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30篇“ 机械通气患者“的相关文章
ICU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调查ICU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发生现状,并分析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综合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350例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ICU机械通气患者LEDVT风险因素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CU机械通气患者LEDVT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 ICU机械通气患者LEDVT发生率为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中心静脉置管史、输血、使用镇静药、机械通气时间≥3 d、加用呼气终末正压(PEEP)、D-二聚体≥450μg/L、血浆纤维蛋白原、行床旁血滤治疗与ICU机械通气患者LEDVT形成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2.619,95%CI为1.372,5.001,P=0.004)、机械通气时间≥3 d(OR=11.255,95%CI为3.206,39.514,P<0.001)、加用PEEP(OR=3.227,95%CI为1.488,7.001,P=0.010)、D-二聚体≥450μg/L(OR=2.925,95%CI为1.299,6.589,P=0.01)、血浆纤维蛋白原(OR=2.676,95%CI为1.347,5.315,P=0.005)、输血史(OR=1.960,95%CI为1.056,3.639,P=0.033)是ICU机械通气患者LE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入住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应进行早期LEDVT的筛查,年龄≥70岁、机械通气时间≥3 d、加用PEEP、D-二聚体≥450μg/L、输血、血浆纤维蛋白原是ICU机械通气患者筛查LEDVT的重点人群。
张晶晶李泽晨张卫红楚鹏杰陈聪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插管危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
振动筛孔雾化器联合硫酸多粘菌素B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提高撤机成功率的临床研究
2025年
探讨振动筛孔雾化器联合硫酸多粘菌素B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分析联合治疗在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提高撤机成功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炎并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给予两组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喷射雾化器联合硫酸多粘菌素B进行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振动筛孔雾化器联合硫酸多粘菌素B进行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撤机成功率,拔管率,治愈率,病死率,同时对护理前、护理后5天的血氧饱和度(Peripheral Capillary Oxygen Saturation,SpO2)、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撤机成功率、拔管成功率、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pO2、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振动筛孔雾化器联合硫酸多粘菌素B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拔管成功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改善肺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黄铭
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ICU)长期机械通气(PMV)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感性及死亡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应用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ICU PMV血流感染7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影响患者死亡的因素,构建预测列线图。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和临床影响曲线(CIC)对列线图进行评估。结果71例患者血液中共培养出病原菌71株:革兰阳性菌55株(77.47%);革兰阴性菌15株(21.12%);真菌1株(1.41%);前3位病原菌为耳葡萄球菌、头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分别为23.94%、15.49%、14.08%。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肾功能不全、压疮、气管切开对患者预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OR=7.942;95%CI:1.591~39.634;P=0.012)、压疮(OR=7.202;95%CI:2.582~56.869;P=0.025)、气管切开(OR=12.116;95%CI:1.275~40.699;P=0.002),是导致ICU PMV患者血流感染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死亡曲线下面积(AUC)为0.825。校准曲线、DCA与CIC显示足够的拟合效应和理想的净效益。结论合并肾功能不全、压疮、气管切开是ICU PMV患者发生血流感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革兰阳性菌为ICU PMV患者发生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基于肾功能不全、压疮、气管切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全因早期死亡和肿瘤特异性早期死亡预测中有较好预测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赵东周诗涵曾龙欢徐汉乔廖实博郑永科
关键词:ICUPMV血流感染
早期肠内营养式护理干预在呼吸科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5年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式护理干预在呼吸科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将2023年度在我院呼吸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78例老年患者,按照时间跨度从1月至12月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标准护理程序,而观察组则在标准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措施。随后,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各项参数进行比较,包括住院相关指标、呼吸功能评估指标、营养状态指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VAP发生率、再插管率相当(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接受干预后表现出更低的肺动态顺应性和呼吸浅快指数,但氧合指数显著提升(P<0.05);在营养指标上,观察组的Hb、ALB、PA在干预后均更高(P<0.05);此外,干预后的免疫指标上,观察组CD3+、CD4+、CD4+/CD8+、SIgA也更优异(P<0.05)。结论 针对呼吸科内接受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它不仅能够促进机械通气及整体治疗周期的缩短,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呼吸功能状况,提高营养及免疫状态,加快病情缓解速度。
石晨
关键词:呼吸科老年机械通气
重症支气管哮喘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个体化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及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5年
探讨个体化舒适护理模式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机械通气护理中应用和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3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个体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B组的GCQ评分为(95.25±6.34)分,高于A组的(75.72±7.03)分;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4.12%,高于A组的82.35%,P<0.05。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治疗期间,采用个体化舒适护理可提升机械通气治疗的舒适度,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
