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1 篇“ 昼夜血压节律 “的相关文章
新建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维护对维持性透析患者昼夜 血压 节律 和睡眠结构的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新建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维护对维持性透析患者昼夜 血压 节律 和睡眠结构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维持性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新建自体动静脉内瘘常规维护,观察组应用新建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维护。观察2组患者昼夜 血压 节律 以及睡眠结构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全天收缩压、全天舒张压、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夜间△SBP%以及夜间△DB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快速转动睡眠时间比例以及深睡眠比例大于对照组,且浅睡眠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建自体静脉内瘘的持续性透析患者采取早期维护有利于稳定患者昼夜 血压 节律 变化和睡眠结构,帮助患者有效进行血液透析。 李月明 全林菲 李英娜 柳惠玉 刘佳关键词:维持性透析 昼夜血压节律 睡眠结构 高血压 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昼夜 血压 节律 变化及预后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高血压 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昼夜 血压 节律 变化及预后。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高血压 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动态血压 监测获得的夜间平均血压 下降率分为非杓型血压 组40例及杓型血压 组60例。对比两组患者发病入院2周后心功能指标和心率变异性及血压 变化;随访1年,记录两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发病入院2周后,杓型血压 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低于非杓型血压 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非杓型血压 组(t=11.948、13.243、4.594,P<0.05)。心率变异性方面,两组的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杓型血压 组的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的标准差(SDNN)与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的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高于非杓型血压 组(t=6.975、10.688,P<0.01)。两组白天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杓型血压 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低于非杓型血压 组(t=6.925、4.836,P<0.05)。随访1年后,杓型血压 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8.3%(11/60)低于非杓型血压 组的65.0%(26/40)(χ^(2)=22.762,P<0.05)。结论高血压 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不同昼夜 血压 节律 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不同。 王金霞 植立婷 时海云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昼夜血压节律 预后 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昼夜 血压 节律 变化对其颈动脉斑块和凝血因子及Hcy以及CRP水平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昼夜 血压 节律 变化对其颈动脉斑块、凝血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芜湖市眼科医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160例,均采用24h无创性携带式血压 监测仪对血压 进行监测,依据《2020中国动态血压 监测指南》将其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采用颈动脉血管彩超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类型(低回声、高回声);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Hcy和CRP等脑血管硬化相关指标,比较两组常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发生情况。结果:非杓型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FIB、Hcy、CRP水平和颈动脉IMT均高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颈动脉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高于杓型血压 组,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冠心病患病率均高于杓型血压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昼夜 血压 节律 变异,尤其非杓型血压 是交感神经亢进的标志,可促进Hcy升高,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对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昼夜 血压 节律 变异早关注、早干预,可能是预防血管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朱俊秀 杨雄杰 张慧 汪佳佳关键词:昼夜血压节律 颈动脉斑块 高血压 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昼夜 血压 节律 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 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昼夜 血压 节律 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收治于我院的高血压 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110例,根据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30例)和预后良好组(80例),比较两组PCI术后动态血压 指标;分析影响病人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分类树算法构建病人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收益图和索引图评价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夜间SBP和DBP的降低率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非杓型血压 、冠状动脉病变多支、支架植入≥3个是影响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类树模型结果显示,吸烟、高血压 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支架植入个数4个解释变量中,高血压 类型对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最大。增益图和索引图均显示该模型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果良好。结论:高血压 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昼夜 血压 节律 消失,表现为夜间血压 升高,夜间血压 下降率降低;昼夜 血压 节律 消失容易引起病人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不利于预后。 金新 牛静 刘平原 王俊侠 刘淑华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血压 预后 糖尿病肾脏病合并高血压 患者昼夜 血压 节律 变化与脂代谢、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脏病(diabetes kidney disease,DKD)伴高血压 患者昼夜 血压 节律 、内皮功能、血脂的水平变化,探讨昼夜 血压 节律 改变是否与肾功能、内皮功能、脂代谢有关。方法选取诊断为DKD伴有高血压 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昼夜 血压 节律 改变分为非杓型组126例、反杓型组94例、杓型组80例),监测24 h动态血压 ,检测TG、HDL-C、LDL-C、TC、NO、ET-1水平。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昼夜 血压 节律 改变与肾功能分期、血脂、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结果300例患者中杓型血压 、反杓型血压 、非杓型血压 占比分别为26.67%、31.33%、42.00%。