猕猴桃后熟软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猕猴桃保鲜技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 董文娟陈明向妙莲陈金印曾教科
- 关键词:猕猴桃后熟软化己糖激酶
- DELLA蛋白对柿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乙烯合成调控机制研究
- 柿(Diospyros kaki)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极易软化,货架期较短,严重影响其产业效益。因此,研究柿果实成熟软化的调控机制对柿果实的采后贮藏具有重要意义。赤霉素(GA)作为六大类植物内源激素之一,调控植物生长...
- 张梦园
- 关键词:柿果实DELLA蛋白后熟软化转录调控赤霉素
- 脂氧合酶对甜瓜果实后熟软化生理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甜瓜果实在采后贮藏过程中脂氧合酶对果实后熟软化生理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西州蜜17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甜瓜果实贮藏期间脂氧合酶活性、乙烯释放量、果实硬度、呼吸强度、果胶酶活性、淀粉酶活性以及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研究甜瓜果实采后脂氧合酶代谢、乙烯产生、后熟软化生理及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关系。分别将甜瓜果实在20℃贮藏(对照组)、经1-MCP处理后20℃贮藏、2℃贮藏,分析甜瓜果实中LOX活性与乙烯释放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甜瓜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LOX活性上升先于乙烯释放量的增加,而在乙烯释放量与呼吸强度跃变后,LOX活性逐渐下降。同时,果实中果胶酶与淀粉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在跃变现象发生后显著增加,果实硬度随之迅速下降,说明果胶酶与淀粉酶基因表达增强和酶活性升高是甜瓜果实发生软化的关键因素。此外,LOX活性升高能够启动乙烯释放量的增加,促使果实发生呼吸跃变并进入后熟阶段,但乙烯对LOX却没有调控作用。由此可知,LOX活性对果胶和淀粉的变化没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启动乙烯的释放来调节果胶和淀粉的代谢反应,使果实发生软化。
- 代文婷刘战霞陈伟君张强
- 关键词:脂氧合酶甜瓜后熟软化细胞壁代谢基因表达
- 苯乳酸处理对香蕉果实后熟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以香蕉果实为试验材料,探究苯乳酸处理对香蕉果实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采用0.6%苯乳酸对香蕉果实进行浸泡处理,以清水浸泡为对照,将果实置于23℃、相对湿度85%的环境中贮藏,定期(每2 d)测定果皮色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乙烯释放量等指标,并观察记录果实腐烂率变化和发病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苯乳酸处理能够有效抑制香蕉果实贮藏期间的乙烯释放量,并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和色度,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积累,同时有效减轻香蕉果实腐烂率和病情指数的上升。可见,苯乳酸处理能够有效延缓香蕉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减轻香蕉果实的腐烂并保持香蕉果实的品质,对延长香蕉果实货架期具有重要作用。
- 高羽莎李奕星李芬芳袁德保陈娇
- 关键词:香蕉苯乳酸后熟贮藏
- 苹果果实后熟过程中差异表达的IncRNA功能分析
- 魏亚静
- 采收成熟度对‘金奉’猕猴桃果实后熟品质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采收成熟度对‘金奉’猕猴桃果实后熟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采收成熟度Ⅰ、Ⅱ、Ⅲ和Ⅳ(盛花后150、155、160和165 d)时期的‘金奉’猕猴桃果实为实验材料,在(20±1)℃条件下贮藏至果实完全软化,通过测定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腐烂率、呼吸强度等贮藏特性指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淀粉、可溶性糖等营养品质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采收成熟度对‘金奉’猕猴桃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贮藏期间,猕猴桃果实在4个采收期的腐烂率、失重率、果糖、葡萄糖含量和固酸比值逐渐上升;硬度、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淀粉含量逐渐下降;呼吸强度、乙烯释放率、干物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蔗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采收期Ⅳ的果实腐烂率在贮藏6~10 d时显著低于其他3个采收期,采收期Ⅲ的果实失重率在贮藏2~10 d时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采收期Ⅱ和Ⅲ的呼吸强度在贮藏6 d时出现峰值,乙烯释放率分别在贮藏6 d和4 d时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Ⅰ和Ⅳ。