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25篇“ 机器人设计“的相关文章
基于DCS控制系统优化的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设计
2025年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的优化设计,旨在通过分层控制结构和功能设计,构建了一个具备实时数据采集、自动化控制、异常检测与报警、机交互等功能的DCS控制系统。同时,对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的机械部件和动力系统进行了优化,包括车轮的选择和电池管理设计。通过样品制作与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制造业需求,为进一步的应用与改进奠定基础。
杨剑伯王殿军
关键词:搬运机器人优化设计
天使综合征儿童陪伴辅助机器人设计
2025年
研究旨在为患有天使综合征的儿童(主要发病年龄为3-15岁)提供系统化的辅助解决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轻其家属的护理负担。研究的核心是开发一款专门针对天使综合征儿童的陪伴辅助机器人,重点关注产品的易用性、交互性和安全性,确保其在日常生活与病情管理中的高效应用。机器人具备智能辅助行走、及时提醒等功能,并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需求灵活调整形态,帮助患者应对癫痫发作、脊柱发育不良及护理困难等问题。以期通过该设计提升社会对天使综合征的认识,进一步引发们的广泛关注。
朱娜高庆武董方梅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智能交互
一种基于模块化仿真的服务机器人设计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块化仿真的服务机器人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机器人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确定服务机器人的总服务功能和性能指标;将总服务功能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子功能,并构建各子功能的目标模块;根据性能...
秦修功高静唐聪潘凤湖黄世龙于括吴璇钟霄杨秋影孙逊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设计
2025年
为提高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的用户体验,文章首先归纳了老年陪伴产品的用户需求,总结出操作需求、安全需求、审美需求、关怀需求这四个关键准则。基于这四个准则,建立了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设计方案的评价模型,并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设计方案中的各因素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并最终得出了老年智能陪伴机器人的综合评价分值。这一结果能够反映出产品的改进方向,为设计师提供更明确的设计思路。
李博涵张小平
关键词:模糊层次分析法用户需求
新型配网线路主动除冰机器人设计
2025年
为了解决配网线路覆冰难以彻底清除的问题,基于“边撞边除、节能轻便、主动防护”的原则,设计了一种主动除冰机器人。基于厚度灵敏度对机器人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并利用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结构的可靠性;利用多传感器采集环境多模态的信息,设计控制策略赋予了机器人监测环境和主动适应能力。试验表明,该机器人可以高效、可靠地执行配网线路除冰工作,带来了一种劳动强度低、作业效率高、安全程度高的作业方式,推动了电力行业的智能化。
李哲谭志超刘良才雷云飞彭佳
关键词:输电线路覆冰除冰机器人
一种可变阻尼的高冗余机器人设计
2025年
机器人在执行捕获类任务的过程中,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刚性机构能够让捕获目标快速停止,但是容易因为受到剧烈撞击而造成设备损坏等严重问题;柔性机构虽然能够减小碰撞冲击力,但无法对目标产生足够的停止作用,从而产生强烈的振动,给稳定捕获带来困难.为了克服这种矛盾,在机器人结构中加入变阻尼驱动器是一个较为可行的研究方向.为此,设计了一种可变阻尼的高冗余机器人.该设计采用流体节流原理产生黏滞阻尼,通过改变阻尼孔的截面积来实现阻尼控制.然后,利用牛顿-欧拉动态平衡公式建立了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质量集中的方法对机器人的碰撞模型进行简化.对面临不同方向冲击时机器人的动量变化以及受到的冲击力进行了计算和仿真,探索影响其大小的因素.结果表明,当机器人姿态正对着冲击物体的速度方向时动量变化最大,当机器人姿态与冲击物体的速度方向大致垂直时受到的冲击力最小,而机器人本身的阻尼越大,受到的冲击力越大.在此基础上,提出捕获效能指标,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动量和冲击力进行了综合优化,使得所设计机器人能够在对冲击物体产生较大停止作用的同时尽可能减小自身受到的冲击力.最后,通过实物模型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
