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0篇“ 松辽盆地南部“的相关文章
松辽盆地南部致密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2025年
随着松辽盆地南部油气勘探由常规到非常规、由浅层到深层不断深入,松辽盆地南部逐渐展现出一批致密油气新领域。近年来,基于地质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松辽盆地南部在致密油气勘探新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和重大进展。通过梳理扶余油层致密油、盆地深层致密气和断陷层煤层气3大领域,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的地质条件、勘探进展、成藏机制和资源潜力,明确了下一步的攻关方向。研究成果主要包括:①明确了扶余油层致密油“三位一体”(青山口组优质烃源岩超压驱动、密集层间断裂输导和油气在泉头组四段主河道厚层砂体中聚集)的耦合成藏机制;扶余油层致密油的资源量为9.72×10^(8)t、待发现资源量为4.91×10^(8)t;优选了新北地区、孤店地区和余字井—塔虎城地区3个有利区,并指出扶余油层致密油是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吉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中之重,可持续推进一体化增储建产工作。②揭示了深层致密气具有高成熟含煤层系烃源岩与富含火山物质储层耦合的源-储一体成藏机制;深层致密气资源量为7.67×10^(12) m^(3);梳理出5个可效益动用的有利区带(五棵树地区、华家—郭家地区、小城子地区、神字井地区和哈什坨地区),明确了深层致密气是吉林油田重要的资源接替领域。③基于煤岩的煤质、煤储特征以及含气量等参数,估算煤层气资源量为1.11×10^(12) m^(3),并落实了王府断陷、德惠断陷和伏龙泉断陷3个断陷的煤层气勘探有利区,有利区面积达19370km^(2)。致密油气勘探的3大领域是吉林油田稳产的重要资源基础,将为吉林油田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接替资源,相关勘探经验和认识可为邻区和类似盆地提供借鉴和启示。
沈华胡佳杨光杨亮邵明礼杨克思王云鹤
关键词:松辽盆地南部煤层气资源潜力
松辽盆地南部姚家组下段层间氧化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
2025年
基于松辽盆地南部历年砂岩型铀矿调查评价与勘查资料,文章研究总结了上白垩统姚家组下段层间氧化蚀变分带特征及其成因,深入分析了氧化带类型及其空间展布规律,进而研究了不同类型氧化带与铀矿化关系。研究表明,松辽盆地南部层间氧化作用存在强、弱之分,形成时间对应有早、晚之别,其氧化带空间产出复杂多样,总体形成了具有“上、下氧化,中间还原”的地球化学环境,一般靠近完全氧化带边界附近的还原性灰色砂体内形成板状铀矿体,铀矿化规模相对较大,分布范围广,找矿空间巨大。通过对比不同地区姚家组下段氧化带与铀矿化空间匹配关系,初步认为松辽盆地南部局部地区还存在传统意义上舌状层间氧化作用,形成了氧化带前锋线卷状铀矿体,其控制形成的铀矿化宽度虽相对较窄,但新成矿类型的补充将极大拓宽盆地找矿空间,对外围找矿再突破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宁君宫天琦何春生马树松卢天军张亮亮李继木武飞周荣辉黄少华
关键词:松辽盆地铀矿化成矿类型
松辽盆地南部伏双大地区登娄库组孢粉组合特征研究及地质意义
2025年
为了搞清楚松辽盆地南部伏双大地区登娄库组/段级地层单元的沉积相带展布,落实有利勘探区带,亟需在新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基础上开展沉积相研究工作。针对该区登娄库组/段级地层划分存在的分层混乱问题,在借鉴登娄库组标准井松基6井生物地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区探井登娄库组碎屑岩中发现的孢粉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登娄库组自下而上4个段均发现了较丰富的孢粉化石,根据孢粉化石纵向上的变化规律,划分了4个孢粉组合,即登一段为“光面三缝孢-三角粒面孢-克拉梭粉”孢粉组合;登二段为“光面三缝孢-无突肋纹孢-杉粉”孢粉组合;登三段为“桫椤孢-隐孔粉-多孔粉”孢粉组合;登四段为“希指蕨孢-克拉梭粉-多孔粉”孢粉组合。2)对伏双大地区登四段进行了沉积微相研究,包括辫状河河道、辫状河河漫、曲流河河道、曲流河河漫和决口扇等5种沉积微相类型,提出曲流河河道为登四段有利勘探区带,建议部署3口预探井。该研究对伏双大地区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宋立斌丛杉张艳万传彪裴警博张梅生
关键词:松辽盆地登娄库组孢粉组合地层划分
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
2025年
