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 篇“ 林草地 “的相关文章
兰州市城郊林草 地 土壤碳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兰州市城郊林草 地 土壤碳通量变化规律,定量估算土壤碳排放量,为城市与城郊区碳排放和碳循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兰州市城郊“小青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刺槐、苜蓿和沙打旺为试验样地 ,利用LI-815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对三种林草 地 土壤碳通量进行长期连续监测,分析土壤碳释放特征,阐明土壤碳通量与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关系。【结果】①兰州市城郊三种林草 地 土壤碳通量最高值出现在每天下午14:00左右,最低值在凌晨6:00左右;早上10:00和晚上20:00左右的土壤碳通量值与日均值基本一致。苜蓿草地 年度土壤碳排放量为2321.30 g m^(−2),高于刺槐林地 1.24倍、沙打旺草地 1.48倍。②三种林草 地 之间的地 表温度变化和5 cm深处土壤温度变化规律一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地 表温度和5 cm土壤温度都与土壤碳通量具有显著的正指数相关关系(P<0.05),其中刺槐林地 土壤碳通量对温度的敏感性最高。③三种林草 地 土壤碳通量与太阳辐射强度显著相关(P<0.05),刺槐林地 土壤碳通量与降雨量呈抛物线状显著相关(P<0.05)。【结论】兰州市城郊林草 地 在每天下午14:00左右土壤碳通量最高,苜蓿草地 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与土壤碳通量显著正相关(P<0.05)。 董彦丽 王彦武 张峰 马涛 高金芳关键词:影响因素 黄土区 林草 地 增汇潜力的估算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林草 地 增汇潜力的估算方法和装置,涉及生态学、遥感和气象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待估算林草 地 当前的遥感影像,确定待估算林草 地 当前包括的多个第一斑块各自的面积;基于待估算林草 地 在历史时段的遥感影像,确定待估算林草 ... 周广胜 王树东 汲玉河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林草 地 潜在分布及气候适宜性研究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 退化及荒漠化问题,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尽管区域内已实施了多个植被恢复项目,但由于植被建植不合理,产生了土壤干化、植被退化和径流减... 李冠稳关键词: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质量 市级林草 地 和湿地 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思路初探 2023年 市级林草 地 和湿地 保护利用专项规划不仅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具体行动,也是增强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领地 位的重要支撑。市级林草 地 和湿地 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是新的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国家和地 方尚未出台具体的技术文件,规划思路尚处于摸索阶段。本文在整合林地 、湿地 、草原保护与利用规划思路的基础上,从基础研究、目标指标、保护利用构架三方面探讨了林草 湿地 规划的思路,以期为规划编制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谢然 刘斌 银周妮 李西 刘宝林关键词:规划思路 宁南黄土区典型林草 地 土壤水分年际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2 2023年 以宁夏彭阳中庄小流域典型林草 地 (山杏林、沙棘林、苜蓿地 )为供试样地 ,采用土壤温湿度监测仪定位监测了2020—2022年样地 生长季(5—10月)0~2 m土壤体积含水量,研究了不同林草 地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该区域林草 的合理选择和水资源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内,不同林草 地 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可以划分为消耗期(5—8月)和补偿期(9—10月),平水年(2020和2021年)土壤水分波动较大,干旱年(2022年)土壤水分变化较为平缓;3年间不同林草 地 土壤水分均表现为山杏林>沙棘林>苜蓿地 ;2)不同林草 地 0~40 cm土壤水分易受降雨影响,季节波动性最大,40~100 cm土壤水分受降雨影响较小,季节波动性开始减弱,100~200 cm土壤水分受降雨影响最小,季节波动性相对比较稳定;3)不同林草 地 土壤水分剖面分布年度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土壤水分变化均表现为平水年(2020年)>平水年(2021年)>干旱年(2022年),与年度降雨量的变化相一致。 王月玲 许浩 安钰 万海霞 韩新生 董立国关键词:土壤水分 北方地 区典型林草 地 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1 2023年 为探究北方地 区典型植被林地 、草地 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基于1982—2015年的GIMMS NDVI 3gv1数据集和气象资料,采用动态阈值法提取植被物候,应用线性回归和偏相关分析法分析林、草地 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林地 生长季长度(LOS)以0.32d/a的速率极显著延长,整体表现为生长季始期(SOS)以-0.18d/a极显著提前,生长季末期(EOS)以0.14d/a极显著推迟。