康荣杰李子扬柴宗君杨尚奎
关键词:可变阻尼动力学
基于Kresling折纸结构的软体管道机器人设计
2025年
针对传统刚性管道机器人体积大、对非结构化环境适应性差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Kresling折纸结构的软体管道机器人。受蠕动爬行方式启发,软体管道机器人以塔簧-Kresling折纸结构作为伸缩结构,以硅胶摩擦带作为摩擦结构。该机器人的最大负载为自身质量的5.9倍,最大水平爬行速度为25.14mm/s,在垂直管道中的爬行速度可达9.96mm/s。随后,分析了伸缩结构类型,Kresling折纸结构的收缩长度、材质与角度参数以及摩擦力等因素对机器人爬行速度的影响。最后,制作了机器人样机并通过实验展示了机器人在不同内径、倾斜角度、形状的管道中爬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设计机器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利用Kresling折纸结构的柔顺性来适应复杂管道环境,这为管道探测、检修等应用提供了新颖的方式。
韩伟涛温涛刘磊胡俊峰
基于FAHP-FQFD-TRIZ的水下搜救机器人设计研究
2025年
目的针对海上救援员执行救援任务的需要,探索FAHP、FQFD和TRIZ理论相结合的水下搜救机器人设计方法。方法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出用户的各项需求权重大小,采用模糊质量功能展开理论(FQFD)计算产品技术需求的数值大小与识别出矛盾冲突类型,随后运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中的分离原理和矛盾矩阵来解决质量屋模型中所识别的矛盾冲突,得到创新设计流程,根据该流程导出理想的水下搜救机器人创新方案。结果该理论方法解决了以往水下搜救机器人设计中作业效率低下、潜行时间不足、整体轻质化的问题,同时降低了意外伤害的风险,提高了救援效率。结论论证了FAHP、FQFD和TRIZ理论的结合的可行性。
陈旭辉梁熙楠刘宗明
关键词:机器人FAHPFQFDTRIZ
重力自平衡上肢康复机器人设计与试验
2025年
【目的】在机器人中添加重力平衡机构,可有效提升机器人的动态性能。但现有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涉及末端牵引式平衡机构的很少。针对该问题,在分析了上肢康复机器人悬臂工作过程中质心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自动平衡重力的上肢康复机器人悬臂机构。【方法】该机构能够通过确定零长弹簧位置以及参数实现重力平衡,即只需1根弹簧便能满足上肢康复机器人悬臂在拉伸以及旋转工作状态下的自平衡;理论上可完全消除由重力产生的关节负载,减小能量损耗,提升上肢康复机器人的工作范围及系统性能;并且设计了康复机器人平衡模型并搭建样机试验平台,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果】结果表明,与传统牵引式康复悬臂相比,弹簧重力平衡方案的效果显著,平衡所需力矩减小了92%,关节驱动转矩减小了85%。
马冲李守忠匡新宇张文龙李军利赵宏哲
关键词:上肢康复数学模型
仿生尺蠖墙壁爬行机器人设计
2025年
在日常生活中,高空作业不可避免,工高空外墙作业存在较大危险性。因此,提出一种墙壁爬行机器人设计方案,参考尺蠖的“Ω”变形运动方式和体型柔软的特性,采用真空气泵作为驱动。建立三维立体模型样机,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中的分析功能对机器人的主要运动部件进行受力分析和有限元计算,然后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来改进结构。最后,制作实验模型进行实地测试,验证总体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墙壁爬行机器人设计提供参考。
罗剑荣陈岗
关键词:仿生尺蠖

相关作者

王娟
作品数:451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易加工 机器人 指尖密封 机械设计 前轮
刘利
作品数:341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控制系统 机器人 喷药 舵机 采摘
史颖刚
作品数:375被引量:177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控制系统 机器人 喷药 舵机 采摘
宋爱国
作品数:1,625被引量:3,363H指数:25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机器人 力反馈 力触觉 触觉 虚拟现实
付庄
作品数:392被引量:57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机器人 爬壁机器人 太阳电池 多自由度 吸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