三组患者LDL-C、HDL-C、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KD分期递增,24 h SBP、dSBP、dDBP、nSBP、24 h SCV、24 h DCV、dSCV、dDCV、nSCV亦呈递增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杓型组相比,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患者的血清NO水平减低,ET-1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非杓型、反杓型组患者的血压 与血清中ET-1水平呈正相关,与NO水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脏病合并高血压 患者血压 昼夜 节律 异常中非杓型血压 类型所占比例最高,昼夜 血压 节律 变化与脂代谢无关,而与肾功能减退及内皮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 李桂霞 翟晓丽 黄艺 谢华 戴泽亮 黄磊 岳淑俊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 内皮功能 血压变异性 达格列净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患者夜间血压 及昼夜 血压 节律 的影响 目的探讨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患者夜间血压 及昼夜 血压 节律 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使用的降糖治疗方案的... 胡小敏关键词:2型糖尿病 夜间血压 昼夜血压节律 昼夜 血压 节律 改变对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 患者HbA1c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昼夜 血压 节律 改变对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 患者HbA1c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12月住院的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 者30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昼夜 血压 节律 变化,分为反杓型组94例、非杓型组126例、杓型组80例。分析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情况、患者肾功能指标对比情况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对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性别、病程、年龄、体重指数、FBG、HbAlc、TG、TC、HDL-C、LDL-C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BUN、SCr相比,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的UMA、CysC比杓型组高(P<0.05),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相比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 患者的昼夜 血压 节律 改变不会影响糖化血红蛋白值,但这种变化会引发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程度进一步加重。 翟晓丽 李桂霞 谢华 程保智 黄磊 戴泽亮 张茹 孙国华 黄艺 岳淑俊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 糖化血红蛋白 血管内皮功能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肾性高血压 对患者昼夜 血压 节律 及血清omentin-1、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肾性高血压 对患者昼夜 血压 节律 及血清网膜素-1(omentin-1)、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肾性高血压 患者200例,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动态血压 、血清omentin-1、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昼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夜间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8 d后,研究组夜间血压 下降>10%者占比高于对照组(收缩压80.00%比30.00%,舒张压76.00%比36.00%);治疗后,两组omentin-1、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丙二醛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肾性高血压 可有效控制血压 ,改善omentin-1、氧化应激指标。 苏玉欣 王文生 李峰关键词:氢氯噻嗪 肾性高血压 氧化应激 老年高血压 昼夜 血压 节律 变化对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 患者24 h昼夜 血压 节律 (Blood pressure circadian rhythm,BPCR)变化对心脏舒张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治疗老年高血压 患者120例,依据患者24 h动态血压 状况将其分成两组,杓型组(夜间血压 下降率≥10%)65例与非杓型组(夜间血压 下降率<10%)55例;检测患者动态血压 状况,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期左室后壁(posterior wall,PW)、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 ,IVS)厚度状况及左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同时计算左室重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与左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计算左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及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检测心房收缩期内血流(A峰)流速积分(A peak flow time total integration,ATVI)、峰值流速(A peak flow rate ventricular,APFV);舒张前期血流(E峰)流速积分(E peak flow time ventricular integral,ETVI)、峰值流速( early peak flow velocity ,EPF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杓型组患者24 h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24 h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夜间DBP、夜间SBP分别为(80.27±7.29)、(125.29±10.38)、(69.98±6.36)、(110.39±10.52)mmHg,低于非杓型组的(83.82±7.51)、(130.89±10.71)、(79.81±6.84)、(126.83±10.92)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09、13.954、11.053、13.289,P值分别为0.042、0.021、0.014、0.006)。杓型组患者EPFV为(65.02±11.83) cm/s,高于非杓型组的(60.84±11.29) cm/s,杓型组患者A/E、ATVI、APFV分别为(1.03±0.58)、(5.59±1.72) cm、(63.74±11.06) cm/s,低于非杓型组的(1.14±0.54)、(6.11±1.68) cm、(68.82±11.17) 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895、11.643、12.339、10.854,P值分别为0.032、0.027、0.013、0.006)。直线相关因素显示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和白昼D 敖道畅 刘少中关键词:血压昼夜节律 高血压 老年 心脏舒张功能 血压 正常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昼夜 血压 节律 变化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昼夜 血压 节律 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和杭州市红会医院综合内科住院的血压 正常老年性痴呆患者49例(男性30例,女性19例)和健康老年人45名(男性28名,女性17名)。观察两组的静息收缩压、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和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结果病例组中35例(71. 4%)血压 呈非杓型,14例(28. 6%)呈杓型,对照组中9例(20. 0%)呈非杓型,36例(80. 0%)呈杓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 92,P <0. 01)。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显著升高(t=2. 639,P <0. 01;t=2. 728,P <0. 01),而两组24 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夜间平均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结论血压 正常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昼夜 血压 节律 与健康老年人不同,可能与夜间收缩压升高相关。 张秋实 谢晓林 林萍 黄世恩 邓旻 陈志明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血压 昼夜节律
相关作者
王义围 作品数:120 被引量:623 H指数:13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 原发性高血压 抑郁 高血压 踝肱指数 冯玉梅 作品数:30 被引量:148 H指数:7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踝肱指数 老年原发性 高血压患者 脉压指数 原发性高血压 邬涛 作品数:37 被引量:127 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心肌病 护理 内皮功能 发心 高血压患者 黄为民 作品数:20 被引量:75 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高龄 老年人 昼夜血压节律 昼夜节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刘丰 作品数:96 被引量:369 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人 骨质疏松 心血管疾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