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48 篇“ 星形胶质细胞 “的相关文章
星形 胶质 细胞 被引量:47 2004年 刘慧 王小军 胡荣 杨忠 蔡文琴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 组成成分 信息传递 星形 胶质 细胞 被引量:32 1990年 星形 胶质 细胞 (astroglia)也名星形 细胞 (astrocyte),系在19世纪后期Golgi和cajal根据金属浸染法对胶质 细胞 进行分类而命名的。此后近百年,对星形 细胞 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十余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星形 细胞 的形态特征和机能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在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活动、脑的发育和神经病理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如果不了解星形 细胞 ,就不能全面地认识神经系统。 朱长庚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 IPSC来源的星形 胶质 细胞 及其使用方法 本公开提供了从诱导多能细胞 产生具有神经胶质 偏好性的神经前体细胞 并进一步将神经前体细胞 分化为星形 胶质 细胞 的方法。本文进一步提供了使用星形 胶质 细胞 进行筛选测定的方法、模拟人脑的模型和细胞 疗法。 D·拉杰什 C·姆恩 S·伯顿 A·法希 R·李维斯 R·布拉德雷 J·刘星形 胶质 细胞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再生2025年 背景: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再生是由脱髓鞘事件触发的基本修复过程,主要通过少突胶质 细胞 前体细胞 增殖、迁移并向少突胶质 细胞 分化进而再生髓鞘。髓鞘再生过程受到多种因素如星形 胶质 细胞 、髓鞘碎片、小胶质 细胞 、巨噬细胞 、内皮细胞 、周细胞 、T细胞 以及年龄等的影响。目的:星形 胶质 细胞 在中枢神经系统发挥着调节突触活动、营养支持及组织修复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综述星形 胶质 细胞 在髓鞘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旨在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检索2014-2024年在中国知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文献,中文检索词:“星形 胶质 细胞 ,少突胶质 细胞 前体细胞 ,髓鞘再生”,英文检索词:“Astrocyte OR Astroglia*,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Remyelination”,经筛选后提取66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以多发性硬化为代表的脱髓鞘疾病的治疗主要是疾病修饰疗法,尚无可用的促进髓鞘再生的方法,因此,探索髓鞘再生相关靶点以促进髓鞘再生是十分必要的。(2)髓鞘再生是由少突胶质 细胞 前体细胞 增殖、迁移、分化、成熟为少突胶质 细胞 ,后者产生髓磷脂包裹轴突以形成髓鞘的过程。(3)星形 胶质 细胞 通过吞噬髓鞘碎片、参与炎性反应、向少突胶质 细胞 谱系细胞 转分化、为少突胶质 细胞 谱系细胞 供能、释放神经营养因子、分泌细胞 外基质成分等调节髓鞘再生。(4)文章所归纳的药物是以星形 胶质 细胞 及其衍生因子作为干预靶点调控髓鞘再生,部分药物效果尚可,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仍需更多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来验证。(5)星形 胶质 细胞 在髓鞘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相关的分子靶点及信号通路有待进一步研究。 水晶 何宇 江楠 徐坤 宋丽娟 宋丽娟 丁智斌 李新毅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少突胶质细胞 髓鞘再生 一种人源星形 胶质 细胞 的诱导制备方法 本申请公开一种人源星形 胶质 细胞 的诱导制备方法,取静脉外周血,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进行磷酸盐缓冲液重悬并进行离心以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悬液,通过仙台病毒载体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进行转染以得出扩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分离仙台病毒... 郭莹 马旭靶向星形 胶质 细胞 修复脑内磷稳态的基因疗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脑内磷稳态促进剂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基于脑内磷稳态的分子细胞 学机制开发了一种靶向胶质 细胞 特别是星形 胶质 细胞 的基因补偿疗法,可以用于修复脑内磷稳态失衡状况,从而抑制钙化的发生,或者阻遏脑内钙化的进一步进展... 程学文 熊志奇 陈万金 赵淼 黄晨伟 陈蕾恢复小胶质 细胞 和星形 胶质 细胞 的方法及其应用 描述了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其中小胶质 细胞 和/或星形 胶质 细胞 的能力已经改变和受损的其他神经退行性紊乱的方法。方法包括使用装载有PDL1抗体并用两种特定靶向配体官能化的脑靶向纳米凝胶对PD‑L1进行脑靶向。纳米凝胶可以成... 徐培盛 王铭铭Drp1在星形 胶质 细胞 A1型活化中的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发动蛋白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在星形 胶质 细胞 A1型活化中的作用,揭示星形 胶质 细胞 异常活化的内在机制。方法:将大鼠星形 胶质 细胞 CTX-TNA2分为对照组、星形 胶质 细胞 条件培养基(astrocyte-conditioned medium,ACM)组及5、10和25μmol/L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itochondrial division inhibitor-1,Mdivi-1;选择性抑制Drp1)+ACM组。其中,ACM组以含白细胞 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isos factor-α,TNF-α)及补体1q(complement 1q,C1q)的条件培养基刺激24 h,诱导A1型活化;Mdivi-1+ACM组于对应浓度Mdivi-1预处理2 h,而后以条件培养基刺激24 h。