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29 篇“ 早期子宫颈癌 “的相关文章
早期 子宫颈癌 保留生育功能诊治指南(2025年版)2025年 1引言世界范围内,子宫颈癌 的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4位。在我国,子宫颈癌 是发病率最高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随着规范化的子宫颈癌 筛查体系的建立和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的普及,其总体发病率虽然略有下降,但却出现了年轻化趋势。据统计,约40%的子宫颈癌 患者为育龄期女性^([1-2]),且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子宫颈癌 患者确诊时仍有较强的生育意愿。早期 子宫颈癌 预后较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合适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方式以保留其生育功能是年轻子宫颈癌 患者个性化治疗的临床需求。 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 卢淮武 吴小华 林仲秋 李琎 刘昀昀 李红雨 赵建国关键词:早期子宫颈癌 保留生育功能 免举宫器改良腹腔镜根治术在早期 子宫颈癌 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免举宫器改良腹腔镜根治术在治疗早期 子宫颈癌 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的105例早期 子宫颈癌 (ⅠB1、ⅠB2、ⅡA1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免举宫器组(35例)、安置举宫器组(35例)及开腹组(35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安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死亡率等指标。结果:3组患者比较,淋巴结切除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安置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间比较,免举宫器组手术时长长于开腹组,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多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共18例,免举宫器组、开腹组、安置举宫器组发生率分别11.4%、20.0%、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复发肿瘤患者共8例,免举宫器组、开腹组及安置举宫器组复发率分别为0、5.7%、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免举宫器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安置举宫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内死亡患者免举宫器组0例,开腹组0例,安置举宫器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举宫器改良腹腔镜根治术可降低安置举宫器腹腔镜根治术的肿瘤复发风险,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相当,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李佳容 刘辉关键词:子宫颈癌 吲哚菁绿荧光指引腹腔镜淋巴结切除在临床早期 子宫颈癌 分期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淋巴示踪在临床早期 子宫颈癌 分期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接受腹腔镜下广泛子 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低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的临床早期 (ⅠA1~ⅡA1期)子宫颈癌 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注射ICG分为ICG指引的淋巴结切除组(ICG组,17例)和常规手术组(对照组,14例)。将切除的淋巴结按部位及是否显影分类送检,采用列联系数法分析淋巴显影模式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的围术期相关资料。结果:①8例(25.8%)患者(两组各4例)术后分期较术前临床分期提升。ICG组切除淋巴结数少于对照组(18±9枚/人vs.26±11枚/人,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FIGO(2018)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切除淋巴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CG组中ICG显影率为64.71%(11/17),显影淋巴结阳性率与非显影淋巴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影区域与淋巴结转移间有显著相关性(C=0.707,P<0.05),同一患者淋巴结是否显影与淋巴结转移间有显著相关性(C=0.557,P<0.05)。结论:临床早期 子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率低,ICG荧光显影可以示踪淋巴结并预测转移风险,在ICG示踪技术指引下仅切除显影淋巴结,即可充分评估早期 子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状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汤彪 任肖艳 伍玲 常军 余绍兰 吴文娟 李秋樊 王刚关键词:吲哚菁绿 子宫颈癌 手术病理分期 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对早期 子宫颈癌 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水平与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对早期 子宫颈癌 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水平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于2022年4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2例行手术治疗的早期 子宫颈癌 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胰岛素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相比,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血糖控制效果更佳,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苏飞燕 王晓晔 张洪炜 窦雪艳关键词:子宫颈癌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 血糖水平 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对早期 子宫颈癌 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对早期 子宫颈癌 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8月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接收的68例早期 子宫颈癌 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取胰岛素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水平、日胰岛素用量,术前血糖达标时间,炎症因子 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前1 d、术后1周,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水平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日胰岛素用量更少,术前血糖达标时间更短(P均<0.05)。