采收期Ⅲ的果肉和中柱的硬度和可溶性淀粉含量在贮藏4 d时显著低于其他3个采收期。采收期Ⅲ的果肉和中柱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0~4 d时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果肉的可滴定酸含量除贮藏第2 d外均显著低于采收期Ⅰ和Ⅳ;果肉的固酸比值在贮藏0~4 d时显著高于Ⅰ和Ⅳ。采收期Ⅱ、Ⅲ和Ⅳ果肉和中柱的可溶性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在贮藏0~4 d时显著高于采收期Ⅰ。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采收期Ⅲ综合得分在贮藏6 d时达到峰值2.56,高于采收期Ⅰ(1.72)、Ⅱ(2.45)和Ⅳ(2.35)。结论采收期Ⅲ(盛花后160 d)的‘金奉’猕猴桃果实贮藏品质最佳,为最适采收成熟度。
- 杨雪珍杨倩文欧阳雪灵江新凤甘增宇彭火辉王国行彭玉辅陈金印陈明陈华玲
- 关键词:采收成熟度
- 乙烯响应转录因子介导ABA合成调控柿果实后熟的机制研究
- 激素在果实软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种激素——乙烯和ABA,分别主要促进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的软化。但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乙烯可以促进ABA的合成,但其之间的调控机制还不清楚。柿(Dios...
- 林仕钰
- 关键词:柿果实乙烯转录调控
- 外源乙烯调控PuMYB306参与南果梨果实后熟软化机制研究
- 姜凡
- 杧果果实后熟过程中PME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 2023年
- 为探明影响杧果(Mangifera indica L.)软化的机理、研究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基因家族在杧果果肉中的功能,本研究对‘红象牙’杧果软化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微管结构、PME酶活和PME家族表达量进行测定,并对PME基因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杧果后熟软化过程中伴随着微管骨架的解聚、果实硬度的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以及PME活性的降低。在‘红象牙’杧果基因组中共筛选出51个PME基因,Ⅰ型PME(包含PME和PMEI结构域)基因有24个,Ⅱ型PME(仅含PME结构域)基因有27个。51个PME基因中有22个在后熟期表达,参与果实软化。同时,发现mango030191和mango030421两个基因在后熟期内高表达,可能在抑制果胶降解,抑制果实软化中发挥重要作用。Ⅰ型和Ⅱ型PME基因在系统发育树中占据不同分支,第1~2分支都是Ⅰ型PME基因,第3分支都是Ⅱ型PME基因。Ⅰ型和Ⅱ型PME基因拥有各自的基序、保守结构域、内含子外显子特征。本研究鉴定并提供了杧果PME基因家族成员的基本信息,为阐明杧果后熟过程中PME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 雷亚欣黄小镂丛汉卿罗海燕乔飞姜成东
- 关键词:杧果果胶甲酯酶果实软化
- 乙烯+1-MCP处理对‘徐香’猕猴桃果实后熟特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猕猴桃果实采后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后熟才可软化至可食用状态,果实软化后又极易腐烂变质,因此采后猕猴桃有“七天软,十天烂,半月坏一半”的说法,严重制约了我国猕猴桃鲜果市场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及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
- 郑建梅
- 关键词:乙烯1-MCP挥发性物质果实软化
相关作者
- 夏文水

- 作品数:522被引量:4,918H指数:32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 研究主题:壳聚糖 草鱼 油炸 分离纯化 甲壳素
- 钟秋平

- 作品数:122被引量:761H指数:15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
- 研究主题:发酵 荔枝酒 壳聚糖 酿酒酵母 罗非鱼
- 刘顺枝

- 作品数:119被引量:88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红肉蜜柚 荔枝 贮藏 荔枝果实 基因
- 陈昆松

- 作品数:448被引量:3,963H指数:3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果实 桃果实 杨梅 猕猴桃 基因
- 许丽琼

- 作品数:4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香蕉 1-甲基环丙烯 高温贮藏 1-MCP 果实后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