以RT-qPCR检测各组干预后细胞 A1型活化相关指标IL-1β、TNF-α和IL-10的mRNA表达;以细胞 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 A1型活化标志性分子补体C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S100钙结合蛋白A10(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10,S100A10)表达;采用MitoSOX Red荧光探针和流式细胞 术检测各组干预后细胞 线粒体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以MICA全场景显微成像分析平台观察各组细胞 线粒体形态;结合免疫印迹分析,测定各组细胞 线粒体分裂蛋白1(mitochondrial fission protein 1,FIS1)表达及Drp1活化水平。结果:RT-qPCR及免疫荧光结果示,与对照组比较,ACM组细胞 IL-1β、TNF-αmRNA水平及C3、iNOS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IL-10 mRNA水平及S100A10蛋白表达则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和25μmol/L Mdivi-1干预则能有效抑制ACM诱导的IL-1β、TNF-αmRNA水平及C3、iNOS蛋白表达的升高,且能一定程度上回升S100A10蛋白的表达。MitoSOX Red染色流式定量分析显示,ACM刺激下,星形 胶质 细胞 线粒体ROS水平显著提升;而Mdivi-1干预则能有效逆转这一病理性改变。MICA全场景显微成像分析平台显示,ACM刺激可诱导星形 胶质 细胞 胞内大量圆球状线粒体生成,而10和25μmol/L Mdivi-1干 周龙云 陈旭青 方露 姚敏 刘书芬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 亨廷顿舞蹈症中星形 胶质 细胞 转录异质性分析 2025年 目的:解析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HD)病程中小鼠大脑内星形 胶质 细胞 活化状态及转录异质性,筛选和鉴定HD病程相关的核心基因。方法:利用免疫荧光考察HD病程早期和后期星形 胶质 细胞 的激活情况,采用RT-qPCR分析星形 胶质 细胞 激活表型;利用单细胞 解离和磁珠分选技术分离小鼠脑星形 胶质 细胞 ,进行转录组学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别对HD早期和后期转录组学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及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筛选HD病程相关基因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并验证核心基因的表达。结果:在HD病程后期,星形 胶质 细胞 转变为A1型反应性星形 胶质 细胞 ;病程早期,HD小鼠星形 胶质 细胞 的差异基因主要与突触间隙和突触结构维持等突触相关功能有关,而病程后期则主要涉及趋化活性、信号转导和细胞 响应等功能;最后,HD病程中星形 胶质 细胞 的核心基因功能主要体现在血管发生、RNA剪接与代谢以及肌肉运动方面。结论:HD病程早期星形 胶质 细胞 影响神经元发育和突触形成,病程后期星形 胶质 细胞 转变为具有神经毒性的A1型反应性星形 胶质 细胞 ;排除衰老过程影响的星形 胶质 细胞 异质性基因可作为HD病理进展和预测的有效分子标志物,这有望为HD早期发现和诊疗提供新的实验证据。 陈贝宁 杨清湖 袁增强 郭兴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 转录组学 血小板裂解液改善脊髓损伤星形 胶质 细胞 线粒体功能 2025年 目的 探讨血小板裂解液对脊髓损伤星形 胶质 细胞 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星形 胶质 瘤细胞 SVGp12中使用不同浓度H_(2)O_(2)(100μmol/L、400μmol/L、1 000μmol/L、2 000μmol/L)孵育,CCK-8检测OD值,选取细胞 抑制率约50%的H_(2)O_(2)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使用不同浓度血小板裂解液(血小板裂解液与培养基体积比分别为1∶10、1∶40、1∶80、1∶160、1∶320)孵育细胞 24 h,测定OD值,根据细胞 存活率筛选最佳血小板裂解液浓度。将SVGp12细胞 分为正常组(正常培养,无特殊处理)、模型组(加入1 000μmol/L H_(2)O_(2)孵育3 h)、治疗组(加入1 000μmol/L H_(2)O_(2)孵育3 h后,加入体积比为1∶80的血小板裂解液处理),采用线粒体活性染色、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评估线粒体功能。结果 1 000μmol/L H_(2)O_(2)孵育细胞 3 h后,细胞 抑制率为48%,OD值显著降低(P<0.01),证实星形 胶质 细胞 损伤模型成功建立。经不同浓度血小板裂解液处理后细胞 OD值及细胞 存活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选取细胞 存活率为20%的血小板裂解液浓度(体积比1∶80)进行后续实验。血小板裂解液能改善损伤后星形 胶质 细胞 的形态。治疗组细胞 线粒体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模型组细胞 线粒体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线粒体膜电位较正常组减少,治疗组线粒体膜电位较模型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线粒体膜通透性较正常组增加,治疗组线粒体膜通透性较模型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小板裂解液能够提高脊髓损伤星形 胶质 细胞 的存活率,增强细胞 线粒体活性,改善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情况。 王玲 王爽 刘颖 程凤 项良碧关键词:血小板裂解液 脊髓损伤 星形胶质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相关作者
王伟 作品数:4,135 被引量:17,438 H指数:3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星形胶质细胞 海拔 细胞周期 冠心病 儿童 饶志仁 作品数:278 被引量:897 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神经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星形胶质细胞 延髓内脏带 神经元 免疫组织化学 FOS 段丽 作品数:106 被引量:337 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免疫组织化学 视上核 FOS 朱长庚 作品数:234 被引量:802 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马桑内酯 癫痫 致痫大鼠 谷氨酸 星形胶质细胞 谢敏杰 作品数:113 被引量:199 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周期 脑缺血 星形胶质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