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5 篇“ 术后死亡率 “的相关文章
AICU的建立对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 死亡率 的影响 2025年 目的通过比较2022年1~12月与2023年1~12月外科ICU收治的胃肠道肿瘤高危患者进行分析,探讨AICU的建立对胃肠道肿瘤高危患者术后 死亡率 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查阅住院患者电子病历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22年1~12月与2023年1~12月诊断为胃肠道肿瘤并行根治术的患者45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住术后 ICU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将2023年1~12月入住AICU的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作为试验组(n=239),2022年1~12月入住外科ICU的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n=214),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 死亡率 为7.1%,对照组为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 并发症发生率 为15.9%,对照组2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 ICU停留时间为(0.9±1.9)d,对照组患者术后 ICU停留时间为(2.1±1.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专业化的术后 监护和治疗以及优化围术期管理流程等措施,AICU降低了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 死亡率 ,提高了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张宇轩 石文剑 梅静 赵莉 钮峥嵘 徐桂萍关键词:预后 死亡率 体重指数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 死亡率 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通过收集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术前、术中、术后 及术后 随访资料,探讨体重指数(BMI)对老年髋部骨折人口学特征、手术情况、死亡率 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9月到2021年9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 陈绪鲲关键词:体重指数 髋骨折 死亡率 围手术期 9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 死亡率 及死亡 危险因素分析 李家琛新型全身性炎症标志物对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 死亡率 的预测价值 赵文心入院检查指标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 死亡率 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入院实验室检查各指标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后死亡率 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包头市第三医院经同一手术小组诊断为OVCF并行PKP手术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入院时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及基本信息,随访患者术后 生存情况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是否存活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及死亡 组两组。对两组患者入院时相关检查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患者死亡 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176例OVCF的患者术后 一年死亡率 为6.81%(12/176),随访观察期间患者总死亡率 为18.75%(33/176)。骨密度(BMD)预测患者死亡 的AUC为0.797(95%CI:0.699-0.895,P<0.05),当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85.3%时诊断指数最大为0.520,诊断截点为-3.430。白蛋白(ALB)预测患者死亡 的AUC为0.676(95%CI:0.572-0.780,P<0.05),当敏感性为63.6%、特异性为70.6%时诊断指数最大为0.342,诊断截点为39.450 g/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NLR)预测患者死亡 的AUC为0.786(95%CI:0.693-0.879,P<0.05),当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65.0%时诊断指数最大为0.468,诊断截点为3.120。BMD、ALB、NLR三个指标联合后预测患者死亡 的AUC为0.871(95%CI:0.798-0.945,P<0.05),当敏感性为75.8%、特异性为86.7%时诊断指数最大为0.625,诊断截点为4.945,高于NLR、BMD及ALB单个指标的曲线下面积。结论:BMD、ALB、NLR三个指标联合后(联合指标Y=0.528×NLR-3.526×BMD-0.227×ALB)可以更好预测患者死亡率 。 邵培宁 刘国亭 孙宏武 段皓 何高峰关键词:白蛋白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死亡率 血清炎症因子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 死亡率 的影响及预后模型构建 2023年 目的研究血清炎症因子等因素对老年(≥6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 死亡率 的影响。方法该研究共收纳了来自2家医院的18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记录并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BMI、住院时间、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吸烟和饮酒习惯、是否和子女一起居住、Hb以及6项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浓度。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设计死亡 风险预测模型。结果高龄、高ASA评分、与子女分居、高IL-6和高TNF-α浓度是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 死亡 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他因素的变化对骨折术后 死亡率 无显著影响。基于上述发现,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更好地评估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 死亡 的风险,预防其发生。结论高龄、高ASA评分、与子女分居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 死亡率 高,术后 炎症因子水平过高是患者死亡 的高危因素。 李苏成 姜为民 王喜安 钱佳乐 潘明铭 李人杰 季逸超 蒋东冬 陆敏华关键词:炎症因子 股骨粗隆间骨折 死亡率 入院血红蛋白水平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 死亡率 及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胡雪峰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诊治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术后 死亡率 的Meta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单中心的141名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了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以及确定了其全因死亡率 的早期预测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 方法本文收集了1999年至2021年期间,... 邓万冰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 外周血管疾病 闭塞性动脉硬化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结直肠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 局部复发率 、术后 死亡率 影响 2021年 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结直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到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患者展开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式展开治疗,对比两组局部复发率 与死亡率 。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术后 并发症发生率 、局部复发率 以及术后 死亡率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结直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 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治疗结局,减少局部复发率 与术后 死亡率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杨秀颖关键词: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结直肠肿瘤 局部复发率 死亡率 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 死亡率 和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NLR)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 死亡率 和并发症发生率 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217例,收集术前、术后 1 d及术后 7 d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随访1年死亡率 及术后 并发症发生率 ,对无并发症组与并发症组及生存组与死亡 组不同时间点NLR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并发症组和并发症组术前、术后 1 d、术后 7 d NLR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 7 d ROC曲线下面积为0.87,最佳分割点为NLR=4.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 7 d NLR>4.72是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生存组和死亡 组术前、术后 1 d、术后 7 d NLR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组术后 NLR下降迅速,死亡 组无明显变化,ROC曲线下面积为0.79,最佳分割点NLR=4.78。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生存率 ,术后 7 d NLR>4.78的患者生存率 较低(P<0.001)。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术后 7 d NLR>4.72是术后 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后 7 d NLR>4.78与术后 1年生存率 相关,应重视其临床意义。 缪旭东 阮张涛 邱耿涛 曾秋涛关键词:老年 髋部骨折 并发症 死亡率
相关作者
李瑾 作品数:21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HO-1 非心脏手术 老年冠心病 冠脉移植 冠脉旁路 郑敏娟 作品数:183 被引量:690 H指数:1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高频超声 超声 超声诊断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检查 郑宏 作品数:318 被引量:1,306 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心肌保护 非心脏手术 七氟醚 冠心病 吕征 作品数:47 被引量:271 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关节置换 康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朱永胜 作品数:235 被引量:961 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 高频超声 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