林地 SOS提前、EOS推迟和LOS延长的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93.3%、90.4%和96.3%。(2)草地 LOS以-0.01d/a的速率不显著缩短,表现为SOS以-0.09d/a不显著提前,EOS以-0.10d/a不显著提前。SOS提前、EOS提前和LOS缩短的区域占比为67.5%、69.1%和50%。(3)林地 SOS主要受冬末春初的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加而提前,EOS受夏季气温升高、秋季以及冬末春初降水增加而推迟。(4)草地 SOS主要受春季气温升高和短波辐射减少而提前,EOS受秋季气温升高和短波辐射减少而提前,草地 物候与气象因子的响应时长小于林地 。 赵心睿 刘冀 刘冀 杨少康 高放 张茜关键词:物候 林草地 遥感 气候变化 一种林草 地 灭火方法及逃生装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草 地 火灾逃生装备,包括:逃生袋,所述逃生袋包括:袋体、背带装置;所述袋体为双层结构,内设夹层,所述夹层内部安装有固定网,所述固定网用于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网下部的防火材料和安装于所述防火材料下部的真空囊,... 张小平元江干热河谷典型林草 地 优先流区和基质流区土壤团聚体特征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明晰干热河谷区土壤优先流对红壤团聚体特征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为该区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元江干热河谷典型地 段龙潭箐流域内的银合欢林地 、扭黄茅荒草地 为研究对象,基于染色示踪试验区分样地 土壤优先流区和基质流区,利用干湿筛法结合分形理论分析两区内0-50 cm土层团聚体特征差异,并借助通径分析法表征各土壤理化因子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干湿筛后R0.25团聚体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为林地 优先流区>林地 基质流区>荒草地 优先流区>荒草地 基质流区,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与R0.25排序相同且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分形维数(D)与团聚体破坏率(PAD)则为相反规律并随土层加深D和PAD的值逐渐增大。对两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较大的理化因子是土壤容重和黏粒含量,其决策系数分别为0.474和-0.644。[结论]荒草地 土壤团聚体破坏率更高,土壤优先流区团聚体稳定性优于基质流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主要受黏粒含量、容重、有机质等因子影响。 欧阳田甜 段旭 赵洋毅 卢华兴 朱梦雪关键词:干热河谷 不同地 形部位林草 地 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以辽西低山丘陵区红山小流域为例,通过测定试验样地 2020年4-10月0~12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探讨了林分密度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及林草 地 土壤含水率随时间和土壤剖面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0~60m近地 表,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地 形部位林草 地 和不同密度的林地 土壤含水量逐渐下降,深层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小于表层,其中0~60cm的变幅最明显;(2)随土层深度和时间变化不同林分密度刺槐林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即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0~60cm之间中、低密度刺槐林的土壤水分差异较小,7-8月份的含水量非常接近,以2000~4000株/hm^(2)的中密度为该区域最优造林密度;(3)随土层深度变化不同地 貌部位草地 和林地 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同,坡面为草地 <林地 ,梁坡为草地 <林地 (0~40cm),40cm以下林地 略低于草地 且相差不大,沟台为草地 <林地 (0~20cm),20cm以下林地 低于草地 ,红山小流域沟台适合种草,梁坡与坡面适合种树。 翟国爽关键词:地形条件 林分密度 土壤水分 林草地 黄土区林草 地 土壤腐殖质化对气候温湿变化的响应 土壤腐殖质化是土壤肥力形成的重要标志,林草 地 枯落物腐殖质化对土壤肥力的维持至关重要。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变化频繁出现,温度和湿度的交替变化必然会对林草 地 土壤腐殖质化过程产生影响。为此,本文以黄土区的典型人工林草 地 枯落物(其中... 吴雪梅关键词:人工林 枯落物 土壤肥力
相关作者
马礼 作品数:97 被引量:505 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生态建设 坝上高原 土地利用 生态 农牧交错带 范春梅 作品数:5 被引量:62 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丘陵沟壑区 林草地 黄土高原 放牧 张素芳 作品数:6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坝上高原 土壤含水量 草地 灌木林地 林草地 许喜明 作品数:19 被引量:173 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丘陵沟壑区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林草地 碳密度 徐学选 作品数:149 被引量:2,067 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研究主题:黄土丘陵区 黄土高原 土壤水分 燕沟流域 黄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