富有机质湖相页岩是主要的页岩油储层,页岩的孔隙特征和孔隙演化对页岩油的富集非常关键,对于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松辽盆地是我国最具潜力的陆相页岩油资源盆地之一,以松辽盆地南部滨浅湖相青山口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分别从X井、C井和Q井青山口组岩心采样,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纳米CT扫描、氮气吸附实验、高压压汞实验,探讨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页岩孔隙特征及其孔隙演化规律,得出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页岩储层以有机质中孔为主,孔隙演化程度受有机质成熟度影响可分为3个过程。
吴雷张淑梅
关键词:页岩油页岩孔隙特征孔隙演化
松辽盆地南部陆家堡凹陷四方台组沉积特征及铀成矿条件分析
2025年
松辽盆地南部陆家堡凹陷四方台组砂岩型铀矿勘查程度低,铀成矿潜力不明。文章通过对陆家堡凹陷铀矿带特征、岩心镜下观察、砂岩粒度分析、钻孔岩性-测孔相特征、沉积相在垂向和平面的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分析,认为四方台组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沉积相类型为冲积扇相,基本覆盖整个研究区,包括扇根、扇中及扇端亚相,并进一步识别出9种沉积微相。文章从赋矿砂体微观矿物对铀成矿的制约、垂向和平面沉积相对铀矿带的控制及砂体、含砂率的空间耦合关系对成矿的影响3个方面,归纳总结了铀成矿的规律和制约因素,最终在绍根地区、建华北西地区、开鲁西部和东部地区预测4片找矿远景区,为陆家堡凹陷乃至松辽盆地铀矿找矿工作提供重要的指示作用。
佟术敏
关键词:砂岩型铀成矿成矿预测
松辽盆地南部下白垩统火石岭组煤岩气水平井安全钻井技术
2025年
松辽盆地南部下白垩统火石岭组煤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广、储量大,是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资源。但是该区火石岭组碳质泥岩硬度高且微裂缝发育(多为水平裂缝),当井斜角超过88°时,碳质泥岩井壁会产生大量的大掉块,钻具旋转过程无法将其破碎,且掉块很难被携带至地面,井筒清洁难度大,堆积在井底的掉块会在起下钻过程中造成遇阻甚至卡钻等井下事故,严重时需要封井侧钻。为此,开展了坍塌压力精确预测、钻井液性能优化及防卡措施制订等多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借助岩心实验结果及测井数据通过软件建模,对碳质泥岩及煤岩的坍塌压力进行预测,并在导眼施工过程通过地破试验获得地层漏失压力,在此基础上设计钻井液密度,可为井壁提供有效的力学支撑;②通过强化钻井液封堵性、抑制性,并优化钻具组合、制订有针对性的防卡措施,能大幅度地降低卡钻风险,杜绝“卡死”情况发生,在应用过程中成功解决卡钻4次,有效预防卡钻8次,并且水平段长度由287 m延长至765 m,初步解决了该区钻遇碳质泥岩井段易卡钻的难题。结论认为,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加快对松辽盆地深层煤岩气勘探开发进程。
孙平涛邢东洋欧歌庞晓东
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沉积充填与铀矿找矿方向
2024年
随着钱家店矿区及外围铀矿带内的找矿空间越来越小,目前铀矿勘查工作对松辽盆地南部新区、新层位的找矿需求越来越大。为重新系统认识松辽盆地南部区域上的青山口组,文章通过大量钻孔岩心、测井资料,结合地质背景及前人研究成果,对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的沉积充填特征进行了阐述,认为:研究区青山口组受坳陷盆地结构及中部架玛吐隆起的影响,区域上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呈现凹隆相间的格局,整体表现为“中间薄、南北两侧厚;东部厚、西部整体缺失”的充填特征;研究区由南到北青山口组表现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的沉积体系,且以古隆起为界构成“南河北洲”的沉积格局;砂体主要发育于西南部开鲁坳陷内,且河道存在向中部古隆起、“鞍部”汇聚的特点,水流汇聚的区域即为目前有利灰色成矿砂体的发育部位。在此基础上,运用沉积学及砂岩型铀成矿理论对研究区铀矿找矿方向提出了两点建议:新增青山口组为研究区主攻目标层位,且其赋矿段具有由南往北不断上移的变化规律;将河流相河道汇水-砂体叠置部位及末端沉积相变部位、古隆起和凹陷的衔接部位、具古隆起“鞍状沟谷”格局汇水地貌特征的部位作为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本研究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的沉积充填特征,完善了该地区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同时对扩大研究区找矿空间,有效支持科研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肖菁郭强秦明宽蔡煜琦宁君刘鑫严张磊刘梦魁
关键词:古隆起青山口组沉积充填砂岩型铀矿松辽盆地南部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性质异常天然气成因研究
