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篇“ 显微注射法“的相关文章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血管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鸡的研究
2025年
由于禽类独特的生殖生理特点和胚胎发育的复杂性,笔者利用慢病毒载体与鸡胚血管显微注射法相结合,以期探寻出一种简便、有效的制备转基因鸡的方法。对发育至第14~15期鸡胚,于卵黄外周静脉血管显微注射1μL病毒滴度为1×10^(9)TU/mL携带由人源性泛素启动子C调控的eGFP慢病毒,试验共操作了76枚胚胎,出雏44只,孵化率为57.9%(44/76)。结果显示,经检测,在G0代雏鸡的喙部、眼部、羽毛、大脑、胸肌、肺、腺胃、肠、脾、肝、心脏、肾中均观测到绿色荧光蛋白广泛性表达;在随机抽检G0代7只小鸡的性腺中,均观测到绿色荧光蛋白超强表达100%(7/7);对发育到性成熟期的母鸡和公鸡随机抽样解剖,观测到睾丸和卵巢的卵泡中绿色荧光蛋白广泛性表达;对G1代60只雏鸡经PCR检测发现14只为阳性,阳性率为23.3%(14/60),Southern-blot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为阳性。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成功生产出转基因鸡,为家禽基因组编辑创立了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稳定的新方法。
张自富赵瑜胡静秦清明麻冰洁赵聘陈思睿赵云焕
关键词:转基因鸡慢病毒载体显微注射绿色荧光蛋白
基于显微注射法构建胶质母细胞瘤融合大脑类器官模型的可行性及其对化疗敏感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索基于显微注射方法构建胶质母细胞瘤(GBM)融合大脑类器官模型的可行性,观察该模型肿瘤组织对替莫唑胺(TMZ)的敏感性。方法GBM组织和脑肿瘤旁组织标本(定义为正常脑组织)来源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过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株(hiPSCs)培养24 d构建大脑类器官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蛋白标志物的表达,评估模型是否成功建立。采用显微注射方法将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过的患者来源的GBM单细胞或U-251 MG细胞株注射到培养约30 d的大脑类器官中,构建GBM融合大脑类器官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HE染色等方法观察GBM细胞在大脑类器官中的增殖及浸润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GBM融合大脑类器官中肿瘤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Ps)及BrdU的表达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形态及结构变化。将10μmol/L TMZ加入GBM融合大脑类器官模型及GBM肿瘤类组织中培养48 h,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两种模型中Caspase-3的表达。结果(1)hiPSCs培养至第24天,形成具有明确芽和分层边缘的块状组织样结构;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该结构阳性表达前脑、脑室样结构、前额叶皮质及海马的标志蛋白FOXG1、N-cadherin、Auts2及Frizzled 9,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标志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标志蛋白TUJ1。(2)荧光显微镜下及HE染色均显示肿瘤细胞在大脑类器官内快速增殖,呈浸润性生长。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与大脑类器官比较,GBM融合大脑类器官的肿瘤细胞中,MMP2和MMP13的表达明显增加,Fibronectin、MMP3及MMP9的表达明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MP1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FAP和BrdU的表达水平均增高(均P<0.05)。(3)TMZ处理48 h后,免疫荧光染色显示,GBM类肿瘤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明显高于GBM融合大脑类器官。结论采用显微注射
黄兢滕紫薇张李洋曾瑜李成龙刘志雄刘方琨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共培养体外研究化疗
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家蝇技术的建立被引量:1
2021年
旨在利用显微注射法对早期家蝇(Musca domestica L.)卵注射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的转座子载体,实现活体基因稳定表达并对其进行验证,为开展家蝇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文中自制适用于显微注射家蝇卵的硼硅酸盐玻璃微量注射针,摸索出家蝇卵壳的软化处理条件,以NanojectⅢ高精度微量注射器为主体构建适用于家蝇的显微注射技术平台;将含有眼部特异表达的3×P3启动子、EGFP的重组质粒PiggyBac-[3×P3]-EGFP与稳定遗传表达辅助质粒pHA3pig helper显微注射到处理过的家蝇卵中,待羽化观察眼部发光情况,检测EGFP的表达及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将家蝇卵在漂白水中漂洗35 s时卵的正常孵化率为55%,处理35 s的卵壳其硬度适宜注射注射针头不易破碎;羽化后的家蝇眼部带有绿色荧光的占比约为3%,通过分子检测,家蝇的DNA和RNA中均扩增出EGFP特异片段,大小为750 bp。通过该技术平台,能够便捷、有效地实现报告基因在家蝇中的稳定表达,建立以家蝇为主体的生物反应器,为后续家蝇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王蓝晨杨阳尚小丽王兵袁林朱贵明
关键词:显微注射家蝇受精卵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
HPLC-UV-FLD与显微注射法筛选恭城油茶中的抗氧化成分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紫外荧光(HPLC-UV-FLD)衍生系统,利用显微注射荧光探针技术对恭城油茶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过氧化氢急性损伤实验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对恭城油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利用HPLC-UV-FLD衍生系统对其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并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对收集得到的活性成分峰进行定性分析。同时通过显微注射过氧化氢荧光探针分子(NBCD)检测活体果蝇体内过氧化氢水平,探究恭城油茶及其中筛选出的活性成分在体内清除过氧化氢的作用。结果该方法方便快速,在恭城油茶提取物中筛选出了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3种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同时检测出恭城油茶及其抗氧化活性成分能够显著降低果蝇体内过氧化氢水平。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恭城油茶抗氧化提供物质基础,并且为天然产物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提供参考。
