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2篇“ 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相关文章
- 一种用于外周血中杀伤性T淋巴细胞无痕分选的核酸适体、互补序列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外周血中杀伤性T淋巴细胞无痕分选的核酸适体、互补序列及其应用。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1)发展了新型杀伤性T淋巴细胞特异性核酸适体探针并开发基于核酸适体的外周血杀伤性T淋巴细胞无痕分选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
- 谭蔚泓彭天欢叶茂邱丽萍李小东王田田
- 一种用于外周血中杀伤性T淋巴细胞无痕分选的核酸适体、互补序列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外周血中杀伤性T淋巴细胞无痕分选的核酸适体、互补序列及其应用。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1)发展了新型杀伤性T淋巴细胞特异性核酸适体探针并开发基于核酸适体的外周血杀伤性T淋巴细胞无痕分选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
- 谭蔚泓彭天欢叶茂邱丽萍李小东王田田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表达意义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外周血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invariant nature killer T,iNKT)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就诊的HIV感染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无症状期52例,艾滋病期49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iNKT、CD4+ 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并分析与HIV RNA间的关系。以健康人群1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HIV感染无症状期、艾滋病期、健康人群外周血iNKT分别为0.135%(0.066%,0.228%)、0.058%(0.034%,0.100%)和0.385%(0.205%,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113,P〈0.01);CD4+T淋巴细胞分别为(340.82±119.26)、(72.73±61.84)和(555.17±229.43) 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79,P〈0.01);CD8+T淋巴细胞分别为(842.29±423.68)、(540.43±257.85)和(875.92±516.45) 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23,P〈0.01);CD4+/CD8+分别为0.490(0.240,0.695)、0.120(0.030,0.210)和0.600(0.475,0.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603,P〈0.01)。iNKT在是否合并HBV、肺孢子菌肺炎、口腔真菌感染、梅毒螺旋体、潜伏性结核、EB病毒感染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244、2.325、2.393、0.168、1.183和0.454,均P〉0.05)。HIV感染者外周血iNKT与CD4+T淋巴细胞和CD4+/CD8+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513和0.261,均P〈0.01);与CD8+T淋巴细胞无相关性(r=0.155,P=0.126);无症状期、艾滋病期患者iNKT与HIV RNA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13和-0.111,均P〉0.05)。结论HIV感染者外周血iNKT表达水平随着疾病的进展而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免疫损伤的严重程度。
- 邹美银凌勇武卞兆连居林玲汪美华顾丽华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CD4阳性T淋巴细胞CD8阳性T淋巴细胞
- 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数量分布变化与肝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性T细胞的数量分布变化与肝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鼠抗人CD3、CD56单克隆抗体双重免疫法,正常肝脏组织及不同分期肝癌组织中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分布情况,运用统计学分析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分布变化与肝癌细胞迁移的相关性。应用SPSS20.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各分期肝癌组织中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与正常肝组织内自然杀伤性T细胞的数量比较,P<0.0005,肝癌Ⅰa期-Ⅱa期与Ⅱb期-Ⅲb期的自然杀伤性T细胞数量比较,P<0.005。结论肝癌组织中自然杀伤性T细胞的数量依赖于组织被癌细胞侵袭的程度不同而分布不同,肝脏的微环境影响自然杀伤性T细胞的分化,自然杀伤性T细胞数量与肝癌转移具有相关性。
- 刘长芳吴翠娇李慧张静
- 关键词:肝癌自然杀伤性T细胞免疫组化
- 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的患者外周血滤泡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
- 2017年
- 目的研究肝移植患者外周血中滤泡杀伤性T淋巴细胞(Tfc)的表达特征及其在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2月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肝移植研究中心接受肝移植患者36例,其中1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组),余下25例未发生排斥反应(NAR组),急性排斥反应均由病理诊断确诊。另选取体检中心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HC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fc的特点,并分析其与总B淋巴细胞、幼稚B淋巴细胞和类别转换记忆性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以及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结果 3组之间患者外周血Tfc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H=32.18,P<0.001),AR组患者外周血中Tfc的频率明显高于NAR组(U=60,P=0.008)和HC组(U=2,P<0.001),NAR组Tfc的表达明显高于HC组(U=40,P<0.001)。Tfc频率与总B淋巴细胞、幼稚B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5、0.462,P值均<0.001);与类别转换记忆性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呈负相关(r=-0.453,P=0.001);与血清GGT水平呈正相关(r=0.371,P=0.026)。结论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外周血中Tfc频率升高,且与B淋巴细胞以及肝脏胆管损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Tfc可能参与了肝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
- 张可杨帆孙艳玲刘振文王福生施明