术后1周,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炎性因子 水平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 子宫颈癌 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进行连续的皮下注射,其在血糖的控制上比传统的皮下注射有更大的优越性,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缩短其术前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使用量,且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术后炎症程度,减少不良反应。 彭利军 陈博 孟小康关键词:胰岛素 子宫颈癌 糖尿病 血糖 子宫颈癌 根治术联合阴道延长术治疗早期 子宫颈癌 的疗效分析 苗祺纳米炭和吲哚菁绿在早期 子宫颈癌 治疗中的示踪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纳米炭、吲哚菁绿在早期 宫颈癌 中示踪前哨淋巴结(SLN)的应用效果,探索两种示踪剂的示踪效果,为临床工作选择示踪剂提供更多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73例早期 宫颈癌 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术中均给予宫颈 注射纳米炭、吲哚菁绿进行前哨淋巴结(SLN)示踪,对两种示踪剂的显影情况和SLN的示踪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或开腹)广泛全子 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根据使用的SLN示踪剂种类将患者分为纳米炭组(n = 40)、吲哚菁绿组(n = 33),宫颈 注射示踪剂后识别最先黑染的淋巴结或荧光镜下识别紫色荧光淋巴结为SLN,切除SLN后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后行广泛全子 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切除的所有淋巴结皆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和(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纳米炭组的SLN总检出率为90% (36/40)、灵敏度为80% (4/5)、假阴性率20% (1/5)、阴性预测值为97% (32/33);吲哚菁绿组的SLN总检出率为100% (33/33)、灵敏度100% (3/3)、假阴性率0、阴性预测值为100% (30/30),对比两组总检出指标,吲哚菁绿组表现较优,但P = 0.049,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 子宫颈癌 患者应用纳米炭或吲哚菁绿进行SLN示踪技术,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两者均为可行的示踪方法,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吲哚菁绿示踪剂相较纳米炭组表现更优异,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陈永霞 于风胜 孙欣 娄艳辉关键词:子宫颈癌 前哨淋巴结 纳米炭 吲哚菁绿 超微血流成像与超声造影鉴别诊断早期 子宫颈癌 及癌 前病变的对比研究 2024年 目的:对比研究超微血流显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与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鉴别诊断早期 子宫颈癌 及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中的价值。方法:利用SMI和CEUS定量分析软件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早期 子宫颈癌 [38例,平均年龄(49.4±10.2)岁]及癌 前病变(即HSIL)[24例,平均年龄(48.3±8.6)岁]血管指数(vascular index,VI)和12个CEUS定量参数的差异。比较VI和CEUS定量参数对早期 子宫颈癌 及HSIL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与癌 前病变组相比,早期 子宫颈癌 组的VI、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曲线下灌注面积、曲线下廓清面积(washout area under curve,oAUC)、灌注率(wash-in rate,WiR)、平均强度和标准差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I与CEUS定量参数PI(r=0.784,P<0.001)、AUC(r=0.678,P<0.001)、oAUC(r=0.668,P<0.001)、WiR(r=0.671,P<0.001)、平均强度(r=0.635,P<0.001)高度相关。VI的鉴别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7.4%和97.4%,高于CEUS定量参数,而特异性为62.7%,低于除PI以外的其它CEUS定量参数。结论:SMI在鉴别诊断早期 子宫颈癌 及癌 前病变(HSIL)方面显示出与CEUS相当的效能。 李晏杰 蒋卓霖 张杰 贾世军 唐益馨 罗欣怡 张国楠 朱熠关键词:子宫颈癌 超声造影 血管指数 时间强度曲线 早期 子宫颈癌 行腹腔镜子 宫颈 广泛性切除术的肿瘤结局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早期 子宫颈癌 行腹腔镜子 宫颈 广泛性切除术(LRT)的肿瘤结局。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2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实施LRT的148例早期 子宫颈癌 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肿瘤结局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1)一般情况:148例实施LRT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3岁(范围:19~42岁);病理类型:鳞癌 111例,腺癌 36例,腺鳞癌 1例;国际妇产科联盟(2018年)分期:Ⅰa1期伴淋巴脉管间隙浸润17例,Ⅰa2期25例,Ⅰb1期102例,Ⅰb2期4例。(2)肿瘤结局:148例患者LRT术后定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9个月(范围:2~104个月)。随访期内复发5例(其中1例死亡),中位复发时间为10个月(范围:4~33个月);其中盆腔转移3例,远处转移1例,盆腔和远处均有转移1例。148例患者的3年、5年无病生存率均为94.5%,5年总生存率为98.9%。(3)术后妊娠:148例LRT患者中,有妊娠需求且术后满1年的患者67例,其中20例妊娠,妊娠率为29.9%(20/67)。20例妊娠患者中,早孕期流产2例,中孕期流产1例,分娩17例(包括早产4例、足月产13例)。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保证手术范围及术中无瘤操作的情况下,早期 子宫颈癌 患者行LRT的肿瘤结局良好。 刘青 孙雨欣 刘开江 李培全 赵绚璇 胡郅珺关键词:宫颈肿瘤 腹腔镜检查 不同手术入路在早期 子宫颈癌 中疗效及预后的应用评价:一项网状meta分析 于沛玥
相关作者
章文华 作品数:175 被引量:2,999 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肿瘤 子宫颈癌 宫颈癌 预后 卵巢肿瘤 林仲秋 作品数:439 被引量:4,023 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实践指南 宫颈癌 NCCN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李大鹏 作品数:50 被引量:204 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肿瘤 子宫颈癌 宫颈癌 子宫内膜肿瘤 保留大隐静脉 盛修贵 作品数:246 被引量:2,583 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肿瘤 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 子宫内膜肿瘤 卵巢肿瘤 卢淮武 作品数:95 被引量:1,148 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癌 卵巢癌 临床实践指南 NCCN 输卵管癌