2024年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部分地区中生界天然气的烷烃碳同位素很重(如δ^(13)C_(CH_(4))大于-30‰,甚至大于-20‰),CO_(2)气含量非常高(最高大于99%)且碳同位素很重(δ^(13)C_(CO_(2))多数大于-8.0‰)。几十年来这些性质异常的天然气一直被认为是“幔源无机气”。研究认为:“幔源无机气”观点既无理论依据,也没有证据,而且利用氦推测CO_(2)和烃的来源很不合逻辑。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地球物理以及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发现研究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包括暗色泥岩和碳酸盐岩)中发育大量的侵入岩,而且侵入岩附近烃源岩热变质强烈并见油气显示。依据岩浆演化原理、同位素分馏理论以及热模拟实验等,确定这些所谓的“幔源无机气”主要是侵入岩高温使上古生界烃源岩中有机质和碳酸盐岩矿物热分解而生成,并沿断裂运移至中生界。
万丛礼文凤平张迪
关键词:松辽盆地南部碳同位素岩浆侵入
基于松辽盆地南部地震剖面中地质信息的砂岩型铀矿找矿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砂岩型铀矿勘查队伍在进行铀矿勘查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勘查区内地震剖面,部分地震剖面中隐藏的地质信息未得到充分发掘,文章从地质、物探相结合的研究视角,依托历年铀矿勘查工作经验对收集的地震剖面进行综合分析和二次开发利用,提高地震资料利用率,进一步发挥地震资料在砂岩型铀矿勘查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在地震剖面中识别构造、沉积等要素,将各类要素投影至平面图中进行叠合并筛选,进而确定铀成矿有利部位。该找矿预测方法综合反转与走滑构造预测成果、辫状河砂体预测成果、削截不整合预测成果、隆起构造预测成果、洼地预测成果,以岩性地化环境作为控制性指标,结合周围钻孔单孔、连孔信息,实现对铀成矿有利砂体的预测。文章提出松辽盆地南部坳陷期沉积地层处于右旋走滑构造背景下,走滑断裂的局部地区形成挤压应力场造成反转构造,进而形成了古隆起,这一过程同时伴生形成拉伸应力场,进而形成了深洼地,古隆起和深洼地之间过渡带形成一系列发育辫状河的山间河谷地形,应力场的转换形成一系列不整合界面和局部隆起构造,控制了铀矿化的具体位置,其能否最终形成富矿体取决于该具体位置是否处于氧化—还原的过渡带。文章预测了13片外围铀成矿潜力较大且可供下一步钻探工程查证的砂体,预测结果与部分外围铀矿体位置一致,在其中两片有利砂体附近勘查发现两处铀矿产地。文中基于地震剖面中地质信息的找矿预测方法对铀矿找矿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刘鑫姜山高天栋宁君马树松
关键词:松辽盆地南部铀矿找矿地震剖面
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区青山口组地热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被引量:2
2024年
位于长岭凹陷鞍部的大情字井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丰富,其中储层温度较高、岩性好、含水量高的青山口组是最佳热储层,因此,阐明地热水的成因模式对于该区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青山口组7口井地热水样的水化学测试,结合收集的8组氢氧同位素数据,研究了目标区地热水的来源及混合过程,并分析了成因模式。结果表明,青山口组地热水主要为部分平衡的Cl^(-)Na型流体,补给来源为长白山地区的大气降水和原生沉积水,补给高程为2347~2370 m;通过2210~3470 m的循环吸热过程形成现今温度为81.25~112.80℃的地热流体存储于半开放体系的青山口组碎屑岩储层中。另外,研究区NE、NW向2组断裂系统是地热流体循环的主要导水通道,地热流体在深循环过程中与围岩矿物发生水岩反应,碳酸盐岩及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形成了以Na^(+)、Cl^(-)和HCO^(-)3离子为主的地热水资源。
杜先利王泓博赵容生季辉朱焕来代登亮王颖李迎九肖红平
关键词:松辽盆地南部地热水水化学特征碎屑岩储层

相关作者

刘立
作品数:261被引量:2,003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片钠铝石 松辽盆地南部 CO 砂岩 CO2
赵占银
作品数:42被引量:58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松辽盆地南部 松辽盆地 坳陷湖盆 坡折带 勘探潜力
宁君
作品数:54被引量:182H指数:10
供职机构:核工业二四三大队
研究主题:砂岩型铀矿 松辽盆地南部 铀成矿 松辽盆地 铀矿床
杨会东
作品数:69被引量:26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松辽盆地南部 片钠铝石 松辽盆地 CO 测井曲线
唐振兴
作品数:52被引量:44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南部 岩性油藏 致密 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