- 关键词:肝移植移植物排斥T淋巴细胞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动物模型外周血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l:C)在C57BIM6小鼠中建立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动物模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型。方法20只雌性8周龄C57BIM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polyI:C5mg/kg腹腔注射模型组小鼠,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无菌PBS,每周注射2次,16周后处死,然后进行肝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2组小鼠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NKT)所占比例;ELISA法测定血清IL4和1干扰素(IFN-1)含量。结果polyI:C注射16周后建立了符合PBC实验室诊断指标的动物模型:汇管区炎性浸润、血清AMA阳性、血清ALP水平升高;模型组小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为(25.45±1.12)%,对照组为(26.72±O.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4,P〉0.05),模型组小鼠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比例为(18.3±0.91)%,对照组为(17.8±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6,P〉0.05);而模型组小鼠外周血NKT淋巴细胞比例为(11.56±5.09)%,对照组为(1.26±0.53)%,模型组高于对照组(t:9.504,P〈0.01),同时模型组小鼠血清IL4含量为(22.19±2.31)pg/ml,对照组为(8.72±0.8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6,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IFN-1的含量为(3.34±0.76)ng,/ml,对照组为(1.14±O.2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1,P〈0.01)。结论polyI:C诱导的PBC动物模型外周血NK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同时细胞因子IL4及IFN-1含量显著升高;NKT淋巴细胞可能在PBC模型及PBC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蒋廷旺邓安梅吴传勇谷明莉周晔陈燕陈波钱琤仲人前
- 关键词:肝硬化胆汁性T淋巴细胞
- 金复康对Lewis肺癌小鼠杀伤性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孙钢刘嘉湘
- 关键词:肺肿瘤T淋巴细胞金复康小鼠
- 哮喘患儿转录因子T-bet/GATA-3 mRNA表达及其与杀伤性T淋巴细胞平衡间的关系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 T-bet/GATA-3在小儿哮喘发病以及杀伤性 T 淋巴细胞 Tc1/Tc2失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半定量 RT-PCR 检测38例哮喘患儿(哮喘发作组20例,缓解组18例)及2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 T-bet、GATA-3mRNA 表达情况,同时采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患儿的 Tc1、Tc2细胞数量,并对 T-bet、GATA-3mRNA 表达水平与 Tc1、Tc2细胞比率进行相关分析,了解 T-bet/GATA-3对哮喘患儿的 Tc 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结果 (1)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录因子 T-bet mRNA 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0.28±0.03),其中哮喘发作组(0.14±0.04)显著低于哮喘缓解组(0.21±0.03)(P<0.05);转录因子 GATA-3 mRNA 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0.37±0.04),其中哮喘发作组(0.49±0.09)高于哮喘缓解组(0.44±0.08)(P<0.05)。(2)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Tc1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31.2±3.8),其中哮喘发作组(6.6±2.4)又低于哮喘缓解组(14.2±4.3)(P<0.05);Tc2细胞百分率高于正常对照组(3.5±1.1),其中哮喘发作组(10.0±4.2)又高于哮喘缓解组(5.4±2.2)(P<0.05)。(3)哮喘患儿 T-betmRNA 表达量与 Tc1细胞比率呈正相关(r=0.704),与 Tc2细胞比率呈负相关(r=-0.629);GATA-3mRNA 表达量与 Tc1细胞比率呈负相关(r=-0.612),与 Tc2细胞比率呈正相关(r=0.673);T-bet/GATA-3 mRNA 比值与 Tc1细胞比率呈正相关(r=0.731),与 Tc2细胞比率呈负相关(r=-0.642),与 Tc1/Tc2比值呈正相关(r=0.773)。结论哮喘患儿 T-bet/GATA-3 mRNA 表达水平失调,与哮喘患儿的 T 细胞呈现 Tc2优势分化密切相关。
- 檀卫平麦贤弟吴葆菁李晓圆李静魏菁黄花荣黄绍良
- 关键词:哮喘反式激活因子类
- 检测哮喘儿童杀伤性T淋巴细胞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杀伤性T淋巴细胞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在哮喘儿童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的患儿205例为病例组,选择健康体检正常小儿217例为对照组,均空腹抽晨血1mL进行流式细胞分析CD3+、CD4+、CD8+、CD4+/CD8+、CD8+CD28+、CD8+CD28-、CD28+等。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CD3+、CD4+、CD8+CD28-细胞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CD8+CD28+细胞较对照组增高(P<0.05)、CD4+/CD8+、CD28+、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哮喘患儿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失调,而CD8+CD28+、CD8+CD28-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能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的因素之一。
- 林茹珠邓向红何洁冰
- 关键词:哮喘T细胞亚群儿童
- 体外扩增多发性骨髓瘤特异杀伤性T淋巴细胞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体外扩增培养的方法,并进行细胞毒检测。方法: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身的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再按一定比例体外与经处理骨髓瘤细胞集落及巨噬细胞混合培养(MTLC)可获得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异性CTL细胞,进行鉴定并进一步观察其杀伤特性。结果:混合培养7d后,即可扩增出大量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证实主要是CD8+细胞,这些具有杀伤活性的CTL细胞体外对自身骨髓瘤细胞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结论:应用自体骨髓瘤细胞集落、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并在IL-2作用下,是体外扩增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可行方法,CTL作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有望提高骨髓瘤的免疫治疗效果。
- 杨凯李明
- 关键词:体外扩增细胞培养免疫治疗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