李玮
关键词:重症支气管哮喘机械通气满意度
系统呼吸护理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影响
2025年
本文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系统性的呼吸照护对呼吸机病人所产生的特殊效果。希望通过对护理对策的优化,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这类病人的疗效和恢复速度。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病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身呼吸支持。本课题将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机械通气时间、ICU总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日常生活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的全面评估。是对两种疗法的优缺点进行科学和系统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也显示了统计上的不同。通过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分析,虽然两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5.24%和78.57%。结论 对病人进行系统性的呼吸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病情,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缩短治疗与康复的时间,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因此,系统呼吸护理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以更好地服务于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康复与治疗工作。
梁秀锋
关键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吸气肌训练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5年
目的总结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吸气肌训练的最佳证据,为ICU医务人员执行吸气肌训练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指南网、相关专业协会网站、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吸气肌训练的所有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1日。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包括3篇临床决策、3篇指南、6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5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了训练前期准备、训练实施过程、训练效果评价共27条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了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吸气肌训练的最佳证据,为后期医务人员实施训练方案提供了循证依据。
怀其阳白雪刘备备王启刘红丽杨丽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有创机械通气循证护理学
早期康复干预在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25年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优化护理方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9月南宁市中医医院ICU的20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主要统计分析方法包括SPSS26.0软件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平均缩短了26.48小时,ICU住院时长平均减少了3.76天,拔管成功率提高了17.89%,康复进程加快。并发症方面,肺部感染率和肺炎发生率分别降低了14.67%和12.98%,总发生率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方面,SF-36评分平均提高了18.76分,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身心状态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评价分数、服务质量认可率、护理效果满意度和服务态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在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加快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谭小丽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ICU有创机械通气
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集束化镇痛镇静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2025年
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集束化镇痛镇静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并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约束率、舒适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实施集束化镇痛镇静护理模式,不但可以减少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还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吉永桂姚冬梅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镇静镇痛
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行CRRT治疗中的应用
2025年
探索ICU患者机械通气期间,采取CRRT治疗时搭配集束化护理对其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本次研究的ICU 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选取,所有患者均符合CRRT的治疗要求,并按随机法对病患分别分组。按过往ICU护理干预为常规,实施集束化护理的进入观察组,探索不同护理手段下患者的ICU治疗周期及肾脏情况,并统计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ICU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短、通气时间短,此外,观察组对护理服务颇为满意、患者肾脏功能转归,此类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干预前,肾脏两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CU病患施以机械通气及CRRT治疗中,建立集束化护理方案,将大幅缩短救治周期,并尽可能缩减并发症风险,稳定肾脏功能同时,提升护理质量。
何晓燕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ICU机械通气CRRT

相关作者

万献尧
作品数:278被引量:1,611H指数:21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ICU 感染性休克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患者 脓毒症
顾勤
作品数:192被引量:961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机械通气患者 预后 急性肾损伤 机械通气
阎锡新
作品数:234被引量:938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肺损伤 机械通气患者 哮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程青虹
作品数:126被引量:901H指数:14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
研究主题:脓毒症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患者 脓毒症患者 吸痰
叶向红
作品数:315被引量:2,514H指数:2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早期肠内营养 腹腔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