褚广翠刘文娟侯小涛程传景郝二伟侯媛媛白钢邓家刚
关键词:抗氧化显微注射表没食子儿茶素
利用体腔显微注射法实现非编码RNA在家蚕头部稳定过表达
2019年
【目的】通过体腔显微注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过表达载体,研究注射后ncRNA在家蚕Bombyx mori幼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索研究家蚕ncRNA功能的便捷方法。【方法】利用显微注射仪(玻璃显微注射针)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第7-8腹节褶皱处分别注射家蚕ncRNA Bm-15和Bm-152过表达载体piggyBac[A3-EGFP-A3-Bm-15]和piggyBac[A3-EGFP-A3-Bm-152],注射48 h后提取家蚕幼虫头、胸、尾部、腹部背板、腹部腹板和丝腺总RNA,荧光定量PCR检测Bm-15和Bm-152在家蚕幼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玻璃显微注射针造成的创伤面小,注射后家蚕出现感染和死亡的比例低于10%。注射ncRNA Bm-15过表达载体后,在家蚕幼虫头部和尾部都检测到Bm-15的显著性过表达,头部中Bm-15表达量较注射piggyBac[A3-EGFP]空载体时上升了17倍,在其他4个组织中Bm-15表达量与正常饲养组家蚕对照相比变化不显著。注射Bm-152过表达载体后,同样在家蚕幼虫头部和尾部都检测到Bm-152的显著过表达,其中头部中的表达量较注射piggyBac[A3-EGFP]空载体时上升了6.6倍。腹部背板和丝腺中Bm-152过表达效果也较明显,分别是注射piggyBac[A3-EGFP]空载体时表达量的3.4和4.5倍。【结论】体腔显微注射ncRNA过表达载体可以实现ncRNA在家蚕头部中稳定过表达。本研究为后续研究神经相关ncRNA的功能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和方法。
路一平霍春月马田田杨宗霖申雅文阚云超李丹丹
关键词:非编码RNA
显微注射法利用胚胎干细胞制备嵌合鼠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嵌合鼠模型主要用于基因功能、胚胎发育、细胞分化、调控机制和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嵌合鼠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显微注射法、聚合法和共培养法。本文主要对嵌合鼠制备的最常用方法—显微注射法及其嵌合体制备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为研究者在高效获取嵌合体方面提供参考。
马玉娥
关键词:显微注射胚胎干细胞嵌合鼠
水平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小鼠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由于传统显微注射法具有操作繁琐、技术要求高和外源基因导入率低等局限性,本试验对常规显微注射法进行改进,旨在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水平显微注射方法。采用水平微注射系统,将外源DNA片段导入胚胎的雄原核中,获得子代鼠,分娩后3周提取鼠尾基因组DNA,PCR法筛选转基因阳性鼠。本试验采用Puc/BLG IN S和Chym os in基因,共使用710枚鼠原核胚进行研究,胚胎经注射后移植了25只受体,产下仔鼠77只;妊娠率分别为33.3%(5/15)和50%(5/10),胚胎成活率分别为9.47%(41/433)和l3.00%(36/277),阳性率分别为4.88%(2/41)和8.33%(3/36)。将阳性雌鼠配种妊娠后,对外源基因整合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初步获得了转基因阳性小鼠。
苗向阳杨文胜方昌阁
关键词:小鼠转基因
运用显微注射法和体内电穿孔法制备胰蛋白酶原Ⅱ转基因小鼠的研究
进行胰腺外分泌功能研究是为了从生理角度观察胰腺正常分泌过程或从病理生理角度来探讨胰腺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胰腺外分泌部分泌的消化酶中胰蛋白酶以酶原形式释放。胰蛋白酶原是一个触发酶,可以激活胰液中许多其他的酶原,在消化过程中...
余琛琳
关键词:显微注射
牙齿修复相关转基因研究:显微注射法获得pTet-on-CX转基因工具小鼠G_0代的实验观察
2005年
目的:为便于进行规模化的转基因研究,构建一种四环素调控性转基因体系中的工具小鼠系。方法:实验于2002-06/10在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完成。以cβ-actin启动子取代pTet-on-NSE质粒中的NSE启动子,构建转基因载体pTet-on-CX;将XhoI酶切线性化的载体DNA注射到小鼠受精卵的雄原核,移植到假孕母鼠的输卵管。仔鼠出生后,经PCR及SouthernBlotting检测阳性小鼠。结果:注射的受精卵共存活603枚,移卵后产仔64只,阳性6只。阳性鼠分别传代开始建系。结论: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获得pTet-on-CX转基因工具小鼠的G代,0为规模化的转基因研究包括与牙齿修复有关的基因,如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奠定了基础。
孙汉堂肖明振吴补领徐国江费俭
关键词:转基因显微注射法
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小鼠的技术改进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为探讨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小鼠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技术改进.方法将GFP和pEL-GFP基因用显微注射法分别注入C57BL/6J和FVB/NJ小鼠的受精卵原核,使外源基因得以整合到小鼠基因组中,从而制备相应的转基因小...
徐艺玫刘丽均谢夏阳唐一岷徐平顾为望
关键词:显微注射外源DNA转基因小鼠外源基因

相关作者

王禄增
作品数:109被引量:56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实验动物 转基因小鼠 实验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 饲养层
杨葳
作品数:53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转基因小鼠 饲养层 NIH3T3细胞 NIH3T3 小鼠
张梅英
作品数:76被引量:18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
研究主题:转基因小鼠 NIH3T3细胞 NIH3T3 小鼠 DJ-1
董婉维
作品数:58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
研究主题:转基因小鼠 小鼠 实验动物 饲养层 胚胎干细胞
樊俊华
作品数:49被引量:178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转基因猪 基因导入 自体移植 湖北白猪 显微注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